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构建内源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的原核表达体系,并于大肠杆菌中初步表达。方法从健康产妇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Arresten基因,将基因克隆人克隆载体(pMD19-T)中,测序确认。酶切后插入表达载体pBV221,转入大肠杆菌JM109进行温控诱导表达,经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Arresten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证实Arresten基因正确地插入表达载体中。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体Arresten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分子量约为260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经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该异源重组蛋白具有添加的亲和纯化标签多聚组氨酸标签抗原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有效的原核表达体系pBV221-Arresten。

  • 标签: ARRESTEN 克隆表达 原核表达重组体
  • 简介:早在1971年,Folkman就提出,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生成。新生血管沟通循环系统,为肿瘤提供氧气及营养物质,并及时运走代谢产物,促使肿瘤快速生长;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还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以旁分泌方式刺激肿瘤细胞增殖;同时通过血液循环将原发癌细胞输送至远处靶器官,为癌细胞提供播散路径。肿瘤血管新生是涉及血管通透增加、局部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迁移、毛细血管芽生、侵袭周围基质、新血管腔形成等一系列变化的一个多项过程。机体通过调节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状态来影响内皮细胞的活动状态,调控血管生成过程。近年来,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而抗肿瘤的治疗方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 标签: 肿瘤 血管生成 抑制因子 ARRESTEN
  • 简介:肿瘤血管生成是个多步骤的过程,众多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参与了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血管生成抑制物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其中内源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物是人体内源蛋白的一部分,在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较好的抗癌前景.文章就内源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物的类型、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生成 作用机制 抑制物 内源性 研究综述 抑制因子
  • 简介:目的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胃癌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设立对照组、ACEI组(又分为培哚普利组和卡托普利组)、ARB组(又分为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定期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测量肿瘤体积,3周后取出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各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癌周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CEI组和ARB组移植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受到抑制(P〈0.011。ACEI组和ARB组肿瘤组织中的VEGF和MVD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1)。ACEI组对MMP-7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5);而ARB对MMP-7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ACEI和ARB能明显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

  • 标签: 胃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 体拮抗剂
  • 简介:干细胞再生医学在器官组织修复中已凸现出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外源性表达基因进行体细胞的重编程,是目前最有希望获得供移植细胞的方式。微环境对于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起决定性作用。内源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系统(ADMA/DDAH)不但在调控血管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肌细胞的诱导分化和促进肌生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ADMA/DDAH对重编程"功能心肌细胞"的作用予以阐述。

  • 标签: 非对称型左旋二甲基精氨酸 重编程 功能性心肌干细胞 成纤维细胞
  • 简介:摘要现代癌症治疗学中,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已被确定为重要的治疗靶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亦不例外。血管生成在原发肿瘤生长、增殖和转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影响新生血管生成的最主要的因子,贝伐单抗作为抗VEGF单克隆抗体针对VEGF和VEGFR的靶向治疗,可有效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的整体生存期(OS)。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贝伐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从脲酶和硝化抑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也对脲酶抑制和硝化抑制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为我国合理使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研究进展 尿素氮肥
  • 简介:摘要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PD-1)抗体及其配体程序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抗体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家族中的明星成员,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而与之相关的心血管损伤事件也不再少见,现已成为肿瘤心脏病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就免疫检查点抑制PD-1/PD-L1抗体等所带来的心血管损伤进行综述,介绍其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等。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心血管损伤
  • 简介:摘要本文对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以阐述,针对近年来肿瘤血管新生抑制的体内外筛选模型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为进一步探索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 标签: 肿瘤 血管新生 抑制剂 筛选模型
  • 简介:摘要肺纤维化是一种以弥漫肺泡炎、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其详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种内源因子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本文综述内源抑制因子的作用及机制,为后续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肺纤维化 内源性抑制因子 作用机制
  • 作者: 笔者:王新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4-06-21
  • 出处:《医师在线》 2023年第36期
  • 机构: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国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据最新统计,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高达2.9亿,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治疗费用持续增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面对这一惊人数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已不能仅限于传统的治疗“症状”,专家们正在努力突破治疗方式,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阐述了ACEI的作用机制、分类、药动学与临床应用,为合理选用ACEI提供参考.方法: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予以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ACEI是一类新型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药物,应合理选用.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前体药物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该类药物从降压、治疗慢性收缩心力衰竭,到保护缺血性心肌,展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临床应用中要掌握其用法和禁忌证,改变“小剂量与大剂量同样有效,小剂量可减少副作用”的观点,宜与相应药物联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药效。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内科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I)被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列为一线抗高血压药,ACEI还具有心肾保护作用,可降低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论述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的作用机制、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旨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管生成抑制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OC)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VIP)及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和评价从建库至2020年2月使用血管生成抑制治疗铂耐药复发OC的随机对照试验,经过筛选、提取文献资料及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共821例铂耐药复发OC患者。血管生成抑制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PFS)期2.89个月(95%CI为1.94~3.38, P<0.05)及总生存(OS)期37个月(95%CI为0.92~8.82, P<0.05),并且客观缓解率(ORR)提高(OR=2.81, 95%CI为1.83~4.31, P<0.05)。血管生成抑制组比对照组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P<0.05),血管生成抑制组对治疗铂耐药复发性OC≥3级不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OR=7.11, 95%CI为2.48~20.37)、高血压病变(OR=8.73, 95%CI为1.06~71.54),而在骨髓抑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等计数减少、贫血等)、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对铂耐药复发性OC治疗有效,可显著延长患者PFS、OS及提高ORR,可能增加患者高血压及手足综合征的不良反应,但血液、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 标签: 血管生成抑制剂 卵巢癌 铂耐药复发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介绍2例大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血管神经水肿的护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广泛应用于大血管疾病中,有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需加强护理观察,重视患者主诉。

  • 标签: 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护理
  • 简介:我国企业的融资顺序与优序融资顺序完全相背,原因在于国有资本产权界定不清、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和受长期低折旧率政策影响。要明确产权边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规范内部资产补偿制度。

  • 标签: 中国 企业内源性融资 问题 探析 风险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