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骨水泥和生物在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骨水泥)与对照组(生物),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43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优良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水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手术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具有极高安全性,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型假体 骨水泥型假体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背景:股骨短缩是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常见现象,其发生、临床症状及其转归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短缩的发生、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股骨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患者的X线片测量股骨短缩情况,记录股骨短缩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预后情况;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与Singh指数等情况,分析股骨短缩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110例患者中股骨短缩≥5mm的发生率为55.5%(61/110),≥10mm的发生率为33.6%(37/110),≥20mm的发生率为6.4%(7/110)。75.4%的股骨短缩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股骨短缩组的平均髋关节Harris评分低于无短缩组(P〈0.05)。疼痛是股骨短缩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股骨短缩的发生与骨折的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骨骼质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股骨短缩组对骨折愈合无明显影响,但与晚期股骨头坏死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有较高的股骨短缩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应密切观察。股骨短缩可一定程度上影响髋关节功能,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骨折的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骨骼质量是决定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股骨短缩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颈短缩
  • 简介:【摘要】:由股骨头下至股骨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尤以老年女性较多。由于老年人股骨骨质疏松脆弱,且承受应力较大,所以只需很小的旋转外力,就能引起骨折。老年人的股骨骨折几乎全由间接暴力引起,主要为外旋暴力,如平地跌倒、下肢突然扭转等皆可引起骨折。少数青壮年的股骨骨折,则由强大的直接暴力致伤。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治疗方法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实施的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总共收治老年股骨骨折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各30例的两组。一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为观察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83.33%,对照组60.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治疗及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7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56例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论对股骨骨折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临床专科护理等综合优质护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良好治疗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在股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股骨骨折治疗患者,全部病例均经X线检查后再行螺旋CT容积扫描和行股骨三维重建处理,并加以对比总结。结果31例股骨三维重建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X线平片检查有2例未能显示股骨骨折。结论MSCT在显示股骨细微骨折及三维重建技术显示股骨空间关系上具有优势,诊断准确率高,对术前明确诊断及手术方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螺旋CT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置换手术后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56例,给予术前运动指导、心理及术后饮食、预防并发症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精心护理后,56例老年患者中,股骨功能恢复正常者45例(80.4%),功能改善不显著8例(14.2%),中途放弃治疗3例(5.4%),总有效率为94.6%,且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做好股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期护理工作,不仅显著提升手术的成功率,而且有效减少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益于病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老年患者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骨科患者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卧床时间长、疼痛、胃肠的蠕动不良、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等)而发生便秘,老年骨科疾病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达90%。股骨骨折在老年骨折中占有重要比例,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股骨骨折需要较长卧床时间,加上年老体弱等因素,使便秘成为困扰这一群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是根据收集的资料,并且设定必要的观察指标,然后总结了相应的护理经验。

  • 标签: 股骨 骨颈 骨折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股骨骨折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老年股骨骨折10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53例和乙组53例进行相同的手术治疗,并对乙组术后实施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并对比。结果乙组住院天数短于甲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甲组,治疗满意度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骨折术后护理效果较好,应用意义较大,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术后护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骨折的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方式是否具有更好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市医院进行治疗的46个股骨骨折患者,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23个。A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而B组实行舒适护理。一段时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采访,把患者对所受护理的评价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总好评度为78.6%,B组患者的总好评度为96.8%,B组的总好评度大大高于A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股骨骨折的护理中将大大提高患者对所受护理的好评度,能够有效地减少医患纠纷,广泛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总好评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护理对股骨骨折术后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300例行股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分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骨折术后采用分期护理干预,既能提高满意度,又可改善髋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分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 髋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12月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29例,术后通过一般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功能恢复情况。29例中,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者1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16例,非手术治疗2例,给予牵引,并采用消炎、止痛、消肿等对症处理。结果术后进行DR摄片,提示患者恢复良好后出院。结论术后早期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及精心护理,可促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早期恢复。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基础护理在股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12月,医院骨外科共收治股骨骨折92例,纳入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管理。2017年1月—12月,医院骨外科共收治股骨骨折94例,纳入观察组,强化基础护理,包括优化管理、技术改进两个方面。对比护理质量、基础护理相关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床单元管理、体位管理、大小便护理、口腔护理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基础护理可使股骨骨折患者获益,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基础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对54例股骨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并发症1例,经治疗后治愈,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积极做好股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利于病人早期康复。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现状,影响因素,康复护理干预现状。笔者认为,康复师介入骨科病房,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系统的、科学的锻炼计划;护理人员根据整体护理程序指导和督促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锻炼和饮食指导;出院后的康复期,以家庭为基础,家属参与,社区为依托给予持续性康复护理干预,通过电话随访,微信指导,家庭访视继续跟进和督促,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锻炼的信心,使患者在整个康复过程中积极主动配合,以促进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身心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康复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比较空心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GardenⅡ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1例老年无移位股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空心钉组(对照组)2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观察组)25例,术后随访10个月。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首次下地功能锻炼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GardenⅡ老年股骨骨折按照经术前评估一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可考虑的选择。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GardenⅡ型 人工股骨头置换 空心螺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高龄股骨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进行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术后7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均低于实验组,疼痛程度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模式有助于减轻高龄患者股骨骨折行股骨头置换的疼痛,促进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龄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置换 整体护理心得体会。
  • 简介:背景: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骨折的手术方式多样,但关于最优手术方案的选择仍无统一意见。目的:比较顺向长髓内钉和逆向髓内钉联合空心钉在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骨折中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本研究纳入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因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骨折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枚髓内钉组(30例)和联合内固定组(33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股骨干AO分股骨Garden分、合并伤、受伤至手术时间;术中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Garden指数;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术后负重开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其他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近,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枚髓内钉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联合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枚髓内钉组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术后膝前痛发生率、Harris评分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与联合内固定组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结束,除外术后膝前痛,其他并发症:单枚髓内钉组9例(30.0%),联合内固定组1例(3.3%);单枚髓内钉组显著高于联合内固定组(P〈0.05)。单枚髓内钉组的7例(77.8%)其他并发症发生在股骨不稳定骨折患者中。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于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骨折均有效,但当有股骨移位时,更推荐联合内固定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股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与闭合复位内固定(CRIF)治疗移位儿童股骨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本专业相关杂志。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8月,收集ORIF与CRIF治疗移位儿童股骨骨折的文献,严格评价文献质量及提取相关资料。运用Revman5.0软件统计并分析数据,评估其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10篇ORIF与CRIF治疗移位儿童股骨骨折疗效比较的文献,共309例患儿,其中163例患儿行ORIF术,146例行CRIF术。ORIF组术后骨折解剖复位率[RR=0.33,95%CI(O.22,0.49),P〈0.05]和关节功能Ratliff评定优良率[RR=0.73,95%CI(O.62,0.85),P〈0.05]均高于C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IF组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RR=1.93,95%ci(1.13,3.31),P〈0.05]、髋内翻发生率[RR=2.38,95%CI(1.07,5.27),P〈0.05]以及骨折不愈合率[RR=2.72,95%CI(1.05,7.04),P〈0.05]均低于C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RIF比较,ORIF治疗移位儿童股骨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较高,故ORIF治疗移位儿童股骨骨折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儿童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移位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疗法分成置换组和内固定组,每组40例。内固定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术治疗,置换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再手术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年的髋关节功能。结果内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25.0%、再手术率22.5%均显著高于置换组的术后并发症率10.0%、再手术率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术后1、2年的髋关节功能(77.5%、80.0%)显著优于内固定组(65%、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骨折,其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