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虎鱼是我国特色海洋鱼类,具有诸多实验动物培育与应用优势。本文概述了诸虎鱼的生物学特性、封闭群和近交系培育、质量控制等实验动物化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诸虎鱼作为海洋实验鱼类在海洋环境监测、水生态毒理等研究中的应用。结合目前研究和应用现状,对诸虎鱼的质量标准化、近交系培育及其在功能基因组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诸氏鲻虾虎鱼 生物学特性 近交系 封闭群
  • 简介:中国传统农业中,耕田的称农民,放蚕的呼蚕民,捕鱼的叫渔民。突然有一天,泥腿泥胳膊的农民,有了几亩圈,撂下锄杆子去养对虾,身份便成了民。其实,农民、蚕民、民都没走出农业学科。耕田、养蚕是传统的谋生手段,养是他们斗胆干起前人没有干过的农事,旨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 标签: 对虾 传统农业 谋生手段 养蚕 农民 耕田
  • 简介:鸡马立病对雏鸡的危害严重,死亡率能高达100%,患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临床上多见内脏型和神经型发病,二者共同存在于鸡群中时,病情较为严重,疫苗接种是比较有效的预防手段,但存在着许多导致免疫失效的因素,因此,需要加强综合防控措施,方能有效的预防此病,减少养鸡业的经济损失。

  • 标签: 鸡马立克氏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预防
  • 简介:5.3亿年前,在碧蓝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动物的祖先。在这些动物中,最庞大、最凶猛的,莫过于奇了。虽然被叫作“”,但奇跟现在的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奇既可以在水中游动,也可以在海底爬行。它的化石在今天的中国、美国、加拿大、波兰及澳大利亚的地层中均有发现。

  • 标签: 奇虾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动物 祖先 化石
  • 简介:我家有一个大大的鱼缸,里面养了四五条金鱼、二十几只。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趴在鱼缸前看会儿。点评:开篇点题,为下文观察内容的叙写做好了铺垫。的全身是青黑色的,身体呈透明状,大概有三粒黄豆那么大。的头部上方有一个匕首样的尖刺,一双芝麻似的小眼睛。头部的下方有几对大钳子、六条腿,腹部有五对腿,尾巴则像一把小扇子,又像一件小燕尾服的末端。

  • 标签: 生活习性 鱼饲料
  • 简介:人物表:江海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农科院毕业的大学生王志成养大王,后因意志消沉酒醉迷糊,人称"王麻木"稻花与王志成合伙养的恋人村主任老村主任大喇叭村里的养农妇村民若干第一场[伴唱起:天晴像把刀,下雨一泡糟。三年就有两年涝,还有一年吃不饱。

  • 标签: 养虾 村支部书记 村主任 人物表 大学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经皮针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4月期间收治的 5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经皮针固定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 28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 96.43%> 82.14%)、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 80.14±3.62)分>( 69.62±4.01)分 ]相对更高( P< 0.05),而并发症发生率( 3.57%< 14.29%)相对更低( P< 0.05),骨折愈合时间 [( 29.05±4.02) d<( 41.29±4.41) d]和住院时间 [( 4.62±1.05) d<( 8.49±1.64) d]相对更短( P< 0.05)结论: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皮针固定方法,能够良好的固定骨折,加快其功能恢复。

  • 标签: 经皮克氏针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微型钢板置入治疗掌指骨骨折作用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用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将患者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骨痂形成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感染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掌指骨骨折患者接受微型钢板置入治疗更具优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术后继发感染的情况少,关节功能明显恢复。

  • 标签: 克氏针 微型钢板置入 掌指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锁骨骨折应用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6例锁骨骨折用针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3~18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结论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固定稳定,损伤小,便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操作简单,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克氏针内固定 锁骨骨折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52例患者均采用1%利多卡因局麻、手法复位在牵引下完成,中医组采用折顶方法,西医组采用持续牵引方法,固定中医组采用小夹板3点加压固定,西医组采用短臂石膏管形曲腕尺偏位固定。结果从复位方面,中医采用折顶方法,25例能达到解剖复位,而后西医组只有15例达到解剖复位。中医组有12例出现明显肿胀,而西组有5例出现明显肿胀;中医组固定时间4周,西医组固定时间6周。关节活动中医组20例几乎正常,10例有轻度障碍,西医组均有轻度功能障碍。但经2周功能锻炼后有18例完全恢复。结论本组病人配合中药内服,可补血活血,强筋壮骨,再配合中药外用熏洗早期功能锻炼,可达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经通络,强壮筋骨,通利关节之功用,故从功能恢复来看,中医组要优于西医组,原因在于中医强调动静结合,而西医强调牢固固定。无论哪组,祛除固定后都要积极的功能锻炼,以期尽快的恢复原有功能。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克雷氏骨折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
  • 简介:发展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是有效解决草畜矛盾的途径之一。以羊草、披碱草、冰草、紫花苜蓿为实验材料,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针茅草原区开展人工草地实验。结果表明:建植当年,四种牧草都有较好的出苗率。建植第二年,羊草、披碱草和冰草的株丛数之间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紫花苜蓿的株丛数;羊草和冰草的返青率高于30%,显著大于披碱草的返青率,紫花苜蓿的返青率最低,低于2%,显著小于披碱草的返青率;羊草、披碱草和冰草三种禾草之间的叶氮和叶绿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紫花苜蓿叶片氮和叶绿素含量高于三种禾草;羊草、披碱草和冰草的植株高度为30-40cm,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的植株高度最低,为21.6cm,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禾草的植株高度;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三种禾草。受该区域冬季寒冷和生长季干旱的气候限制,需要综合评价确立该区域建植人工草地的可行性。

