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张超随着夏天的来临,气温也随之增高,人体内的血管系统随着升高的温度导致血管阻力发生了下降的现象。那么气温升高,大量的汗液随之而来,就会导致血液容量的减少。维持血压的三大要素包括:血管阻力、血液容量、心脏功能。随着夏季的气温升高,血液容量的减少,使人体血压低于春、秋、冬三个季节,尤其是冬季。所以,夏季是低血压的高发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范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血压患者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及体位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老年高血压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低血压的发病情况,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研究。结果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184例(61.3%),餐后低血压57例(19.0%),体位低血压59例(19.7%)。餐后及体位低血压观察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脉压增宽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预见性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效果有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血压患者脉压增宽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对餐后低血压及体位低血压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脉压增宽 餐后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血压患者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及体位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3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老年高血压脉压增宽、餐后低血压、体位低血压的发病情况,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研究。 结果 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 184例( 61.3%),餐后低血压 57例( 19.0%),体位低血压 59例( 19.7%)。餐后及体位低血压观察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脉压增宽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05),但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预见性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效果有差异( 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血压患者脉压增宽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对餐后低血压及体位低血压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脉压增宽 餐后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n=43)与并行体位低血压节律评估干预实验组(n=4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体位低血压节律评估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 老年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我院进行高血压合并体位低血压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长效降压药治疗以后,对该药物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随机对52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n=26)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n=26)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胶囊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压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要高于对比组,治疗前后血压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在我院进行高血压合并体位低血压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长效降压药治疗,能够有效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降压效果明显。

  • 标签: 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降压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致反射低血压进行观察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心血管介入治疗致反射低血压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32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其反射低血压发生率、临床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反射低血压发生率(3.12%)明显低于对比组(21.87%),P<0.05;研究组的临床观察指标皆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对比组(71.87%),P<0.05。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治疗致反射低血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发病率、缩短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与血压恢复正常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血管介入 反射性低血压 护理
  • 作者: 陈小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四川资中6412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28-02老年人透析为什么容易低血压?当老年人患有毒症病时,就要通过血液透析降低死亡率,但是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是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人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的概率高达55%左右。这些年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进行透析的老年人人群居多,并且很多老年人都会患有糖尿病等疾病,这就使得透析出现的低血压情况一直无法下降。在老年人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由于老年患者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但是他们的饮水量较低,这时对老年人进行血液透析是,如果透析率过高,就会造成老年人体内的循环血量不足,进而使得血容量下降;第二,植物神经病变在很多尿毒症患者中十分常见,而在一些糖尿病患者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第三,肾性贫血纠正不良;第四,老年人患者的营养不良,很多老年人患者都存在一些蛋白质等营养不足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不合理的饮食造成的;第五,在服用降压药时不够合理;第六,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吃饭或者透析的温度条件不合理;第七,老年患者的血管储备能力下降,从而在透析过程中极易出现低血压。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在透析过程中做好低血压的预防工作,减少发生低血压的概率,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及早恢复健康。预防老年人透析低血压的方法低血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造成低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如果在饮食上不够注意,就会造成低血压的出现。而老年人由于上述的原因,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极易出现低血压,所以就要对透析低血压进行合理预防。注意自己的合理饮食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就说明很多疾病与自己的饮食有很大关系,所以老年人在对透析低血压进行预防时,要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进行合理调整与改善,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老年人要给自己制定一份营养餐计划表,在表中对该吃的食物与不该吃的食物进行罗列,这样才能时刻提醒自己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比如要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等含量加高,能够满足老年人的营养需求,还不会对老年人造成负担。同时也要对饮食进行合理搭配,提升饮食的营养性与健康性,这样才能确保在透析时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只有保持健康、营养的饮食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引起低血压与心率减慢的原因与处理措施。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实行心脏介入手术后出现低血压与心率减慢患者102例。其中血管迷走反射84例,急性心包塞18例。予以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患者其症状反应。结果针对54例血压降低与心率减慢患者予以阿托品观察3min内,其症状全部消失,心率与血压恢复正常;表明51例血管迷走反射换这种,6例有效,45例给予阿托品后3min不能缓解其症状,静脉注射多巴胺5-10mg后症状消失,3例心包填塞患者两种药物均无效。阿托品给药3min内有效率为11.1%;其余48例患者均直接注射多巴胺,血管迷走患者100.0%有效;18例心包填塞患者中,有1例死亡,17例患者均予以相关治疗后存存活。结论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压与心率减慢时,需立即注射多巴胺,如血压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需考虑为心包填赛,需加强检查诊断,立即采取措施救治。

  • 标签: 心脏介入治疗 低血压 心率减慢
  • 简介:摘要透析过程中平均收缩压较透析前下降到90mmHg以下或者动脉压下降30mmHg以上称为透析低血压1。这种低血压发生的速度很快,常常中断血液透析,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从而导致透析不完全,影响透析的速度和效果,严重时甚至可以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2。因此,及早发现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并且及时治疗,这对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血透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减轻患者的痛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低血压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方法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满足本次研究条件的患者纳入其中,透析过程中收缩压值低于90mmHg,或者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下降20mmHg,且伴有临床症状需要回输生理盐水的患者定义为透析中低血压,采用胸部平片评估患者血管钙化情况。结果48例患者,出现20例主动脉血管钙化情况,且血管钙化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血管钙化患者(P<0.05);低血压患者的血管钙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低血压情况患者(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综合分析可知,血管钙化是影响患者低血压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血管钙化与低血压存在较大的关联,控制血管钙化进程能有效减少低血压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老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血压 血管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在糖尿病体位低血压治疗中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以来收治的80例糖尿病体位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控制血糖,给予观察组患者在藏桂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3.8%,对照患者的治愈率为47.2%,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体位低血压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治愈率,而且治疗彻底,很少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针灸 糖尿病 体位性低血压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月 80例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运用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 标签: 低血压 护理分析 心血管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方法: 择取本院 2017.06 到 2019.05 时段内终末期肾病患者共 70 例,以抽签法划分为甲组( 35 例)和乙组( 35 例)。患者均施行血液透析治疗,但甲组透析前位采取预防措施,乙组透析前采取低血压预防措施,比较患者低血压总发生率。 结果: 甲组低血压总发生率为 25.71% ,乙组为 5.71%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于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强调低血压预防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或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低血压 原因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于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护理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价值分析。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内科于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血液透析伴低血压患者66例进行研究观察,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33例,予以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33例,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比对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情况具有一致,护理后,研究组患者DBP、SBP中位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数值(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中位数值具有一致,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中位数值显著高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护理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并发症 低血压 中西医结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低血压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关键,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希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原因;护理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hypotension in hemodialysis, and tak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nursing measures for different causes, so a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ypotension. Methods the existing data were analyzed by consulting relevant data. Results different nursing strategies were taken for different causes of hypotens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hypotens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hemodialysis. Conclusion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 are the key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ypotension in hemodialysis,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patients' life hope and quality of lif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血液透析术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应用,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方法将152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目标组(76例)和常规组(76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目标组建立在行为改变模型上分三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作为干预手段。并进行评价总结两组体重状况及血压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目标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达标程度、主动提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o.01),透析患者透析前后体重变化、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o.05),结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能有效的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体重、血压,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低血压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关键,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希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发生原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