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筛查成熟女性宫颈炎、宫颈癌发病情况,提高女性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广大女性健康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普查的3200例宫颈刮片资料,以病理结果组织学诊断为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论目前宫颈癌已成为成熟女性的健康隐患,并不断向小龄化发展。宫颈细胞学检查方便、可靠、无创。可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提高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脱落细胞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拟诊宫颈癌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每年3个月时间,筛查岀这些癌及癌前病变总共9个月时间),所选患者均接受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HVP)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分析比对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120例拟诊宫颈癌患者中,通过宫颈脱落细胞学检出25例为宫颈癌,90多例为癌前病变,而通过HPV检测法检查阳性患者20例,80例阴性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95.83%)明显高于HPV检测的阳性检出率(83.33%)。结论相比于HVP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法筛查出宫颈癌的机率更高一些,可以在日后宫颈癌临床诊断中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癌 脱落细胞学检测 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或以上患者的组织病理,提高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诊断宫颈上皮瘤变及早期宫颈癌的水平,预防宫颈浸润癌。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35~59岁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普查中,用TBS分类法报告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或以上的病例933例,在阴道镜下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炎症540例,(54.4%);CIN419例(42.2%),其中CIN345例,CINII61例,CINⅢ13例。宫颈癌34例(3.4%),其中宫颈原位癌32例,宫颈原位癌早浸2例。宫颈CIN及宫颈癌的高发年龄35~55岁。结论采用三阶梯技术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对于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及以上患者,要提高阴道镜的诊断技术,有条件时做HPV的检测,提高宫颈CIN的诊断率,预防宫颈浸润癌,提高妇女生存质量。

  • 标签: TBS报告 阴道镜 组织病理 宫颈癌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与传统巴士涂片(PAP)在宫颈脱落细胞制片质量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应用该项技术制片1138张,为评价其制片效果与同期患者行传统巴士涂片621张,两组细胞制片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液基薄层制片既有细胞均匀薄层分布,背景清洁,固定良好,色彩鲜明可去除部分无诊断意义的细胞,制片质量明显提高,大大提高阅片效率及诊断线索明确等特点,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液基薄层技术(TCT) 传统巴士涂片(PAP) 宫颈脱落细胞 制片质量效果
  • 简介:摘要宫颈脱落的滋养细胞能提供胎儿完整的遗传信息,以及与胎盘功能不全相关的不良妊娠结局的信息。现综述宫颈脱落滋养细胞的取样、鉴定、分离富集方法,以及产前检测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探讨将其作为一种无创产前检测样本的可行性。

  • 标签: 滋养层 产前诊断 子宫颈 细胞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宫颈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应用价值。方法:  2022-1~2022-12高危型HPV宫颈癌疑似患者164例,宫颈活检结果为判定标准,宫颈脱落细胞病理阳性判定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以上病变。统计高危型HPV-DNA阳性结果。结果:  宫颈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在鳞状细胞癌阳性诊断率为86.68%。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宫颈脱落细胞病理低度鳞状上皮病变阳性率63.54%与宫颈活检CINⅠ以上阳性率77.36互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  宫颈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可提高对高危型HPV宫颈癌疾病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宫颈活检 高危型HPV宫颈癌 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HPV检测阳性患者的病例记录资料。结果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具备较高水平的CA阳性检出率(92.00%)。在高危型HPV病毒检查结果阳性的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宫颈脱落细胞病理学LSIL指标阳性检出率为65.00%(65/100);活检病理学CINI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为67.00%(67/100)。结论宫颈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在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具备极其充分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危性HPV宫颈癌 宫颈组织活检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来我院进行宫颈癌普查妇女共18735例,按照宫颈癌检查方法不同,将本次研究样本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研究组共9716例样本,常规组共9019例样本。研究组样本均采用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对照组样本则采用液基超薄细胞检查,对两组样本的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共9716例样本中,经细胞学普查TBS分级得到Ⅲ级样本143例(1.47%),Ⅳ级样本12例(0.12%),Ⅴ级样本5例(0.05%),将上述细胞学检查异常样本进一步进行病理检查。发现炎症反应样本126例,CINⅠ级样本19例,CINⅡ~Ⅲ级样本10例,原位癌3例,宫颈癌2例;相比较常规组共9019例样本中,经细胞学普查TBS分级得到Ⅲ级样本178例(1.97%),Ⅳ级样本8例(0.09%),Ⅴ级样本4例(0.04%),将上述细胞学检查异常样本进一步进行病理检查。发现炎症反应样本145例,CINⅠ级样本35例,CINⅡ~Ⅲ级样本5例,原位癌4例,宫颈癌1例。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样本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研究组样本宫颈癌的细胞学检查与病理诊断相符情况相比较常规组更为显著。结论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普遍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普查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pv,tct联合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上皮细胞病变患者,共92例。以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HPV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ct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对比组间检测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ASC阳性率、LSIL阳性率、HSIL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检测效果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hpv,tct联合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检测效果较为理想,检测阳性率较高。

