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的续篇,文中对校理方面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后汉纪》 校汉
  • 简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学大发展时期,大量史著涌现,袁宏的《后汉》在诸家后汉史中占有突出地位。魏晋玄学的兴盛对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体现在史学思想方面,也对史书的体例和内容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后汉》这部史学著作中,玄学思想在其撰述旨趣、内容、体例以及对历史过程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方式上都有所体现,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玄学化倾向十分明显,进而可知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会深刻影响着该时期史学发展的方向。

  • 标签: 袁宏 《后汉纪》 魏晋玄学
  • 简介:后汉》是东晋袁宏编的一部史书,今人有《后汉校注》,有学者撰文指出《校注》在校勘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其文两处提出不同看法。

  • 标签: 《后汉纪》 《后汉纪校注》 校勘 书评
  • 简介:在编年体断代史中,东晋袁宏《后汉》历来受到较高的评价。唐代史评家刘知几在《史通·正史篇》里说:'世言中兴,作史者唯袁、范二家。以配蔚宗,要非溢美也。'清代编撰的《四库提要》说:'其体例虽仿荀悦书,而悦书因班固旧文剪裁联络,此书则抉择去取自出鉴裁,抑又难于悦矣。'的确,在写作的宗旨、史料的搜集及撰写的体例等诸多方面,《后汉》不仅可与荀悦《前汉》媲美,而且具有范晔《后汉书》所不能取代的长处。但是,在近千年来的古籍

  • 标签: 汉纪 《四库提要》 荀悦 蔚宗 唐代史 刘知几
  • 简介:摘要袁宏的《后汉》中共出现以“袁宏曰”引起的史论性材料52则,这些史论或缘人而发,或缘事而发,体现出袁宏思想中对对先王之道的认识,归结起来主要有对礼乐文化的认同,先礼教而后刑罚,重仁义道德,通过谦恭俭素以建立起尊尊亲亲的体制,区别夷夏,重夷夏之防的思想。

  • 标签: 后汉纪 先王之道 崇尚 袁宏
  • 简介:从中国古代历史叙事的发展历程来看,东晋袁宏所撰《后汉》因其扩大了编年体史书写人物的叙事空间,而具有重要价值和代表性。《后汉》一书,在编年纪事的格局之中,以"言行趣舍,各以类书"的形式和标准,巧妙地处理了历史人物在编年体史书中的位置;以"观其名迹,想见其人"为目的,通过细节描写、载言、载文等方法,揭示各种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以"名教"观念作为叙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准则,从而贯彻了"通古今而笃名教"的撰述宗旨。上述三个方面的结合,构成了《后汉》历史叙事的风格和主要特点。

  • 标签: 袁宏 《后汉纪》 历史叙事 类书 “名教”观念
  • 简介:【摘要】《后汉书》和《三国志》同属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公认的二十四史中的上乘之作。20世对《后汉书》和《三国志》的整理与研究,在延续前代学者对两部史书做注释、考证、校勘、补撰的工作并带有集大成之倾向的同时,还发展了对其著述思想、史学观点等的评论与阐释方面的研究,在后一个方面,尤其反映了20世史学研究的时代特征。

  • 标签: 三国志研究 书三国志 研究创获
  • 简介:后汉书稽疑》是《后汉书》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但其中尚有一些校勘内容有待商榷,本文结合文本异文和字词考证方法,对其提出商榷意见,以期对《后汉书》的整理研究有所助益。

  • 标签: 《后汉书稽疑》 版本 商榷
  • 简介:公元24年秋天,刘秀率兵大败铜马军。铜马军投降后,刘秀封降将为列侯。但是投降的部队不放心,担心刘秀没有诚意。于是刘秀便命令他们各自归营并统率其原来的部队,自己则轻骑简从到各部巡视。投降的人们看到后相互议论:“萧王这样推心置腹待人,我们能不以死相报吗?”于是都真心归附。解读一:这是成语“推心置腹”的由来。攻城略地容易,民心所向不易。招降敌人容易,收服人心不易。刘秀以真诚待人,换来了投降之人效死的决心。这正如豫让所言:“士为知己者死。”解读二:行胜于言。面对降将的不信任,刘秀不是训诫各部以正视听,也没有宣讲政策以打消顾虑,而是轻装简从,像对待自己的部署那样巡视降将营所,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真心。

  • 标签: 《后汉书》 素材 真诚待人 刘秀 不信任 马军
  • 简介:1949年5月16日汉口的解放,揭开了城市发展史上的社会主义新篇章.在近半个世纪的征程中,前30年在取得城市改造和建设成绩时,也伴随着不容低估的挫折和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造、发展和稳定的辨证结合和转换中,汉口重新崛起,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徘徊走入快车道.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武汉后,城市再现雄风,迈出了通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巨大步幅.汉口在全市四城雄踞的格局中,定位为商业金融城,正实现第三次崛起,时在20世和21世之交.汉口正走向世界,世界也正进入汉口.汉口要圆它的“东方芝加哥”之梦.

