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幼儿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实现全面个性化发展的必要形式。本文主要论述了区域推进幼儿角活动的设计原则和区域推进幼儿角活动的实施策略。

  • 标签: 幼儿 区角活动 区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用药物及镜下射频消融术(ERFA)联合药物治疗藏巴雷特食管患者的疗效,为藏巴雷特食管患者探寻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西藏自治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消化内科的患者160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巴雷特食管。其中,男性84例、女性76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0.6±12.2)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ERFA联合治疗组两组,每组80例。药物治疗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及粘膜保护剂治疗1个月;ERFA联合治疗组给予ERFA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及粘膜保护剂治疗。所有受试者均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分别观察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改变,并记录病变类型、大小、ERFA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人口学信息、症状、形态分型及长度分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复查胃镜及病理活检,胃镜下表现及病理活检有效性显示,药物治疗组均显著高于ERFA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FA操作便捷、快速,术中出血量少,术中、术后仅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不良反应,无近期及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藏巴雷特食管患者,采用ERFA联合药物与单用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前者在内镜、病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后者。本研究说明RFA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及粘膜保护剂治疗是一种治疗巴雷特食管的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 藏区 巴雷特食管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体外预开窗胸主动脉腔修复术(TEVAR)治疗非健康锚定及短锚定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44例行左锁骨下动脉(LSA)开窗TEVAR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技术成功率93.2%,1例患者LSA窗对位不准,改为烟囱支架。1例术后造影伴Ⅰ型漏。1例术中LSA窗孔有Ⅲ型漏。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9.2(5~26)d。中位随访时间30(12~42)个月,随访期间发现Ⅰ型漏1例,无逆撕夹层,所有LSA分支均保持通畅。结论体外预开窗TEVAR治疗非健康锚定及短锚定B型主动脉夹层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支架 开窗技术
  • 简介:摘要:为探索研究西南部分烟云烟87烤烟单叶片从叶尖部位至叶基部位的石油醚提取物的分布规律,以西南烟叶产区的3个产地共12个等级的原烟为材料,沿主脉方向从上至下划分为12个不同的检测区间,分析了云烟87单叶片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西南部分烟叶产区的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呈现出叶尖>叶中上部>叶中部>叶中下部>叶基的总体分布规律。

  • 标签: 石油醚提取物 云烟87 分布规律 西南烟区
  • 简介:摘要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单纯神经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肿瘤5例,术后MRI提示肿瘤全部切除。术后行单纯放疗4例,放疗加化疗1例。病理学结果提示:生殖细胞瘤3例,畸胎瘤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1例。术后1例患者出现精神症状,2例患者出现双眼上视不能合并复视。随访0.2~1.8年,5例患者均可正常生活,无一例肿瘤复发。单纯神经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适用于病变主体位于Galen静脉复合体以下的松果体肿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阅读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阅读是幼儿发现语言“魅力”、产生阅读兴趣的地方,阅读的环境创设与幼儿的阅读成效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的发展性、适宜性对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持续的时间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阅读区 环境 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基底节脑出血应用3D-slicer辅助神经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发病时间<6 h,50例)和早期组(发病时间6~24 h,46例)。2组患者均在3D-slicer辅助下行神经镜手术,对比其并发症、临床预后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结果超早期组患者的再出血、颅感染与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炎、应激性溃疡发生人数少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的GOS评分中轻度残疾多于早期组,重度残疾少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在术后第7、14天脑脊液中NSE的含量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应用3D-slicer辅助神经镜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预后,减少脑出血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不增加再出血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神经内镜手术 3D-slicer 手术时机
  • 作者: 宋成璟 尚冉冉 吴海洋 蔡贤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武汉 430061 ,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 湖北省骨创伤救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 430070 ,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武汉 430061;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 湖北省骨创伤救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 43007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常成人完整骨盆CT扫描三维重建数字化测量髂骨翼板相对于方形的倾斜角度,为临床提高髂骨与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提供影像解剖学参数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行CT三维重建检查的正常成人完整骨盆数据,其中男60例(120侧)、女40例(80侧),平均年龄42.18岁。将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0.0软件,去除周围软组织、骶骨以及双侧股骨,建立完整双侧独立的三维髋骨模型;将髂骨翼分为前、中、后三,依据骨盆相关骨性标志标记髂骨翼各分区相对于方形的倾斜角并利用Mimics软件进行测量。比较同性别左右侧、不同性别间相应倾斜角的差异,以及不同部位倾斜角的差异。结果男性和女性的前、中、后区倾斜角分别为142.40°±5.62°和142.03°±4.82°,130.78°±5.75°和126.37°±6.17°,101.27°±5.40°和100.46°±5.44°。同性别左、右侧前、中、后区倾斜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间前与后区倾斜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中区倾斜角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6, P<0.05)。髂骨翼板相对于方形的前、中、后三倾斜角逐渐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髂骨翼板相对于方形的倾斜角在不同性别、不同部位有一定变化,该解剖学参数可以为术中指导髂骨与髋臼骨折解剖复位提供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从整体角度提高骨盆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并能评价骨折的旋转移位情况,弥补Matta评价标准的不足。

  • 标签: 髂骨 髂骨翼 成像,三维 数字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镜下经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同一术者开展的神经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肿瘤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扫描,术中采用侧俯卧位全麻下神经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旁正中入路3例、正中入路1例)切除肿瘤,术后随访3~12个月并行头颅MRI复查。结果4例患者的肿瘤均完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为精原细胞瘤,1例为成熟性畸胎瘤。1例术后恢复良好;2例给予全脑全脊髓放疗,其中1例4个月后原病灶处复发,给予全身化疗,至今未复发,另一例恢复良好;1例因经济原因未行放化疗,术后4个月复发。结论神经镜经正中及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肿瘤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术前需根据肿瘤的血供情况、大小、部位等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

