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是一种引流彻底、置管时间短、降低感染率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9年2月~2002年4月共收治28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锥颅血肿 碎吸引流 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通道血肿吸引对脑出血患者具体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6.07±13.34)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硬通道血肿吸引治疗。治疗后以电话、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3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定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BI≥60分认为预后良好,n=54)与实验组(BI<60分认为预后较差,n=26),将拟定的可疑预后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平均引流时间、平均穿刺针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Glasgow评分、致伤至手术时间、出血量、致病原因、出血部位、术后再出血等开展组间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的差异项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求相关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清除血肿成功,平均引流时间(5.07±1.25) d,血肿症状消失,1例患者出现术后轻度内感染并发症。平均穿刺针留置时间(4.84±1.37) d,平均住院时间(15.26±1.44) d。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随访1年内出现12例患者有明显脑萎缩,硬膜下增宽,存在积液。随访3年期间,所有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无死亡病例。根据BI评定结果:54例患者评分≥60分,平均得分(74.57±4.36)分,26例患者评分<60分,平均得分(48.24±5.12)分。对照组患者年龄、致伤至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实验组,Glasgow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幕下发生出血比例(14.81%)明显低于实验组(34.62%),术后再出血率(1.85%)明显低于实验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asgow评分与患者预后表现为正相关(OR=3.449,P=0.005);致伤至手术时间与患者预后表现为负相关(OR=0.580,P=0.023);幕上出血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3.813,P=0.024);术后再出血与患者表现出相关性(OR=19.963,P=0.008)。将Glasgow评分、致伤至手术时间绘制ROC曲线,Glasgow评分选择7.5分为截断点,灵敏度96.30%,特异度88.46%;致伤至手术时间选择8.35 h为截断点,灵敏度84.62%,特异度92.59%。结论硬通道吸引治疗血肿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者脑出血严重程度、幕下出血以及术后再出血是预后影响因素,及时就医能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外科手术,微创性 颅内出血 引流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血肿吸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组(开颅组)以及血肿吸引组(组)各60例。开颅组采用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进行治疗,组采用血肿吸引进行治疗。结果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0.63±0.32)h,明显短于开颅组患者平均的(4.91±2.1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1周后,组术后患者意识状况分级Ⅰ~Ⅱ级者35例,Ⅲ级者18例,Ⅳ级者7例。开颅组Ⅰ~Ⅱ级者30例,Ⅲ级者15例,Ⅳ级者15例。开颅组患者GCS得分(10.58±4.17)分,明显低于组的(13.73±4.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4周后,组恢复良好比率明显高于开颅组,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肿吸引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手术疗效好等优点,是较好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之一。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血肿清除术 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 疗效
  • 简介:目的为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头颅CT扫描确定血肿部位及出血量,然后根据CT片定位行穿刺抽吸血肿,抽吸量约为血肿量的60%,若残存血肿量多于50%,则注入尿激酶溶解,最后放置胶管持续引流2-5天。结果采用分组比较,治疗组抢救成功率40%,死亡率60%,两组结果的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根据CT定位行血肿吸引是抢救高血压脑出血较为有效的手段。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锥颅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 CT定位 尿激酶
  • 简介:摘要血肿有外伤性或自发性两大类型,前者多是外伤导致,后者多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等疾病引起,按血肿内结构的解剖层次分为三类,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脑室内)血肿1,大部分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需要及时手术治疗,血肿清除引流是近年来国内使用较广的一种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降低死亡率、能缩短血肿吸收时间,而护理在此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无锡二院省重点专科脑外科2006-2007年开展的84例外伤性血肿引流的护理分析,提高对血肿清除的护理,协助医生早期处理,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血肿吸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血肿吸引的脑出血患者31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行保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31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肿吸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 脑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肿吸引和开颅血肿清除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组50例行血肿吸引,开颅组4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开颅组(P<0.05);脑功能恢复情况组优于开颅组(P<0.05);死亡率组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早期血肿吸引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血肿清除术 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肿吸引与开颅血肿清除两种不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普通开颅手术(对照组)、血肿吸引(观察组)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对1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后GCS评分、再出血发生率及生存率、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0.4±0.2)小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后观察组平均11.23±2.74,对照组平均9.57±3.26;再出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3.33%(10/75),对照组15.58%(12/77);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植物生存及病死率方面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致残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血肿吸引清除血肿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手术持续时间短、安全、有效等优点,已逐渐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最新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的疗效。方法吸引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术后12-24h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质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注意控制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科学护理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内血管疾病已成为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种类之一。如何减轻传统式带来的术后高创伤、水肿与其它相关并发症,降低临床护理的风险与难度,手术治疗成为神经外科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科自2006年开展血肿引流以来,经治患者326例,其中男性232例,女性94例,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55岁,住院时间3-27天,治愈率79%,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观察体会浅谈如下

  • 标签: 颅内血肿 微创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中,采用吸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4例2023年2月~2024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n=42例)执行开颅血肿清除治疗,探究组(n=42例)执行吸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手术情况。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探究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手术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中,采用吸引,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患者手术时间、血肿吸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治疗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 老年 高血压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比应用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以及开颅血肿清除(开颅)治疗脑出血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治疗,研究组实施治疗,对照组实施开颅治疗。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成功率相对接近(P>0.05)。治疗第1d、7d、14d、21d,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个月后生存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治疗脑出血,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锥颅钻孔 血肿抽吸外引流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床边吸引后实行积极的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兰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脑出血患者,对30例患者实施吸引时提供积极的护理,另取同时期30例脑出血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6.67%,对照组患者死亡6例,死亡率为20%,差异较大。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患者在床边吸引实施积极护理,可显著降低致死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床边颅内碎吸引流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流治疗血肿的适应症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颅脑CT扫描的结果为48例血肿患者实施头颅部钻孔配合尿激酶引流的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在术后2~5天拔管。其中38例患者的血肿完全消失,8例患者尚有少量血肿残留但无明显占位效应,2例患者的血肿量增加。结论引流治疗血肿具有安全可靠、治疗时间短、损伤较轻、效果明显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血肿治疗方法。

  • 标签: 微创引流术 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肿引流应用于治疗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具体疗效,观察其可行性。 方法: 抽取 2015 年 8 月 -2018 年 8 月间就诊我院的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患者共 35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 17 例,观察组 18 例。对照组施用常规开颅手术,观察组施用血肿引流。观察评估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统计,同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 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对照组的发生率也较低,差异无明显特殊性特征,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治疗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病症时,采用血肿引流的手术效果最优,对患者预后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也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 简介:血肿穿刺引流是近年来治疗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1].我院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颅内穿刺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