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在介绍鄱阳湖流域背景和综合管理机构职能,以及相应地方法规的完善和流域总体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近20a来流域综合管理的内容与措施,并就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近20a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江西省积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根据要求和"五年发展规划"的具体部署,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流域管理要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以及以先进技术为依托、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科学原则,把流域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生态经济系统,以开放促开发,治山、治江、治湖和治穷有机结合,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保护环境、治理山水、建设美好江西的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的建设和实践,为流域综合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 标签: 鄱阳湖 流域 综合管理 探索
  • 简介:分别对单站洪涝强度、流域集中期洪涝强度和流域汛期洪涝强度进行了定量描述.并对1951~1998年江西省5大流域的洪涝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各大流域近半世纪10大洪涝集中期、10大洪涝汛期和南北分片10大洪涝年.

  • 标签: 流域洪涝 定量描述 分析
  • 简介:分别对单站洪涝强度、流域集中期洪涝强度和流域汛期洪涝强度进行了定量描述,并对1951~1998年江西省5大流城的洪涝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通过对洪涝强度的定量描述,可以方便、定量地比较历史上各汛期、各集中期流域洪涝强度,从而为地方党政领导开展情报服务,也可以以流域洪涝指数为预报对象开展对流域洪涝强度的预测研究;影响洪涝的因素很多,单从降水的时空分布看,集中期开始前的降水、集中期长度、集中期降水强度(最大5d降水)及降水总量均会影响洪涝强度;文中对洪涝的客现描述方案与实际洪涝和灾害比较吻合,比用月季总降水量更能反映实际的洪涝情况;集中期洪涝指数比汛期洪涝指数更能反映洪涝程度;江西省洪涝多发时段是5月25日~7月11日,较严重的洪涝主要出在6月下旬~7月上中旬,绝大多数集中期在10d左右;90年代南片和北片分别有3a和5a列为10大洪涝年,且1998年被列入集中期洪涝、汛期洪涝和10大洪涝年第1位,是解放以来洪涝灾害最严重的1a,表明进入90年代后江西省步入多洪涝期.

  • 标签: 流城洪涝 定量描述 分析
  • 简介:基于1971—2009年金沙江流域(云南段)35个气象站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分析了近40a金沙江流域上段、中段、下段的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0a来,金沙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为0.29℃/10a;在空间分布上,流域中段年平均气温相对较高且升温幅度达到0.46℃/10a,上段的年平均气温低且变化幅度不大。金沙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以8.89mm/10a的速率增加;春季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在空间分布上,流域上段、中段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流域下段呈下降趋势。各气象要素年代变化趋势不太明显。金沙江流域云南段的气候变化对流域内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量和自然灾害等产生影响,从而加剧了流域内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 标签: 金沙江流域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云南
  • 简介:气候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分析其变化特征对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利用1960~2012年额济纳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回归分析及累积距平曲线分析气候特征,结合重标极差(R/S)分析法预测未来趋势。结果表明:近53a额济纳三角洲气温显著升高、降水无明显趋势;气温年代际增温幅度差异明显,1980年代、1990年代增幅最大;降水呈“少—多—少”波动变化,21世纪暖干化明显;暖冬现象显著。结合GIMMS-NDVI及东居延海面积、正义峡径流量,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候暖干化及黑河干流下泄量减少导致东居延海萎缩盐化、植被退化;2003年以后东居延海面积增加是2002年开始人为生态输水的结果,而非气候暖湿化的表现。

  • 标签: 气温 降水 MANN-KENDALL检验 R/S分析 额济纳三角洲
  • 简介: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决策变得越来越复杂,决策者必须借助于专家群体进行软科学研究以提供决策支撑。“中国软科学研究丛书”以科学技术部组织实施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优秀项目成果为依托,旨在解决我国科技战略与决策等方面的前瞻性问题,对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丛书的出版还将促使软科学研究成果真正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决策的科学依据,真正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丛书适于政府有关部门管理者、科技管理研究者阅读,也是从事软科学相关研究的学者、高校学生的实用参考书。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同志任本丛书主编。

  • 标签: 科学研究计划 科学出版社 丛书 中国 科学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转化
  • 简介:主要介绍了浙江省气象局2003年业务建设招标项目浙江省流域面雨量业务系统的建设情况、采取的技术路线和实现的主要功能.该系统采用了成熟的COM组件和GIS技术,利用Kriging插值算法、等值线跟踪法和扫描线算法分别实现全省范围雨量网格化分析、等值线分析和流域面雨量计算,系统能实现4级53个流域面雨量的计算.

