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德阳地区细菌性肺炎患儿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为本地区儿科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肺炎患儿分离的呼吸病原菌,统计其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细菌分布特征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呼吸病原菌1932株,革兰氏阴性菌1258株(65.11%),革兰氏阳性菌674株(34.89%),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流感嗜血杆菌(30.23%)、肺炎链球菌(24.22%)、卡他莫拉菌(23.71%)、金黄色葡萄球菌(9.27%)、大肠埃希菌(4.55%)、肺炎克雷伯菌(2.07%),共1838株,占比例达95.13%。从年龄分布来看,婴儿期患儿最多,占56.5%,且病原菌的分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好发,达69. 64%。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耐药率均高,流感嗜血杆菌对二代头孢耐药率也较高,卡他莫拉菌则较低,二者对头孢噻肟、利福平、氧费沙星的耐药性均低于4%。结论:本地区儿童细菌性肺炎以革兰阴性菌多见,好发于婴儿期儿童,且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主要阴性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氨苄西林均属于高耐药,临床需实时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耐药性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呼吸感染患儿的呼吸病原体检测结果,观察病原体的分布特征,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 从本院诊治的呼吸感染患儿中选择 3470 例进行研究,采集患儿血清作为检验标本,对 RSV 、 ADV 、 IVA 、 IVB 、 PIV 、 LPN 、 MP 、 CPN 、 CVB A 、 CVB B 、 ECHO 这 11 种病原体的 IgM 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 31.47% ( 1092/3470 ),其中, MP 阳性检出率最高,为 22.13% ( 768/3470 )。此外,男性患儿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 32.91% ( 750/2279 ) , 女性患儿为 28.72% ( 342/1191 ),差异明显( p<0.05 )。年龄在 6-12 个月的患儿病原体阳性的总检出率、 MP 阳性检出率和 IVB 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 0-6 个月、 12 月以上年龄段对应指标( p<0.05 )。同时,春季、冬季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夏季和秋季( p<0.05 )。结论 呼吸感染疾病的患儿呼吸病原体检测中,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为 MP ,病原体的分布因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等有明显差异。

  • 标签: 呼吸道 病原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新疆地区汉族感染性哮喘和健康对照个体下呼吸细菌多样性。方法通过收集病例组20例汉族感染性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8例汉族健康人的痰液,提取痰液DNA,对测序区域进行PEF扩增,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细菌细菌核糖体16S小亚基基因(16S rDNA)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①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可检测到的细菌种数相比,哮喘患者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数目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4);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 Wiener index)、辛普森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盖度(coverage)指数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80、0.180、0.062);②在门水平下病例组丰度高的主要包括链球菌(Streptococcus)、普氏杆菌(Prevotella)、韦氏杆菌(Neisseria Veillonella)、嗜血杆菌(Haemophilus),正常对照组丰度高的主要包括Streptococcus、Prevotella、Neisseria Veillonella、Haemophilus,两个组丰度高的主要包括Actinobacteria(25.22%)、Firmicutes(43.25%)、Bacteroidetes(20.38%);③在属水平下对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中丰度差异最明显的菌属为:罗斯氏菌属(Rothia),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放线菌属(Actinomyces)。病例组中Rothia菌属丰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6),Actinomyces菌属丰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40),而正常对照组中Alloprevotella菌属明显高于病例对照组(P=0.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者和健康人相比较下呼吸内菌群多样性主要的菌门和菌属存在明显变化,微生物去罗结构多样性变化是哮喘发生的重要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哮喘 下呼吸道 菌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对老年呼吸感染患者的价值。方法:此文于本科室中,由2019年11月起到2020年11月期间内就诊群体内,随机选择40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比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本科室诊断为呼吸感染。对400例患者均进行深部痰液的采集,通过细菌培养检测病原性细菌,培养后进行致病菌的鉴定,同时展开药敏试验,总结老年呼吸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结果:400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60株,其中102株为革兰阴性菌,占比为63.75%,42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为26.25%,16株为真菌,占比为1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有着较低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有着较低的耐药性。结论:对老年呼吸感染患者进行病原细菌的检验,可以明确患者的感染病菌类型,同时通过药敏试验可明确患者耐药情况,进而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展开提供科学参考,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因此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老年患者 病原性细菌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研究选取了我院在 2017年 7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的 200例下呼吸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痰液样本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通过珠海迪尔生产的鉴定及药敏复合板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测试。结果此次共送检痰液样本 450份,其中合格痰液样本 402份,检出病原菌 322株,病原菌类型包括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分布最广,占比 82.61%( 266株),而在革兰阴性杆菌中,占比分布最广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占比 42.86%( 114/266);革兰阳性球菌分布排序第二,占比 10.25%( 33株),在革兰阳性球菌中分布最广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 54.54%( 18株);病原菌耐药检测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中多中病菌均存在多重耐药性。在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其中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达到了 78.07%;在革兰阴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为 77.78%,其次为红霉素,耐药性为 66.67%。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感染患者常见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例如铜绿假单胞、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且细菌的耐药性较强,临床治疗中,应加强耐药监测,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呼吸内科 患者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呼吸护理管理对重症肺炎患者呼吸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病例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分别采取呼吸护理、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呼吸感染情况、住院时间等展开对比、观察。结果:护理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护理组、对照组的呼吸感染率分别为3.33%、23.33%,护理组的呼吸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呼吸感染的预防方面,呼吸护理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既可以对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进行控制,也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现象的发生几率,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不容小觑。

