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结合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30多年的纵向发展演化实例,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微观基础(农户、企业)、中观尺度的产业网络和宏观尺度的外部环境(制度、技术和空间)如何共同演化并决定着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变。研究发现:①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其内部基本行为主体农户与企业、产业网络、技术、制度和地域空间的演变具有协同作用、共同演化,特定的影响因素与集群网络交互作用形成了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②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网络、技术、空间和制度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协同演化特征,微观主体的组织创新是对宏观环境变化的适应,宏观环境变化及地域空间演变是微观变化的综合。③在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个别农户和企业的成功示范,又要重视地理邻近效应对整个产业网络、技术、惯例形成和空间再造的作用。本研究结论对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管理实践和集群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农业产业 集群 共同演化 鄢陵县
  • 简介:近年来,湖北省老河口市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农业科技推广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是创新服务形式。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提供种苗、技术、信息服务的专业合作组织网络带动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进了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以各类科研、推广、教学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生产和经营开发的民营科技服务承包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创新管理体制。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把10个农技站、农机站由过去的委托制变为

  • 标签: 农业推广体系 科技推广服务 农业产业 农业科技成果 民营科技 专业化生产
  • 简介: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仅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黑龙江省农业产业还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农产品加工总体水平较低、农产品加工企业实力不强,知名品牌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大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黑龙江省的农业产业综合效益。

  • 标签: 黑龙江省 产业结构 农业
  • 简介: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财政局充分发挥市级财政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村土地流转、优势农业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优化扶持环节,完善扶持机制,逐步形成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政策体系,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重占到全市农业经济的70%以上,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现代农业水平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 标签: 农业龙头企业 产业化经营体系 威海市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标准化生产
  • 简介:安康被誉为“中国硒谷”、“天然生物基因库”等,拥有发展生态富硒产业、开发富硒产品的先天资源优势。在分析安康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为打造安康生态富硒产品品牌和“中国硒谷”地域品牌服务,引领陕南山区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 标签: 安康市 富硒农业 发展现状 对策
  • 简介:模具产业正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创新模具产业发展模式,以模具城形成与特征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模具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和结构关系,通过国内典型特色模具城的剖析,从产业链角度分析模具城的集群创新问题,并对模具城建设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模具城 产业链 集群创新
  • 简介:<正>一手牵着农民,一手连着市场,他们从山沟里走出来,由一个山洞式冷库,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他们抵住了某些行业市场暴利的诱惑,十几年心无旁骛,在"黄金玉米带"上创新了一个产业、打造了一个品牌、开拓了一个市场、富裕了一方农民。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鲜食玉米生产企业。他们深挖玉米资源,先后研发出6大系列100多个玉米产品,他们把种植基地扩展到省内12个县(市)的56个乡镇,玉米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带动

  • 标签: 农业产业化 鲜食玉米 玉米产品 玉米资源 黄金玉米带 种植面积
  • 简介:旅游产业集群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012年河南旅游业收入为3364.1亿元,旅游相关企业众多,河南利用集群发展旅游产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区位商等指标,以河南旅游产业集群程度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实证分析为河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河南 旅游产业集群 集聚程度
  • 简介: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兴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其有效地促进了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和培养,对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成果,并据此进行理论述评,认为国内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和风险规避问题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标签: 产业集群 形成机制 可持续发展 风险规避 理论综述
  • 简介:学科集群产业集群实现有效对接的内在机理在于高校与科研机构能够通过一定的组织载体嵌入产业集群产业链。应当完善产业集群产业链,梳理技术创新链,构筑学科集群学科链,并以对接载体嵌入产业链为切入点,实现学科集群产业集群间的对接与沟通,确保学科集群产业集群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技术创新组织体。

  • 标签: 产业集群 学科集群 产业链 学科链 技术创新链
  • 简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环境中,农业成为重要的区域合作领域。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创新是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结合京津冀一体化情境及农业发展现状,研究了农业产业协同创新问题。研究认为,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创新应建立在共同的利益诉求基础上,通过区域统一规划,促成区域内组织间深度合作,以及创新资源的自由流通和共享,进而实现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战略、组织和资源三重协同的农业产业协同创新模型,并对京津冀开展农业产业协同创新提出建议。

  • 标签: 京津冀 区域一体化 农业产业 协同创新
  • 简介: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升级取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和匹配。在探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机理和测度方法基础上,使用参数回归等方法,利用2004~2011年22个具有代表性的集群数据,研究了集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路径与质量。结果表明:中国集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质量整体上未达到最优的完全融合目标,融合具有周期大约为4年的间断平衡期,技术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与两者相互融合水平高于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路径;融合对集群绩效具有一定的影响,融合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集群绩效可增长3.6%;融合对于集群资产负债率也具有一定作用,但对于集群可持续发展变量影响作用不显著。

  • 标签: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融合路径 融合质量
  • 简介: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得到农村金融的支持.加大农村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赣南脐橙产业化发展为例,从农村金融在促进赣南脐橙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成效出发,对农村金融与产业化发展的缺位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农村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信贷机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发展农业风险保障补偿机制等对策建议.

  • 标签: 农村金融 农业产业化 支持路径
  • 简介:本文运用集群网络理论,在分析内生型产业集群中不同主体及其作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生型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特征对集群中的知识学习和更新机制进行剖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生型产业集群多元主体知识网络支撑下,多主体间连接关系和企业主体间连接关系都有利于集群企业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的实施,促进集群的知识更新,最终影响产业集群的升级。

  • 标签: 集群升级 知识网络 内生型产业集群 知识更新
  • 简介:在综合分析咸宁市竹产业发展优势与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咸宁竹产业集群发展的6点建议,即:建设竹林培育基地、建立竹产业园区、做好市场营销、开发生态旅游、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政策扶持。

  • 标签: 竹产业 集群发展 建议 湖北咸宁
  • 简介:漯河市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的样板,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漯河市的食品工业发展水平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居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对漯河食品产业集群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发展路径的分析,发现漯河食品产业集群属于典型的“自下而上”发展模式,影响其发展的核心要素.-j-~归结为本地资源优势、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 标签: 产业集群 发展路径 食品产业 漯河
  • 简介:摘要院本文在了解泰安市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产业集群创新力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借用数据包络法分析工具,选取具有可比性的其他产业集群进行了纵向评价,并且按照时间顺序横向分析了该产业集群在2005-2009年创新力发展动态,最后找出了提升产业集群创新力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泰安市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创新力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院产业集群 创新力 评价 DEA
  • 简介:一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分布特征产业集群产业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从2002年底开始授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从2002年浙江省绍兴市等38个市(县、区)被授予纺织产业基地和特色城镇称号开始,到2012年底共有191个市(县、区)、镇成为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

  • 标签: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纺织产业集群 实证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 试点地区 区域竞争力
  • 作者: 吴绍玉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9-19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9期
  • 机构:StudyofIndustrialClusterStabilityBasedonARIMAModel吴绍玉WUShao-yu曰张劲松ZHANGJin-song(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天津300222)(TianjinMetroOperationCo.,Ltd.,Tianjin30022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