  • 标签: 武汉市 武汉人 汉正街 汉口市 民营经济 国际性城市
  • 简介:后汉书》是羌族史研究最早、最周详的文献。范晔不仅对羌族尤其是西羌的历史变迁、社会组织、生活习俗和汉代的羌汉关系第一次作详实记载.留下宝贵的资料,而且他以一个历史学家敏锐的目光看羌汉关系和羌族对汉族的影响等等.在观点和方法上对后人多所启迪。

  • 标签: 范晔 羌族 羌汉关系 羌族生活 史观
  • 简介:汉译佛经与后汉词语例释何亚南汉译佛经和正统文献中的某些词语,孤立地看,有时我们很难对它们作出较为恰当的解释,或者不足以看清词义的来源。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探讨,或许问题就比较容易说清。本文主要从后汉佛经与正统文献相互印证的角度,对三条词语的释义或词义来...

  • 标签: 汉译佛经 汉词语 支娄迦谶 《般舟三昧经》 般若 《春秋》
  • 简介:2003年版的《阳山县志》,在谈到今阳山县的历史沿革时.都有“后汉并阳山人阴山.三国吴复置”云云。须知,后汉的阴山县在今湖南洙水流域(今湖南攸县西南境),中间隔了桂阳郡的耒阳、便县、郴县、临武、桂阳五个县,两县一南一北相距六、七百里.又怎么能相并呢?

  • 标签: 后汉 阳山县 湖南
  • 简介: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主要体现在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通汉婚、讲汉俗等多个方面,透视洛阳城,从北魏里坊区的命名、官学教育、城内建筑等三方面论述孝文帝汉化之功,这些也是北魏王朝改变拓跋鲜卑尚武传统,提倡以文治国,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方针的重要的具体表现。

  • 标签: 北魏 里坊区 儒家文化色彩 官学教育
  • 简介:后汉书·何进传》“进弟河(中华书局校勘记误为何)南尹苗”旬,中华书局校勘记云:“殿本《考证》谓苗,朱氏子,《五行志》作‘皇后异父兄’。按李慈铭谓何后本屠家,其父早死,舞阳君改适朱氏,生苗,及何氏贵,苗亦冒姓何氏,幸《续志》偶存其本姓耳。苗与进固非一姓,故进之部将疑其同谋杀进,遂报杀苗也。”又《五行志二》“皇后兄何进、异父兄朱苗皆为将军”句,校勘记:“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案《灵帝》及《何后》皆称何苗,苗本姓朱,惟见于此。此称异父兄而前卷称同母弟,亦小异。”校勘记及所引材料辨析不甚明了,试以正之。

  • 标签: 《后汉书》 校勘 《英雄记》 钱大昕
  • 简介:自清乾隆起,相继有学者对《后汉书》开展了补史志工作,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学术成果,曾朴《补后汉艺文志并考》和姚振宗《后汉艺文志》代表了这方面的最高成就。前人多关注姚振宗之书,往往忽略曾朴之书。曾朴《补后汉艺文志并考》一书采用辑录体提要的形式,吸收了清人大量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功能,集中体现了曾朴的史学和目录学思想。

  • 标签: 曾朴 补后汉艺文志并考 辑录体 史学和目录学思想
  • 简介:唐朝李贤为《后汉书》作注,注重文字的训诂,成就很大,但疏漏驳杂之处仍然难免。对李贤《后汉书注》中通假现象进行探讨和商榷,以期更深入地推进《后汉书》的研究。

  • 标签: 《后汉书》 李贤 通假 商榷
  • 简介:中华书局整理本《后汉书》自1965年问世以来,流传广,影响大,是目前公认的最为精善的《后汉书》版本。《后汉书》李贤注(下文简称'李注')中大量征引古书,涉及不少语言文字、典章制度问题,笔者发现整理本的点校尚存值得商榷之处,今撰成札记十九则,以期对《后汉书》的标点、校勘研究有所匡补。1.《显宗孝明帝》:事毕,升灵台,望元气,吹时律,观物变。

  • 标签: 《后汉书》 点校 孝明 整理本 书局本 贤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