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osteocalcin,OC)由成熟成骨细胞合成及分泌,是临床常用的形成标志物。其合成后大部分以羧化形式沉积在基质中参与骨骼矿化,少量未羧化或羧化不全直接分泌入血。未羧基化OC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脂肪细胞而促进胰岛、脂联的分泌,对能量代谢具调节作用,这使OC成为一种新型的能量代谢调节激素。

  • 标签: 骨钙素 能量代谢 胰岛素 脂联素
  • 简介:营养不良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指甲形态及结构异常[1]。临床上部分营养不良是由于真菌感染所致,但大部分导致营养不良损害的病因复杂,可以为先天性,也可能为获得性,多与系统性疾病、其他皮肤病或某些药物摄入有关。与此同时,很多营养不良损害的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因为美学问题而就诊。营养不良病因复杂,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常常不佳。

  • 标签: 甲营养不良 真菌 非真菌性
  • 简介:目的:研究塞米松棕榈酸、维生B12、利多卡因联合使用对膝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IL-1)、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膝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观察组采取塞米松棕榈酸、维生B12、利多卡因进行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采取中药涂抹方案.评判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清IL-1、MMP-3、TIMP-1水平、视觉模拟(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IL-1、MMP-3、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TIMP-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IL-1、MMP-3、TIMP-1、VAS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塞米松棕榈酸、维生B12、利多卡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性关节炎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1、MMP-3水平,升高TIMP-1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感,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关节腔内注射 膝骨性关节炎 白介素-1 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 简介:目的建立真菌病动物模型,观察局部使用5%阿莫罗芬涂剂治疗模型的疗效.方法我们将须癣毛癣菌接种在新西兰白兔的后肢趾甲上,构建兔真菌病模型,感染成功后予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真菌在内的生长形态和方式,并外用5%阿莫罗芬涂剂治疗模型4周,用真菌学半定量培养评估其疗效.结果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须癣毛癣菌感染新西兰白兔的真菌病模型构建成功,接种1周后趾甲近端即出现白色、淡黄色云雾状的改变,与人真菌病的临床改变相似.组织学可以看到有隔分支菌丝穿入甲板,到达床.接种后2、4、6周,模型总体感染率分别为52.78%、77.78%和83.33%.外用5%阿莫罗芬涂剂治疗2、4周时真菌学有效率分别是22.22%和66.67%.结论成功建立了真菌病的动物模型,并用此模型评估了外用抗真菌药的疗效,5%阿莫罗芬涂剂治疗兔真菌病4周的真菌学有效率为66.67%.

  • 标签: 甲真菌病 新西兰白兔 组织学检查 真菌培养 5%阿莫罗芬甲涂剂
  • 简介:目的:分析物种间miRNA序列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为后续miRNA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miRBase数据库下载8种模式生物,即智人、小鼠、大鼠、果蝇、线虫、拟南芥、水稻、玉米的全部miRNA,通过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及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各物种成熟miRNA序列长度均约为22nt,植物miRNA长度分布范围较动物更集中;而pre-miRNA则相反,植物pre-miRNA的长度变异远大于动物;各物种miRNA序列第一个碱基倾向于U,而其他位点的碱基在不同物种间变异较大;miRNA的保守性有一定的范围,不存在在所有物种中均保守的miRNA。结论:找到了miRNA间的一些共同点及差异点,可为后续miRNA鉴定注释提供借鉴。

  • 标签: MIRNA PRE-MIRNA 保守性 GC含量 碱基偏好性
  • 简介:【背景】在溴甲烷面临禁用的情形下,探讨新熏蒸剂甲酸乙对松材线虫的处理效果,可以科学地评估甲酸乙的使用前景。【方法】采用松材线虫分离液和带疫松木段,设置甲酸乙5个剂量梯度、5个处理温度和5个处理时间,测定其对松材线虫的毒力及CT值。【结果】在25℃下处理3、6、12、24、48h,甲酸乙对松材线虫的Lc50分别为2.63、1.60、0.99、0.41、0.20mg·L-1。温度对毒力有显著影响,在10~29℃,随温度升高,甲酸乙对松材线虫的毒力降低,19和29℃下,1.85mg·L-1甲酸乙处理松材线虫的死亡率分别为63%和100%。甲酸乙熏蒸12h内,能完全杀灭木段中的松材线虫。在23℃下处理6和12h,松材线虫死亡率达到99%时,甲酸乙的cr值分别为453.94和424.14mg·h-1·L-1。【结论与意义】甲酸乙可用于松材线虫的检疫处理。

  • 标签: 甲酸乙酯 松材线虫 熏蒸
  • 简介:目的构建一个简单、经济的新的真菌病体外模型.方法制备猪甲板,在其腹侧面中央黏贴一个“O”型圈,将受试菌液加入“O”型圈内,将甲板放置培养皿中培养,用大体观察及组织病理的方法动态观察不同真菌侵袭甲板的情况.结果用猪甲板制备真菌病体外模型,通过该模型观察了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以及白念珠菌穿透甲板的能力.通过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到了真菌动态穿透甲板的过程.结论该模型适用于评估真菌对甲板的致病作用.

