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见崔汉衡墓志内容涉及了对唐代博陵崔氏世系的补正,同时对于中唐时期与吐蕃的关系也有所补益。崔汉衡墓志的出土,可以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崔汉衡在安史之乱期间开始在地方任职,到贞元十一年(795)去世于晋慈隰观察使任上。他在近40年的仕宦生涯中,数次出使吐蕃,并且在平定"奉天之乱"中引吐蕃军队助平乱,平凉会盟,吐蕃背盟,崔汉衡被俘。崔汉衡的仕宦生涯是中唐时期与吐蕃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因而崔汉衡墓志的出土,对于补益中唐时期的政治史、与吐蕃关系等多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幕府 吐蕃 奉天 军队 新唐书
  • 简介:摘要西藏从元朝开始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藏族是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系之一,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世所共知。但自近代西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以来,肆意侵略中国,有意歪曲事实,制造谬论,挑拨离间,企图分裂我国西藏。澄清西藏的历史,弄清中央与西藏的关系,对拥护国家民族政策、贯彻国家边疆政策,维护祖国统一有重大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试图探讨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与关系,在当前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唐朝 吐蕃 民族政策 民族关系
  • 简介:<正>吐谷浑问题,一直是关系中最敏感的一个问题,它既是前期文化交流的中介国,又是中期战争的策源地。吐谷浑故地——青海的归属问题,可以说是关系态势运转的轴心,也是影响当时中西交通状况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吐蕃王朝前身的附()国时期,吐谷浑文化对吐蕃王朝的崛起,给予了积极的影响和扶助。因此,研究关系史时,首先得从吐谷浑问题入手。这样,方能寻找到牵动关系变化的真正线索。

  • 标签: 吐谷浑 吐蕃王朝 唐蕃关系 松赞干布 西域 唐太宗
  • 简介:唐代聚居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族,是今天藏族人民的祖先。吐蕃国家的建立,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它的根据地在当时的逻娑川即今拉萨。吐蕃国家建立后,辖区逐渐扩大,曾包括今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及中亚,印度的一部分。据史书记载,吐蕃民族主要来源于西羌,“吐蕃本西羌属,盖百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羌等”,近人研究吐蕃族亦指出:“吐蕃之民族大抵属羌,然其开国之王室则似由印度来。据西藏人所著《蒙古源流考》内所述则其先为土伯特国,其王系由西来即由印度来。土伯特音近吐蕃,而今之西藏亦仍有此名称;如西文称西藏为Tibet即译土伯特之名。就全民族言,吐蕃之统治阶级即

  • 标签: 土伯特 西羌 唐羌 南北朝时期 逻娑川 赞普
  • 简介:“维州之议”是文宗时牛李党争的重要內容,其过程如《资治通鉴》载: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九月,吐蕃维州副使悉怛谋请降,尽帅其众奔成都;德裕遣行维州刺史虞藏俭将兵入据其城。庚申,具奏其状,且言:‘欲遣生羌三千,烧十三桥,捣西戎腹心,可洗久耻,是韦皋没身恨不能致者也’.事下尚书省,集百官议,皆请如德裕

  • 标签: 维州 德裕 牛李党争 州刺史 河陇 唐政府
  • 简介:在长达200多年的关系中,虽然由于两个统治阶级集团之间的矛盾,时常发生战争,但是和睦友好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哪些原因构成友好关系呢?本文试将其概括为下列四个因素,并分别作简要论述。

  • 标签: 友好关系 战争 统治阶级 构成 矛盾 因素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18
  • 简介:敦煌壁画《吐蕃赞普礼佛图》中吐蕃人的服装都是长袖的,可知吐蕃马球戏在汉地影响之深,早自唐太宗时吐蕃马球已传入长安

  • 标签: 唐蕃风俗 文化交流 风俗文化
  • 简介:青海高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在这富饶美丽、神奇辽阔的土地上,蕴藏着许多异彩纷呈、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夏禹治水、西王母对歌、赵充国屯田、隋炀帝西巡、唐玄奘西行,文成公主进藏……可见,在这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历史画卷中,描绘出了青海的人文历史,流传下了颂扬英雄豪杰的壮丽诗篇。欣悉,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精心编排的大型原创民族服饰歌舞剧《古道》,在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喜获创作金奖;部分舞段获优秀节目奖;主要表演者获优秀演员奖和优秀新人奖;青海代表团获组织奖。又获知,《古道》歌舞剧进京汇演,赢得了观众、领导和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喜讯传至故土青海,令高原儿女光彩荣耀,充满自豪,人们奔走相告、赞叹不己。是啊,《》剧艺术地再现了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为结束唐朝与吐蕃的长年混战,携手联姻、维护和平,将爱女文成公主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动人情景。此剧为现代观众生动形象地提供了溶思想性、艺术性及观赏性为一体的舞台综合审美享受。艺术家们的精湛演出,给热情的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 标签: 唐蕃古道 青海高原 品牌 文成公主 自然景观 历史故事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12
  • 简介:可见汉地杂技对吐蕃杂技艺术影响之深,吐蕃杂技当与汉人有关,汉地杂技艺术自然会与吐蕃杂技交流⑥

