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并幽门梗阻手术后功能排空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胃癌并幽门梗阻手术后功能排空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前,合并幽门梗阻患者功能排空障碍发生率高达13.95%,明显高于术前未合并幽门梗阻患者的2.31%(P<0.05)。36例确诊功能排空障碍患者给予非手术综合治疗后,均愈出院。结论功能排空障碍是胃癌并幽门梗阻手术后早期出现的并发症,术前合并幽门梗阻及行毕Ⅱ式吻合术为易发因素。该并发症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动态检查即可明确诊断,确诊后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段基本可以治愈。

  • 标签: FSED 并幽门梗阻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排空障碍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3例腹部手术后功能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排空障碍23例,均发生手术后3-12天,22例(95.65%)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1例(4.35%)死亡。结论多因素导致的功能胃功力紊乱是发生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腹部手术 功能性 排空障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7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癌手术后并发胃排空功能障碍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245例食道癌手术后患者中8例并发功能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及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食道癌手术后并发功能排空障碍的预防及护理在整个手术后的效果中至关重要。通过术后积极的预防护理和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使食道癌手术后并发功能排空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发生胃排空障碍的患者能够得到快速康复,收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食道癌手术后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功能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是一种具有持续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的功能肠病。功能便秘长期困扰着病人,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惑。方法传统的便秘治疗长期依赖泻剂不能为病人彻底解除痛苦,也给广大医务工作者带来困惑,近10年来笔者对功能便秘进行综合治疗。结果通过综合治疗,对功能便秘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功能性 便秘 治疗
  • 简介:摘要功能消化不良(functiondyspepsis,FD)又称非溃疡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s,UN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胃肠道疾病。FD主要疾病特点为上腹疼痛或不适,包括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排除器质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目前为止仍不甚清楚1,易感因素多样,受性别、年龄、种族、遗传以及经济影响,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FD与人格特征、幽门螺杆菌、饮食行为等因素有关2-3。精神心理因素作为高危因素增加FD患病易感性,与FD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胃肠功能障碍增加精神心理障碍的患病率。焦虑抑郁是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在中国焦虑抑郁患病率为5%4。精神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FD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使联合治疗成为FD的治疗趋势;本文就功能消化不良合并精神心理障碍一般情况、治疗现况、治疗方式的进展、疗效评价以及患者长期预后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患者在肌电反馈功能电刺激治疗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患者60例(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肌电反馈功能电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肌电反馈功能电刺激治疗方式对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极佳,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肌电反馈 功能性电刺激 脑梗死 手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功能消化护理患者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1年-2013年收治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的功能消化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护理措施,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服用西药治疗后,2-4周内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无患者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身体变化。结论对功能消化患者除了应用西医药物治疗外,妥善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障临床疗效的重要步骤,通过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概率以及构建健康的心理和饮食习惯,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功能性消化西药治疗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构音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9月l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功能构音障碍患儿6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年龄分布及智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的韵母、声母及各项分测试中的正确识别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功能构音障碍儿童韵母和声母识别能力除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及卷舌音与非卷舌音外,均与其构音障碍程度呈负相关;伴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功能构音障碍儿童的识别能力明显低于单纯功能构音障碍儿童(P〈0.05)。结论功能构音障碍儿童的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功能构音障碍的发病原因可能是音位识别能力落后,应加强构音清晰度训练。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儿童 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针灸与药物将结合的方法治疗功能头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功能头痛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普通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与药物相结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最终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对照分析,观察组有效率是96%,对照组有效率是7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且数据分析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功能头痛,针灸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针灸 功能性头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红曲在高脂血症患者治疗时血脂调节作用及安全。方法在我镇居民健康体检中筛查出血脂异常患者20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2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原有合并症的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干预组给予功能红曲每日6g开水冲泡至少500ml代茶饮,疗程3个月。对照组无降脂药物治疗,3个月后随访。3个月测定TC、TG、LDL-C、HDL-C、GLU、ALT、AST、TBIL、CR、UR及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头痛、乏力、肌痛、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TC、TG、LDL-C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象在干预前后TC、TG、LDL-C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前后GLU、ALT、AST、TBIL、CR、UR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头晕、头痛、乏力、肌痛、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功能红曲具有明确的调脂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功能性红曲 高脂血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治疗慢性功能便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功能便秘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两组患者分别为60例,分别采取,对照组,采取西药对应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调理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58(96.67%),对照组为42(70.00%),经对比分析后,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P<0.05,表明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复发率经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表明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中药与西药治疗方法上的对比研究,发现,在临床中,应用中对症治疗,能够极大的缓解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与此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在临床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治疗 慢性功能性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功能腹泻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儿童功能腹泻患者30例行中医药辩证论治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4周治疗,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中医药辨证论治功能腹泻效果显著,临床辨证有虚证、实证、虚实夹杂互变等。治疗需细致审证求因,灵活地按证给药。

  • 标签: 儿童功能性腹泻 中医辩证 中药治疗
  • 简介:城市公共文明的重要表现是城市的公共环境,是公共文化传播重要的载体之一。公共环境景观的公共精神的铸造、人文精神的完善,是环境艺术的灵感和魂魄。公共环境景观是文化在城市建筑领域的基本载体,属于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现代城市公共环境景观建设不仅应具备传统观赏需求得到满足的功能,更要进一步促进城市健康快速的生长,突显地域文化,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城市 公共环境 景观 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胃灼热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选取临床48例功能胃灼热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胃灼热表现,轻37例,中17例,重14例。经治疗,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4%。结论胃脘灼痛,病位在胃,膈热(相当于胸骨后灼热)病位在食管。膈胃灼热区分寒热。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功能性胃灼热 中医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