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疆银币由于品种繁多,版式庞杂,而倍受海内外集币爱好者青睐。特别是南疆古城——喀什噶尔,千百年遗留下来五彩缤纷的银币,不仅为收藏者所喜爱,也给现代人无限的遐想。笔者现介绍一枚(喀什)光绪银圆,与同好们共同欣赏和研究。

  • 标签: 银币 喀什 古城 版式 新疆 现代人
  • 简介:几年前,阿克苏泉友自和田购回一枚喀造光绪银元伍(回历1321年),笔者见后感觉趣味十足,随将其收入囊中,现与众泉友共同欣赏。

  • 标签: 光绪 银元 阿克苏 收入
  • 简介:乾元重宝铸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以一当十,面文隶书,体大小、轻重不一,别复杂。初铸者径26~30mm,重6~10g。乾元二年(759年),铸背重轮乾元重宝,以一当五十,径30~35mm,重20g左右。这种不足值的虚值大钱立刻引起币制混乱,斗米涨至七千,政府不得不允许旧开元与乾元均以一作十,重轮大钱一当二十行用。代宗即位(763年)后,又恢复开元一当一旧值,改乾元小钱以一当二,重轮大钱以一当三。3天后,又规定乾元重宝不论大小,概以一当一通行使用。从此,厚重大钱不再进入市场,多改制器物。

  • 标签: 乾元重宝 小平钱 开元钱 大钱 唐肃宗 钱体
  • 简介:笔者近日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此为铅质,直径22.5、穿径4、厚1.8毫米,重4.95克。面文“光绪通宝”四字对读,背面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翻阅有关清代福建省钱币的图谱资料,所见光绪通宝皆为铜钱,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惟独不见有铅质

  • 标签: 光绪通宝 铅钱 福建省 钱币 清代 铜钱
  • 简介:光绪丁未、戊申背“新十”、“”(宝库)。光绪丁未背“新十”“”(“宝新”)的红线,是新疆清中一朵奇葩。

  • 标签: 光绪 赏析 红钱
  • 简介:夜深人静暗灯光,军营无声我自忙。孜孜不倦观藏品,唯有银元叮当响。那是一九九一年国庆节的夜晚,秋高气爽,洁白的月亮给南疆大地铺了一层白银,透过窗户照到了我的床前,像一抹薄薄的亮霜。夜深了,军营里静悄悄的,我还亮着戴黑罩的台灯,欣赏着当天在喀什巴扎上买到的一包银圆和二十几枚红

  • 标签: 银币 “钱” “心” 大清 错版 国庆节
  • 简介:2003年春节,笔者从一老妇手中购得一枚宝苏局满穿“光绪通宝”。此黄铜质地,径23mm,穿5.5mm,厚1.2mmm,重.3.78g。面“光绪通宝”,背穿满文“宝苏”,上缘有孔,系因佩带,

  • 标签: 光绪通宝 宝苏局 小平钱 2003年 春节
  • 简介:一般谱里熙宁以“省冠”为代表,折二似未有所闻。随着北宋钱币的大量出土,熙宁时有发现,据拙藏所知,熙宁元宝有多种书存在,折二熙宁重宝也有“缺笔熙”面世。

  • 标签: 北宋钱币 文物 中国 元宝钱
  • 简介:《旧唐书·食货志上》载:“初,开元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隶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这是中国钱币史上第一次由名家制词并书写文的明确记载。

  • 标签: 开元通宝 旧唐书 开元钱 欧阳询 给事中 钱币史
  • 简介:笔者藏有一枚背文“光绪”的乾隆通宝新疆红,径24.5mm,穿7mm,外缘4mm,重4.1g,红铜质,正面汉文“乾隆通宝”,背面维文“光绪”,穿上铸有半边月圈记号(见图)。这种背“光绪”乾隆红还有一种背无半月圈记号的。

  • 标签: 乾隆通宝 新疆红钱 光绪 记号 铜质
  • 简介:光绪年间,贵银贱,银两、银元兑钱数继续减少,成为当时的主要货币问题之一。以上海为例,光绪三年十月初九日(1877年11月13日)鹰洋每元可易制钱1019文;而初六、初七日鹰洋一元的换钱数还不到千文。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价更为高涨。光绪二十一年,鹰洋一元的换钱数,“渐减至九百数十文,甚有减至八百数十文者。无论贫富,咸受亏耗,实为数十年来所仅见。”用洋钱买物,如不到一元,须要找钱,至少要买到五六百文,卖者才肯找。

  • 标签: 光绪年间 银两 铸钱 制造工艺 中日甲午战争 货币问题
  • 简介:1944年3月19日1944年3月19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并且连载4天。郭沫若在纪念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甲中年)300周年的时候,撰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为迎接胜利,推动斗争,并从中吸取教训。这是首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态度对李白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验教训作了总结。文章见报后,当时就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毛泽东曾多次指出要从李白成起义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批示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中共整风的文件。该文在延安和各解放区多次被印成单行本,并对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标签: 《甲申三百年祭》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华日报》 农民起义 中共中央 科学态度
  • 简介:2006年春,凤阳县李二庄乡濠光村西100m处,第三濠河桥的东岸,挖土修坡时,从砂石层下发现一团锈结古钱。破开成块状,身锈色深绿,有少量白色的石灰质。经清理,计103枚,其中乾元重宝52枚,早期开元通宝41枚,西汉五铢8枚,东汉五铢1枚,另一枚就是本文所述这枚开元通宝

  • 标签: 开元通宝 唐代 100m 乾元重宝 凤阳县 五铢
  • 简介:喀什噶尔局何时成立史料不详,研究者依现存实物判定当属咸丰初年赶铸大钱时设立(一说咸丰五年即1855年),咸丰九年停铸。光绪十四年(1888年)复铸,彻底停铸的准确时间暂时也无从知晓,大概是光绪最后几年,真正铸时间前后可能不超过二十年。清朝时期,喀什噶尔铸局铜源匮乏,自身铸钱数量不大,但喀什噶尔为古代南疆重镇,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西四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商品经济发达,对货币流通需求量非常之大,而喀什噶尔铸局所铸红与西四城需求相去甚远,难以满足当地货币流通需要。

  • 标签: 光绪通宝 红钱 喀什噶尔局 版式 货币流通 清朝时期
  • 简介:我国曾经发行过惟一一面额为圆的人民币纸币,是经过周恩来总理指定,由苏联代印的,是人民币发行历史上唯一的圆面额票券。

  • 标签: 人民币发行 面额 周恩来 纸币
  • 简介:银元这种货币形制是清代中后期从西班牙、墨西哥等国传入我国的。清代光绪年间才正式开始制造中国的银元,俗称"龙洋",随后在市面上流通。我国各省的官局以及民间的钱庄、银楼对银元的成色鉴定,大多从银元的色泽、声音、重量以及打戳的方法来综合考查,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并有中国民

  • 标签: 银元 成色鉴定 综合考查 清代中后期 袁世凯 光绪年间
  • 简介:谱载福建银元局所铸七二分(一元)银币,面中央满汉文“光绪元宝”,外围“福建官局造”、“库平七二分”,背蟠龙,外围英文“FOO-KLENPROVINCE(福建省)”、“7MACEAND2CANDAREENS(七二分)”。此币铸数较少,有试铸品之说,被列为银币大十珍之第六珍。余偶得一枚“福建官局造”的一元银元。

  • 标签: 光绪元宝 福建省 银元 湖北 AND 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