  • 标签: 唐蕃文化 文化艺术交流
  • 简介:遥远的印记,古道悠悠。追溯时空隧道,那曾经摇撼高山峡谷、草原广漠的种种传奇,仿佛昨天的故事,震荡耳鼓,炫耀眼目……

  • 标签: 唐蕃古道 时空隧道 印记
  • 简介:古道是我国古代所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陶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它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000余公里。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连通了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

  • 标签: 唐蕃古道 文成公主 中国西部 尼泊尔 青海 内地
  • 简介:试论杜甫的民族观──以杜甫有关关系的诗为例吴逢箴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论述杜甫的思想时曾写道:“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从切身生活体验出发,对儒家的消极方面也有所批判。……儒家‘严华夷之辨’,杜甫却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这种狭隘性。他...

  • 标签: 民族观 唐蕃关系 杜甫 吐蕃 少数民族 多民族国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6
  • 简介:吐蕃文书中的《尚书》与《战国策》在敦煌文献中,(二)、敦煌吐蕃文书与汉藏佛经变文的相互关系敦煌古藏文文献中保留了一些译自汉文的《无常经之解说》、《不分善,在敦煌吐蕃藏文文献中有几个记述项托和孔子对话的卷子

  • 标签: 唐蕃汉藏 文献翻译 汉藏文献
  • 简介:文章通过汉藏文献史料和古代壁画中的体育图像,以吐蕃马球、围棋、杂技百戏等为例,探讨了文化交流对吐蕃体育的影响。并指出这与当时吐蕃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方面的因素是分不开的。

  • 标签: 吐蕃体育 唐蕃文化 交流
  • 简介:《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李銛”贞元三年(787)、元和五年(810)两次出使吐蕃。通过考证,可知贞元三年出使吐蕃者是“李鉊”,史书所记“李銛”系误;而元和五年出使吐蕃者则确系“李銛”,二者并非同一人。希望能引起治史者注意,避免出现史实错误。

  • 标签: 出蕃使 李銛 李鉊
  • 简介:大非川战役是关系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本文在肯定大非川战役的历史地位的同时,从双方的力量对比及力量变化的角度,论证大非川战役发生的必然性;以对外关系为切入点,论述这一历史事件在唐朝对吐蕃政策和吐蕃对策略上的双面影响。

  • 标签: 大非川战役 对吐蕃政策 对唐政策
  • 简介:战国之前,西藏高原的居民称孟族.之后,有些羌族部落如越嶲羌、发羌、旄、迷等部逐渐迁移到现在的西藏地区.他们与当地居民相融合,繁衍发展,形成了吐蕃族.后来,生活在雅隆河谷的牦牛部落在首领弃聂弃的率领下,统一了其他部落,建立

  • 标签: 发羌 迷唐 孟族 雅隆 赞普 长庆会盟
  • 简介:<正>本世纪以来,尤其是建国以来,随着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关安西都护府文书的发聊,安西四镇的弃置,一度成为国内外唐代西域研究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对某些史料和文书的理解不同,在安西四镇弃置问题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争论,如四镇的设立时间,碎叶镇与焉耆镇互代的时间,四镇弃置的次数等。每一问题都有各种不同说法,仅四镇的弃置,就有“三置三弃”、“四置四弃”、“五置五弃”等几种说法。

  • 标签: 吐蕃 安西四镇 西域研究 唐代前期 安西都护府 西突厥
  • 简介:藏族体育文化是多种地方文化汇融的产物,丝绸之路文化在这汇融中扮演了活跃的角色。近些年来,随着敦煌学的发展,特别是敦煌莫高窟大量体育壁画的发现,对我们研究藏族体育开阔了新的视野。本文拟对敦煌壁画中的藏族体育、体育活动的交往作一初步探讨。一、敦煌壁画中的藏族体育。数千年来,丝绸之路留下了我国人民开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以及各民族文化交流、融汇的历史足迹,蕴藏着数不尽的文化瑰宝和人类智慧的奇观。特别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石窟遗址——敦煌莫高石窟,为研究我国中古时期、乃至西藏吐蕃时期的体育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敦煌壁画中不乏有丰富的反映藏族体育活动的内容。如北魏时期第

  • 标签: 藏族体育 敦煌壁画 体育交往 体育文化 丝绸之路 体育活动
  • 简介:和亲是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最重要的大事之一。文成、金城公主先后远嫁吐蕃,汉藏民族从此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和亲,皇赐予丰厚的嫁妆以推动吐蕃发展。在公主所携物品中,除丝绸布帛、百伎等外,她们都带去了大量的典籍,囊括经史子集佛道,涉及政治、经济、文史、医学、历算诸方面。和亲对汉地典籍在吐蕃的流传有开创之功,汉籍入藏推动了吐蕃译经事业的繁荣,传播了汉文化,对吐蕃产生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唐蕃和亲 书籍 传播 汉籍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