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45例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进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探讨其护理要点。方法1998年2月~2003年2月对45例患者采用经胃网膜右动脉置管至胃十二指肠动脉DDS泵植入术,经泵注入5-FU500mg、丝裂霉素8mg、卡铂100mg,每2周1次。制定并执行该疗法治疗、护理及康复方案。结果该方法既减少了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又使他们能在化疗期间自由活动,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生存率。结论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要点是充分的手术前准备、人员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和健康教育。

  • 标签: 不可切除 胰腺癌 区域化疗 护理
  • 简介:29例胆道肿瘤患者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后进行三维超声检查, 表1 29例胆管癌的手术病理诊断与二维、三维超声检查对照(略),评价三维超声在肝外胆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三维超声 中的应用 可切除性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功能胰岛细胞瘤的手术切除率,减少肿瘤遗漏,增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年功能胰岛细胞瘤4例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功能胰岛细胞瘤4例,1例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定位者,行保守治疗;2例分别行胰头部肿瘤及胰尾肿瘤切除术,术后血糖恢复正常;1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术后2个月复查血糖为1.53mmol/L并有低血糖临床症状。结论DSA的检查,对进一步明确细肿瘤的位置有肯定的作用;术前影像学定位检查资料的综合分析,可提高肿瘤的手术切除率。

  • 标签: 胰岛细胞瘤 诊断 手术 切除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0岁,因“右侧上睑下垂、视力减退2年,加重半年”于1998年3月7日入院。曾在外院行眼科手术治疗无缓解,无泌乳及生长发育异常,无体毛改变,无头痛、恶心、呕吐。查体:右侧Ⅱ、Ⅲ、Ⅶ、X11颅神经受损,右眼中度外突。眼底检查:右侧视乳头苍白,边界清楚,左侧视乳头边界欠清。外院MRI片示:鞍区见一哑铃状及分叶状肿块,病灶向鞍旁、鞍底、鞍上生长,并包绕颈内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大小为63X68mm(附图l。图人图3),我院呼冠扫:右侧中颅窝至鞍上地显示分叶状略高密度影,中线结构向左移位,三脑室及右侧侧脑室变形。X片示:蝶鞍明显扩大,并伴有骨质破坏。术前诊断:鞍区及右中颅窝底占位

  • 标签: 垂体腺瘤 手术切除 侵蚀性 垂体瘤 中颅窝底 颅内肿瘤
  • 简介:主持人:胆胰肠结合部包括胆总管胰后段和壶腹、胰头及其主副胰管,十二指肠二、三、四段,以及与这些脏器相关的血管、淋巴和神经等结缔组织。这一区域在解剖上复杂多变,是连接胆道、胰腺、胃肠道的枢纽,且变异多见;在功能上较复杂,一些功能的改变亦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在诊断和治疗上比较棘手,直观、创伤小的诊断方法较少,恶性病变的根治范围广、并发症多,使该区域恶性肿瘤的根治率低,对于性质难以判断的肿块,在处理上更是进退维谷。近年来,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外科取得了较大进展,内镜手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取代了传统方法;各种扩大、改良根治术和区域切除术在原Whipple手术的基础上得以开展,其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期特邀国内肝胆胰外科界知名专家撰写笔谈,针对该区域较新颖或者有必要重申的手术方法进行详细讲解,使之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同时,针对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难题进行解答与讨论,力图能为广大读者在胆胰肠结合部外科疾病的认识上提供一些新颖的或更清晰的思路。

  • 标签: 壶腹肿瘤 外科手术 切除范围 适应证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占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对巨大、多发或累及膀胱颈部三角区的浸润肿瘤,须行根治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此术式的开展,保留了患者正常的排尿生理,避免了肠道造口和使用集尿器,改善了患者的形象,提高了生活质量,对男女患者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此术式因手术创伤大,术后较大地改变了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根治全膀胱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正常生理功能 围手术期观察
  • 简介:背景:目前,很少应用局限性腋部皮肤切除和邻近皮肤选择汗腺切除术(Shelley术式)治疗多汗症。目的:研究该技术是否为一种永久减少腋汗的好方法。方法:这是一项在某大学皮肤科进行的前瞻、开放、非随机治疗试验。从出汗最多区域的中央切除一小块椭圆形的与皮纹平行的皮肤。沿切口边缘向下潜行分离至出汗最多位置,然后翻起皮肤。用剪刀剪去邻近皮肤下面容易辨认的大汗腺。作者治疗了8例腋汗症患者的15处腋部皮损。通过患者白行估计手术后出汗减少的百分率来评估出汗减少的程度。并由外科医生对瘢痕外观进行分级。5例患者8处腋部皮损的HE染色切片用于组织学上评估汗腺组织的大小、位置和深度。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均有效:平均汗液减少程度是65%(极差40%~90%)。平均随访1.3年(极差0.1~6)且此间汗液减少程度一直维持。5例患者的组织学分析:汗腺较毛囊位置略深。在5mm厚的皮片中汗腺组织平均厚3.5mm。顶泌汗腺小叶较外泌汗腺的小叶更多、更大。两种汗腺紧密相邻,在皮肤内的深度无明显不同。结论:局限性腋部皮肤切除和选择汗腺切除的局部外科手术仍是永久减少腋汗的最安全方法之一。

