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带锚线钉与髌骨切除法治疗髌骨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某院2014年收治的60例館骨撕脱性骨折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采用带线锚钉及髌骨切除法治疗,对两组的手术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锚钉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髌骨切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技术治疗急性館骨撕脱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

  • 标签: 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 锚钉 髌骨下极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临床效果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钢丝内固定,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功能完全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较快,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张力带 髌骨下极骨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指导临床髌骨骨折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观察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创科住院部所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共计8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CR检查确诊。将8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A组、B组,每组患者各计40例。A组患者以钢丝环扎内固定方法治疗,B组患者以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B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A组75.50%(31/40),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优于钢丝环扎内固定方法,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内固定 髌骨下极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调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可调式髌骨爪治疗24例髌骨骨折。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20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结论可调式髌骨爪操作简单、方便,固定牢固,损伤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低弹性模量,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髌骨下极骨折 可调式 髌骨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髌骨粉碎性骨折用带线锚钉固定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这1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都接受带线锚钉进行固定疗效。观察分析这10例患者预后的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以及其骨折的愈合状况。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这10例患者的手术切口皆于I期完全愈合,没有任何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或是伤口愈合延迟的情况出现。在对这10例患者随访6至24个月,无任何一例患者出现分离移位情况、锚钉松动退出情况以及伸膝受限情况,所有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针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带线锚钉进行固定治疗是一种非常可靠安全的治疗手段,其操作简单,给患者带来的创伤也比较小,用时短、安全牢靠,具有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带线锚钉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撕脱骨折运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髌骨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疗效,随访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结果19例患者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17例获得随访,随访结果骨折固定可靠、骨折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7周,无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6月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良率100%。结论髌骨撕脱骨折运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固定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髌骨下极撕脱骨折 带线锚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髌骨粉碎性骨折用带线锚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4月我院接受的8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41例,分别实施的是髌骨切除术以及带线锚钉方式治疗,治疗后总结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案例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的优良几率更高,是95.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几率更低,是4.9%,和对照组对比,优势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2=8.33)。结论:针对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实施带线锚钉的方式治疗,其效果显著,相对比其他方式,有突出的作用,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带线锚钉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锚钉治疗38例髌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髌撕脱骨折患者38例,采用5.5mm锚钉进行治疗,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观察和随访,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58例完全获得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38例患者中有35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3例患者出现了关节强直。治疗的优良率达92.1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髌骨骨折分离移位及髌韧带切割滑脱的情况。结论采用锚钉治疗髌撕脱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复位并固定骨折,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髌骨下极撕脱骨折 锚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8年12月~2019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73例,均为髌骨骨折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髌骨爪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直间断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住院时间、髌骨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爪行切开复位内固定、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直间断固定两种方式对于髌骨骨折患者均有良好疗效,但是Krachow法缝合联合钢丝垂直间断固定避免了髌骨爪从髌骨骨折碎块间切出等情况的发生,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内固定方法 髌骨下极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背景: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外骨折,治疗时存在一定困难,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为髌骨骨折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分析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治疗45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随访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骨折部位左侧23例,右侧22例;受伤至治疗时间3~11h,平均(5.2±1.5)h。手术时间82~146min,平均(112.6±22.6)min,术中出血量80~350ml,平均(202.6±70.7)ml,术后无明显并发症。4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36个月,平均(20.6±4.8)个月,术后6周随访时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Insall-Salvati指数为0.9~1.2,平均1.1±0.1;Bostman评分为24~30分,平均(27.3±2.0)分。结论:经髌骨胫骨结节环形钛缆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效果满意,不影响患膝关节术后功能,可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髌骨下极骨折 环形钛缆固定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线锚钉治疗髌骨撕脱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髌骨撕脱性骨折患者,患者均采用5mm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对患者随访3个月到12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的3个月,Bostman评分是(24.21±3.09)分,手术后的12个月,Bostman评分是(27.35±3.56)分,前后对比,患者的Bostman评分呈上升趋势,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带线锚钉技术对于髌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能避免二次手术,手术的创伤较小,骨折位置固定可靠,手术后能及早地锻炼,恢复时间缩短,可以推广。

  • 标签: 带线锚钉 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部钢板固定系统(HPS)与经典锚钉缝线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61.7±11.3)岁;采用HPS固定治疗。B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为(60.0±10.5)岁;采用锚钉缝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9.4±10.8)min]显著短于B组患者[(66.5±1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2±1.8)、(12.1±2.4)周,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分别为(0.85±0.12)、(0.91±0.1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年屈膝角度(124.5°±14.6°)及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分[(29.3±3.5)分]显著优于B组患者[(113.2°±11.1°)、(26.2±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B组2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结论与经典锚钉缝线固定比较,HPS固定治疗髌骨骨块的固定更牢固,手术时间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 标签: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骨钉 张力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AO分型34-A1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7~77岁[(51.4±11.5)岁]。23例采用微型钢板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A组),27例采用钢缆环扎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B组)。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和Bostman评分。观察两组并发症(感染、内固定失败及激惹等)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4.1±2.1)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9±1.8)周,B组为(10.3±1.4)周(P>0.05);末次随访时A组膝关节活动度为(129.2±9.7)°,优于B组的(122.3±11.0)°(P<0.05)。末次随访时A组膝关节Bostman评分为(27.6±1.8)分,B组为(26.8±1.9)分(P>0.05)。A组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B组2例在骨折愈合后随访出现克氏针退钉张力带脱落,无明显不适,未予以特殊处理。结论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微型钢板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较钢缆环扎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膝关节活动度更好,且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髌骨 骨折固定术,内 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张力带钢丝联合带线锚钉应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运用张力带钢丝。观察组36例,采用张力带钢丝加一枚带线锚钉。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比对。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愈合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张力带钢丝加一枚带线锚钉应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疗效明确,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值得院方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张力带钢丝联合带线锚钉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髌骨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32例髌骨骨折(AO/OTA34-A1)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6例,观察组采取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Krachow缝合法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采用髌骨爪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本组获12~23个月,平均(16.2±0.30)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疼痛和屈伸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B?stman评分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6±0.43)个月,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9±0.52)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两组术后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均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观察组为(129.4±0.43)°,对照组为(129.1±0.51)°;膝关节B?stman评分,观察组为(29.6±0.23)分,对照组(29.4±0.20)分。结论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Krackow缝合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髌腱的完整性,以维持膝关节功能,操作方便,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对髌骨骨折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折切开复位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