  • 标签: 流域 面雨量 KRIGING COM组件 GIS技术
  • 简介:为探索气候变化影响下水文极值的非平稳性和预测方法,建立了水文极值非平稳广义极值(GEV)分布的统计预测模型。利用1952—2010年淮河上游流域累计面雨量和流量年最大值资料、同期500hPa环流特征量资料以及17个CMIP5模式对环流特征量的模拟结果,筛选出对水文极值影响显著的年平均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作为GEV分布参数的预测因子。分析了在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2006—2050年淮河上游流域水文极值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0年以下与10年以上重现期的水文极值在非平稳过程中呈现前者下降而后者上升的相反变化趋势;多模型预测的集合平均在未来情景中均呈现上升趋势,情景排放量越大增幅越大,重现期越长增幅也越大。与极值的常态相比,极值的极端态更易受气候变化影响。

  • 标签: 气候变化 淮河流域 水文极值 广义极值分布
  • 简介:1引言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因具有时空连续性的优点,其优势是显见的,它对暴雨预报、区域产流量计算洪水预报等有重要的意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CINRAD雷达目前估测降水统一使用Z=300I^1.4,所有降水估算产品也是基于该Z-I关系得到的,由于降水的季节、地域、降水性质等因素变化,造成估测结果与实际雨量有较大的偏差。

  • 标签: 流域降水 定量估测 雷达 九曲溪 CINRAD 估测降水
  • 简介:利用TOPAZ软件和江西省1:25万地理数据,以贵溪市为例,对河网的生成和流域的划分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burn-in"算法,可以生成与实际较为吻合的河网及流域界限,能够满足目前气象部门开展流域降水预报工作中流域划分的需要.

  • 标签: GIS 数字高程模型 流域划分
  • 简介:采用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紧水滩流域1951年至2000年5~7月总降水量资料,对梅汛期旱涝与前期500hPa大气环流和四大副高(西太平洋、南海、印度、全北半球)的长期演变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和太阳活动的背景下,四江流域旱涝的前期环流和副高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

  • 标签: 旱涝 前期环流特征 分析
  • 简介:介绍了流域细网格化的划分、在不固定测站条件下通过距离权重插补网格结点的雨量和流域面雨量计算的方法,以及利用API函数(GetPixel)统计流域内网格结点的技术.

  • 标签: 流域 面雨量 细网格
  • 简介:利用海河流域104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海河流域过去47年中降水极值时空变化趋势,从降水极值变化的角度解释了海河流域旱涝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47年来,海河流域的降雨量、小雨日数、暴雨日数、湿涝事件、日最大降水量均表现出明显减少趋势,干旱事件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加剧了海河流域干旱化程度。海河流域降水极值空间变化趋势在大部分区域表现为干旱化倾向,尤其是在海河流域东南部区域干旱化程度最为显著。降水的极值变化致使降水时空分布变得更加不均匀,使得海河流域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对流域内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海河流域 降水极值 时空变化 变化趋势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及安康、石泉两地水情观测资料,对2011年汉江流域秋汛进行了气象水文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汉江流域秋汛属于典型的华西秋雨形势。西部低槽槽底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与剐高外围的暖湿气流交汇于关中陕南地区,是汉江流域秋汛产生的有利天气背景}2011年汉江流域秋汛期间。台风外围的偏东气流与剐高外围的偏东气流汇合.并在西进中在四川东部形成偏南气流,为雨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f汉江流域面雨量同安康、石泉两地的入库流量有着相同的升降趋势,在汉江流域面雨量出现明显的雨强之后的48h到72h内.对应着入库流量的峰值出现。面雨量预报在汉江流域防汛工作、生产调蓄调度中,可以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投入业务使用。

  • 标签: 汉江流域秋汛 入库流量 面雨量
  • 简介:分析了目前我国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控技术体系现状,从应对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出发,提出建立国家、省、市、县级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监控体系构想。以辽宁为例,提出构建国家、省、市、县级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监控体系,为政府应急决策提供快速服务。

  • 标签: 危险废物 污染事故 监控系统
  • 简介:利用中国1956—2008年逐日降水量资料,以全国主要河流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年最大日降水量、年暴雨(日降水量≥50.0mm)日数的多年平均状况及长期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近53年,全国平均年最大日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但全国范围内多数气象站点年最大日降水量呈现出增加趋势,并存在南方流域增加、北方流域减少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特征在2001年以来表现更加突出。全国平均年暴雨日数呈不显著的增多趋势,20世纪90年代最多,70年代最少。空间上,我国南北方流域年暴雨日数呈现相反的变化特征,南方流域多呈上升趋势,北方流域呈减少趋势。

  • 标签: 流域 暴雨日数 极端降水 气候变化 中国
  • 简介:首先讨论了面雨量的概念、面雨量在气象学上的意义及面雨量的计算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内蒙古四个主要流域进行了流域划分和代表站点选取,并利用T106资料建立了四个流域的面雨量统计预报方法,且进行了业务化系统的建设.

  • 标签: 内蒙古 流域 面雨量预报 等雨量浅法 插值法 面积加权平均法
  • 简介:随着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依托该技术的WEB应用飞速发展,WEB服务成为新时期最主要的信息发布媒体。为进一步提高汉江流域气象预警中心服务能力,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中心网站建设十分必要和重要。紧紧围绕中心业务实际和流域广大业务人员需要,设计开发了“汉江流域气象预警中心网站”。

  • 标签: 汉江流域 网站设计 气象预警 互联网技术 信息发布 WEB应用
  • 简介:通过分析1980~2005年间雅鲁藏布江流域7个气象台站平均的气温变化趋势和气候系数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1960~2005年间该流域中游日喀则站和下游林芝站气温的变化趋势,研究了该流域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0~2005年间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气温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尤其是夜间气温和冬、春季气温的升高更显著,而且该流域变暖幅度高于整个高原的平均增幅,因此该流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程度也较整个高原更为显著;而该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温幅度要明显高于下游地区的,即该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暖较下游地区的更为显著。

  • 标签: 雅鲁藏布江流域 气候变化趋势 全球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