  • 标签: 治疗性试验 组织学分析 皮肤切除 腺切除术 腋汗症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肠系膜静脉血栓肠梗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例均有腹痛,全腹压痛,后期均出现腹膜刺激症,腹部x线片均见肠胀气和小气液平。周围血Hb>150g/L2例,血小板升高6例。6例行部分小肠切除吻合术,静脉切开取栓术和对症处理各l例。4例死亡。结果表明,病因为脾切除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发病常不典型,应综合临床检查及早诊断,B超检查及血管造影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治疗以手术为主,可获良好结果。结论:对各种原因的脾切除,尤其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脾切除后出现腹痛等症状,进一步检查术前可获确诊,及时手术可获良好预后。

  • 标签: 肠系膜血管闭塞性肠梗阻 脾切除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肾上腺髓脂肪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例肾上腺髓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彩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为肾上腺髓脂肪瘤6例,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腺瘤1例。8例均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7例标准腹腔镜下切除肿瘤顺利完成,1例行手助腹腔镜下切除。术中1例血压出现波动,升高至180/116mmHg,余患者血压均稳定。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术中出血量60ml。术后2~3d肠功能恢复,1~3d拔尿管,2~3d拔引流管,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平均7d顺利出院。切除肿瘤3.0cm×3.5cm×4.0cm~5.5cm×5.5cm×6.0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髓脂肪瘤。术后随访0.5~4年(平均2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彩超及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经腹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肾上腺髓脂肪瘤创伤小、疗效满意,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髓性脂肪瘤 手术 腹腔镜术
  • 简介:婴儿痉挛症发病约占新生儿的1/3000~4000,90%伴有智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临床表现:发作频繁,发作时间极短,全身尤其是头部和上半身向前屈,身体失衡跌倒[1].

  • 标签: 婴儿痉挛症 功能性半球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梗阻结肠肿瘤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8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1例梗阻结肠肿瘤患者,均在未进行充分肠道准备下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9例,左半结肠切除7例,不规则切除5例。以同期的结肠肿瘤不合并肠梗阻的61例为对照组,均在充分肠道准备下手术,行右半结肠切除23例,左半结肠切除20例,不规则切除18例。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3/21),其中吻合口漏1例,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各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6/61),其中吻合口漏2例,伤口感染4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慢性梗阻结肠肿瘤可采取积极的治疗态度,创造手术条件,选择手术时机,采用病灶切除一期吻合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平滑肌肉瘤外科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自1974年1月至2000年1月对43例直肠平滑肌肉瘤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局部切除组与根治切除组比较,复发率分别为50%和27%,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56,P=0016).局部切除组和根治切除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0%和26%,差异无显著意义(χ2=309,P=0065).局部切除组和根治切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8%和51%,年龄小于50岁者预后差.结论根治切除在预防复发而不是远处转移方面优于局部切除,年龄小于50岁者预后差.

  • 标签: 疗效 平滑肌肉瘤 外科手术 预后 根治性切除 局部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心包内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肺癌的手术指征和于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8月2002年12月。对9例晚期肺癌行心包内肺切除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于术死亡,一年生存率为77.8%,最长生存49个月。结论对局部晚期肺癌行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包内肺切除 左心房部分切除 肺癌 适应证 增强MRI检查 CT检查
  • 简介:目的比较重度脱垂痔环形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Ⅲ、Ⅳ度环形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Ⅲ、Ⅳ度环形内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A组采用重度脱垂痔环形切除术,B组采用PPH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的改善、手术时间、疼痛指数、注射止痛药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并进行比较.结果近期总的症状改善满意率:A组为94.9%,B组为96.6%;疼痛指数、注射止痛药次数B组优于A组;两组住院时间相近,B组住院费用平均为A组的2.4倍.结论PPH手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近期治疗效果优于重度脱垂痔环形切除术.这两种手术均适合治疗Ⅲ、Ⅳ度内痔.

  • 标签: 重度脱垂性痔环形切除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治疗 Ⅲ度痔 Ⅳ度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