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放射疗法(IMRT)和放射疗法(3DCRT)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时膀胱、直肠、小肠受照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8年1—12月25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3DCRT治疗12例(3DCRT组),采用IMRT治疗13例(IMRT组)。采用正常组织接受20、40和60 Gy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V20、V40和V60)评估膀胱、直肠、小肠受照体积。比较两组放射性并发症和疗效。结果IMRT组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膀胱和小肠V20、V40和V60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3DCRT组,不同处方剂量间V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40和V60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在同一处方剂量下,IMRT组膀胱V20、V40和V60及小肠V40和V60均明显小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V20均接近100%,不同处方剂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40和V60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在同一处方剂量下,IMRT组V40和V60均明显小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3DCRT组(1/13比3/12、0比3/12、1/13比4/12和2/13比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DCRT比较,IMRT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对周围器官的放射性损伤较小,且放射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好。

  • 标签: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放射疗法,适形 辐射剂量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放疗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60例接受低位直肠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0例。对照组进行直肠系膜全切术,试验组在手术前进行放疗保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效果和随访后患者预后结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P<0.05);试验组局部复发率(1.67%)、远处转移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27.78%)、远处转移率(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的患者,能有效降低恶性肿瘤再次复发率和转移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三维适形放疗 保肛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寡转移调强放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内本院收治的结直肠寡转移患者 60例,回顾性分析调强放疗的治疗效果,并且在 1年、 2年后进行生存分析,观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过调强放射治疗后,复发、转移患者共 31例( 51.7%),在 1、 2年的随访中,局部控制率分别达到 81.7%、 70.0%, 1、 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83.3%、 60.0%,生存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化疗毒副作用,未出现 4级及以上可导致死亡发生的严重反应。结论:针对结直肠寡转移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实际效果确切、毒副作用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结直肠癌寡转移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临床效果 生存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放射疗法同时替加氟联合顺铂化学疗法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18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使用同时放化学疗法进行治疗,其中,放射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同时联合顺铂、替加氟,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就 1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其中,完全缓解率为 5.56%,部分缓解率为 33.33%,治疗总有效率为 38.89%。结论:放射疗法同时替加氟联合顺铂化学疗法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可耐受,有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三维适形 顺铂化学疗法 胰腺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直肠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患者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缺乏针对老年患者的前瞻性循证医学证据,其最佳治疗模式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将对老年局部进展直肠综合治疗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老年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建议。

  • 标签: 直肠肿瘤/放射疗法 直肠肿瘤/化学疗法 直肠肿瘤/外科学 老年
  • 简介:目的:观察放疗治疗直肠术后复发病例的疗效.方法:选择直肠术后复发患者54例接受放疗,其中低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37例,高分化腺癌7例,粘液腺癌6例.放疗总剂量在60~72GY/22~24F/每周4~5次,其毒性作用用血液学、生化试验、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反应进行评估.观察有无放射性肠炎症状,监测血细胞.每3月复查MR或CT1次,二年后每6月复查MR或CT1次.结果:迄2000年12月25日止共随访54例,随访到53例(98.1%),失访1例(1.9%);中位随访时间为15.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4.3个月(3~30个月).疗效判定标准:按WHO制订标准,完全缓解5例,占9.3%;部分缓解27例,占50.0%.稳定15例,占27.8%;进展6例占11.1%.有效率为59.3%.一年生存率61.1%(33/54),症状缓解率92.6%(50/54).放射性肠炎发生率约为5.6%.均未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肝、肾功能降低与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结论:放射治疗直肠术后复发患者具有明显的剂量分布优势,局部控制率和症状缓解率高,放射性肠炎发生率低.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治疗 直肠癌 术后复发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疗联合放疗(3DCRT)治疗直肠术后复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4~2018.8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化疗,A组35例配合化疗,B组35例在A组方案上进行3DCRT。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B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62.86%、48.57%,高于A组65.71%、45.71%、31.4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患者术后复发后给予化疗配合3DCRT干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术后复发 化疗 三维适形放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疗联合放疗(3DCRT)治疗直肠术后复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4~2018.8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化疗,A组35例配合化疗,B组35例在A组方案上进行3DCRT。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B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62.86%、48.57%,高于A组65.71%、45.71%、31.4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患者术后复发后给予化疗配合3DCRT干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术后复发 化疗 三维适形放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局部进展直肠术后患者接受调强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在 2016年 3月 ~2017年 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直肠患者中共计选择 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单纯调强放疗治疗的 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联合使用调强放疗治疗的 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 1年内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以( P>0.05);但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远比对照组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调强放疗与化疗对局部进展直肠术后患实施联合治疗,可降低复发、转移率。

