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着重考察晋语诸方言的儿尾变调与儿化变调,分析这两种变调所遵循的不同音系规则,探讨引起变调的因素。考察结果显示:(一)儿尾变调是由词缀非重读而引发的“儿”语素失本调。失调后的儿缀音节延续前邻词根音节的调尾。(二)儿化变调分重叠儿化和非重叠儿化。前者大都变读轻声或降调;后者舒声字大都保留词根音节的声调,入声字多数变同调型相同或相近的舒声调。(三)儿化是儿尾的语流变体。因此,由构词引发的变调同样受到与连读变调相同的音系规则的制约。

  • 标签: 儿尾变调 儿化变调 晋语 方言 音系规则
  • 简介:杜甫集前人之大成,开后代之新派,这是自宋代以来诗论者较为普遍的看法。杜甫一生横跨盛、中唐,处于唐朝国运由盛而衰转折的关捩,处于唐诗,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两种审美范型转折的关捩。杜诗既具有盛唐诗歌“雄浑悲壮”之美,也表现出镜刻健峭的特点,开启了宋诗新风。对于杜诗表现出有异于盛唐气象的风格特征,历代论者多称之为“变调”。考察杜诗批评史上“变调”说的流变,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杜诗,理解诗学史上的唐宋之争,都不无参考意义。

  • 标签: 杜甫 诗歌 变调
  • 简介:都说好的平面广告胜过千言万语。奥美香港最近帮KFC香港做了一组平面广告,巧妙地把KFC的辣翅与火箭、骑兵和跑车天衣无缝地连接在一起,带来了不可思议的效果。

  • 标签: KFC 变调 平面广告 香港
  • 简介:该文基于魏刚强(1990)提出的关于萍乡话的连续变调,通过建立两字组从单字调到连调的对应关系分别探讨萍乡话广用式和专用式连续变调的影响因素,认为萍乡话广用式连续变调受语法结构影响,专用式连续变调由语音环境决定。

  • 标签: 萍乡话 两字组 连续变调
  • 简介:摘要SVPWM作为近年来发展得比较新颖的调制方法,由三相功率逆变器的六个功率开关元件组成特定开关模式,产生脉宽调制波,能使输出的电流波形尽可能接近于理想的正弦波形。本文主要对再生制动系统中所使用的SVPWM逆变调制算法进行简单探讨。

  • 标签: 逆变 SVPWM 矢量
  • 简介:21世纪的当下,21位在书坛具有深刻影响力的书家,其画作呈现出一个怎样的面貌?耐人寻味。首先,文人画风扑面而来。王镛的《孤亭闲话》笔风飘逸,笔墨轻松洒脱,诗意盎然;王家新的《荷塘》格调高雅,惜墨如金,意趣悠长;白煦的《舟泊西岩》逸笔草草,匠心独运,计白当黑,回味无穷;魏哲的《只有梅花解我狂》用笔简捷,才情奔放,思绪跌宕,妙趣横生;林岫的《木芙蓉》清新雅致,寓意深邃,书法与绘画并举,赏

  • 标签:
  • 简介:<正>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汉语声调中上声的调型是先降后升,前长后短,呈曲折状,其调值为214。这种呈曲折型的上声,在急速运动的语流中,常常由于受到后面那个音节的挤压。不得不改变其调型和调值,于是就出现了上声的变调。上声的变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剩下了前半部分,即降调的半上(调值为21);另一种是只出现后半部分,即升调的直上(调值为24),再加上上声原来的调型调值,上声字就有了三种读法:全上、半上和直上。那么,上声字什么时候读全上,什么时候读半上或直上呢?