  • 标签: 呼吸道护理管理 重症肺炎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呼吸感染患者实施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分析应用价值。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6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 收治的呼吸感染 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 对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性细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羊的饲养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易受到呼吸疾病的影响。由于羊的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实际养殖时,一旦出现一些致病源,羊呼吸疾病会迅速发病,若是不及时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可能会严重影响患病羊身体健康,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死亡的案例,为养殖经济造成较大影响。羊呼吸疾病的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支原体感染都有可能引发疾病。基于此,文章对羊呼吸疾病的防治急性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进一步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促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羊呼吸道疾病 防治病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检验在呼吸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质量控制分析。方法 以本院自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抽取的100例呼吸感染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照随机形式设置两组各50例,前者给予痰液检测,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增加治疗质量控制。分析两组患者病原性细菌的阳性检测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病原性阳性检测率要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

  • 标签: 临床检验 呼吸道感染 病原性细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呼吸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作用及药敏试验效果。方法:下呼吸感染患者痰液样本共取139例(皆为我院2020.01-2020.09收治),分别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学培养,观察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率情况。结果:取139例痰液样本,共检出179株致病菌,G- 菌占比60.89%(109/179),G+ 菌占比22.91%(41/179),真菌占比16.20%(29/179),其中,G- 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G+ 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较低。结论:G- 菌是引起下呼吸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获取患者痰液样本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可为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用药指导意义。

  • 标签: 药敏试验效果 痰细菌培养作用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加重呼吸疾病(aspirin-exacerbated respiratory disease,AERD)是以慢性鼻窦炎、哮喘以及环氧化酶-1(cyclooxygenase 1,COX-1)抑制剂不耐受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表现为半胱氨酸白三烯的过量产生和前列腺素E2的水平不足。AERD临床症状隐蔽,且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治疗方法有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手术干预、阿司匹林脱敏和单克隆抗体治疗等,其中阿司匹林脱敏治疗是其特异性疗法。本文主要就AERD的临床特征、诊断、激发试验、脱敏治疗及其他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呼吸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及质量控制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以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收治的 80例呼吸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监测,观察组给予病原性细菌检验,分析病原性细菌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检出正确率为 90.0%,对照组为 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呼吸感染患者进行病原性细菌检验,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检出率和正确率,从而控制感染,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性细菌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策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呼吸机管路不同更换频率,呼吸机管路细菌学及下呼吸细菌学的研究分析,为ICU感染控制及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护理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抽样调查研究方法,入选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3 d的患者,根据患者更换呼吸机管路频率分为3 d组、7 d组和10 d组,比较各组患者呼吸机管路细菌学及下呼吸细菌学相关性。结果呼吸机管路中检出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最高的是鲍曼不动杆菌(47.0%),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6.7%)和铜绿假单胞菌(12.1%);下呼吸细菌检出与呼吸机管路细菌检出具有一致性,检出最高为鲍曼不动杆菌(59.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9.1%)和铜绿假单胞菌(12.8%)。3 d组呼吸机延长管、呼气段、吸气段、呼气段积液杯、吸气段积液杯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36.7%、36.7%、33.3%、33.3%、20.0%;7 d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3.0%、67.6%、62.2%、62.2%、54.1%;10 d组5个管路部位的细菌检出率均为90.3%。3 d、7 d和10 d组的下呼吸细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0%、48.6%、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管路使用时间越长,管路细菌污染程度越严重,下呼吸细菌检出率越高。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管路 呼吸道感染 细菌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是导致呼吸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本研究分析急性下呼吸感染病例样本中鼻病毒分离株基因型特征。方法急性下呼吸感染病例肺泡灌洗液用核酸检测方法确定150例HRV阳性,样本接种H1-HeLa细胞,观察细胞病变,病毒纯化后用深度测序方法分析全基因组序列特征,用中和试验方法分析感染病例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水平。结果从21例病例样本中分离获得HRV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鉴定其为15个基因型,与参比株序列比较功能基因氨基酸具有多样性。3例HRV阳性病例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有4倍增高。结论成功分离获得HRV毒株,为进一步阐释鼻病毒在重症呼吸感染的基础研究提供可用资源。

  • 标签: 人鼻病毒 中和实验 基因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