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诉讼欺诈不仅违背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义务,直接妨害了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秩序,侵害了法律尊严,同时,还使对方当事人无辜卷入诉讼,并通过法院的错误判决使其合法的权益遭到侵害。其符合妨害司法罪的基本特徵,应由刑法进行规制。

  • 标签: 诉讼欺诈 妨害司法 虚假证据
  • 简介:在一起受贿案中,犯罪嫌疑人是个很有水平也很有口才的官员。面对侦查人员的讯问,他总是以“实事求是”做挡箭牌。侦查人员见他反复强调“要事实求是”,就说:“我们都知道要实事求是,不用你讲。这样吧,你把它写在纸上,就不用一遍遍重复了。行吧?”嫌疑人点了点头,在侦查人员拿来的白纸上写下“要实事求是”。侦查人员结束讯问之后,拿着这张纸找到该嫌疑人的妻子,

  • 标签: “实事求是” 犯罪嫌疑人 侦查人员 思辨 取证 事实求是
  • 简介:"商法公法化"这一命题存在以下逻辑错误:第一,将"公法"概念偷换为"强制性法律规范"或"严格责任"等;第二,商法属于私法是定性分析,但论证"商法公法化"又改采定量分析;第三,部门法划分方法不周延导致商法与经济法界限不清。"商法公法化"所反应的真实本质是国家公权力对私人商事关系的干预,只是国家对私人商事关系的干预并不都体现为公法,涉私强制性法律规范亦体现为国家对商事关系的干涉但属于私法。国家对商事关系的干预主要体现为涉私强制性规范,商法公法化趋势并不明显,无法获得证实。

  • 标签: 公法 私法 商法公法化 涉私强制性规范
  • 简介:环境权理论是环境法律中的核心问题,是环境立法、执法、环境行政管理与环境诉讼的前提.环境权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关于环境权的性质、结构形态以及内容的研究观点各异,对其进行梳理和思辨,有益于研究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理论概况.

  • 标签: 环境权 法理学 性质
  • 简介:对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地位,将其作为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或法律选择的基本原则或法律适用的补充原则都是值得商榷的。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一个系统,是有层次的,既是法律选择的指导原则又是法律选择的方法。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客体应表述为既包括“法域”也包括“法律”,二者不可割裂,它是在立法和司法层面的综合表征,诠释了在不同阶段立法选择权与司法选择权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最密切联系原则指向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容易为当事人所接受,也为法院提供了便利,且可以满足国际商业活动追求便利和效率的需要,因此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最密切联系原则 法律选择 法域 法律 国际条约或惯例
  • 简介:国际私法上的立法管辖权和司法管辖权关系错综复杂。法律冲突的实质其实就是立法管辖权冲突。冲突法的目标就是要解决立法管辖权冲突,解决冲突不意味着要消除冲突。解决立法管辖权冲突的实质就是改变管辖根据,其中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国际统一立法,但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因此,国家单方面限制法律的效力范围是可行办法。

  • 标签: 立法管辖权 司法管辖权 域外效力 法律冲突
  • 简介:当代恐怖主义犯罪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刑法学概念,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存在。刑事政策不是打击具体的犯罪人或事,而是对某一种社会现象的综合治理,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刑事政策才是适宜的刑事政策。在当前宽严相济背景下,应适当借鉴"新社会防卫论"理论,立足于预防犯罪与控制罪犯之上,而不拘泥于刑事司法领域内打击和惩治恐怖主义犯罪,与此同时,深挖其产生背后的社会根源,从而针对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以期从根本上预防消除暴力恐怖主义犯罪。并且在处罚犯罪人时适用以预防为目的的非报复性刑罚以保障罪犯的人权,帮助其重返社会。

  • 标签: 恐怖主义犯罪 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敌人刑法 新社会防卫论
  • 简介:在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背景下,践行庭审中心主义是深化司法改革的重头戏。在行政诉讼领域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过庭审中心主义的观点。但其发展方向与庭审中心主义的内涵不谋而合。行政诉讼具有的当事人举证能力明显失衡、特有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以及案件审理中心固定化等独特元素对发挥庭审实质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全面分析行政诉讼独特性的基础上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实现庭审中心主义的道路进行思考与选择。

  • 标签: 庭审中心主义 行政审判 内心确信 证据规则
  • 简介:从历史的视角,厘清法律概念演变的历史脉络。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学家对法律概念所作出的诠释,以获得法律概念的科学认识与方法;同时,也试图结合中国法治事业的实践智慧,提出法律概念的科学内涵,即法律是“理”与“力”的结合,“理”是基本的,“力”是必要的,法是“文武之道”;法律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其定义试图跨越西方法学世界自然法学与实证法的鸿沟,以此彰显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

  • 标签: 法律的概念 方法论 知识考古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
  • 简介:尊敬的各化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首先感谢会议给予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因法律人本身就应具备一种批判和接受批判的精神,今天将自己在调研工作中和在美兰法院分管调研工作的体会与大家分享。由于积累不多,因此还处于一个将调研工作的体会升华萃取成经验的过程中,体会则更具个人特色,仅供大家参考。

  • 标签: 调研 工作能力 思辨 实践 个人特色 批判
  • 简介:本文试图系统回答刑法学之核心命题,即"犯罪该如何可能"之问题。对该问题之思索,首先,指出了"形式的犯罪定义"容易陷入"制定法主义"的泥潭,其次,道明了"实质的犯罪定义"容易滑向"社会危害性"的深渊,从而形成犯罪定义的历史性难题。最后,笔者试图倡导,我们既需要整合"形式和实质"的思维路径,又需要跨越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的思维进路,进而从整体和系统之思维视角来构建科学的犯罪定义,即犯罪本体论及认识论。故此,本文认为,犯罪行为乃是具有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罪责性等三个要素的刑事不法,经由刑事立法赋予刑罚之行为。

  • 标签: 犯罪的定义 构成要件该当性 违法性 罪责性
  • 简介:根据我国刑法第230条第1款的规定,强奸罪的手段行为包括暴力手段、胁迫手段和其他手段三种。作为强奸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之一的手段行为,直接影响到认定强奸罪的罪与非罪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因此,正确理解强奸罪的手段行为,把握其法律特征,在司法实践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强奸罪 胁迫手段 理论思辨
  • 简介:法医临床司法鉴定领域中,标准规定笼统、术语弹性较大以及技术规范差异等因素,使得鉴定人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对某些特定问题的自主判断权。自主判断权的应用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需通过必要的措施予以约束与制衡。否则,很难保证司法鉴定的科学、客观、公正,同时也会损害作为证据的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明效力,妨碍司法公正的实现。

  • 标签: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人 自主判断权
  • 简介: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回顾30年来国家经济法制建设的光辉发展历程,总结规律性的历史经验,本刊编辑部精心组织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笔谈。参加笔谈的老师,有恢复高考后迈入大学校门的77级、78级先行者,也有继往开来的中青年一代。笔谈的内容,或回顾自己的亲历感受,或概括自己的专业历程。朴实的文字,亲切的语言,客观的描述,认真的思考,深切的期望,报国之心,创新之见,跃然字里行间,今天,我们面临大好的发展时机。让我们立足新的起点,为了科学,为了明天,继续努力,一往直前。

  • 标签: 改革开放 法学研究 法学教育 中国 纪念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