  • 标签: hpv tct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差速贴壁法富集和纯化经宫颈采集的脱落滋养细胞在早孕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细胞刷法收集100例孕妇人工流产前由宫颈处取得的脱落滋养细胞,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差速贴壁法富集细胞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直接培养,比较两组最终的细胞总量及滋养细胞所占比率,采用FISH方法对两组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对人流后的绒毛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判断性别。结果实验组细胞总量、滋养细胞所占比率均优于对照组,FISH检测结果中实验组45例检验成功并与绒毛检测结果相符,对照组29例检验成功并与绒毛检测结果相符。结论经宫颈获取胎儿滋养细胞为孕早期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了一个可能途径,利用差速贴壁法可以富集并纯化滋养细胞,更利于用FISH行后续的产前诊断。

  • 标签: 脱落细胞 产前诊断 早期妊娠 CK-7 荧光原位杂交 差速贴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FISH技术检测人类染色体端粒酶(TERC)基因表达及其在子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以TERC/CSP3DNA探针检测TERC基因在83例宫颈脱落细胞中TERC基因拷贝数的变化,并结合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对分析。结果TERC基因在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表达率分别是3.4%、52.3%、71.4%、和100%,TERC基因阳性率在炎症/CINⅠ级与CINⅡ级、CINⅢ级及子宫颈癌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病变程度增加,TERC基因表达率增加,在炎症/CINⅠ级与CINⅡ级、CINⅢ级及子宫颈癌中TERC基因异常扩增细胞数的阳性率分别3.6%、6.2%、9.1%和17.8%。TERC基因异常扩增细胞数的阳性率炎症/CINⅠ组明显低于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P<0.005)。TERC基因平均扩增拷贝数随着病变级别增高也在增加,在炎症/CINⅠ组为2.04%、CINⅡ组2.32%、CINⅢ组2.91%和宫颈癌组3.24%,在炎症/CINⅠ组与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以及CINⅡ组和CINⅢ组和宫颈癌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ERC基因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标记物,应用FISH技术检测TERC基因的表达可作为监测宫颈病变进展有预测意义。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宫颈脱落细胞 TERC基因 细胞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统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在宫颈脱落细胞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以寻求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最好方法。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行传统涂片的4513例和3777例行液基薄层细胞制片的体检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细胞学诊断采用TBS(theBethesdasystem)分类诊断系统。结果液基层细胞学在良性改变和正常、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的鳞状上皮细胞(ASCUS,atypicalsquamouscells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low-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及以上病变的诊断方面优于传统涂片,对微生物的总体检出率不如传统涂片,但对滴虫、人类乳头瘤病毒(HPV,humanpapillomavirus)和疱疹病毒(HSV,Herpesvirushominis)的检测方面优于传统涂片。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在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上优于传统涂片。

