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神经干细胞(NSCs)可在侧脑室外侧壁的脑室下区中应激增殖并迁移归至损伤区分化为神经细胞,参与神经损伤的修复。但由于归数量有限,难以弥补神经元大量坏死所致的空缺,故探讨NSCs的分子机制成为了治疗脑缺血神经损伤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现围绕调控NSCs的相关细胞因子及通路综述如下,以期阐释NSCs在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细胞损伤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干细胞 归巢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基因(SERPINC1)序列分析提高对抗凝血Ⅲ(antithrombin Ⅲ,AT Ⅲ)缺乏导致的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报道1例33岁男性胸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通过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检测7项易栓症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使用数据库查询基因突变谱,使用Mutation Taster软件预测突变基因的致病概率。结果该例患者确诊为急性肺栓塞(中低危),病程中发现患者AT-Ⅲ活性持续低于50%,给予那曲肝素钙联合华法林抗凝,患者咯血增多,更换用药为利伐沙班,栓子逐渐吸收。基因检测显示SERPINC1基因c.1148T>A(p.L383H)杂合错义突变,检索基因数据库并使用蛋白功能损伤预测软件确认该突变位点为新发致病突变,致病概率0.999 999 851 200 991,经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结论SERPINC1基因c.1148T>A(p.L383H)为新发致病突变,补充和更新了遗传性AT Ⅲ缺乏症基因突变谱,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或可作为此类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 标签: 肺栓塞 遗传性AT Ⅲ缺乏症 SERPINC1基因 利伐沙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碱性磷酸血症(HPP)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变异类型及随访资料。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收治的6例HP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5例患儿及家系进行致病基因测序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类型及转。结果6例HPP患儿中男5例、女1例,年龄2月龄至6岁4月龄,血碱性磷酸均明显降低(2~49 U/L),婴儿型4例、儿童型与牙型各1例。婴儿型患儿均有纳差、体重增长缓慢及高钙血症,儿童型与牙型患儿均有牙齿脱落,儿童型患儿伴有跛行等运动功能改变。5例患儿及其中4个家系发现10个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基因变异,7个错义变异,1个插入变异,1个移码变异,1个缺失变异,其中3个为新发变异(p.Y28C、p.268,F>L、p.A176V)。4例婴儿型HPP患儿中3例死亡,1例好转后失访,儿童型和牙型HPP患儿经治疗后好转。结论HPP各型之间的临床表现变异性大又相互重叠,儿童型及牙型预后较好,婴儿型预后较差,基因检测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

  • 标签: 低磷酸酯酶症 基因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混合痔患者行改良外剥扎术加括约肌侧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为所有患者均实施改良外剥扎术加括约肌侧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愈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实施改良外剥扎术加括约肌侧术治疗后,其中治愈率为100%,同时对其随访3个月-1年,发现均未出现复发现象。结论:为混合痔患者实施改良外剥扎术加括约肌侧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疾病复发率也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表现为骨骼和牙齿矿化不全、乳牙早脱、佝偻病、身材矮小女性患儿的ALPL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集患儿及其正常表型亲代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变异检测,对疑似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的ALPL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c.1130C>T(p.Ala377Val)和第11外显子c.1300G>A(p.Val434Met)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1130C>T(p.Ala377Val)遗传自父亲,为已报道的致病变异,c.1300G>A(p.Val434Met)遗传自母亲,尚未见文献报道,生物信息分析软件预测有害,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评级为可能致病(PM2+PM5+PP3+PP4)。结论ALPL基因第10外显子c.1130C>T(p.Ala377Val)和第11外显子c.1300G>A(p.Val434Met)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患儿的致病原因,新变异的发现丰富了ALPL基因变异谱。