  • 标签: 人工草地 禾草 豆科牧草 草地生产力
  • 简介:为了探究中华绒蟹鲜活及死亡初期品质变化规律,选取雄性中华绒蟹鲜活、死后0,2,5,10,15和24h共7个状态下的蟹肉和蟹膏进行研究,对此7种状态下的中华绒蟹进行感官评价,测定腐败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生物胺、菌落总数(TVC),并结合挥发性成分进行综合探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蟹的感官评分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中华绒蟹在死后10h出现明显的腐败臭味,死后24h打开蟹壳,里面的气味达到可接受极限;随死亡时间的增加,TVBN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死后24h蟹肉、蟹膏的TVBN值均已超过25mgN/100g,分别为31.39mgN/100g和28.85mgN/100g;在死亡10h检测出生物胺,且直到24h其体内有毒生物胺的含量较低,不足以引起中毒;中华绒蟹鲜活状态下具有较高的TVC本底值为5.83lg(CFU/g),且增幅较快,死后24h达到10.12lg(CFU/g);在鲜活河蟹中可检出三甲胺,且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迅速增加,在死后24h蟹肉中含量达到6.95μg/g,蟹膏中达到2.59μg/g;在死后2h蟹肉和死后5h蟹膏中检出吲哚,之后,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显著;含硫化合物在死后2h检出,含量逐渐增高。多数指标均在死后5h和10h发生较大改变,表明此时中华绒蟹品质有较大变化,初步判定中华绒蟹在死后10h进入腐败阶段。

  • 标签: 中华绒螯蟹 感官评价 新鲜 腐败
  • 简介:外伤致手指Ⅰ区指伸肌腱断裂伴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表现为手指远节指间关节屈曲、背伸不能的一种畸形称为骨性锤状指。X线侧位片可见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撕脱骨块向背侧移位。自2009年2月以来,本院采用闭合针阻挡加压骨折块法治疗骨性锤状指,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骨性锤状指 骨折块 克氏针 治疗 加压 撕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评价针固定治疗小儿跟骨骨折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跟骨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针固定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3年,70例患者术后2~3个月完全愈合,(3.4±0.5)个月后完全负重,X线下单侧跟骨高度与健侧比值为(95.3±4.6)%,且2年后跟骨基本恢复至正常长宽高;AOFAS评分为(88.34±1.23)分,术前Bohler角为(16.3±2.6)度,术后为(24.8±10.5)度;70例患者中,43例恢复佳、20例恢复良好、4例恢复尚可、3例恢复差,优良率为90.0%(63/70)。结论针固定治疗小儿跟骨骨折的疗效十分显著,且能有效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还能加速患者病情康复,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克氏针固定 小儿跟骨骨折 手术技巧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的尺骨鹰嘴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urphy等人提出的鹰嘴骨折评分系统对患儿进行评分,临床评估共15分(包括术后疼痛、功能、活动范围3个方面),影像学评估4分。总分〉18分为优秀,17分为良好,16分为一般,〈16分为差。结果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16±6.15)个月。根据Murphy评分标准,平均疼痛评分(4.86±0.35)分,功能评分(5.00±0.00)分,运动范围评分(4.86±0.35)分,影像学评分(4.00±0.00分),平均总分(18.73±0.69)分。随访结果优秀26例,良4例,一般0例,差0例。随访结果优秀的病例中,22例为单纯尺骨鹰嘴骨折,其中1例伴桡骨颈骨折,3例伴肱骨外髁骨折。随访结果良的病例中,3例伴桡骨颈骨折,1例伴肱骨外髁骨折。结论应用针可吸收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具有骨骺损伤小、固定效果可靠、皮肤刺激小、费用低廉、术后可早期活动、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切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尺骨鹰嘴骨折 可吸收缝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重建钢板与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锁骨骨折患者共82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针内固定,对照组重建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临床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并发症、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有显著差异。结论重建钢板与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针内固定具有医疗成本小的特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重建钢板 克氏针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掌指骨骨折患者施予微型钢板、针内固定的价值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针内固定的30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微型钢板的30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微型钢板在运用到对掌指骨骨折患者施予治疗后,其比较针内固定来说,治疗的成效更优,方便患者尽早开展恢复锻炼,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克氏针内固定 治疗 微型钢板 效果 研究 掌骨骨折
  • 简介:闭合复位针外固定,因其疗效确切且方便拔除等优点,临床广泛应用于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但针外露易造成针道感染,因此,针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银离子抗菌功能性敷料对预防针道感染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外固定 针道护理 银离子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针固定的临床情况。方法将2014年3月份-2017年8月份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9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针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1.67%(44/48),较比对照组85.42%(41/44)的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10.42%(5/48)的发生率,较比对照组12.50%(6/48)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较比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针固定治疗较比切开复位针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针内固定术治疗对预后康复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30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0例行闭合复位针内固定术治疗者作为研究组,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时间,并评估1年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②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术后1年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闭合复位针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并发症少,风险低,且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尺桡骨干双骨折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