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黏膜剥离(ESD)治疗十二指肠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行ESD治疗的45例十二指肠病变患者(共46个病变)的临床资料,对病变特点、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和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52.0±11.8)岁。46个病变中位于十二指肠球部31个(67.4%),降部12个(26.1%),球降交界部3个(6.5%)。病变直径(2.4±1.9)cm。病变起源于黏膜层14个(30.4%),黏膜下层29个(63.1%),固有肌层3个(6.5%)。术后病理:Brunner腺瘤11个(23.9%),神经内分泌肿瘤9个(19.6%),异位胰腺5个(10.9%),脂肪瘤5个(10.9%),其他16个(34.8%)。45例患者46个病变均顺利完成ESD,病变整块切除率100.0%(46/46),完整切除率为91.3%(42/46)。中出血1例(2.2%),下成功止血;迟发性穿孔1例(2.2%),行急诊外科手术治疗;电凝综合征1例(2.2%),内科保守治疗好转。术后2例患者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2 d(2~21 d),无一例死亡。随访41例,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1~78个月),随访期间1例(2.4%)复发。结论ESD治疗十二指肠病变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治疗结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腹腔诊断的价值和腹腔内联合全身双向化疗(BIP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既往接受胃癌D2根治,无同时性远处转移;(2)胃癌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3)除腹膜复发转移外,无其他远处转移征象;(4)年龄18~75岁;(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活动状态评分≤2分;(6)治疗前评估认为可耐受手术和化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连续收治且符合上述标准的8例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2(38~68)岁。8例患者先接受腹腔或者剖腹探查,参照Sugarbaker腹膜癌指数(PCI)和日本胃癌研究会制定的胃癌腹膜转移分级进行评估,于下腹部皮下埋置腹腔化疗泵,接受21 d为1疗程的化疗。化疗第1和第8天,经化疗泵向腹腔输注紫杉醇(20 mg/m2),并经静脉输注紫杉醇(50 mg/m2);同时,连续14 d每日口服替吉奥(80 mg/m2),休息7 d。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15日。结果8例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患者中,1例由于存在完全性结肠梗阻,接受剖腹探查+末端回肠袢式造口,其余7例均成功行腹腔探查并明确诊断腹膜复发转移;2例同时伴有卵巢转移者接受腹腔双侧附件切除。中位随访时间为17.5(1.5~39.0)个月,BIPS中位疗程数为11(1~30)个疗程,BIPS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7.0个月。BIPS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其中3~4级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别为1例和2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BIPS治疗相关的死亡。胃癌术后的总体生存的中位时间为40.0个月。结论腹腔探查用于胃癌术后腹膜复发转移的诊断安全、可行;BIPS对胃癌腹膜复发转移的治疗有效且安全。

  • 标签: 胃肿瘤 腹膜转移 化疗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