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诱导"突出颈椎间盘自然吸收的情况。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36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保守治疗组和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组( CMEL组)。保守治疗组18例,男7例,女11例;手术治疗组18例,男10例,女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应用PACS软件对突出颈椎间盘体积进行测量分析,以一定指标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分别评估突出颈椎间盘自然吸收(RHNP)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23~36.00(17.31±11.19)个月。以5%作为测量误差的标准:保守治疗组与CMEL组突出颈椎间盘的吸收率和吸收比例分别为6.79%±0.66%、36.65%±29.90%及2/18、1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保守治疗组和CMEL组突出颈椎间盘的再突出比率分别为64.91%和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保守治疗组和CMEL组优良比分别为13/18和16/18。结论CMEL术后早期即能广泛"诱导"突出的颈椎间盘发生RHNP,提示CMEL术式可以减少或避免联合一期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从而为CSM治疗提供新的更为合理可靠的策略及依据。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 突出颈椎间盘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市政改造在解决民生“大问题”方面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市政改造的定义和特点进行阐述,本文分析了其在改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安全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文章指出市政改造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城市管理手段,能够在有限资源下迅速调整城市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但也需注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科学评估和民众参与,以确保改造效果的持久性和可持续性。市政改造在解决民生“大问题”中具有巨大潜力,值得深入推广和研究。

  • 标签: 市政微改造 民生问题 城市管理 可持续性 城市发展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的网络应用不断出现并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于2006年的博就是当下最为流行的WEB2.0应用之一。“博打拐”、“博营销”、“博直播”等相关的博应用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充斥于公众视野。博所独有的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以及其当下不可阻挡之流行趋势,不仅使得个人用户争先开设博账户,甚至众多的单位机构也纷纷加入“博大军”,好一派全民博的壮观景象!

  • 标签: 档案馆 网络信息技术 现状 WEB2.0 21世纪 思维方式
  • 简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后进生"转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产生"后进生"的原因,阐述了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 标签: 后进生 转化 教育工作
  • 简介:摘要:课发展至今,其应用范围不仅局限在一些专业技能较强的课程上,还在语数外、历史、地理等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应用广泛。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教育教学活动的转变和更新,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将之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将枯燥的历史知识点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调动学生多层次的感官参与,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优化和完善。基于此,本文针对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初中历史 微课 高效预习 探究能力 历史思维
  • 简介:摘要:地下停车场是现代社会工业园以及居民区的地下停车场常用地面铺装材料,它有很高的应用优势,可以取得良好的装饰效果,受到业界的普遍欢迎,市场占有率逐渐攀升。这种施工技术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对技术规范有详细规定,作业人员须严格执行。本文详细论述环氧地坪漆的技术原理、具体应用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希望施工人员本着严肃认真的施工态度,精准规范落实环氧地坪漆施工技术,建设美观耐用的地下停车场。

  • 标签: 环氧地坪漆 地下停车场 施工技术应用
  • 简介:信已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社交工具,大学生对于信的使用具有哪些特点,信又是如何并通过何种方式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对于就读于内地的港澳籍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信的态度与内地生源又有哪些异同?针对这些不同群体,高校的学生工作又该如何引导?这些问题都具有较高的关注价值和实践引导意义。本文基于对暨南大学内地及港澳三地生源大学生信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内地及港澳籍大学生的信使用情况的异同,并对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实效性的引导策略和建议。