  • 标签: 松果体区 颅内肿瘤 神经内镜 经幕下小脑上入路
  • 简介:摘要: 电力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电力发展也成了当前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的电力部门中,低压配电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我国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影响了电力的正常使用。本文针对低压配电台,分析其中出现的线损问题,并从计量装置异常问题入手,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实现对配电的有效利用,不断完善电力系统的使用效率。

  • 标签: 低压配电 台区线损 异常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癌三维腔后装放疗中,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等结果确诊为宫颈癌Ⅱb~Ⅲb期的患者12例,年龄50~64岁。所有患者接受外照射及三维腔后装放疗后行CT和MRI扫描,在OMP计划系统上进行影像融合,由3位放疗科医师分别在CT和MRI图像上2次勾画GTV,包括子宫体、子宫颈及宫颈原发病灶。CT、MRI图像分别勾画得到36个GTV(称为GTVCT、GTVMRI),计算GTVMRI与GTVCT的比值R,其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GTVCT为(93.8±11.8) cm3,GTVMRI为(71.1±3.1) cm3。3位医师勾画的GTVCT、GTVMRI最大与最小体积的差值分别为41.3 cm3、11.3 cm3。与医师3相比,医师1、2分别勾画的GTV均较大,比值R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44、-5.043,均P=0.000)。3位医师勾画的GTVMRI更接近,靶体积受人为因素影响更小。结论CT影像引导的三维腔后装放疗,受人为因素等影响,勾画GTV存在差异,应用MRI和CT影像融合技术可缩小这种差异。

  • 标签: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腔内后装放疗 靶区体积 影像融合
  • 简介:[摘 要 ] “爱不释手”和“弃如敝履”必有其因果,区域活动也是如此。冷门、热门的出现与幼儿对各区域的认识程度有关,喜则爱,厌则弃。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来分析“快乐书吧”和“娃娃家”两个极端区域的冷热原因,发现冷门、热门的出现与幼儿对各区域的认识程度有关,喜则爱,厌则弃。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 标签: [ ] 冷门区 热门区 改善 调整
  • 简介:摘 要 本文阐述了沈阳管主用自动化系统春运期间出现进近管制区域目标航迹的CLAM假告警频发的现象,通过查看景象与数据重演、查找日志等方式分析问题,最终找到了CLAM假告警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改进的建议。

  • 标签: CLAM假告警 航迹 日志
  • 简介:摘要:伴随着空间发展理念的调整和国土 空间规划体系的优化,各层次的国土空间规划已经陆续展开。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节点上,有必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新形势思考未来交通的方向。本文以番禺莲花湾片为例,通过分析其交通发展特征及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判该片在粤港澳大湾背景下的交通发展目标及趋势,提出片未来交通发展策略。

  • 标签: 莲花湾片区 交通发展特征 交通发展问题 交通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界膜(ILM)翻瓣手术后黄斑裂孔愈合形态以及黄斑微结构和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6年至2018年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IMH患者39例3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4只眼,女性35例35只眼;平均年龄(64.56±7.20)岁。均行BCVA、OCT、OCT血管成像、微视野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ILM翻瓣覆盖、空气填充手术。根据手术后OCT图像特征,将患眼分为U形闭合组、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分别为26、5、7、1只眼。四组患眼间最小裂孔直径、黄斑裂孔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118、3.608,P =0.005、0.024)。U形闭合组患眼浅层毛细血管层(SCP)血流密度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9、2.368,P=0.047、0.025 )。手术后1、3、6个月,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比较各组患眼手术前后BCVA、黄斑SCP血流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周长(PERIM)和黄斑10°总体平均光敏感度(MS)。不同组间定量数据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数比较行χ2检验。结果手术后6个月,U形闭合组患眼logMAR视力较手术前提高-0.75±0.29;较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2.518,P=0.006、0.018)。U形闭合组患眼外界膜(ELM)、椭圆体带完整性明显高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形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9、10.809,P=0.020、0.013);U形闭合组患眼中黄斑中心凹下强反射团块百分率明显低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07,P=0.000)。U形闭合组PERIM较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1、-2.427,P=0.002、0.022)。U形闭合组患眼黄斑10°总体MS明显高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9、2.811,P=0.001、0.001 )。结论IMH界膜翻瓣手术后U形闭合表现出更好BCVA及黄斑MS;ELM及椭圆体带重新恢复结构完整性比例更高,PERIM更小,出现黄斑中心凹下强反射团块更少。

  • 标签: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黄斑/病理生理学 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镜辅助下经眉弓上锁孔入路治疗鞍中大型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采用神经镜辅助下经眉弓上锁孔入路治疗的13例鞍中大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13例患者术中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11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2例并发少量皮下积液,2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症,1例出现反复低钠低钾,均予对症处理恢复,均无嗅觉障碍发生。随访3~18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均≥80分。结论眉弓上锁孔入路手术完全适用于鞍中大型脑膜瘤的治疗,具有美观、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眉弓上锁孔入路 鞍区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胃壁副脾病例临床罕见,本文回顾了一例胃壁副脾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超声镜、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顺利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根据术中标本所见以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副脾。本例提醒临床医生,对于既往有脾脏手术或创伤史的患者,如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超声镜下表现与脾脏相似,则需考虑副脾可能,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 标签: 肿瘤 副脾 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