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元代《通鉴》学和《通鉴》胡注瞿林东一元代《通鉴》学的发展南宋时期开始形成的《通鉴》学,在元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据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卷2编年类所考,关于《通鉴》方面的撰述有:郝经《通鉴书法》;金履祥《通鉴前编》18卷;何中《通鉴纲目测海》3卷;胡三省...

  • 标签: 《通鉴》学 胡三省 《资治通鉴》 通鉴纲目 黄龙府 历史文献学
  • 简介:吴人韦政腹枵然,好谈诗书,语常不继。或嘲之曰:“此非出‘芝麻通鉴’上乎?”盖吴人好以芝麻点茶,市中卖者,以零残《通鉴》裹包。一人频买芝麻,积至数叶,而以零残语掉舌。人问始末,辄穷,曰:“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

  • 标签: 《通鉴》 芝麻点 吴人 裹包 术部 冯梦龙
  • 简介:梁冀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冀专擅威柄,凶恣日积,宫卫近侍,并树所亲,禁省起居,纤微必知。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吏民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百官迁召,皆先到冀门笺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郎中汝南袁著年十九,诣阙上书曰:“夫四时之运,功成则退,

  • 标签: 《资治通鉴》 随笔 皇后 将军 公主 岁时
  • 简介:《资治通鉴》是旧史书中一部著名的大书,简称《通鉴》。北宋中期,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在一些优秀的助手协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编写完成。《通鉴》以编年体形式,叙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前403——公元959年)共

  • 标签: 《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 后周世宗 北宋中期 编年体史书 范祖禹
  • 简介: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盱,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

  • 标签: 《续资治通鉴》 岳飞 大将
  • 简介:李斯临刑而哭读史有癖,有癖是因为其中有乐,乐趣之一是常于不经意处与极有意味的历史细节邂逅。起初不免粲然一笑,继之则渐生怅惘。读秦国李斯,便有这样的情况。

  • 标签: 《资治通鉴》 札记 历史细节 李斯
  • 简介:<正>《资治通鉴》一书,1956年由古籍出版社据胡克家翻刻元刊胡三省注本校勘标点出版,后又经吕叔湘先生等专家全面校阅,对标点、排校之错误,多所是正。吕先生又撰《(通鉴)标点琐议》一文,给读史者极大启发。然洋洋六百万言之巨著,偶疏之处,亦或有之,今读中华书局第5次重印本,仅秦、汉二纪,得标点疑误处凡数十例,今抽取二十八例,依次排列,就正于方家。

  • 标签: 《资治通鉴》 标点 胡三省 中华书局 古籍 吕叔湘
  • 简介:袁枢编纂的《通鉴纪事本末》使我国史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史学体裁。该文论述了此书的成书过程,分析了此书的思想基础和创新性。认为该书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标签: 袁枢 资治通鉴 纪事本末体
  • 简介:《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生前尚未最后定稿的一部纲目体史书,随着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导思想,《纲目》亦被后世帝王钦定为万世史法、史家准绳,成为十三世纪以来中国封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史学著作之一。本文就《纲目》宋元版本情况进行了一番梳理考证,比较了《纲目》宋元刻本的优劣,指出宋元刻本之间的相承关系,尤其是对《纲目》温陵初刻本在宋元明三代的递修情况作了细致的考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 标签: 通鉴纲目 版本考
  • 简介: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朕为始皇帝,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

  • 标签: 《资治通鉴》 “皇帝” 随笔 “朕” 五帝
  • 简介:《资治通鉴》通过叙事纪言、论理,多方面地说明了赏罚是治国极其重要的政治行为,是维护和实施国家纲纪的手段.那么怎样正确地实行赏罚呢?《资治通鉴》展示了如下原则.l、严肃性原则.历史上有为的政治家都极其严肃地行赏罚.惰文帝扬坚,自己的生活过得很俭朴,史载他:“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赏罚的严肃还表现在不妄赏和不妄罚上.曹操“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丝毫不与”,这就是一例.