  • 标签: 内地 港澳籍大学生 微信 互联网 人际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益生菌对CPB老年大鼠围手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的影响。方法清洁级老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400~45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益生菌+假手术组(P组)、CPB组(C组)和益生菌+CPB组(H组)。各组又分为术后7 d和术后28 d两个亚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于术后7 d和术后28 d行水迷宫测试后,麻醉下处死大鼠,取右侧海马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PND相关蛋白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及Tau蛋白的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同时点亚组比较,下同):P组术后7 d和术后28 d的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总路程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停留时间也延长(P<0.05);C组、H组在术后7 d和术后28 d的平均潜伏期均明显延长,总路程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停留时间也缩短(P<0.05)。与P组比较,C组和H组术后7 d和术后28 d的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总路程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停留时间也缩短(P<0.05)。与C组比较,H组术后7 d和术后28 d的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总路程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停留时间也延长(P<0.05)。H-E染色显示S组和P组大鼠术后7 d和28 d海马CA1区未见明显神经元受损,C组大鼠术后7 d和28 d海马CA1区神经元变性明显,H组大鼠术后7 d和28 d海马CA1区受损较C组减轻。与S组比较,P组大鼠术后7 d和术后28 d海马Aβ和Tau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C组、H组大鼠术后7 d和术后28 d海马Aβ和Tau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H组大鼠术后7 d和术后28 d海马Aβ和Tau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益生菌可降低Aβ及Tau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CPB老年大鼠PND。

  • 标签: 体外循环 围手术期认知功能障碍 益生菌 脑-肠轴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比较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与2019年同期非疫情期间创伤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方式选择的异同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3月1日(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及2019年2月4日至2019月3月14日(2019年农历同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手术患者手术麻醉方式。两个时间段的患者又分别根据年龄将其分为≥65岁年龄组及<65岁年龄组。对比两个时期总体及各年龄段手术麻醉方式的异同及完成麻醉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结果2020年疫情期间共完成创伤骨科手术285例,与2019同期(784例)相比下降63.7%;≥65岁的老年骨折手术患者2020疫情期间占比29.5%(84/285),较2019年同期占比18.1%(142/784)明显增加。与2019年同期非气道管理麻醉的患者占比[38.3%(300/784)]相比,2020年疫情期间[56.5%(161/285)]显著增高,其中≥65岁年龄组患者分别为41.6%(59/142)和71.4%(60/84),两个时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疫情期间椎管内麻醉[36.5%(104/285)]、静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4.9%(14/285)]较2019年同期[25.5%(200/784)、0.3%(2/784)]均显著增高,2020年疫情期间喉罩/+外周神经阻滞麻醉[27.7%(79/285)]较2019年同期[48.9%(383/784)]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年龄组患者中,2020年疫情期椎管内麻醉[48.8%(41/84)]、静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10.7%(9/84)]较2019年同期[29.6%(42/142)、0]显著增高,2020年疫情期间喉罩/+外周神经阻滞麻醉[21.4%(18/84)]较2019年同期的[47.9%(68/142)]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019年同期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6.2±0.4) min]及插管/+阻滞操作时间[(7.4±0.4)min]相比,2020年疫情期间[(12.6±0.4) min、(13.2±0.3)min]均有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麻醉方式以不影响呼吸道的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等非气道管理为主,可能由于其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避免与COVID-19所致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且麻醉时间较2019年同期相对较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骨科手术 麻醉方式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心外联合手术治疗合并膈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瘤栓的小儿肿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外心外联合手术治疗的合并膈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瘤栓的8例肿瘤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手术取胸腹联合正中切口,心外科先行打开心包,备体外循环,然后普外科上台切除腹部原发肿瘤,切开膈下下腔静脉并取出膈下瘤栓,同时尝试自下腔静脉开口处取出膈上瘤栓,若瘤栓无法自膈下完整取出,则收紧预制的肺动脉阻断带,建立体外循环,心外科切除膈上部分瘤栓或打开右心房切除右心房内瘤栓。结果8例患儿中,肝母细胞瘤4例,肾母细胞瘤3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其中瘤栓进入右心房4例,均在体外循环下切开右心房取栓;1例在体外循环下切除膈上下腔静脉瘤栓;3例未行体外循环,在膈下完整取出瘤栓。8例患儿中,7例完整切除瘤栓,1例残留髂静脉瘤栓,8例患儿均未出现肺栓塞。8例患儿术后规律化疗,中位随访时间22.5个月(10~57个月),6例存活,1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普外心外联合手术,在减少患者痛苦的前提下,可以一次完整切除原发肿瘤及膈上瘤栓,提高了肿瘤的完整切除率,同时避免了肺栓塞发生的风险。使得以往痛苦大、风险高的手术变得更加安全、有效、人性化。

