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后功能重建术后系统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9-01至2011-08于我院进行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的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为我院施行系统护理之前的患者为OG组,另外10例接受系统护理患者为TG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以及术后12个月内心理行为状态。结果TG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OG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SDS)、以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均高于OG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后系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喉环状软骨 切除术 喉功能重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与功能重建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调研法,归纳本人及本手术组成员2011年-2016年以来收治的60例晚期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患者,临床调查随访手术切除与他们的功能关系,以及5年生存率。结果经临床查证,晚期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行全切除者48例,占80.00%,行功能保留部分喉部切除者12例,占20.00%。从五年生存率来讲,行全切除功能保留部分候部切除分别为54.17%(26/48)和58.33%(7/12),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变化不大。结论晚期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与功能重建,除了需要临医师进行相应的手术技艺提升外,经过详尽的术前评估和合适的手术方式重建晚期喉癌患者的功能保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晚期 喉鳞状细胞癌 手术切除 喉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功能重建中采用垂直部分切除进行肌皮瓣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诊断为声门癌需进行功能重建的患者40例,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垂直部分切除的试验组及采用扩大垂直半切除的对照组,各20例,在手术完成后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对比患者经治疗后的吞咽及发声功能,两组患者的拔管率、3年及5年生存率以及局部的复发率。结果经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功能进行重建后,实验组患者的拔管率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提高,3年和5年的生存率也大大提高,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安全性有所提高,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门癌患者经垂直部分切除肌皮瓣功能重建后,患者的预后良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及发声功能,使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并且副作用及并发症大大减少,垂直部分切除肌皮瓣功能重建扩大了垂直喉部分切除的临床适应症,有利于在临床使用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 喉扩大部分切除术 肌皮瓣 喉功能重建 临床应用 声门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院前培训结合出院后居家发音功能训练对喉癌患者术后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喉癌术后功能重建患者80例,依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出院前培训结合出院后居家发音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喉癌术后功能重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基频(Fo),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患者Fo、Jitter、Shimmer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在干预后改良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量表(UWQOL)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出院前培训结合出院后居家发音功能训练对喉癌患者术后功能重建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喉部发音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院前培训 院后发音功能训练 喉癌术后 喉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钛网作为支架进行功能重建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喉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先行垂直额侧部分切除,在中根据喉部缺损的需要应用钛网制作恰当的支架,保留胸骨舌骨肌及其筋膜,作为支架的衬里,肩胛舌骨肌覆盖钛网支架的外侧,进行三明治式的重建。术后观察患者术后吞咽、呼吸、发音等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无呼吸困难,术后吞咽、呼吸、发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合适的声门型喉癌患者,可以应用钛网作为支架进行重建

  • 标签: 喉部分切除 钛网支架 喉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钛网作为支架进行功能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于合适的喉癌患者,先行垂直额侧部分切除,在中根据喉部缺损的需要应用钛网制作恰当的支架,保留胸骨舌骨肌及其筋膜,作为支架的衬里,肩胛舌骨肌覆盖钛网支架的外侧,进行三明治式的重建。术后观察患者术后吞咽、呼吸、发音等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无呼吸困难,术后吞咽、呼吸、发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合适的声门型喉癌患者,可以应用钛网作为支架进行重建

  • 标签: 喉部分切除 钛网支架 喉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喉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喉癌的发病率所占比率低于10%,但是声门型喉癌的发病率约占全部喉癌60%左右。目前,关于声门型喉癌功能保全的研究很多,本文主要对这些研究进行探讨,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标签: 声门型 喉癌 喉功能保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Ⅰ期功能重建手术在开放性气管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开放性气管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Ⅰ期功能重建手术,分别采用了骨折复位、原位缝合、T管植入等多种方修复方法。结果18例患者呼吸功能正常,4例有不同程度的声嘶,无狭窄及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结论根据开放性气管外伤损伤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Ⅰ期功能重建手术方法,使用该方法可达到良好的术后发声、呼吸机吞咽恢复效果。

  • 标签: 开放性喉气管外伤 Ⅰ期功能重建手术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罩气道联合纤支镜中监测返神经功能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①19例患者甲状腺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7例,共解剖显露返神经21例次。②中监测系统一次性双管罩、纤维支气管镜、神经刺激仪、腹腔镜高清成像系统等。③具体方法首先利用罩气道行全麻,然后中显露返神经,最后将探针用电流刺激返神经,将纤维镜通过罩气道在高清显示器上观察声带活动。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8例次成功刺激声带活动,3例失败,成功率85.7%,术后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罩气道联合纤支镜中观察声带活动来监测返神经功能安全、经济、有效。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 术中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可逆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收集58例不可逆桡神经损伤肌腱移位功能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方法,采用国内通用评定标准进行术后随访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持续随访6~36个月,结果优50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7.32%。无一例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合适的功能重建和精心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是不可逆桡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桡神经损伤 功能重建 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 简介:利用背阔肌移位重建屈肘功能由Sehottstaedt(1955)和Hovmman(1956)首先提出,背阔肌肌力强大,血管神经蒂粗大恒定、易于显露和保护,切15隐蔽,为屈肘功能重建中首选的肌肉动力来源。

  • 标签: 背阔肌 屈肘功能重建 移位 重建 血管神经 肌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晚期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患者的围手术期方法。方法收集54例不可逆桡神经损伤肌腱移位功能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用国内通用评定标准进行术后随访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持续随访6~36个月,结果优50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7.32%。无一例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合适的功能重建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晚期桡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桡神经损伤 功能重建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电子人工与气动式人工在全切除术后患者发音重建功能对比,探讨全切除术后不同人工发音重建的选择。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头颈外科行全切除48例,其中T310例,T438例,术后使用电子人工或气动式人工行发音功能重建,每组各24例,术后1年对比两组病例的生活质量,采用FACT-H&N35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在语言功能(P=0.005)领域中电子人工组患者的得分低于气动式人工组患者的得分,在社会进食功能(P=0.007)领域中电子人工组患者的得分高于气动式人工组患者的得分,余各领域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电子人工与气动式人工在全切除术后发音功能重建中的效果相近,各有其优缺点,使用哪一种工具进行发音重建,可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及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 标签: 全喉切除 发音重建 生活质量 电子人工喉 气动式人工喉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