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再生及口腔组织功能重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于2012年3月31日下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多功能厅隆重举行。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北京市科委伍建民副主任、生物医药处巴纪兴处长,北京市卫生局王松灵副局长、科教处宋玫处长,首都医科大学李明书记和吕兆丰校长。

  • 标签: 北京市卫生局 重点实验室 功能重建 口腔组织 牙再生 揭牌
  • 简介:骨移植再生是牙周组织再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骨移植的材料经历了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人工合成骨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变化。本文对各种骨移植材料及其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骨缺损 牙周再生 骨移植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松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入院治疗的外伤性松动脱位患者59例,松动脱位108例。牙弓夹板固定法治疗39例设为对照组,钢丝-釉质粘合剂固定法69例设为实验组,跟踪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对于治疗松动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49%。结论钢丝-釉质粘合剂固定法较之牙弓夹板法具有损伤小、更牢固、操作简单的优点,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固定术 外伤性牙松动 脱位 牙弓夹板法 钢丝-釉质粘合剂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体硬组织病的就诊检查。方法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检查,从而发现疾病。结论结合患者的主要问题、体征、年龄,用患者易懂的语言,按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以及与鉴别疾病有关的病症等顺序,扼要而系统地询问病史。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口腔颌面部情况,如发育与营养、神志与面容、体型与神经类型等。观察颌弓、列、关系、牙龈、黏膜以及牙齿的色、形变化。

  • 标签: 牙体硬组织病 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86例牙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86例牙髓综合征患者的130颗患分别采用单纯治疗,单纯牙髓治疗及联合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联合治疗较单纯牙髓或治疗的有效率高。结论牙髓综合征患应尽量采用联合治疗。牙髓综合征同时兼有牙髓炎和牙周炎的症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疗程长,原发病变和继发病变往往较难分清,治疗比较复杂,预后也相对较差。

  • 标签: 牙周牙髓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吸烟人群患病状况,更好的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方法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9月1日到174医院体检中心口腔科体检的吸烟人群,由专业的口腔科医生采用口内直视法和探诊法检查。结果吸烟者状况差,但牙龈探诊出血少。25-35、35-45、45-60三个年龄组中,牙龈出血检出率分别为27.84%、26.64%、30.45%,牙结石检出率分别为89.87%、100%、92.89%。结论吸烟者状况差,但牙龈出血情况反而不太明显。可能与烟中的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有关,血流量减少,减少出血情况,还可以烟雾的高温和化学成份长期刺激使牙龈上皮角化层增厚,因此会引起患者忽略病况,未能及早就医,牙周病就愈加严重,导致牙齿松脱。

  • 标签: 牙周情况 牙龈出血 牙结石 吸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对健康的影响。方法对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以同期在本院治疗的列损伤程度相近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均升高,但是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对于牙龈萎缩及牙周袋深度等没有明显影响,其临床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周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于口腔修复前先通过施行整复术达到修复后前牙牙美观的效果。方法将口腔科行固定修复患者病历中按固定修复前是否施行修复术作分类,从两类病历中随机各抽取30份病历。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经3年随访观察,行整复术后的患者其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行固定修复前不做整复术患者(P<0.05)。结论整复术通过修整牙龈和槽嵴,有效的解决牙龈颈缘不协调,槽嵴的形态对固定义齿修复后前牙牙美观的影响等问题。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周整复术 牙龈 牙槽嵴
  • 简介:摘要细胞因子在领域炎症发生中的作用逐步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一些细胞因子参与到疾病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对与牙周病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分类、功能及其在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IL 牙周组织 炎症反应 TNF-&alpha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胶原复合引导组织再生膜,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对成骨样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PLGA及I型胶原制备一种双层结构的引导组织再生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仪对其表面基团、形貌及亲水性进行测试。将MC3T3-E1成骨细胞系接种到复合膜上,通过流式细胞术、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红外光谱显示胶原被成功结合到PLGA表面,并且在扫描电镜下呈现出特有的纤维网状特征性微结构,同时其表面亲水性大大改善。MTT及细胞周期检测也表明胶原改性后的复合膜上生长的细胞活力及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纯PLGA组。结论:本方法制备的PLGA/胶原复合膜很好地组合成了一个功能整体,结合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优势。

