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用带线锚钉固定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用带线锚钉固定疗效观察

王勇

贵州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 贵州印江 555200


【摘要】目的:分析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用带线锚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4月我院接受的82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41例,分别实施的是髌骨下极切除术以及带线锚钉方式治疗,治疗后总结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案例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的优良几率更高,是95.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几率更低,是4.9%,和对照组对比,优势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2=8.33)。结论:针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实施带线锚钉的方式治疗,其效果显著,相对比其他方式,有突出的作用,值得实施和借鉴。

【关键词】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带线锚钉;效果分析

髌骨骨折的发生几率比较高,是当前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直接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在短期内无法正常的行走。在活动的时候膝关节出现剧烈疼痛,甚至出现骨擦感,部分患者会存在移位骨折的现象,对骨折线间隙造成影响。在当前对临床治疗必须引起重视,严格的按照现有临床治疗方案对其进行干预,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其中带线锚钉方式可行性高,为了分析效果,选择82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41例,分别实施的是髌骨下极切除术以及带线锚钉方式治疗,治疗后总结效果,其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2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41例。对照组的男女分别是25例和16例,年龄区间是17-58岁,平均年龄是42.22±0.58岁。观察组的男女分别是24例和17例,年龄区间是20-60岁,平均年龄是44.25±0.53岁。对比两组案例的基本资料可知,无明显的差异(P>0.0)。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首先进行麻醉操作,逐层切开分离显露骨折端后,进行血肿的清除处理,采用生理盐水对骨折端进行清洗,去掉游离的碎骨块。对照组的案例实施的是髌骨下极切除术进行治疗,去掉游离的骨块之后,切掉碎骨块,使其修复后保持平整。采用不可吸收粗线进行固定,观察骨折复位情况以及固定情况狂。观察组的案例实施的是带线锚钉方式治疗,将一个锚钉从下极粉碎性骨折处打通,缝线采取的是8字方式缝合,采用相同的肌腱缝合法对髌侧部韧带穿过,而后打入中部地带,进行收紧之后打结,采用相同的手段由内部近处髌骨打入髌韧带,最后进行复位缝合处理。也可以采取网兜式捆绑方式,将4个锚钉穿入到完整区域,缝线使其固定在其中一个锚钉上,另外在下级髌韧带依附点进行打结处理[1]

1.3指标分析

(1)分别两组案例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2)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实施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分别两组案例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的优良几率更高,是95.2%,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细数据分析如表1:

表1:两组案例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优良几率

对照组

41

28

2

11

73.1%

观察组

41

37

2

2

95.2%

P值

0.00

2

8.25

2.2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不良反应情况

对比和分析了两组案例不良反应现象,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几率更低,是4.9%,和对照组对比,优势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2=8.33),详细数据分析如表2:

表2:两组案例的不良反应几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血管受损

锚钉松动

髌骨关节炎

发生几率

对照组

41

2

3

1

14.6%

观察组

41

1

1

0

4.9%

P值

0.00

2

8.33

3.讨论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发生几率比较高,直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其中髌骨作为伸膝的重要关节,如果出现受伤的现象,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当前对髌骨的认知逐渐加深,在重建伸膝装置的时候,需要恢复髌骨的长度[2]

在当前对髌骨骨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其髌骨下极的手术治疗分为内固定和髌骨部分切除等,髌骨下极切除联合髌韧带上移修补术,从当前生物力学的角度上看,髌骨下极切除之后,髌韧带和保留的髌骨体缝合,可缩短髌韧带的程度,出现髌骨整体下移的现象,后期的创伤性髌股关节炎的几率也随之提高。术后的各项指标会出现异常,甚至出现腱-骨愈合难度大的现象。髌骨下极张力带钢丝内固定主要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以及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由于粉碎的程度比较高,克氏针和空心钉等无法达到理想的固定效果,术后采取石膏进行固定[3]

带线锚钉的方式有重要的作用,在治疗中,最大程度的保留髌韧带强度和伤口恢复的结构,能让骨和腱之间结合在一起,可以化解骨折和韧带的张力,让骨折在毫无张力的情况下愈合。 此外手术创伤相对小,对复位操作相对简单,在带线锚钉的设计过程中,能确保关节在锻炼的时候不会脱落,进到的进入膝关节功能,避免关节炎的出现。经过临床的合理治疗后,能改善不良反应,但是手术创伤比较小,在复位操作的阶段,需要确保关节在恢复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脱落的现象[4]。此外加上患者的自身症状比较特殊,在治疗的阶段,要明确临床的治疗注意事项,术后积极配合接受治疗,通过切实有效的恢复治疗后,锻炼自身功能,提升了骨组织的相容性,不良反应少。在治疗的阶段,注意的是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教育,是明确临床治疗的注意事项,积极的配合接受治疗,避免恶化[5]。带线锚钉的方式操作简单,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减少了其痛苦,患者整体治疗依从性高[6]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的优良几率更高,是95.2%,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比和分析了两组案例不良反应现象,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几率更低,是4.9%,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实施带线锚钉方式干预,其效果突出,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几率。

综上所述,带线锚钉的方式可行性更高,确保患者习惯功能的恢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实施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福强,麦心,沈荣华.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用带线锚钉固定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20,28(11):1-3.

[2]王华磊,叶向阳,汤立新.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20,23(05):749-750.

[3]徐国浩,宁显宗.单枚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06):619-620.

[4]孔淋淋.应用带线锚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20,39(14):32-34.

[5]贺志亮,王德成,陈学谦,等.老年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08):788-791.

[6]苏坤煌.带线锚钉在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4):20-20.

作者简介:王勇(1973.08-),男,土家族,贵州印江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