  • 标签: 《资治通鉴》 政治行为 无功 李世民 惩恶扬善 陆赞
  • 简介:司马光的名字与《资治通鉴》一起,彪炳于史册。然而,这部规模宏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并非司马光一个人编成的,它是一部集体编写的著作。其主要协修的有当时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刘恕、刘攽和范祖禹。诚如司马康所说:“此书成,盖得人焉。”《通鉴》的初稿,也就是各朝历史的丛目和长编

  • 标签: 刘恕 《资治通鉴》 范祖禹 协修 通鉴外纪 十国纪年
  • 简介:毕沅(1730—1797),江苏太仓人,是一个有个性的官僚文人,以文学著名,乾隆进士,文章做得好,殿试第一,戴上状元桂冠。可他骨子里是文人,做官不像官,治军不管军,宦海沉浮,忽贬忽升。官至湖广总督,依然博览群书,专心治学,迷恋文史,爱好又广又杂,由经史旁及小学、金石地理,常做诗文,有时钻研文史到

  • 标签: 资治通鉴 宦海沉浮 司马光 金石 邵晋涵 博览群书
  • 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史书,记载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到五代的后周显德六年(公元九五九年)上下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史实。《资治通鉴》的意思是取得国家安定的历代鉴戒。

  • 标签: 《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 范祖禹 十三年 吴乘权 司属
  • 简介:《续资治通鉴》一书,是清代乾隆时期在毕沅主持下,有众多幕宾参与修成。毕沅本人从始至终不仅亲自主持、而且实际纂修、修订与考核史料,是本书名符其实的作者,非依仗权力、财力雇人撰书、坐享其成。在其他参修的学者中,学术界往往强调邵晋涵的贡献,但依据史实考证,可知钱大昕的贡献远在邵晋涵之上。而章学诚曾言《续资治通鉴》"二百卷",乃为概略说法,不必因此增添疑窦。冯集梧校订并重新刊刻之《续资治通鉴》,实为全稿,经梳理有关记载,枝蔓歧说均可廓清。

  • 标签: 续资治通鉴 毕沅 纂修过程
  • 简介:硬盘越来越便宜,我们在电脑中也会相应地储存更多的文档和图片。以前是担心没有存储空间,现在则忧虑这么多文件该如何管理。大多数人的电脑硬盘就像个自由市场,如果你想找到卖茄子或者卖土豆的,也许要从市场第一家走到最后一家,挨家看才能找到。而文通鉴这套软件与硬件的结合系统就是为你把文件打理整齐用的。

  • 标签: 电脑硬盘 存储空间 文件 市场 图片 文档
  • 简介:文章指出《资治通鉴》一书历史文学的艺术特点是:论事理,文辞淳深,西汉风韵;塑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叙事件,词章纵横,行云流水;抒情怀,清风穆如,慷慨辛婉;写战争,场面恢宏,恣肆汪洋。

  • 标签: 《资治通鉴》 历史文学 艺术特点
  • 简介:我们都知道,《资治通鉴》与《史记》被世人称为“史学双璧”,司马迁以独特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使生命与《史记》共同获得了不朽,他为完成《史记》而忍受的磨难使后人对他充满了敬仰;然而《资治通鉴》所遭遇的磨难人们却知之不多。为这部书,司马光率人撰写了l9年,并在很长时间里不得不避居洛阳,在最后还没完成的情况下,因有人上书皇帝说司马光拖延时日,混吃俸禄,他不得已提前向皇帝呈上了这部大书。据此可知,才华如司马光这样的人,有时也是要受点小人之气的。可以肯定,如没人打这样的小报告,《资治通鉴》会比今天更好看。可即使这样,读者仍会为其精练、丰瞻、博大、深广所倾倒,也使后来的几部同类书稿无法望其项背。

  • 标签: 《资治通鉴》 《史记》 司马光 人格魅力 司马迁 才华
  • 简介:通鉴纪事本末》传世版本复杂,文字讹脱衍倒现象常见,本文简述了《通鉴纪事本末》的版本源流情况;并通过宋宝祜刻明修补本为底本,善本宋宝祜本为对校本,校勘了《通鉴纪事本末》的卷七和卷十三,列出两个校对表。参考文献2,表2。

  • 标签: 《通鉴纪事本末》 版本 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