  • 标签: 低磷酸酶血症 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ALPL基因 变异
  • 简介:摘要17α-羟化/17,20碳链裂解缺陷症(17-OHD)是一种罕见疾病。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进行突变基因分析。结果显示,2例46,XY的临床表型为女性的17-OHD患者,腹腔镜性腺探查见腹股沟、髂窝处呈灰黄、灰红色的未发育睾丸,给予切除行病理均示癌变。CYP17A1基因测序显示,分别为c.1247G>A/c.1427T>C、c.985_987delTACinsAA/c.1306G>A复合杂合突变。提示我们对于高血压、低血钾、肾上腺腺瘤样增生伴46,XY性腺发育异常的患者,应考虑到17-OHD可能,以期早期诊治,避免误诊误治及发育不良睾丸恶变。

  • 标签: 性发育 睾丸肿瘤 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 CYP17A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7α-羟化/17,20碳链裂解缺陷症(17OHD)的临床及CYP17A1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例17OHD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CYP17A1基因突变情况,统计同期所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类型及数量。总结17OHD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比例。结果6例患儿来自5个家庭,年龄1岁6个月~15岁,其中46,XX 2例,46,XY 4例;社会性别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中高血压3例(50.0%),低血钾4例(66.7%),阴唇包块1例(16.7%)。46,XY者性腺发育为睾丸;46,XX者子宫卵巢发育不良。实验室检查:8 AM皮质醇降低,为0.62~5.93 mg/L;促皮质素(ACTH)升高5例,为84~271 ng/L,1例ACTH正常(58 ng/L)的患儿行ACTH激发试验后皮质醇峰值仅为1.75 mg/L;6例均孕酮升高而17羟孕酮低下;睾酮、雌二醇减低,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升高。肾上腺CT均示轻度增生。在114例同期诊断CAH患儿中,17OHD占5.3%,发病率居第2位。CYP17A1基因突变分析显示2例患儿p.Y329fs (c.985_987delTACinsAA)纯合突变;2例同胞患儿为p.Y329fs及外显子1-7缺失的复合杂合突变;1例患儿为p.Y329fs及p.R416C(c.1246C>T)的复合杂合突变;1例患儿p.L465P (c.1394T>C)纯合突变。p.L465P (c.1394T>C)首次见于中国人群。结论在CAH中,17OHD并不少见,对于女性外观的儿童低钾血症、高血压及性腺功能低下者警惕17OHD存在。p.Y329fs为中国儿童17OHD热点突变;p.L465P (c.1394T>C)为中国人群新发突变,其丰富了中国人CYP17A1基因突变谱系。

  • 标签: 低钾血症 高血压 性腺功能低下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 CYP17A1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冷刀锥治疗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护理效果。方法:收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期价收治的64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患者为参考目标,分析患者宫颈冷刀锥术期间结合科学护理措施的效果,从而对患者治疗效果展开讨论。结果:给予患者宫颈冷刀锥治疗过程中结合科学围术期护理方法,有效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保障。结论:将宫颈冷刀锥术应用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患者治疗期间,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且提高患者病情康复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压力,具有临床大力推广意义。

  • 标签: 宫颈冷刀锥切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 女,3月龄,因“喂养困难、体重不增3个月,发现重度贫血1 d”就诊,患儿生后1 d起病,以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体重不增、发育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输血依赖性贫血、高乳酸血症,于8月龄死亡。基因检查示COX10基因存在c.674C>T(p.Pro225Leu)纯合变异,父母为杂合子,诊断为COX10基因变异相关细胞色素c氧化缺陷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醛固酮合成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2个月1天的醛固酮合成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全外显子筛查,采用Sanger测序方法对家系进行验证和遗传分析。结果患儿男,身长54 cm(-2.1 SD),体重3.9 kg(-2.8 SD),反复呕吐、吃奶差、精神差、体重增长缓慢,血钠120 mmol/L、血钾6.84 m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5.01 pg/mL、皮质醇21.95 μg/dL、17羟孕酮1.314 ng/mL、雄烯二酮<0.3 ng/mL、睾酮2.09 ng/mL,均正常,肾素活性14.97,升高,醛固酮6.8 pg/mL,降低,测序结果显示患儿存在CYP11B2复合杂合变异,其中第8外显子c.1334T>G(p.Phe445Cys)杂合变异遗传自父亲,第6外显子c.1121G>A(p.Arg374Gln)杂合变异遗传自母亲,均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结论CYP11B2基因c.1334T>G和c.1121G>A变异可能是患儿的致病原因。