  • 标签: 传统涂片 液基薄层细胞学 TBS分类诊断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使用PCR-芯片杂交法对血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人乳头瘤病毒DNA分型检测,分析研究此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首先,取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初检,依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A组,Hb=0g/L,共20例;B组,0g/L<Hb≤3g/L,共20例;C组,3g/L<Hb≤6g/L,共20例;D组,6g/L<Hb≤10g/L,共20例;E组,Hb>10g/L,共20例;且每组标本检测后得知,阳性结果率为50%,阴性结果率为50%。其次,以四种比例对每种标本取样,均采用PCR-芯片杂交法人乳头瘤病毒DNA分型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取量分别为100uL、200uL、300uL、400uL、500uL,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①初检结果中的阴性标本、初检A组10例阳性标本、初检B组10例阳性标本与不同取样量的检测结果相同;②C组、D组初检的各10例阳性标本中均各有2例依据不同取样量检测均为HPV亚型漏检;E组初检的10例阳性标本则有1例为HPV亚型漏检。结论 血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的HPV分型检测中,使用PCR-芯片杂交法人乳头瘤病毒DNA分型检测法,结果会受标本取样量不同而出现差异,需要根据标本的Hb水平,选择合理的取样量开展标准检测,可更好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HPV病毒DNA分型 PCR-芯片杂交法 血红蛋白(Hb)水平 取样量差异
  • 简介:摘要从临床实践结果找出巴氏五级和TBS分级的内在关联,使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诊断技术被准确而广泛的使用,有效的提高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扩大在临床推广应用,更加利于我国大范围的宫颈癌查。收集临床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学的宫颈涂片,比较巴氏五级和TBS分类在不同年份、年龄以及临床上宫颈常见疾病阳性检出率。近年来,临床上面利用TBS分类的方法对于宫颈炎症阳性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巴氏五级分裂方法。根据近两年来的临床宫颈涂片观察,利用两种分类方法比较得出较可靠的实验数据,建议临床上面推广使用TBS分类方法,并且要不断细化和全面化,使得在临床上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时,对于病变细胞得到最大化的筛查,提高阳性检出率。

  • 标签: 宫颈脱落细胞学 巴氏五级 TBS分类 形态学 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脱落细胞诊断中P16、Ki67结合细胞学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50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0例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50例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20例细胞学检查正常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法对宫颈脱落细胞中的P16、Ki67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结果:P16、Ki67共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Ki67结合细胞学检查用于宫颈脱落细胞诊断中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P16 KI67 细胞学检查 宫颈脱落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探讨痰液脱落细胞的检查。对我院2013年~2014年间对患者的痰液脱落细胞进行总结。痰液一般性状检查,细胞形态进行分析。以液基细胞学为基础,在痰液脱落细胞诊断肺癌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痰液脱落 细胞学 检验
  • 简介:摘要在宫颈病变中,宫颈癌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病症,在妇女的癌瘤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于第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因为很多人都会在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进行诊断与治疗,所以其发生的概率已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在早期阶段,宫颈瘤没有任何症状,通常妇科医生会将其做宫颈光滑者进行治疗,不需要做进一步的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只有当患者出现重度糜烂的时候才会对其予以重视。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本文对宫颈脱落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旨在研究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从而提供出正确的临床治疗诊断方法。

  • 标签: 宫颈脱落细胞学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早期筛查
  • 简介:目的在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中探讨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样本及制片的最佳方法。方法采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就诊174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应用新鲜细胞直接涂片(60例)、生理盐水制片(31例),TCT剩余液体直接制片(37例)、TCT盐水制片(30例)和TCT低渗制片(16例)五种取材制片方法;并应用双色间期FISH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TERC基因表达率,对比取材制片的最佳方法。结果在直接涂片法、盐水制片法、TCT制片法、TCT盐水制片法和TCT低渗法五种制片过程中,TERC基因的杂交成功率分别是55.0%、61.3%、37.8%、53.3%和81.3%,其中TCT低渗法杂交成功率与TCT制片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方法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种制片方法的玻片背景清晰比例分别为38.3%、54.8%、35.1%、60%和75%,各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5组的无/少信号比例分别为18.3%、16.1%、37.8%、23.3%和18.8%,其中新鲜制片的直接涂片法和盐水制片法与TCT直接制片法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其他方法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双色间期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TERC基因时,以TCT低渗制片和新鲜细胞盐水制片操作方法简单快速,杂交成功率最高。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宫颈脱落细胞 实体肿瘤 TERC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