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8
/ 2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

路静

亳州市人民医院 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分析应用价值。方法: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18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开展为前提进行分组调查。对照组患者采用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观察组则为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分析应用成果。结果:从检查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不同类型病原性细菌阳性检出率上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甘露醇高盐琼脂培养基中,观察组为86.4%(51/59),对照组则为69.5%(41/59);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观察组为88.1%(52/59),对照组则为72.9%(43/59);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中,观察组为89.8%(53/59),对照组则为76.3%(45/59);在绵羊血琼脂培养基中,观察组为96.6%(57/59),对照组则为71.2%(42/59);在十六烷基三甲钱琼脂培养基中,观察组为89.8%(53/59),对照组则为71.2%(42/59),且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在阳性检出率上更为准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质量控制

一般而言,呼吸道感染患者是由于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且各个年龄段均有可能患者有该疾病1】。该疾病在近几年的治疗上具有一定难度,这是由于耐药性不同,由此,我们必须开展病原性细菌检查。由此,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18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开展为前提进行分组调查,进一步讨论质量控制的效用。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18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开展为前提进行分组调查。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区间在22-70岁之间,平均年龄则为(51.6±3.5)岁。从住院时间上看,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为(13.5±2.1)d。在入院后对患者登记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查阅和全面病情分析,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观察组则为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呼吸道感染治疗的重要性。此外,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痰液标本的收集和检测,在收集的过程中,要事先漱口,如果痰液过于粘稠或者痰量少,则可以使用吸引器等方式进行痰液标本的收集。在标本收集好之后立刻送入检查室。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类型的检测分析,其可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等检查。通过培养基原料分析进行结果分析。

1.4统计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病原性细菌阳性检出率上使用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检查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不同类型病原性细菌阳性检出率上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而言,甘露醇高盐琼脂培养基中,观察组为86.4%(51/59),对照组则为69.5%(41/59);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观察组为88.1%(52/59),对照组则为72.9%(43/59);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中,观察组为89.8%(53/59),对照组则为76.3%(45/59);在绵羊血琼脂培养基中,观察组为96.6%(57/59),对照组则为71.2%(42/59);在十六烷基三甲钱琼脂培养基中,观察组为89.8%(53/59),对照组则为71.2%(42/59);在杆菌肤多粘菌素氧化发酵培养基中,观察组为88.1%(52/59),对照组则为69.5%(41/59),且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临床检验中加强质量控制,有利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针对病原性细菌实施临床检验,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制定检验方向,并考虑到检验的影响因素,随后可以制定质量控制方案。本次实验则是针对临床结果,对不同类型的病原学细菌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以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更准确2】

在病原性细菌检测准确性上,我们要了解一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患者的不规范用药,即患者如果在痰液取样前使用了抗生素,则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准确率将下降。第二,认识水平低,即患者对痰液取样缺乏认知,导致取样后未及时送检,此时痰液可能被污染,这就会导致检查结果的偏差。第三,其他良性细菌造成的感染,即检查并没有事先进行口腔清洁,导致良性细菌存在痰液样本中,这也会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

3】

为了进一步提升病原性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改进。第一,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认识到痰液样本的有效性,以及注意事项,一定要及时送检4】。第二,在培养基上培养上,要确保菌株的抑菌环直径符合规定。第三,对于特殊菌株的检测,一定要提升准确性,并促使培养皿内细菌充分暴漏,以此提升准确性。

综上所述,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在阳性检出率上更为准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正广.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及质量控制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2):295-296.

[2]王陈英.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3):61.

[3]唐昕.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及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83.

[4]王晓冰,拉提帕·阿勒太.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