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鼻咽是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治疗方式为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但放疗后局部原位复发仍是该病常发事件。近年来兴起以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复发鼻咽,而术后创面缺损组织覆盖和重要结构的保护性措施是该手术成功的保证。本文将介绍复发鼻咽术后的修复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复发鼻咽(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rNPC)的诊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传统上,放疗是rNPC最常用的治疗办法。随着颅底解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内镜颅底外科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逐渐成为rNPC的主流治疗方式。但由于rNPC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和周围解剖结构的重要性,使得其手术治疗仍具有较大的风险。本文从rNPC的诊断、放化疗、手术治疗以及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 标签:
  • 作者: 谢雪琪 葛中宽 胡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放疗科,济南 250117,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放疗科,济南 250117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潍坊 261053
  • 简介:摘要复发/转移性鼻咽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近5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和免疫治疗在实体瘤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复发/转移性鼻咽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主要重点对不可局部治疗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鼻咽癌 复发 转移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临床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实施治疗的56例局部复发鼻咽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经过1年随访,其中患者2年生存率为60.71%,2年无瘤生存率则为55.36%。结论三维适型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适型调强放疗 鼻咽癌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内镜颅底外科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逐渐成为治疗复发鼻咽的主要手术方式。本文围绕复发鼻咽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这一主题,在回顾文献基础上,结合我院10余年来的治疗经验,重点介绍内镜下复发鼻咽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颞肌瓣在晚期复发鼻咽(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rNPC)挽救性手术中的应用情况,为晚期rNPC广泛颅底缺损的修复提供参考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鼻科收治的晚期rNPC术后使用颞肌瓣修复的患者54例,其中男42例,女12例,年龄29~71岁;rT3患者36例,rT4患者18例。总结颞肌瓣修复术的手术方法,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存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探讨颞肌瓣修复术的优缺点。结果使用颞肌瓣可完全覆盖鼻咽和颅底缺损区域,不需要额外使用其他自体修复材料。随访时间2~28个月,颞肌瓣成活率为98.1%(53/54),患者1年总体生存率为84.5%,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9.0%,未出现面神经损伤的病例。3例(3/54,5.6%)患者颞肌瓣远端的颅骨骨膜出现坏死且需要手术干预,4例(4/54,7.4%)患者因后鼻孔严重狭窄或后鼻孔闭锁需行后鼻孔成形术,11例(11/54,20.4%)患者出现张口受限、咀嚼无力、吞咽困难等进食困难症状。结论颞肌瓣修复术是晚期rNPC术后一种可选的修复方式。颞肌瓣成活率高,覆盖范围广,但术者应了解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颞肌瓣 复发性鼻咽癌 挽救性鼻咽切除术
  • 简介:摘要尽管随着治疗手段及技术的发展,初治鼻咽的疗效较前明显提高,但局部复发鼻咽仍然是临床当中的棘手问题,外放射治疗是局部复发鼻咽再程治疗的主要手段。不同的放疗技术各有其特点。调强适形放疗因其独特优势,在复发鼻咽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即使应用IMRT,对局部晚期rT3-4的患者,总生存仍然较低,晚期放疗反应明显,如何及早发现鼻咽局部复发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局部复发鼻咽治疗的文献描述进行复习,对不同放疗技术的治疗现状及针对复发监测手段作一综述。

  • 标签: 鼻咽肿瘤 复发 再程放疗 EBV DNA
  • 简介:鼻咽是华南地区常见肿瘤,其发病与遗传、EB病毒、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鼻咽的治疗以放疗为主。但是在临床上鼻咽即使经过及时、正规的根治性放射治疗或综合放化疗,也难免有部分患者出现鼻咽和/或颈部淋巴结的复发。马骏等报道621例鼻咽患者经过放疗后5年发生鼻咽和/或颈部淋巴结局部复发者,

  • 标签: 鼻咽肿瘤 局部复发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鼻咽即使经过及时、正规的根治性放射治疗或综合放、化疗,也可能出现鼻咽、颅底及咽旁间隙的复发[1]。放疗后局部复发鼻咽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2,3],10%~30%鼻咽患者根治剂量放疗后可在局部复发[4~7]。局部复发鼻咽的治疗非常困难,其主要治疗手段仍然是放射治疗[2,3]。

  • 标签: 鼻咽癌 质子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精确调强放疗时代鼻咽的局部区域控制率非常高,只有10%~20%的患者在初次放疗后会出现局部或淋巴结复发。局部复发鼻咽仍然是潜在可治愈的。但局部复发鼻咽的再次治疗方案需要优化。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可探讨鼻咽复发模式及局部复发鼻咽的治疗方案选择。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疗 肿瘤复发,局部
  • 简介:鼻咽复发或残存是鼻咽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二程放疗。放疗主要采用常规外照射治疗、近距离超分割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制定精准的肿瘤放射范围,有效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提高鼻咽复发或残存患者生存率和/或局控率的同时降低二程放疗带来的并发症,仍是二程放疗进一步完善个体化治疗的临床课题。

