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乳糜泻患者有小肠粘膜异常,无麦胶饮食可以改善症状及形态学的异常,但再次进食麦胶食物后可以复发。以前曾被称为非热带性脂痢、麦胶敏感性肠病、特发性脂肪泻或原发性吸收不良。

  • 标签: 乳糜泻 小肠粘膜 流行病学 脂肪泻
  • 简介:患者女性,51岁。2008年3月在我科接受全身麻醉下左颈部肿物摘除术。术中病理检查证实为左颈部乳头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后行左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和甲状腺结节探查术,病理检查未见癌组织。术中分离颈内静脉下段时,可见少量清亮透明液体,但未发现明确漏出点,未予特殊处理。第2天,患者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左胸壁肿胀,术区可见少量乳白色液体漏出(见附2页图①)。纤维喉镜检查:左下咽部膨隆,会厌向右侧隆起、肿胀,呈乳白色塑料皮样外观,咽喉部黏膜光滑。喉部及肺部CT扫描:喉旁、颌下、左颈部及左前胸壁弥漫性肿胀,伴左颈部软组织积液,

  • 标签: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乳糜胸 乳糜漏 颈清扫 纤维喉镜检查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乳糜泻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确诊后,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替补疗法,一旦疑诊本病,应予无麦胶饮食。

  • 标签: 乳糜泻 治疗
  • 简介:乳糜泻系指由于摄入小麦、大麦和黑盘中的麸质,引起多种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的一种小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诊断依赖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标志物和小肠活检组织的特征性表现.经去麸质饮食治疗后临床症状可获改善。在过去10年中,随着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的出现.人们对乳糜泻及其患病率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其诊断策略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现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

  • 标签: 临床诊断 乳糜泻 慢性炎症性疾病 血清标志物 临床症状 吸收障碍
  • 简介:摘要乳糜胸是手术及淋巴系统疾病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线引导下的介入治疗作为治疗乳糜胸的一种新兴手段,其疗效不亚于传统手术治疗。本文在论述乳糜胸病因和诊断的基础上,针对乳糜胸在X线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进一步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糜胸,通常也可称为乳糜性胸腔积液,是胸腔积液的一种罕见形式,定义为胸膜腔中存在乳糜。大多数外伤病例是由与胸导管密切相关区域的手术或侵入性操作而引起的。在众多非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是淋巴瘤。胸水甘油三酯水平>110 mg/d L仍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其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饮食控制(中链脂肪酸饮食或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生长抑素或奥曲肽减少淋巴液生成及流动;手术治疗方面,胸导管结扎术、胸膜粘连术均安全有效。因为乳糜胸为临床相对少见的疾病,且病因复杂、临床症状较重,如不能及时诊断及正确治疗,死亡率较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其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糜泻是由于遗传易感基因个体摄入含麸质蛋白的谷类及其制品后而诱发的自身免疫性肠道疾病。近年来发现其全球血清患病率约为1%,且呈逐渐增长趋势。但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导致很多患者未能被明确诊断而延误治疗。故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乳糜泻的诊疗新进展,以提高公众对乳糜泻的认识,从而推动我国对乳糜泻的预防和控制。

  • 标签: 乳糜泻 麸质蛋白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糜血对血常规、出凝血测定及不抗凝类各项生化检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静脉采血并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测定及不抗凝类各项生化检查的50例体检者,受检者身体状态均良好,在经过高脂肪饮食并呈现乳糜血现象后,进行二次采血,分析其血液样本。结果:50例受检者的第一次血常规、出凝血测定及不抗凝类各项生化检查的结果都显示为正常,而在改变饮食后,所有受检者的二次化验均表现除了乳糜血症状,其中35例轻微、15例严重。结论:乳糜血属于病理现象,其发生与血脂浓度有关,且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 标签: 乳糜血 影响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术后患者发生乳糜胸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所选共60例肺癌术后病例,受试者均并发乳糜胸,就诊于2021.01~2022.10内,试验比对以2组展开,按数字表法均分为30例/组。甲组应用基础护理,乙组则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对比2组依从性、满意率及护理质量。结果:比对2组依从性总占比,甲组数值较低,而乙组数值较高(P<0.05)。比对2组满意总占比,甲组数值较低,而乙组数值较高(P<0.05)。比对2组护理质量4项评分,甲组数值较低,而乙组数值较高(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发生乳糜胸时在基础护理前提下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则可提升其依从性和护理质量,且患者多数满意,可推广借鉴。