  • 标签: 上声变调 上声字 调型 汉语 曲折型 阴平
  • 简介:60多位中老年人挤在居民房内认真学习《弟子规》《百孝经》;吹嘘自己是国家“暗中组建的部门”,发动的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爱国运动”……半月谈记者近日探访广西北海市发现,有不法分子打传统文化旗号,披公益组织外衣,行传销活动之实,传销组织躲进了“国学讲堂”的教室里,手法更隐蔽、欺骗性更强。

  • 标签: 传销活动 讲堂 国学 变调 洗脑 国家政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一、常州话声调:本文所讲的常州话仅指常州市区中青年所说的话。因为常州近郊话在声调的调值上与市区话颇有差异,常州老年人的口语与小青年也有不同,不是文所讨论的范围。所谓双音节词,其中一部分(如离合词)的资格有点问题,虽然它们经常连在一起使

  • 标签: 连读变调 离合词 阴平 双音节词 常州 普通话
  • 简介:邵武方言声调的演变表现异常。中古舒声调类中都有少量字归在入声,这一现象被认为是与黎川话相一致的小称变调,这个角度上的邵武方言被认为是赣语型。小称变调不能解释因调类不同而归到入声的字数存在显著差异,也不能解释个别调类下的属字存在区域上的一致性。舒声字读入声不属于赣语性质,浊平字读入声反映的是闽语特征,其他舒声字读入声则来源于周边方言和普通话。

  • 标签: 邵武方言 小称变调 入声 赣语
  • 简介:海南村语有较复杂的变调现象,它们受调类配合、调值高低、语法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条件地发生变调

  • 标签: 村语 连读变调 规律
  • 简介:变调是每一种有声调语言普遍存在的音变现象,是语言里最主要的音变。北流白话属粤方言,变调主要有高升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高升变调是语法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是连读变调,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起语法作用的高升变调。该文把北流白话有普遍性的变调现象进行分类介绍,作出一些分析。

  • 标签: 方言 北流白话 变调
  • 简介:眉县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最典型特点是:古清声母平声今阴平字连读,前字一般变如阳平;今阴平字作为前字而后字由非阴平变如阳平后,前字变如上声;两个上声字连读最常见的是前字变如阴平;前字全浊入声,后字舒声的其他两字组变调,多数是前字变如阴平,后字变如上声;两入声字连读,前字清声母入声,后字清及次浊入声通常是前字变如阳平。

  • 标签: 眉县方言 两字组 连读变调
  • 简介:<正>不久前我写了一篇短文(见《民族语文》1983年第2期,第56—59页),谈了弄模瑶族布努话1‘至4‘调的产生与连读变调的关系。本文讨论弄模瑶族布努话连读变调的产生与双音节词或词组的音节重读的关系。弄模瑶族布努话共有十二个调值:1((?)33深)、2((?)13来)、3((?)43敲)、4((?)232读)、5((?)41杀),6((?)221死))、7((?)32"盖"印)、8((?)21咬)、1‘((?)55针)、2‘((?)35鸡笼)、3‘((?)54八角枫)、4‘((?)454竹箱),其中1‘至4‘调是从1至4调分化出来的。在连读中,主要是1至4调发生变调,33变为55、13变为35、43变为54、232变为454,变调后的调值分别与1‘至4‘调的调值相同。变调的主要规律是:

  • 标签: 布努话 连读变调 双音节词 瑶族 调值 重读
  • 简介:通泰方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词末变调现象,即部分多音节词的末字不论其单字调为何一律读作同上声一样的调值。文章首先以如皋(桃园)话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共时描写,然后考察它的地理分布状况,最后讨论其性质,认为词末变调是通泰方言早期小称变调的残迹,并指出它形成的基础不是现在的儿尾,而是历史上的鼻音儿尾。

  • 标签: 通泰方言 词末变调 小称变调
  • 简介:临海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是台州地区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临海方言属浙江吴语浙南区台州片。本文对临海方言双音节变调调型进行声学实验,对其音高和调长进行研究。

  • 标签: 临海方言 连读变调 音高 调长
  • 简介:<正>苏州方言里头的量词,除了可以跟数词、指别词一起构成数量词组或指量词组来修饰名词外,还能单独地直接修饰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如:根稻柴稻草(?)条被头被子(?)本借得来葛书(?)(?)串钥匙(?)段小花头葛布(?)(?)个糊涂朋友(?)粒饭米糁饭粒(?)(?)这种量名词组,意义跟"指别词‘搿’[(?)](十数词‘一’)+量词+名词"的格式大致相同,都有确定的指示意义。但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试比较:(1a)张纸头啥场化什么地方来葛??(1b)搿张纸头啥场化来葛?(?)?

  • 标签: 动量词 苏州方言 定指 用法 名词组 名词性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