  • 标签: 鼻咽癌复发 鼻咽癌残存 二程放疗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在复发鼻咽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39例复发鼻咽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30~75岁。所有患者均于我院行鼻内镜下鼻咽切除及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术。分析术前评估、黏膜瓣制备和鼻咽部重建方法,并探讨影响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存活的因素。组间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结果手术使用同侧黏膜瓣19例、对侧黏膜瓣20例。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33例、黏膜瓣坏死6例。研究发现放疗程数是影响黏膜瓣存活的重要因素(OR=7.429,95%CI:1.120~49.270,P=0.042),而性别、年龄、切除范围(TEN分型)、颈内动脉切除、术前是否合并骨坏死以及黏膜瓣侧别对黏膜瓣存活均无影响(P值均>0.05)。术后随访24~60个月,其中8例患者局部复发后再次手术,4例患者全身转移带瘤生存,2例患者死亡。结论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是鼻内镜下复发鼻咽切除的良好修复材料,但对于多程放疗的患者而言效果稍差。

  • 标签: 复发性鼻咽癌 内镜下鼻咽部切除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紫杉醇同步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复发鼻咽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小剂量紫杉醇同步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复发鼻咽患者共10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的相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紫杉醇同步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复发鼻咽的同时给予全方位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剂量紫杉醇 同步化疗 调强放疗 复发性鼻咽癌 护理干预
  • 简介:患者,男性,36岁。因右眼复视伴头痛1十月入院。查体:左眼球外展轻度受限、复视、双侧面部皮肤感觉无异常,忡舌居中,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间接鼻咽镜检查,见左、右侧咽隐窝对称,粘膜光滑无局部糜烂和隆起。左侧鼻咽部先后行鼻咽镜下活检2次,病理检查结果均阴性。鼻咽部CT扫描发现左侧鼻咽腔顶壁较右侧稍增厚,左侧颅底骨骨质有缺掼。外周血、x线胸片及腹部B超检查均正常。患者11年前(25岁)曾因涕血、左耳鸣等症状,间接鼻咽镜下见鼻咽部左顶后壁局部隆起.活检组织府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癌,x线片未见颅底骨破坏。

  • 标签: 鼻咽部 鼻咽镜 左侧 复视 患者 放疗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从医疗保健和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内镜手术对比再程放疗治疗局部复发鼻咽(recurrent nasopharyhgeal carcinoma,rNPC)的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选择rNPC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1年9月30日至2017年1月16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局部rT1-rT3期rNPC,并按1︰1随机分配至内镜手术组和再程放疗组。内镜手术组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38~55岁;再程放疗组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41~54岁。使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队列进行回顾性成本效益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生存数据、质量生命调整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以及相应治疗的费用数据用于建立模型。通过Weibull拟合原始数据,计算时间依赖的状态转移概率,并使用β回归将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生活质量量表-C30转化为不同状态的效用值。通过马尔可夫模型得出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内镜手术总费用为29 611.88元,调强放疗总费用为110 082.51元,手术对比放疗治疗局部rNPC的ICER为-85 555.88元/QALY,小于3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居民可接受的支付意愿内。敏感性分析显示再程放疗的费用对ICER的影响最大,在参数波动范围内ICER稳定。结论内镜手术对比放疗治疗局部rNPC具有经济性。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复发性鼻咽癌 卫生经济学 马尔可夫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颈内动脉栓塞技术在内镜挽救性手术治疗侵犯颈内动脉的复发鼻咽(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rna,rNPC)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侵犯颈内动脉并行内镜下鼻咽部扩大切除术的rNPC患者83例,其中男60例,女23例,年龄27~77岁。将增强MRI显示病变与颈内动脉间距≤1.8 mm设为颈内动脉受侵的标准。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颈内动脉处理策略及生存预后,并评价颈内动脉栓塞技术的有效性。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并使用对数秩检验比较差异性。结果83例rNPC患者中,rT2、rT3和rT4期患者分别为13、38和32例,16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前进行颈内动脉弹簧圈栓塞的患者37例(44.6%),其中2例因球囊闭塞试验(balloon occlusion test,BOT)阳性先行颈外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后行颈内动脉栓塞。手术切缘阳性患者比例为24.1%(20/83),其中rT4期患者及颈内动脉未栓塞患者具有更高的手术切缘阳性率(P值分别为0.001、0.043)。所有患者3年的总体生存率、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6.5%和26.7%。此外,颈内动脉栓塞组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无肿瘤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未栓塞组患者(69.1%比27.8%,P=0.003;33.9%比18.9%,P=0.018)。仅2例(2/37,5.4%)患者行患侧颈内动脉弹簧圈栓塞后出现脑梗死并发症。结论术前颈内动脉栓塞技术可用于治疗侵犯颈内动脉的rNPC患者,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患者生存率,是有效的挽救性治疗措施。

  • 标签: 复发性鼻咽癌 内镜手术 颈内动脉 弹簧圈栓塞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