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材料科学,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包埋固定化凝胶小球的性能评价体系,能够从包埋效果、微生物活性损失、传质性能以及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等方面对包埋固定化凝胶小球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价.为优选性能良好的固定化微生物凝胶小球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固定化微生物 评价体系 污水处理
  • 简介: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NixZn1-xFe2O4(x=0.2,0.4,0.6,0.8)铁氧体粉体.XRD显示制备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尖晶石结构.研究了其磁性能比如密度、起始磁导率、Q值和截止频率.

  • 标签: 起始磁导率 Q值 截止频率
  • 简介: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C-S-H凝胶,重点研究了不同的制备工艺、原材料与钙硅比对C-S-H凝胶结构的影响。经过详尽的X衍射(XRD)与核磁共振(NMR)分析表明,制备的样品都具备C-S-H凝胶的峰型特征;活性反应法相对于沉淀反应法制备的C-S-H凝胶层间距小、聚合度低;证实了C-S-H凝胶的层状结构,且层间距随钙硅比的增大而减小;Q^2/Q^1值与直链平均长度随钙硅比的增大而减小。

  • 标签: C-S-H凝胶 凝胶结构 水热合成 插层反应
  • 简介:实验室研制了适合尕斯高温油藏的高矿化度调剖堵剂——可动凝胶体系,确定了其最佳配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1200mg/L,有机酚醛浓度300mg/L,间苯二酚浓度100mg/L,硫脲浓度100mg/L。结果表明,在110℃下该体系成胶时间为2d,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该可动凝胶体系膨胀速度快、稳定性好、封堵能力强,能明显改善剖面吸水能力,剖面改善率为90.1%一95.2%。

  • 标签: 尕斯油田 高矿化度 可动凝胶 成胶性能
  • 简介:针对扶余油田低温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的性质,研制了一种适合于该油藏的互穿网络凝胶体系。确定了互穿网络凝胶的最佳配方: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浓度2000mg/L,交联剂A用量(体积分数,下同)1.00%,交联剂B用量1.00%,粉煤灰用量6.00%。此凝胶在30℃下成胶时间短,老化45d后成胶强度为G级。岩心封堵实验表明,岩心封堵率最高可达99%以上,突破压力梯度在7.55MPa/m以上。该凝胶堵剂具有选择性封堵性能,封堵水层、不封堵油层,其吸水剖面改善率分别诀99.41%和96.60%。

  • 标签: 互穿网络凝胶 堵剂 调剖 低温油藏 扶余油田
  • 简介:分别研究了明胶、卡拉胶和变性淀粉的凝胶强度随浓度的变化,并对比3种材料在不同pH值、不同蔗糖浓度下凝胶强度的变化,为3种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明胶 卡拉胶 变性淀粉 凝胶性能
  • 简介:摘要针对传统柔性锌空电池所用的凝胶电解质易失水,寿命短的问题,本文采用TEAOH作为保水材料,加入到PVA-KOH传统凝胶体系中,制备了TEAOH-PVA-KOH复合电解质,研究了其失水特性与在柔性锌空电池中的电池性能。研究发现,TEAOH-PVA-KOH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同时,能够使所制备的柔性锌空电池具有1V的放电平台与2V的充电平台。

  • 标签: 四乙基氢氧化铵,保水,凝胶电解质,柔性锌空电池
  • 简介:目的制备左氧氟沙星热敏型耳用凝胶,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检测。方法制备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的左氧氟沙星热敏性耳用凝胶,根据中耳温度筛选泊洛沙姆407的最佳处方浓度,采用立式Franz扩散池模型对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0~10.5mg/L,在此浓度范围内吸光度(A)和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即C(mg/L)=12.582A+0.2976(r=0.9986,n=6);平均回收率为100.09%,相对标准偏差(RSD)=0.61%(n=6);泊洛沙姆407在处方中的最佳浓度为17%;药物释放具有一定的控释性,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结论该耳用热敏型凝胶具有较好的控释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用药剂量易于控制。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泊洛沙姆407 热敏型耳用凝胶 体外释放 立式扩散池法
  • 简介:将微晶纤维素溶解于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剂体系,并与聚乙烯醇(PVA)NMMO溶液混合,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纤维素-PVA复合凝胶,探究不同凝固浴对复合凝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复合凝胶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微观结构等性能,讨论基于NMMO溶剂体系纤维素与PVA复合的成胶机理。结果表明,与分别以水及无水乙醇为凝固浴制得的复合凝胶相比,以20%NMMO/1%硼砂为凝固浴制得的复合凝胶无裂纹,且具有良好的韧性,机械性能最佳;经NMMO溶解后制得的纤维素凝胶由纤维素Ι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而经1%硼砂交联后制得的纤维素-PVA复合凝胶在2θ=13.18°和19.46°处出现新的结晶峰,其为PVA的衍射峰,说明纤维素与PVA交联复合;热重分析显示,与纤维素凝胶相比,纤维素-PVA复合凝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热降解初始温度从270℃升高至280℃左右;利用SEM可观察到经硼砂交联后的纤维素-PVA复合凝胶的孔隙约500nm,相对于纤维素凝胶,其孔隙结构更均匀紧凑。

