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这幅画名为《我们的旗帜在空中》(1861年作,纸面油画,1g.1厘米×28.6厘米),是美国画家弗雷德-埃德温·丘奇(1826-1900)的作品。[图见封底]

  • 标签: 德里克 空中 旗帜 国画家
  • 简介:美国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里(DaniRodrik)是研究全球化的著名学者,曾出版了《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相同经济学,不同的政策处方:全球化、制度建设和经济增长》、《新全球经济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全球化的悖论:民主与世界经济的未来》等多部重要作品。他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全球化政治三元悖论,即在全球化、民主与民族国家自主权等三个目标中最多只能实现两个。在《全球化的悖论:民主与世界经济的未来》一书中,他又对三元悖论进行了扩展。2012年12月,瑞典《应对》(Respoas)杂志采访了罗德里教授,结合近年欧元区危机的实践,深入讨论了他书中的思想。

  • 标签: 全球化 德里克 欧元区 经济学教授 三元悖论 美国哈佛大学
  • 简介:2012年11月15日,第63届美国全国图书奖公布,路易丝·厄德里以《圆屋》获得该年度的小说奖。

  • 标签: 图书奖 德里克 小说 美国
  • 简介: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1864—1946)在美国摄影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是一位身兼各艺术流派特点的摄影家。早期曾是画意派摄影高手.而后又成为纯粹主义摄影和写实摄影的倡导者、先驱者。作为摄影分离运动的先驱,他与一些艺术家积极向美国艺术界引进包括马蒂斯、毕加索在内的欧洲前卫艺术家,对美国现代艺术观念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被誉为美国“现代艺术之父”。

  • 标签: 现代艺术观念 斯蒂格里茨 弗雷德 美国 摄影史 艺术流派
  • 简介:帕尔马德里奥(PalmadelRio)桥修建在西班牙科尔多瓦的瓜达尔基维尔河上,是一座下承式尼尔森体系提篮式钢拱桥(见图1),拱跨径130m,拱矢高25m,矢跨比为1:5.2,桥宽16m。该桥采用斜吊杆,偏载作用时可大幅减少作用在拱肋和加劲梁的弯矩。由于拱肋和加劲梁均为纤细的结构,

  • 标签: 马德里 西班牙 尼尔森体系 偏载作用 加劲梁 DEL
  • 简介:德里亚秉持原始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美学价值取向,因此,他对当代西方城市(与建筑)和空间作出了“过度”(excess)和“不及”的“病理”诊断。所谓“过度”,是指空间过满(人造空间过剩),技术过新(文明过剩,因此有仿真和代码过剩);所谓“不及”,是指空灵的诱惑空间或错觉空间的严重匮乏。故此,他设置了一系列关键词,包括空间与本源性、秘密与诱惑、错觉与诗意等,意欲在铲除一切他认为百无一用的空间理论和艺术理论的同时,使空间和建筑重返自身的本源性,走向总体的原始性(颇类席勒所描绘的素朴状态),挽救因“过度”而陷入堕落之境的空间的命运,重建城市的和谐与灵动,丰富与诗意。

  • 标签: 城市 建筑美学 鲍德里亚 诗意
  • 简介:在《消费社会》一书中,鲍德里亚将文化的分析和大众传媒联系起来,指明了文化在消费社会的本质及其表现形态。他的论述基调充满悲观,且对未来不抱太大希望,但他批判社会的依据或可认为是现实拯救的出路所在。

  • 标签: 消费 文化 大众传媒
  • 简介:德里达影响,一批研究者将解构主义与政治一意识形态分析相联系,对种种根深蒂固的圣经观念予以深度质疑和剖析;另一批学者则致力于研讨德里达的宗教理念。德里达解构理论的首要术语“异延”与圣经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性,然而他却认为,就人们普遍向往的稳定性而言,圣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这一点尤其通过“亚伯拉罕祭献以撒”和“巴别塔”叙事表现出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有益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建构,但其语言风r格诘曲聱牙晦涩艰深,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读者对其理论的理解和接受。

  • 标签: 德里达 圣经文学 解构
  • 简介: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跤称作“搏”(蒙语: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是蒙古族先进文化的结晶.

  • 标签: 博克 体育娱乐活动 蒙古族 先进文化 结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就需要制定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就“千”这个问题的教学来看,需要我们能够结合实际生活,给他们以真实感,减小他们理解的难度,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 标签: 小学数学千克与克教学
  • 简介: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将消费看作一种主动活动,而超越了以前将消费视为被动活动的理论,同样他把消费的对象聚焦于关系的消费上面,而不是物的消费,他也从整个社会结构和人的社会活动方面来考察消费活动,因此这种理论建立在新的存在论基础之上,具有新的存在论视域。鲍德里亚自以为已经超越了形而上学,然而最终他仍然投进了形而上学的怀抱。

  • 标签: 消费社会 鲍德里亚 存在论视域
  • 简介:整个故事,是从布——我们邻居李老的一只狼狗——神秘的失踪,然后又安然无恙地回来开始的。不过,问题并不出在布的失踪和突然出现上,问题是出在这里:有两位住在延河路的大学生,曾亲眼看见布被汽车轧死了,而现在,隔了三个多月,布居然又活着回来了。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布原是一只转了好几个主人的纯种狼狗。

  • 标签: 大学生 失踪 狼狗
  • 简介:“下午又该上体育课了,我最讨厌猎豹老师的上课方法——跑步、跑步,还是跑步l”小乌鸦杰西卡转着圈地大声吵吵着。

  • 标签: 聪明 体育课 跑步 杰西卡
  • 简介:二休和小脚夫分手后,他一个人往回走,一心要找到患难朋友小诸葛,由于天还不亮,二休在路口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哎哟!”有人喊了一声。二休仔细一看,一位衣着华丽的少年坐在路旁。二休赶紧说:“真对不起,请原谅!”“不,是我绊了你一下。应该是我说对不起。”少年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土。

  • 标签: 王子 艾克 少年
  • 简介:这幅小猫球球驾驶飞机的图被切割成了若干张小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小图,这些小图中有哪几张与大图不同?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你能不能走快点?”公鸡比恩喊道,“难怪人家叫你懒猪。”“来了,来了。”小猪普回答,“比你走得慢,我也没办法啊,我比你重那么多。”“你要是能常洗洗澡,也许就能走快点了。”比恩说。“你何必这么着急!我们不过是去吃饭,农场主罗伊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星期二大餐。”普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赶上比恩,“一说到吃的,我这口水都出来了。咱们还是走快点吧。”

  • 标签: 小学 英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