  • 标签: 普外心外联合 膈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瘤栓 肿瘤 儿童
  • 作者: 李颀 张震 肖萍 马亚 闫淯淳 姜茜 李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020,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20,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超声科,北京 100020,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影像科,北京 100020,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遗传室,北京 1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先天性巨结肠初次根治术后因中远期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的原因,总结手术方法并评估其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的37例因先天性巨结肠初次根治术后发生中远期并发症而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其中,男29例,女8例,男女比为3.625∶1;再次手术年龄为(3.8±2.4)岁,范围为9个月至12岁;初次根治手术年龄范围为4 d至6岁(本院4例,外院33例)。初次手术采用单纯经肛门根治术6例,腹腔镜辅助根治术16例,开腹手术15例。肛门直肠手术技术:外院患儿中,32例采用Soave-like技术,1例采用心形吻合技术;本院4例均采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transanal rectal mucosectomy and partial internal anal sphincterectomy,TRM-PIAS)。再次手术原因:病变段残留19例,吻合口瘢痕狭窄5例,各种瘘管形成8例(直肠阴道瘘2例,高位复杂肛瘘4例,直肠舟状窝瘘1例,直肠尿道瘘1例),拖出肠管扭转3例,回盲部卡压梗阻1例,过长的肌鞘狭窄1例。再手术所采用的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辅助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肛门直肠手术技术采用经肛门直肠黏膜切除、TRM-PIAS法。本研究将术后随访时间满1年的24例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将12例结肠肛管吻合患儿作为组一,将12例回肠肛管吻合患儿作为组二;同样选取两组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将既往经一次腹腔镜辅助根治手术的常见型和短段型的37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对照组一,将既往经一次根治手术的33例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作为对照组二。将组一和对照组一,组二和对照组二,分别进行对比以评估预后。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一期根治手术34例(结肠肛管吻合20例,回肠肛管吻合12例,结肠肛管吻合+回肠瘘口还纳2例);分期手术3例(根治术后3~6个月关瘘)。其中腹腔镜手术12例;腹腔镜松解直肠后转开腹手术14例;开腹手术11例。手术时间范围为120~240 min;出血量范围为5~20 ml;术后住院时间范围为7~14 d。短期并发症为粘连肠梗阻1例,吻合口裂开1例。组一发生污粪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组二的污粪发生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组二发生小肠结肠炎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其余各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一和组二患儿在术后均无吻合口狭窄、直肠黏膜脱垂、瘘管复发、尿潴留和尿失禁发生。结论对于先天性巨结肠初次根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儿进行再次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术后效果较满意。

  • 标签: 巨结肠,先天性 并发症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曲安奈德(TA)的3种混合剂型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行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术者117例(117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TA与平衡盐溶液1∶1混合,39例(39只眼);B组,TA与透明质酸钠凝胶1∶1混合,41例(41只眼);C组,TA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1混合,37例(37只眼)。3组均在术毕前将药物注射于视网膜病灶处0.1 ml(含TA 2 mg)。结果A组大部分药物在后极部呈团块状沉积,而未贴附于病灶处;B组及C组大部分药物在玻璃体腔呈部分弥散状态,小部分贴附在病灶处,未沉积在后极部,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7,P<0.001); A、B、C 3组术后早期视力提高率依次为23.1%(9/39)、63.4%(26/41)、70.3%(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91,P<0.001)。术后3个月视力提高率、高眼压发生率、炎症反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曲安奈德与透明质酸钠凝胶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剂型可避免药物沉积在后极部,使部分药物更加准确的贴附在视网膜病灶处,早期视力提高较明显。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类 曲安奈德 透明质酸钠 纤维素,甲基,羟丙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复杂性胆囊炎的方法、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样本抽取时间:二零一六年三月-二零二二年三月,研究样本:80例,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方式、等分为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一期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基线资料组间对比,P>0.05。手术效果组间比较,P

  • 标签: 一期腔镜手术 急性复杂性胆囊炎 氧化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