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蒙古苍耳草乙醇提取物对屋诱导的小鼠过敏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低、中、高剂量组灌胃蒙古苍耳草乙醇提取物100、200、400 mg/kg,阳性对照组灌胃1.56 mg/kg沙丁胺醇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溶剂,1次/d,连续8 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于给药后第3、4、5天以屋致敏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给药结束后观察小鼠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灌流液中总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E水平,支气管灌流液和肺组织中IL-4、IL-5、IL-10和IL-13水平;采用HE和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 PAS)观察小鼠支气管平滑肌病理和炎症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下降(P<0.01或P<0.05),支气管灌流液中总细胞和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P<0.01),支气管灌流液中IL-4[(142.59±16.51)ng/L、(70.47±20.63)ng/L比(212.18±58.51)ng/L]、IL-5[(57.49±5.49)ng/L、(47.47±6.30)ng/L比(72.65±19.11)ng/L]、IL-10[(98.51±18.31)ng/L、(71.85±9.15)ng/L比(120.16±23.35)ng/L]、IL-13[(85.81±23.66)ng/L、(39.99±17.37)ng/L比(149.07±33.19)ng/L]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中IL-4[(154.55±25.70)ng/L、(143.30±22.19)ng/L比(214.68±31.95)ng/L]、IL-5[(87.49±5.95)ng/L、(61.84±8.14)ng/L比(97.65±12.10)ng/L]、IL-10[(91.28±18.69)ng/L、(62.04±9.39)ng/L比(117.80±20.72)ng/L]、IL-13[(196.48±15.90)ng/L、(132.02±6.86)ng/L比(238.42±28.41)ng/L]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血清中IgE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蒙古苍耳草对屋诱导的过敏哮喘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肺部巨噬细胞分泌炎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 标签: 哮喘 炎症 巨噬细胞 蒙古苍耳草 小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粉尘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非急性爆发期的过敏哮喘患儿10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舌下含服粉尘滴剂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定期随访,随访期均为36个月。检测指标为呼气峰值流速(peakexpiratory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血清特异性IgG4和sIgE水平。观察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做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renasthmacontroltest,C-ACT)评分,比较两组疗效指标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6个月时,治疗组患儿的PEF、FEV1%、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sIgE和IgG4显著升高(P〈0.05),C-ACT评分达到完全控制级别。结论:舌下含服粉尘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哮喘患儿能改善肺功能,有效缓解哮喘症状。

  • 标签: 粉尘螨滴剂 螨过敏性哮喘 特异性免疫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粉尘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哮喘合并过敏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临床明确识别为过敏哮喘合并过敏鼻炎的患者共计 110例,筛选时间为 2019.01-2019.08。按照随机原则设置两个平行对照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纳入 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孟鲁司特钠、富马酸酮替芬片口服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粉尘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eNO、 FEV1、 PEF水平,均相当, 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FeNO、 FEV1、 PEF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 EOS、 IgE、 IFN-γ水平,均相当, 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 EOS、 IgE、 IFN-γ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粉尘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哮喘合并过敏鼻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其免疫失衡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哮喘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过敏哮喘患者8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取不同发病时期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不同发病时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呼吸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过敏哮喘的患者采取不同时期的针对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哮喘发病现象,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哮喘与非过敏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表型差异。方法回顾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初诊确诊为哮喘,肺功能、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资料完整的423例患者。其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血细胞分析检查结果完善的有93例。以有特应过敏史,同时过敏原sIgE≥1级(0.35 U/ml)定义为过敏哮喘组(218例),其余为非过敏哮喘组(205例)。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FeNO、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诱导痰EOS%、气道炎症表型的差异,同时观察过敏哮喘组中吸入过敏原分布情况。结果过敏哮喘占51.5%。过敏哮喘组的患者年龄为(38.64±13.61)岁,低于非过敏哮喘组[(43.38±13.1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5,P<0.001)。过敏哮喘组合并鼻炎和/或鼻窦炎占23.9%,而非过敏哮喘组占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4,P<0.05)。2组的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FEV1/FVC、用力呼出50%、75%、25%-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呼气峰值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FeNO、外周血EOS计数、诱导痰EOS%、气道炎症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过敏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前三位的过敏原分别是屋(92例,42.2%)、混合草花粉(59例,27.06%)和混合霉菌(46例,21.10%)。结论与非过敏哮喘组相比,过敏哮喘组较年轻,且合并鼻炎和/或鼻窦炎较多。过敏哮喘和非过敏哮喘气道炎症表型无明显差异。屋、混合草花粉、混合霉菌是本地区过敏哮喘患者居前三位的吸入过敏原。