  • 标签: CYP11B2基因 醛固酮合成酶 复合杂合变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颈上皮瘤变治疗中应用冷刀锥术与子宫颈环形电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取53例试验样本(即:我院2020.01-2021.03接诊子宫颈上皮瘤变患者),抽签分为试验组(n=27,环形电术)和对照组(n=26,冷刀锥术),对比手术指标、并发症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16.12±3.24)ml,比对照组(30.18±7.62)ml少,术后(6.85±1.31)d子宫颈愈合,住院(3.44±1.87)d,手术(14.42±2.29)min,耗时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3.70%(1/27),低于23.08%(6/26)的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颈上皮瘤变治疗中,相比于子宫颈冷刀锥术,子宫颈环形电术并发症率更低,具有更优疗效和手术安全性,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子宫颈愈合、住院耗用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价值探究 手术方案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后翻盂唇的转及其对髋臼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闭合复位治疗的26例(29髋)DDH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3例;复位时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3个月,年龄范围为4~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0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39~61个月。本研究患儿的纳入标准为在闭合复位后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图像显示存在盂唇翻。将所有患儿按照在最后随访时是否存在内翻盂唇分为残余翻组(19例,22髋)及翻消失组(7例,7髋)。比较两组在复位前的IHDI分型、骨性及软骨性髋臼指数和复位后盂唇翻程度方面的差异,及在最后随访时的骨性及软骨性髋臼指数、盂唇翻程度、中心边缘角及股骨头骨骺核高宽指数方面的差异,并比较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VN)的情况。结果复位前残余翻组IHDI分型为Ⅲ型、Ⅳ型各11髋;翻消失组Ⅱ型3髋,Ⅲ型4髋(P<0.001)。残余翻组与翻消失组术前的骨性髋臼指数之间的差异(P=0.261)及软骨性髋臼指数之间的差异(P=0.843)均无统计学意义;复位后当时残余翻组与翻消失组的盂唇翻程度分别为(55.10±9.60)%与(43.92±1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最后随访时的骨性髋臼指数,残余翻组为(24.73±5.72)°,翻消失组为(19.57±2.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最后随访时的软骨性髋臼指数,残余翻组为(16.68±4.05)°,翻消失组为(14.71±2.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最后随访时的中心边缘角,残余翻组为(20.77±8.82)°,翻消失组为(18.86±6.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5);最后随访时的股骨头骨骺核高宽指数,残余翻组为(44.13±4.24),翻消失组为(48.11±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残余翻组在复位后与最后随访时的盂唇翻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残余翻组有5髋[22.73%(5/22)]发生AVN,均为Kalamchi-MacEwen Ⅰ型,翻消失组无AVN发生。结论DDH闭合复位后,大部分内翻盂唇短期内不能吸收,而是演变为一薄层纤维组织嵌插于头臼之间,这可导致髋臼软骨的骨化延迟,但对髋臼发育的远期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髋脱位,先天性 盂唇 磁共振成像 髋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时间窗阿替普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本文总共纳入86例观察对象,皆是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溶栓时间窗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发病3h~6h进行阿替普溶栓治疗,n=43)与研究组(发病<3h进行阿替普溶栓治疗,n=43)。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天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1天(P<0.05);两组的NIHSS评分差异不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统的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是研究蛋白-染色质相互作用的主流方法,由于ChIP-seq难以在低起始细胞量和单细胞样本上实施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染色质测序技术CUT&RUN和CUT&Tag展现出操作简单,背景低,可重复性高和要求的细胞起始量低等优点,有替代ChIP-seq进行蛋白-染色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潜力,并有效提高了单细胞ChIP-seq的可行性。本文将就这类靶向染色质进行测序的主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做简要综述。

