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黑水城元代公文的结尾,按署名人分,可分无人署名、司吏署名、司吏与首领官联合署名等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结尾的公文对应不同的发文机构及文书文体,而不同的公文结尾又展现出不同的文书运作机制。

  • 标签: 黑水城文献 元代 公文结尾类型 公文运作机制
  • 简介:南宋蜀刻本《陆宣公文集》为古籍版本中的珍品,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于一九九四年据以影印行世,嘉惠学林,功莫大焉。但也有些认识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 标签: 南宋 古籍版本 《陆宣公文集》 影印本 古籍研究
  • 简介:明代文官死后,国家举行官方祭奠、修坟、安葬活动,为官员构建死后的荣耀,彰显国家褒奖臣下之意。此项举措的落实,有赖于丧葬公文在各级政府间的传递与具体执行。丧葬公文既是政府行政文书,又是礼文化的承载体,研究其内容及运作,可以直观感受明代由国家主导的丧葬礼制建设,以及国家如何在丧葬层面完成礼仪与行政的有机结合。

  • 标签: 明代 丧葬 公文 礼制
  • 简介:签署,汉代称之为“署名”。署名可以仅指署写姓名,也可以包括爵里或职衔等。何时仅署姓名,何时署职衔和姓或名,何时又须署爵里、职衔和姓名,又爵里、职衔和姓名等应如何排列,哪些部分须自署,哪些允许书手代笔,字体大小、间距等等在公文书的世界裹都曾有所规定。这些规定在汉代叫作“式”,

  • 标签: 文书 姓名 “式”
  • 简介:蒙古文字作为满文的原型,给予满文的影响随处可见。但在满族人统治下的清朝,满语为国语、满文为国文的这一时代背景下,由于蒙古地区广泛使用满文,致使蒙古文公文书中出现了来自满文的多方面影响。通过对蒙满文两种公文书的比较研究,详细分析蒙古文公文书中出现的爵位职官名称、满文书写方式、满文批示等实例,可知清代外蒙古地区蒙文公文书,在一些固定名词的借用、个别书写方式以及签字批示等方面,均受到来自满文公文书的影响。

  • 标签: 清代 满文 蒙古文 公文书 影响
  • 简介:合肥自古以来便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的城市,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公文化是诸多文人志士、专家学者探寻开发的重要宝藏。多年来,合肥在包公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整合、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挖掘了包公文化的历史源头,并结合本地和外地包公文化的发展现状,在平台、资源等方面,总结出了目前合肥包公文化发展面临的三个困境,揭示了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矛盾源泉。本文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模式,如融入现代化手段、拉伸包公文化旅游的大格局等多种方式,探寻出适合合肥本土发展包公文化旅游的新路径,从而促进合肥包公文化的繁荣发展。

  • 标签: 包公 资源开发 文化旅游 合肥
  • 简介:贴黄是古代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宋代西北边境军政文书》,对宋代公文贴黄制度的渊源、贴黄的类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俄藏黑水城文献 贴黄 文书制度
  • 简介:宋刊元印本《增修互注礼部韻略》纸背文书存留了三百余叶,九百0一户元代湖州路户口事产登记,该资料是学界首次看到的较大规模的元代户籍文书资料,在历史学多个领域有重要研究价值。文书中充斥着大量俗体字,有些文字字形乖戾,不易识读。该文书是考察宋元时期官方正式公文书写情况的第一手文献,具有一定的文献学、文字学研究价值。同时,这批文书中以大、小写字形混杂书写的数目字人名,蕴含了宋元时期诸多历史文化信息。该文书已公布第一册录文,在此基础上,考察全部六册公文所见文字的字形、字义以及用法,可管窥宋元公文书写用字的现象及规律,也能从文字的使用上看出不同社会阶层、文化层次之人的书写用字习惯。

  • 标签: 纸背文书 《增修互注礼部韻略》 户籍册 俗字 数目字人名
  • 简介:壮族民间师教因其神职人员或宗教职业者称为师公而得名,何以称师公?有人认为其来源于汉族古代祭祀中的"尸".本文通过运用地方志上的种种记载与壮语语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察,认为师公之"师"乃壮语sae的音译词,与"尸"毫无关系,其本意是"能说会道的人"或"聪明的人".

  • 标签: 壮族 民间师教 名称 含义
  • 简介:中国的关公信仰究竟如何,分布多广,信众几多,只要看看中国关帝庙的分布便可知道。在中国的版图上寻找关帝庙,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拉萨,随处都可以找到关帝庙及关公胜迹。如果向海外伸延,在“汉字文化圈”的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乃至海外华人聚居区,也都建有关帝庙,而且规模都不小。

  • 标签: 关公信仰 文化论坛 民俗学 俗信 海外华人 汉字文化圈
  • 简介:书信在《朱文公文集》中占据近半篇幅,历来为朱子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这两千余封书信,于《朱文公文集》中分为政治、学术两部分。通过分析宋元两朝文集中对朱熹书信真迹的题跋,尤其是对末被收录到《朱文公文集》中书信的考察,可以揭示出《朱文公文集》的编纂者是如何基于政治、学术的考量而对朱熹文献加以再整理,从而呈现朱熹文献中朱熹之学与朱熹後学的差异,以及更普遍存在的理学义理与理学文献之间的复杂关系。

  • 标签: 朱熹 朱文公文集 书信 题跋
  • 简介:走马楼三国吴筒的发现带动了汉晋史研究,但有关简牍的性质、归属官府级别、埋藏原因等基础问题,迄今未能得到完满解答。这很大程度受制於吴简整理进度,已刊资料多为簿书;随着竹木牍的清理,我们发现其中包含公文书,多由诸曹制作与运行,是厘定行政级别的关键资料。本文对涉及诸曹的公文筒牍进行分类,逐一讨论“草刺”、“叩头死罪白”、“君教”等文书中“曹”的性质与级别;以人名为线索,对草刺文书中的诸曹掾史进行集成,对照同姓名者在簿书、公文中的身份记载,判定诸曹的级别为县级;在回应吴筒所属官府级别的诸种争议之後,得出其为临湘侯国档案军的判断。本文的工作方法,期待为长沙市中心出土其他批次筒牍性质的研究提供借监。

  • 标签: 走马楼吴简 公文书 诸曹 人名集成
  • 简介:1994年,呼和浩特市博物馆在筹办《呼和浩特满族历史民俗陈列》过程中,收集到一件光绪十年(1884年)正月初五日由乌垣(今新疆乌鲁木齐)发往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的公文袋。这件公文袋,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文化馆满族老人关润霞先生家中珍藏,因举...

  • 标签: 呼和浩特市 归化城 公文袋 博物馆 投送日期 乌鲁木齐
  • 简介:宋刊元印本《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纸背公文纸资料存留了300余叶700户以上的元代湖州路户口事产登记。目前已经完成扫描复制,是为元史学界第一次看到大批量的元代公文纸资料,也是首次发现成规模的元代户籍册。本文揭示已整理出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第一册户口事产登记材料,对其格式、户类、户籍、乡村基层组织等情况做第一批分析。

  • 标签: 纸背公文纸资料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元代湖州路 整理录文 户籍册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