  • 标签: 哮喘 表型 炎症 过敏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舌下脱敏治疗对螨虫致敏过敏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研究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490例螨虫致敏过敏鼻炎患儿,并依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将其分成低龄儿童组、脱敏治疗时长组、个体化剂量调整组及多重过敏疗效评估组,记录患儿在首诊、治疗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总用药评分(TMS),并计算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结果共有374例(76.32%)患儿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低龄儿童用药组中,≤3岁组与>3岁组在用药12个月后的CSMS(2.20±1.61、2.50±1.78)、TNSS(2.80±2.32、3.60±2.71)及VAS(3.50±1.16、3.90±1.43)显著低于首诊时的评分CSMS[(4.50±1.44、5.30±1.32)、TNSS(6.20±1.89、7.50±2.19)、VAS(5.40±2.33、5.90±1.61)];此外,在脱敏治疗不同时间组中,完成36个月脱敏治疗患儿,仅在3年组中,评分分别为TNSS(0.90±0.97)、VAS(1.30±1.19)和CSMS(1.70±1.28),完成24个月脱敏疗程患儿在2年组和3年组的评分分别为TNSS(2.10±0.95、2.00±0.97)、VAS(3.00±1.56、3.10±1.68)、CSMS(3.10±1.15、2.90±1.19),完成12个月脱敏治疗患者在1年组、2年组和3年组中评分为TNSS(3.20±1.27、3.10±1.41、3.20±1.41)、VAS(4.50±2.11、4.70±2.19、4.50±2.17)和CSMS(4.20±1.39、3.70±1.32、4.10±1.39);脱敏治疗疗效不佳患儿在进行个体化增量后6个月(即治疗后12个月)达到与对照组相近的评分,即4号4滴组、4号5滴组和对照组的评分CSMS(2.90±1.56、2.90±1.88、2.40±1.69)、TNSS(4.70±2.98、3.90±2.77、3.80±2.45)和VAS(4.20±1.29、4.50±1.62、4.20±1.14);多重过敏患者脱敏2年后最终达到与单一过敏患者相近的疗效,单一过敏组、合并1~2种过敏原和合并3种以上过敏原组评分分别为CSMS(2.30±0.50、2.10±1.01、1.90±1.01)、TNSS(3.50±2.62、3.70±2.62、3.20±2.82)和VAS(4.50±1.00、4.10±1.57、3.80±1.54)。结论脱敏治疗在低龄儿童用药、多重过敏等方面均可发挥疗效,部分患儿在剂量调整后获得更好疗效。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儿童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的许多疑难杂症在如今都得到了突破的解决,但是同时也存在目前尚无根治的,小儿哮喘病就是其中的一种,虽然哮喘病不是癌症,但也是一种很难完全康复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危及患儿的健康。因此本文运用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法针对不同原因的56例哮喘病患儿进行了临床测试,得出临床护理对其康复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患儿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5~18岁过敏哮喘患儿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效果的因素并寻找最佳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06年12月至2021年11月完成3年以上SCIT的688例5~18岁过敏哮喘患儿的资料,根据疗效分为停药组和未停药组,定义男性、皮肤点刺结果、年龄、每日药物评分(DMS)、视觉模拟量表(VAS)得分和入组季节为自变量,使用R语言建模(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和极端梯度上升模型)分析自变量对结局的影响,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3种模型预测能力,应用德隆检验进行3种模型曲线下面积(AUC)的假设检验。结果688例过敏哮喘患儿中男435例、女253例。就诊年龄5~<8岁349例,8~<11岁240例,11~18岁99例。皮肤点刺试验单一过敏429例(62.4%)、为主且合并其他过敏259例(37.7%)。3年后停药组351例(51.0%)、未停药组337例(49.0%)。DMS 初始时4(3,6)分,3个月3(2,5)分,4个月3(2,5)分,12个月2(1,3)分,3年0(0,1)分。VAS 初始时3.5(2.5,5.2)分,3个月3.2(2.2,4.8)分,4个月2.6(1.4,4.1)分,12个月1.0(0.6,1.8)分,3年0.5(0,1.2)分。3、4、12个月时DMS较初始时下降率分别为0(0,20%),16.7%(0,33.3%),50.0%(31.0%,75.0%);VAS则分别为7.1%(3.2%,13.8%),27.6%(16.7%,44.4%),70.2%(56.1%,82.3%)。688例过敏哮喘患儿起始治疗季节中春季99例、夏季230例、秋季171例、冬季188例。R语言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DMS 3个月>3分(OR=-3.5,95%CI:-4.3~-2.7,P<0.01)、男性(OR=-1.7,95%CI:-2.3~-1.0,P<0.01)、DMS 4个月下降率>16.7%(OR=-1.6,95%CI:-2.3~-0.8,P<0.01)、DMS 3个月下降率>0(OR=-0.7,95%CI:-1.3~-0.2,P<0.05)对停药可能大;DMS 12个月下降率>50.0%(OR=0.7,95%CI:0.1~1.3,P<0.05)、VAS 12个月>1.0分(OR=0.9,95%CI:0.3~1.6,P<0.05)、初始VAS<4.0分(OR=1.0,95%CI:0.4~1.6,P<0.01)对停药可能小。随机森林模型和极端梯度上升模型均显示DMS 3个月>3分(平均减少准确度=30.9、重要=0.45)对停药影响力最大。随机森林模型AUC 0.900、精确度78.2%、灵敏度84.5%,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为0.891、80.0%、80.0%;极端梯度上升模型0.886、76.9%、84.5%。德隆检验分别比较3种模型AUC均可用于该数据集的预测(均P>0.05)。结论过敏哮喘需要使用越多的药物控制原发病、开始SCIT后越缓慢减少原发病的治疗药物,越有利于3年后停用所有药物。随机森林模型为过敏哮喘皮下免疫治疗效果的最佳预测模型。