  • 标签: 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 纤维素 聚乙烯醇(PVA) 凝胶材料
  • 简介:摘要:点胶式导热凝胶的整体制备过程相对复杂,若想更为全面细致掌握制备过程和老化性能,便需做好点胶式导热凝胶有效制备及其老化性能总结分析工作,以便于今后能够高效落实点胶式导热凝胶具体制备工作,且还可为后续更多技术工作者和研究学者对此类课题的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者参考。

  • 标签: 导热凝胶 点胶式 制备 老化性能
  • 简介:背景:壳聚糖水凝胶修复软骨缺损生物相容性好,但目前尚不明确壳聚糖水凝胶在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降解性能变化。目的:探讨壳聚糖水凝胶在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降解性能变化。方法:采用羟乙基脱乙酰壳多糖(glycolchitosan,GC)与二醛基聚乙二醇(OHC-PEG-CHO)通过席夫碱反应交联,形成可注射水凝胶。考察不同浓度的水凝胶(GC/OHC-PEG-CHO:2wt%/2wt%和2wt%/1wt%)在体外降解中的pH值、质量和体积变化。结果:水凝胶在降解过程中,pH值基本维持在7左右;水凝胶(GC/OHC-PEG-CHO:2wt%/1wt%)在6周时全部降解,而水凝胶(GC/OHC-PEG-CHO:2wt%/2wt%)在8周时质量为初始质量的44.30%±5.51%,体积为初始体积的50.64%±9.81%,该降解速度与软骨修复速率一致。选取水凝胶(GC/OHC-PEG-CHO:2wt%/2wt%)植入新西兰大白兔皮下,组织学切片分析结果表明,3周时水凝胶明显变小,但无明显的炎症反应。结论:初步降解实验表明GC/OHC-PEG-CHO水凝胶可用于软骨缺损修复。

  • 标签: 水凝胶 体内外降解 软骨组织工程
  • 简介:以七钼酸铵和硝酸铜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Cu含量(质量分数)为20%的超细Mo-Cu复合粉末,再在1050-1200℃下烧结粉末压坯制得Mo-Cu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DTA-TG)、X-ray衍射分析(XRD)和透射电镜(TEM)等分别对干凝胶煅烧前后的粉体以及还原后所得Mo-Cu复合粉末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镜观察Mo-Cu烧结体的显微组织,并对其密度、物理和力学性能进行测定,探索制备高致密、高性能Mo-Cu复合材料新工艺。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得平均粒度为150nm、组成均匀的Mo-Cu超细粉末,该粉末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其成形压坯在1200℃下于H2气氛中烧结90min后,相对密度可达99.78%,烧结体的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分别为988MPa和HV227,电导率和导热系数分别为42.56%IACS和157W/(m·K),室温至450℃的热膨胀系数在6.7×10^-6-7.6×10^-6K^-1之间。

  • 标签: Mo-Cu复合粉末 溶胶凝胶法(Sol-gel) 烧结性能
  • 简介:研制出以固态AgCl-KCl-聚乙烯醇-琼脂混合物为导电凝胶的全固态Ag/AgCl参比电极(AllState-ReferencrElectrode,简写为ASRE)。将ASRE与pH玻璃电极组成电极组,直接电位法测定pH2.00-12.00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值,与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SCE)的测定结果比较,相对误差为-0.8%-+0.8%;与氯离子选择电极组合测定1.00×10^(-1)-1.00×10^(-4)mol/LNaCl的电池电动势ΔE,-lgc(Cl-)与ΔE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斜率为-49.3,与以双盐桥SCE为参比电极时的斜率(-49.9)基本一致,表明ASRE能够代替双盐桥SCE运用于Cl-浓度的测定。在10-80℃范围内,以KNO_3溶液(1.000mol/L)为模型,测定ASRE相对于SCE的ΔE,ΔE与T呈线性关系,温度系数为0.123mV/℃。ASRE有望代替传统参比电极,应用于离线或在线电化学测定中。