  • 标签: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适形调强放疗 化疗 联合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局部晚期胰腺癌放射治疗疗效观察。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5月参与本院局部晚期胰腺癌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局部晚期胰腺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直肠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月5月—2011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直肠术后复发患者31例,观察组应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应用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直肠术后复发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直肠癌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肠术后复发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48例直肠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组(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盆腔CT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8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治疗直肠术后复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放射治疗的体位同定、CT定位和治疗摆位要点与方法,以保证放射治疗安全有效地进行。

  • 标签: 肿瘤 三维适应放疗 技术
  • 简介:摘要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为分期T3-T4期或N+的局部进展直肠(LARC)的标准治疗,但往往会带来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接受腹会阴联合直肠根治术(Mile′s术)不能保留肛门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新辅助治疗后肿瘤(近)临床完全缓解者,器官保留策略在与根治性手术达到相似治疗疗效的同时,可保留肛门及其功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LARC新辅助治疗后器官保留策略、联合局部治疗疗效、再生/复发模式及挽救治疗等方面作总结。

  • 标签: 直肠癌 器官保留 临床完全缓解 等待观察
  • 简介:摘要术前放化疗联合全系膜切除手术为局部晚期直肠患者治疗的标准模式,术前放化疗比术后放化疗提高了肿瘤降期率、保肛率及局部控制率,术前放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患者拥有更好的预后。本文就近年来术前放化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直肠肿瘤/放化疗法 放化疗法,新辅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两种放疗计划对直肠放疗后危急器官(organs-at-risk,OAR)损害的研究,探究直肠最佳放疗计划以指导临床。方法随机选取10例经我院病理确诊为直肠的初诊患者,均进行CT扫描、靶区勾画和图像结构重建,并制定3D-CRT计划与IMRT计划,用等剂量分布曲线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s)评价治疗计划,评价参数包括计划靶体积(PTV)的D95、D5及膀胱与小肠的指数(CI)、不均匀指数(HI)、V30、V40,所得数据采用双侧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1)3D-CRT计划和IMRT计划均可满足PTV的剂量要求,两者间D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且IMRT计划的D5小于3D-CRT计划,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MRT组CI大于3D-CRT计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间HI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13);IMRT计划组膀胱的V30、V40、小肠的V30均小于3D-CRT计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计划组小肠间的V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结论IMRT计划与传统的3D-CRT计划均可达到PTV剂量要求,且IMRT计划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其危急器官的受量低于3D-CRT计划。

  • 标签: 直肠癌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危急器官损害 治疗计划比较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进展直肠患者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20例在术前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进展直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总剂量为46~50.4Gy放疗,分为23~28次,同时接受卡培他滨或XELOX方案或FOLFOX方案化疗2个周期,再行手术。评估术前放化疗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保肛率、病理降级率和缓解率、局部复发率、放化疗毒副作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总病理降级率为80%(16/20),其中直肠中分化腺癌、术前临床T分期(cT)、术前临床N分期(cN)的病理降级率分别为73.3%(11/15)、80%(16/20)、82.3%(14/17),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20%(4/20)。手术距术前放疗结束时间隔32~112天,中位间隔49天(7周)。所有患者均达到R0切除,其中Mile's术12例,Dixon术7例,直肠前切除术1例;保肛率为40%(8/20),其中肿瘤下界距肛门〉5cm的患者保肛率为100%(4/4);肿瘤下界距肛门≤5cm的患者行超低位保肛率为25%(4/16)。中位随访34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为30%(6/20),其中肺转移4例,肝转移2例;4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3例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术后均未接受辅助化疗,随访5年无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前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1~2级)达90%(18/20)。术后并发症中肠粘连35%(7/20)、伤口延迟愈合10%(2/20)、小肠梗阻5%(1/20)、肠瘘5%(1/20)。结论局部进展直肠术前同步放化疗能使病理降期,提高肿瘤根治率和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不增加近期毒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在临床上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直肠肿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放射治疗的体位同定、CT定位和治疗摆位要点与方法,以保证放射治疗安全有效地进行。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