  • 标签: 肺癌 手术 乳糜胸 护理效果
  • 作者: 王斯瑶 李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新生儿内科,沈阳 110004 王斯瑶现工作单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 510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新生儿内科,沈阳 110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及乳糜腹的临床特征和住院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诊断先天性乳糜胸及乳糜腹的新生儿临床资料,按照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特点。结果全部患儿25例,男女比例3.2∶1,胎龄30~39周,出生体重1 620~4 770 g,产前发现胸(腹)腔积液者20例(80.0%),胎儿水肿5例(20.0%)。乳糜胸21例(84.0%,5例合并乳糜腹),双侧乳糜胸14例(66.7%),单侧乳糜胸7例,其中右侧6例(85.7%),单纯乳糜腹4例(16.0%)。存活组15例,其中乳糜胸11例(73.3 %),乳糜腹3例(20.0%),1例乳糜胸合并乳糜腹(6.7%)。死亡组共10例,均为早产儿,其中乳糜胸9例,7例为双侧乳糜胸(70.0%)。死亡组中位胎龄(33周)及出生体重(2 486 g)明显低于存活组(38周和3 342 g),产前诊断时平均胎龄[(30±1)周]明显低于存活组[(34±1)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机械通气的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新生儿的出生胎龄、体重、产前诊断时胎龄等因素影响先天性乳糜胸及乳糜腹的生存结局,早产、宫内诊断时胎龄小及双侧乳糜胸者病死率高。

  • 标签: 新生儿 乳糜胸 乳糜腹
  • 简介:摘要与胰腺术后其他并发症相比,乳糜漏发生率较低,但胰腺术后乳糜漏导致大量淋巴液丢失,极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对于胰腺术后乳糜漏,目前多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通过改变饮食和肠外营养等方式可使多数患者痊愈。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进一步采取有创性治疗甚至外科手术。

  • 标签: 乳糜漏 胰腺手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 选择在 2016年6月〜2019年6月共收治24例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的护理需注意观察临床症状, 监测胸腔引流液,同时进行心理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必要时进行胸腔灌注治 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后出院。结论 通过对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的护 理方式,加速了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癌 乳糜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方法7例乳糜胸患者治疗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乳糜胸患者均保守治疗治愈。1例乳糜胸患者经手术治愈。术后随访3月未发生乳糜胸。结论早期发现乳糜胸,积极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 标签: 肺癌术后 乳糜胸
  • 简介:目的分析乳糜血液对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程度的乳糜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HBsAg质控血清,对不精密度及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乳糜血液不精密度:批内平均CV6.1%,批间平均CV23.9%,轻度乳糜血液CV16.0%,中度CV25.8%,重度CV40.3%。不同程度的乳糜血液随放置时间的延长,OD值下降,轻度乳糜血液下降4.4%,中度下降15.8%(P〈0.05),重度乳糜血液下降61.3%(P〈0.05),并出现灵敏度降低及不同程度的漏检,HBsAg含量1.5ng/ml的乳糜血液阳性漏检率6.7%,HBsAg含量1.0ng/ml的乳糜血液阳性漏检率12.0%,HBsAg含量0.5ng/ml的乳糜血液阳性漏检率34.3%。结论不同程度的乳糜血液随放置时间的延长,OD值下降,灵敏度降低,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检,检测乳糜血液时,轻度乳糜血液放置时间不超过3d,中度放置时间不超过1d,重度的必须立即检测。

  • 标签: 乳糜血液 ELISA 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糜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临床乳糜胸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乳糜胸患者,保守治疗治愈5例,好转5例,无变化18例,死亡2例,手术治疗12例,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2例。结论早年对乳糜胸的治疗大多采用保守的方法,包括禁食或进低脂或无脂饮食,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输血,补充血浆,补充氨基酸。多数学者主张采用积极的手术治疗,从而明显降低了乳糜胸的死亡率。

  • 标签: 乳糜胸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与胰腺术后其他并发症相比,乳糜漏发生率较低,但长期、大量乳糜漏可引起营养不良、免疫抑制、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胰腺术后乳糜漏的发生与术中淋巴结清扫所致的乳糜池或淋巴管损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等有关。因其临床特征不明显,诊断主要依靠引流液成分分析,现行诊断标准普遍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小组专家共识标准,但该标准仅适用于孤立性乳糜漏,临床适用价值仍有争议。引流液成分分析和腹部CT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而淋巴管造影不仅可以明确渗漏部位,还具有治疗价值。乳糜漏的治疗通常采取阶梯式治疗策略,通畅引流、调整饮食、生长抑素药物等保守治疗可使多数患者痊愈,手术治疗较少使用,手术效果有待进一步考证。术中妥善结扎淋巴管,优化围手术期的管理措施,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预防术后乳糜漏,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胰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乳糜漏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在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24例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的护理需注意观察临床症状,监测胸腔引流液,同时进行心理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必要时进行胸腔灌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后出院。结论通过对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的护理方式,加速了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癌 乳糜胸 护理
  • 简介:乳糜胸是胸部手术后重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治疗,往往会因大量体液丧失,水及电解质代谢失衡、低蛋白血症等,导致循环衰竭,甚至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我院于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完成食管癌手术360例,其中并发乳糜胸9例,占同期食管癌手术的2.5%。

  • 标签: 食管癌手术 术后乳糜胸 正确治疗 电解质代谢失衡 胸部手术后 低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