  • 标签: 导电凝胶 防渗 全固态参比电极 Ag/AgCl
  • 简介:以聚己内酯(PCL)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二甘醇(DE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N-甲基二乙醇胺(MDEA)作为扩链剂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加入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PCL/MDI/DEG新型聚氨酯水凝胶。研究扩链剂种类以及扩链剂DEG用量对聚氨酯水凝胶接触角、溶胀度、形貌等的影响,并研究扩链剂对聚氨酯水凝胶载氯霉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DEG为扩链剂制备的聚氨酯水凝胶亲水性最差,材料表面孔隙较少,氯霉素载药量最小,但前期药物释放速率比其它2种扩链剂制备的水凝胶更快。而以带有羧基的DMPA和带有叔氨基官能团的MDEA为扩链剂制备的聚氨酯水凝胶,亲水性较强,表面具有微孔结构,氯霉素载药量较大。随扩链剂DEG用量增加,聚氨酯水凝胶的溶胀度增大,接触角逐渐减小,表面形貌无明显变化。

  • 标签: 聚氨酯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聚己内酯 二甘醇 亲水性 药物释放
  • 简介:摘要  淀粉水凝胶是一种重要的医用水凝胶,其理化性能主要受淀粉原料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电子辐照工艺制备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淀粉水凝胶:木薯淀粉水凝胶、马铃薯淀粉水凝胶、玉米淀粉水凝胶和SAGO淀粉水凝胶,并测试不同种类淀粉水凝胶的糊料粘度、剥离强度、凝胶强度、凝胶分数、胶体老化性能、可伸展性和永久变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虽然木薯淀粉水凝胶凝胶性较差,但其具有较强的剥离强度和凝胶强度;且木薯淀粉水凝胶在进行老化试验后,其剥离强度和凝胶强度的比值为100%。即,在上述四种淀粉水凝胶中,木薯淀粉水凝胶的综合性能最优。

  • 标签: 医用水凝胶,电子辐照,淀粉水凝胶,木薯淀粉
  • 简介:摘要:以煤矸石粉体、水玻璃、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通过碱激发工艺制备了无机高分子凝胶材料,研究了水玻璃模数及碱激发剂固掺量对无机高分子凝胶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机高分子凝胶抗压强度最佳配比为水玻璃模数为1.2、碱激发剂固掺量为42%,液固比为85%,其抗压强度可达67.5MPa;其抗折强度最佳配比为水玻璃模数为1.0、碱激发剂固掺量为46%,碱激发剂固掺量为100%,其抗折强度可达9.4MPa 左右。

  • 标签: 无机高分子凝胶 煤矸石 正交实验
  • 简介:摘要:以煤矸石粉体、水玻璃、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通过碱激发工艺制备了无机高分子凝胶材料,研究了水玻璃模数及碱激发剂固掺量对无机高分子凝胶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机高分子凝胶抗压强度最佳配比为水玻璃模数为1.2、碱激发剂固掺量为42%,液固比为85%,其抗压强度可达67.5MPa;其抗折强度最佳配比为水玻璃模数为1.0、碱激发剂固掺量为46%,碱激发剂固掺量为100%,其抗折强度可达9.4MPa 左右。

  • 标签: 无机高分子凝胶 煤矸石 正交实验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并用X射线衍射、充放电循环测试、循环伏安法扫描等,研究了LiFePO4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等,并探索了合成工艺条件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80℃下焙烧得到的材料表现出较好晶体形貌,样品的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同时电化学性能较好,10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14mAh/g,20次循环之后容量98mAh/g,循环性能较好。同时随着电流密度增大,首次放电容量减小,循环效率降低。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LIFEPO4
  • 简介:通过水溶胶-凝胶法合成Eu掺杂钇铝石榴石纳(YAG:Eu)米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重和差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发光谱仪等研究粉末的结构、形貌和发光光谱。结果表明:合成的YAG:Eu纳米粉末平均粒径为50nm,在煅烧过程中其活化能为24.1kJ/mol,YAG:Eu纳米粉末晶体表现出橙-红发射特征,对应的5D0–7F1最为显著。

  • 标签: 纳米结构材料 YAG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实现了较大的进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尤其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对于超声速飞行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研发该类设施的时候,需要有良好力学性能和耐高温、轻质的隔热材料,而新型氧化物气凝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材料,在现阶段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该材料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际在工程中应用的时候力学性能会大大降低,因此,本文针对新型氧化物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性能制备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研究,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材料领域的有序健康发展。

  • 标签: 氧化物 气凝胶复合材料 性能 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