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家好!我是来自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的小记者鹿晓晓,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语文综合考察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本期,我向各位推荐的是革命烈士殉难处——雨花台。现在的雨花台是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参加本次体验活动吧!体验之旅行动目标正所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们在开始本次雨花台体验之旅前,预先制订了自己的参观目标和计划。

  • 标签: 雨花台 风景名胜区 考察活动 革命烈士 人文景观 自然风光
  • 简介:星期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去游览了南京雨花台。那里的小摊卖各种各样的石头,千奇百怪,真是让我大开眼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在家里都不曾接触过的知识

  • 标签: 小学 作文 语文教学 《南京的雨花台》
  • 简介:雨花台忠魂图集》,近日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50年来第一本全面、系统、深刻反映南京雨花台烈士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的大型图册。该书由江苏古籍出版社策划,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与江苏古籍出版社共同编撰。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对该书的编纂、出版给予了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省委书记陈焕友为该书撰写了《前言》。全书分8章,前5章反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至南京解放的20多年间,雨花台英烈为了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建立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与国民党反动派、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后3章叙写雨花台建陵立碑经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外各界人士凭吊、缅怀英

  • 标签: 雨花台 忠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史 恽代英 烈士陵园
  • 简介:在来雨花台的路上就知道此行不会轻松,但当到达雨花台时,那一份沉重与压抑还是让我感到意外。

  • 标签: 雨花台 南京 印象
  • 简介: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小学建于1951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雨花台脚下。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的校名,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及无形资产。20世纪50年代,学校率先成立“卢志英烈士中队”,开启了以烈士命名中队的德育新途径,

  • 标签: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雨花台 南京市 小学 本真 回归
  • 简介:南京近郊雨花台区为历代古墓葬集中之地,1949年以来在这一带发掘过大批六朝至明清时期的墓葬。现将我馆1985年底至1988年初在雨花台区清理的4座西晋墓情况简报如后。一.养回红村西晋墓(M1)墓在雨花台区雨花乡养回红村(区教师进修学校内)。是用长31、宽14、厚4厘米的长方形青砖砌成的平面呈“凸”字形的砖室墓,方向200°。墓上半部已毁。墓室长方形,长4.78、宽1.30、壁残高0.82米。砌法为平砌二层再竖砌一层。铺地砖一层,斜铺呈人字形。甬道已毁,仅

  • 标签: 西晋墓 雨花台区 灰釉 底径 施釉 腹径
  • 简介:2012年4月27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组织来宁参加2012年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前往雨花台烈陵士园公安英烈墙进行谒陵活动,追溯父辈的战斗历程,传承父辈革命精神、学院党委书记王邱文在讲话中表示,希望英烈子女们通过祭扫活动,唤回不该失去的记忆,找到不断成长的动力,树立正确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坚强正直,肩负家庭和社会责任。

  • 标签: 雨花台 子女 公安 森林警察 党委书记 社会责任
  • 简介:80年前,有位湖南籍著名女烈士黄励在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的墙上,留下“雨花台雨花台。红骨都在那里埋”的遗言后,从容地走向雨花台刑场。她被枪决的直接原因是她在狱中仍坚持斗争,将宪兵司令部的看守班长张良诚策反过来,成为传递情报和信息的“红色信使”,两人虽然都壮烈牺牲了,但让更多的人看清了敌人的丑恶嘴脸,从而走上革命的道路。

  • 标签: 雨花台 烈士 看守所 司令部 湖南籍 宪兵
  • 简介:走出尘世这片莺歌燕舞的天空,走进我们仰慕的寺院丛林,家与云门原来近在咫尺。踏上通往桂花潭的石阶,林荫小径被左右两排大山护在当中,隔开外面所有处世的斟酌。漫步林间,身心极度轻松,任凭眼根攀缘眼前的景色,甚至白日做梦:假如在此造一间草屋是多么惬意的啊!每天晨起时用不着举梳对镜,就是摘一朵野花插于云鬓也是美若天仙。

  • 标签: 《游寺感怀》 中国 当代 阿慧 散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5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刘少奇,在夫人王光美的陪同下来到了南京。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刘少奇第一次到南京。尽管行程紧张。刘少奇和王光美夫妇还是专程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凭吊先烈.这里长眠着刘少奇的革命伴侣何宝珍烈士。在烈士纪念碑前,刘少奇深切哀悼这位永铭在心的女性.他深情地对王光美和其他陪同人员说:“几十年来,无数的革命先烈牺牲在这里,何宝珍同志便是其中的一位。”

  • 标签: 革命先烈 刘少奇 雨花台 伴侣 新中国成立以来 烈士陵园
  • 简介:1950年代始,雨花台成了革命英烈的一种象征,具有非常特殊的革命怀想与历史记忆,在南京地区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南京风景的雨花台,逐渐成为傅抱石关注的绘画题材。1956年的雨花台写生较多地呈现出自然主义的倾向,尽管也有明确的政治意味,但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使笔墨语言表现力获得了较大的自由空间。后来,在日益泛政治化的社会氛围中,作为革命纪念地的雨花台景观在意识形态的强大作用力下形成了超乎个人意志之上的统一的创作规范,以一种宽博、高大、雄伟的画面格局,创造了一种浓郁、繁盛、谨严的审美风格,比较成功地完成了从一般风景向一种特定山水,表现出一种与革命纪念地相吻合的庄严崇高的特定意境,实现了视觉语言、文化结构、审美趣味与时代题材的有机融合。所以,傅抱石的"雨花台图系列"不仅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而且生动见证了绘画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 标签: 傅抱石 雨花台 图式趣味 政治意涵 创作状态 风格变迁
  • 简介:摘要由于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对水箱及蓄水池的清洗消毒流于形式、疏于日常管理,导致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低,安全隐患较大,建议加强预防性监督与日常监督、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加大处罚力度,多部门协作监管,使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饮用水,防止相关疾病的传播。

  • 标签: 二次供水 水质状况 清洗消毒 日常监管
  • 简介:2015年4—7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南京市雨花台区后头山东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地坐北朝南,4座墓室东西向紧密排成一列,墓葬形制、大小相近,均为砖室券顶结构,长5米左右。墓葬多保存较好,出土了包括青瓷器、陶器、金饰、铜印章等在内的各类遗物90余件(组),其中六面印、步摇金饰、头像砖等均较罕见。根据出土的六面印,初步判断M1墓主为张迈。这处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六朝墓的出土遗物、葬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东晋 家族墓 张迈 六面印 步摇 头像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藓墙围着碧孱颜①,曾是当年海涌山②。尽把好峰藏寺里,不教幽境落人间。剑池草色经冬在③,石座苔花自古斑④。珍重晋朝吾祖宅⑤,一回来此便忘还。注释:①藓(xiǎn):隐花植物,多附着于潮湿的墙壁、地面和岩石上。孱(chán)颜:通"巉岩",山势险峻的样子。②当年:指吴王阖闾葬在这里之前。海涌山:虎丘的别名。传说苏州一带原是大海,海中有一小丘,经过沧海桑田的变化,

  • 标签: 虎丘山寺 阖闾 吾祖 晋朝 吴王 小丘
  • 简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进大自然,总能感觉到它无穷的魅力。让我们先一起走进铁山,寻觅那一处处迷人的景色吧。(由称赞大自然一下子转到铁山,过渡得太过突然,缺少铺垫。)

  • 标签: 大自然 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