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边缘化状况。方法: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对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朵什乡的留守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总体上心理边缘化不明显;心理边缘化状况在男女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就分量表来说留守男生的恐怖倾向低于女生;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边缘化状况在年级方面差异显著,表现为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年级好;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乐观,但仍需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留守儿童和留守女童予以更多关注。

  • 标签: 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边缘化
  • 简介:考察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发展的整体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为教育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对内蒙、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和重庆六省市共300名校领导和心理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三个“不平衡”和三个“不足”:即学校区域不平衡、学校来源不平衡、学校类型不平衡和经费不足、师资不足及途径不足。

  • 标签: 机构建设 制度建设 经费状况 师资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一、问题提出  从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女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发展较快,往往超过男生,且生理、心理发展不同步性更为明显,再加上社会、文化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常常使她们更易出现心理困扰和障碍.就教育者来说,多数中学教师往往对女中学生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她们心理上的种种困扰认识不足,导致教育不力.鉴于此,我们对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探讨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特点及类型,以期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认识她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分析对策 女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 简介:本研究以甘肃省部分地区的流动儿童为被试,对其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流动儿童,主要体现在自信水平、情绪稳定性等方面;更进一步的研究对比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性别、年级等变量上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比较显著,同时发现,民办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明显。结合调查分析,最后对上述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 标签: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 调查
  • 简介:本文为初步探讨职校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现状。维护职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对职校学生进行了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分析职校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及职校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为预防和早期干预网络成瘾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网络成瘾(IAD) 职校学生 心理现状 调查分析
  • 简介:该研究在2004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八区十二县的335所学校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以及不同学校、地区之间的差异,并提出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 标签: 中小学 心理健康 应对策略
  • 简介:1995年10月,在中国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上,不少研究报告表明,全国中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

  • 标签: 泉州市 高一 学生 心理应激源 应付方式 心理卫生问题
  • 简介:本研究调查了西安市首次雾霾应急停课期间,西安一所中学1696台中学生在家生活与心理基本情况。调查发现,在基本生活方面,80%以上的学生在家期间能够得到成人在午饭和陪伴方面的较好照顾;心理状态方面,停课第一天到第二天,学生的积极情绪(兴奋、喜悦)有所下降,消极情绪(压抑,郁闷,担忧,烦躁,孤独,无助)有所上升,且高中学生较初中学生更多表现出平淡的情绪;学生普遍缺乏国家危机感;停课期间学生对友情的感受性显著低于亲情,社会支持力量更多来自于家人而非同伴;在家期间学习强度较平时在校期间有明显下降;对学校课程直播的态度存在争议。

  • 标签: 雾霾 中学生 停课生活 心理情况
  • 简介:由于心理课的活动性与体验性,课堂讨论不可避免。讨论得好,学生会有更多更深的心灵感悟;讨论不好,问题成为虚设,流于形式,学生体验不深刻,心灵得不到成长,这样的讨论只能是无效或者低效的,严重影响心理课的质量与效果。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课的实效性,打造高效的心理课堂,

  • 标签: 心理课 讨论 高效
  • 简介:2014年下半年,江苏省镇江市举办了首届"镇江市好课堂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参选对象为全市各中小学普通教师。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也是参加活动的一门课,这是镇江市教育教学大规模比赛中首次出现心理学科。比赛先由各区自行选拔,

  • 标签: 心理辅导活动课 体验 感悟 反思
  • 简介:心理课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和自我成长。多年来,活动体验式的心理课堂备受推崇,但单一和千篇一律的心理教育活动,让师生的热情慢慢消退,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觉得找活动都碰到瓶颈了,很难创新活动形式;有些则学生抱着“打酱油”的心态上心理课,课上花样翻新、热热闹闹,但收获很少。

  • 标签: 心理课 自拍心理微电影 创新实践
  • 简介:心理投射源于人类心灵外显于对象化的需求,是一种将内在意象赋形的过程,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机制,“在人类生活的时时处处都可以观察得到”。投射技术通常应用于临床治疗,并逐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采用。笔者运用沙盘游戏疗法、绘画测验等表达型投射技术在震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需区学生有效表达了他们的创作并修复了创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发病的概率。而且沙盘游戏、绘画等表达型投射技术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内心的积极力量和治愈潜能得以发掘,增进了心理健康。

  • 标签: 沙盘游戏 绘画 心理投射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心理教师的“武林”中,无名心师成长为功夫大师,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正如学功夫,要夯实基本功、提升内功、坚定武术精神、拜师学艺、观摩招式套路、打磨利刃、参加武林大会切磋技艺等,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需要牢固根基、强大内在、坚定理想、在团体中成长、兼收并蓄、其他技能提升、不断学习和锻炼等。不管是学功夫还是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坚定的努力的平常心。

  • 标签: 心理教师 专业发展 心理课
  • 简介:一、校园心理剧简介1,校园心理剧的由来及发展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剧非临床领域应用的结果。它由社会剧发展而来,有戏剧小品的特点,比一般的心理剧有更强的表演性。它在校园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发地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再现出来,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享各种情感与感悟,进而带来自身认知与行为的改变。

  • 标签: 校园环境 戏剧小品 社会剧 校园心理剧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一、教师研究学生心理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研究青少年心理?首先,研究学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为了掌握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当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按规律办事时,我们的工作效率就比较高,走的弯路就比较少.那么,研究青少年心理是否只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事,与普通教师无关呢?回答是否定的.一个教师,只有善于研究学生,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规律,才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因为每所学校所属的地区不同,校情不同,每个班的学生来源不同,班风不同,每一个班里的学生又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即便是举世闻名的好理论,拿到自己班里应用时,也不能生搬硬套.……

  • 标签: 学生心理 心理方法 研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