  • 标签: 引导骨组织再生 复合膜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胶原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调查西北某部官兵牙结石与疾病情况,为我军开展口腔疾病医疗保健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3—5月采用现场口腔检查同时记录结果的方式对643名西北某部官兵进行牙结石与疾病流行情况调查,应用Foxpro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3名官兵中牙结石检出率为49.5%,牙龈炎发病率为5.8%,早期牙周炎发病率为1.6%,晚期牙周炎发病率为0.2%;健康平均区段数为3.89±0.23,牙龈炎平均区段数为0.70±0.14,牙结石平均区段数为1.35±0.20,早期牙周炎平均区段数为0.05±0.05,晚期牙周炎平均区段数为0.01±0.02。来自城市、城镇、乡村的官兵分别有184、181、278名,不同地区来源的官兵牙结石检出率、人均检出区段数及疾病发病率、人均患病区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部官兵防控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是口腔健康面临的重要问题,做好口腔健康保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重视口腔疾病的早期治疗对预防官兵口腔疾病极其重要。

  • 标签: 牙石 牙周病学 军事人员 数据收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前行整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直接给予牙冠修复术。观察组则先采取整复术,然后予固定术,治疗后1年内随访,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6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前行整复术,可以提高疗效,增加的美观满意度。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周整复术
  • 简介:目的模拟牙周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干预措施,研究各种干预措施对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As组(B组)、As合并牙周炎组(C组)、牙周炎组(D组),将C组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再分为不治疗组(c1组)、刮治组(C2组)、药物治疗组(c3组)和拔除患组(c4组)。对各组进行相应的建模处理,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周组织、颈动脉血管壁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结果病理切片发现B组、c3组和D组颈动脉血管壁均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形成、聚集;C1组和C4组可见内膜下有钙盐沉积,中膜弹力纤维紊乱、破坏:C2组可见纤维帽的形成及斑块破裂。干预处理后,所有建模组和干预处理组的血清hsCRP含量均较A组明显升高(P<0.05);C1组、C2组、C3组的hsCRP含量较B组明显升高(P<0.05):且c2组hsCRP的含量高于C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D大鼠,无论有无高脂状态,牙周炎均可引起或加重As的发生发展;而在高脂状态下,直接干预都可能加重As病变.其中直接刮治处理的影响在短期内可能会更严重.且hsCRP可能参与了As加重的病变过程。

  • 标签: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牙周干预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绘本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程度上的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的图画不仅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同时还有象征的典型的形态,绘本的文字则简洁明快,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绘本阅读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页或几十页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如何组织引导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帮助幼儿扩展理解力和想象力,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获得全面发展?

  • 标签: 阅读活动 幼儿园 绘本 引导 组织 视觉形象
  • 简介:好,胃口好!”一口好,将有助于我们吃香喝辣、享受美味。牙齿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食物进行粗加工。经过牙齿切割、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后的食物才能被胃肠进一步消化、吸收。牙齿乃至整个口腔的健康状况,关系着一个人的营养状况。毫不夸张地可说,好,才能吃得香,吸收好,身体棒!一口健康的应符合排列整齐、颜色正常、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牙石、无牙菌斑、无疼痛感、无冷热酸甜过敏等要求。

  • 标签: 护牙 牙齿清洁 科学 消化系统 健康状况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观察粘接性夹板固定慢性牙周炎患者松动患前、后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血链球菌的数量变化及状况,以期为评价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9例(76颗松动患),记录比较治疗前(基线)、经基础治疗后,采用粘接性夹板固定修复后3、6、12个月的状况(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变化;采用电化学测菌法检测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血链球菌的数量变化;评估患者对夹板固定后美观、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夹板固定后各时间点的临床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龈卟啉单胞菌、血链球菌数数量较初诊基线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固定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夹板的美观、咀嚼、发音及舒适的满意度为84.2%以上。结论:慢性牙周炎经基础治疗后,采用粘接性夹板可有效固定松动患,使之恢复咀嚼功能;加强口腔健康指导,定期实施维护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夹板 固定修复 纵向研究
  • 简介:为规范周相关从业人员的基础治疗及无痛治疗操作技术,提升诊治水平和能力,加强非医师在进行种植、修复、正畸等治疗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口继教字2012-60),由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专业委员会、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办,开封大学医学部口腔系(开封卫校)承办,“与种植、修复、正畸治疗的关系研讨会”暨“老年基础治疗规范及无痛洁牙技术培训班”拟于2012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开封举办。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治疗规范 正畸治疗 无痛治疗 洁牙技术 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