  • 标签: CUT&RUN CUT&Tag 单细胞 ChIP-seq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早老蛋白增强子2(PSENEN)基因沉默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模型,探究PSENEN基因表达下调对HaCaT细胞增殖以及γ分泌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3组靶向PSENEN基因的shRNA序列,与线性化的LV3-pGLV-h1-GFP-puro载体构建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经及测序鉴定后,进行慢病毒的包装、纯化和滴度测定。将HaCaT细胞分为5组进行转染:shRNA1组、shRNA2组、shRNA3组分别加入含沉默PSENEN基因的shRNA1、shRNA2、shRNA3慢病毒原液,NC组加入含阴性对照shNC慢病毒原液,空白组不加病毒液。转染完成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CCK8法测定HaCaT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PSENEN、呆蛋白(NCT)、早老蛋白1(PS1)、前咽缺陷蛋白1a(APH1a)mRN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shRNA1~shRNA3组、NC组均有荧光表达,流式细胞仪示转染效率均达98%以上。qPCR、Western印迹法显示,与NC组(1.054 ± 0.272、1.076 ± 0.075)相比,shRNA1、shRNA2、shRNA3组PSENEN mRNA(0.187 ± 0.010、0.163 ± 0.022、0.174 ± 0.009)、蛋白(0.219 ± 0.097、0.208 ± 0.014、0.185 ± 0.062)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 < 0.001)。CCK8法显示,与NC组相比,shRNA1组细胞增殖活性在0、12、36、48 h均显著增高(均P < 0.05),24和60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shRNA2、shRNA3组在0、12、24、36、48、60 h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均P < 0.05)。shRNA1组、shRNA2组、shRNA3组、NC组、空白组间NCT、PS1、APH1a基因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168、4.644、1.981,均P > 0.05),mNCT、imNCT、PS1-CTF、APH1a蛋白相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268、5.929、27.842、20.663,均P ≤ 0.01)。与NC组相比,shRNA1、shRNA2、shRNA3组mNCT、PS1-CTF、APH1a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 < 0.01),imNCT蛋白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SENEN基因沉默的HaCaT细胞模型,PSENEN基因沉默会引起HaCaT细胞增殖活性增强,γ分泌其他亚基蛋白含量下降。

  • 标签: 化脓性汗腺炎 基因沉默 细胞增殖 PSENEN基因 γ分泌酶 HaCaT细胞
  • 简介:摘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关键基因突变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原因,胱硫醚-β-合成复合杂合变异致青年脑梗死,同时合并肺栓塞及下肢动脉血栓罕见报道。文中报道1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栓塞及下肢动脉血栓,病因筛查发现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增高,基因检测胱硫醚-β-合成833T>C/1082C>T复合杂合变异,予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以及抗凝治疗后,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下降,随访1年,未见新发血栓事件,复查同型半胱氨酸在正常范围。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胱硫醚-β-合成酶 缺血性卒中 肺栓塞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重要病原体。HBV前基因组RNA(pgRNA)在其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是翻译病毒核心蛋白和聚合蛋白(polymerase,P)的信使RNA,也是病毒进行逆转录的模板。作为HBV的重要结构蛋白,P蛋白和core蛋白的比例在HBV复制中受到严格调控。由于二者均由pgRNA翻译产生,且P蛋白的开放阅读框(ORF)位于核心蛋白ORF的下游,P蛋白的翻译如何启动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科学问题。既往研究认为,P蛋白可能通过泄露扫描、翻译再起始等机制来启动翻译。本文通过文献阅读与推演,对HBV pgRNA选择性翻译P蛋白的机制进展进行综述,并尝试总结了起始P蛋白翻译的可能机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前基因组RNA 聚合酶蛋白 选择性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