  • 标签: 哮喘 皮下免疫治疗 疗效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滴剂应用于治疗儿童过敏鼻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合计80例过敏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分别开展常规治疗和加用滴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相关症状缓解时间更短、免疫指标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口唇瘙痒、鼻腔干燥、腹痛等不良反应,但经过临床处理后显著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滴剂应用于治疗儿童过敏鼻炎的疗效突出,能够显著缓解患儿症状、改善免疫指标,用药安全值得肯定,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尘螨滴剂 安全性 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粉尘滴剂对患有过敏鼻炎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过敏鼻炎的患儿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药物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粉尘滴剂对治疗组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过敏鼻炎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鼻炎症状改善时间和药物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粉尘滴剂对患有过敏鼻炎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粉尘螨滴剂 过敏性鼻炎 小儿
  • 简介:摘要风邪致病善行而数变,为百病之长。在此论之“风邪”,包括外风及内风。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征的外邪为外风,风气内动既是内风,有肝风、脾风之说,均因脏腑经络及精液气血的功能失调所致。哮喘的发作快、病情变化大,与过敏原如花粉、螨虫等的接触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探讨风邪与过敏哮喘的密切关系,开拓对该疾病的见解。

  • 标签: 风邪 哮喘 过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滴剂治疗过敏鼻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儿童过敏鼻炎患儿6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及氮卓斯汀喷鼻治疗组;研究组,30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及氮卓斯汀喷鼻治疗基础上舌下含服滴剂治疗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水平、机体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0/3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250/300)(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特异性IgE(sIgE)、总IgE(T-Ig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sIgG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sIgG4、sIgE、T-IgE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sIgG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IgE、T-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CD4+、CD8+、CD4+/CD8+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0/300)、10.0%(30/30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滴剂治疗儿童过敏鼻炎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儿童 抗原 尘螨属 治疗结果 免疫 尘螨滴剂
  • 简介:本文对临床已确诊的哮喘患难与共儿在未治疗前同时用皮肤点剌法和量子共振法检测同一种过敏源比较两种方法以的符合率,平均符合率为94.3%。表明量子共振法对过敏源的检测准确率高,安全大,快捷无创,实用强,值得推广。

  • 标签: 尘螨哮喘 量子共振 变态反应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