  • 标签: 甲真菌病 体外模型 皮肤癣菌 白念珠菌
  • 简介:目的:探讨二双胍对多囊卵巢不孕患者卵巢功能、雌激素水平及胰岛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72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二双胍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雌激素水平、胰岛抵抗及受孕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卵巢功能、雌激素水平、胰岛抵抗及受孕情况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卵巢功能显著改善,雌激素水平显著提高,胰岛抵抗情况明显好转,受孕情况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双胍能够调节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雌激素水平,改善胰岛抵抗,提高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多囊不孕症 卵巢功能 雌激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背景】烟粉虱作为世界性的多食性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已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够对烟粉虱解毒酶和靶标酶活性产生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生化方法研究了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羧酸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500mg·L^-1辣椒碱处理烟粉虱成虫后6h,CarE活性被激活,其他时段被抑制;1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6、12、48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2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6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d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3、12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8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1h,CarE活性被激活,其他时段受到抑制。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GSTs活性的诱导存在剂量和时间效应,8000mg·L^-1辣椒碱处理烟粉虱成虫后24和48h,GSTs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其余各处理在任何时段GSTs活性均被激活而高于对照。辣椒碱各浓度处理对烟粉虱体内AChE活性的诱导存在时间效应,各处理均在处理后48h对AChE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结论与意义】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的解毒酶CarE和GSTs、靶标酶AChE活性具有明显影响,且存在剂量或时间效应,这可为辣椒碱在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辣椒碱 烟粉虱 入侵昆虫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真菌透模型,观察真菌透时间,来探讨红色毛癣菌与短帚霉的相互作用。方法建立真菌透模型,分为红色毛癣菌组、短帚霉组、短帚霉-红色毛癣菌混合组,分析各组透时间。结果透模型中,红色毛癣菌的透时间为(9.46±1.89)d,短帚霉的透时间为(2.62±0.96)d,混合组中短帚霉的透时间为(2.54±0.78)d。结论体外透模型中,短帚霉比红色毛癣菌先穿透甲板。混合组中,红色毛癣菌对短帚霉的透时间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甲真菌病 模型 红色毛癣菌 短帚霉
  • 简介:真菌病是皮肤真菌病的常见病.外伤、足癣和糖尿病等是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为研究糖尿病合并真菌病患者发病特点,本文对临床单纯真菌病患者及糖尿病合并真菌病患者真菌病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和菌种分布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真菌病 糖尿病 差异 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
  • 简介:对45个离褶伞属真菌菌株进行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分析其酶谱多态性,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45个离褶伞属菌株酶同工酶酶谱中,共检测到了10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酶带,多态性较高,并且在相似系数为0.75时,可将供试菌株分为4类,第一类包括17个菌株,第二类包括16个菌株,第三类包括11个菌株,第四类包括1个菌株。

  • 标签: 离褶伞 酯酶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类分析
  • 简介:报道了采自辽宁省浑河源自然保护区和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个辽宁省新记录伞菌,分别是红鳞环柄菇(LepiotasquamulosaT.Bau&YuLi)、红鳞白环菇[Leucoagaricusrubrotinctus(Peck)Singer]、天鹅色环柄菇[Leucocoprinuscygneus(J.E.Lange)Bon]、银丝包脚菇[Volvariellabombycina(Schaeff.)Singer]、二孢蜡蘑[Laccar/atortilis(Bolton)Cooke]、黑毛桩菇[Tapinellaatrotomentosa(Batsch)Sut锄]、酒红褐鳞伞(Pholiotavinaceo—brurmeaA.H.Sm.&Hesler)、赭红方孢粉褶蕈[Entolomaquadraturm(Berk.&M.A.Curtis)E.Horak]。文中描述了这些种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 标签: 伞菌 海棠山 浑河源 辽宁省 新记录种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科2003~2009年期间诊治的8名明确诊断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皮损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皮损组织、骨髓或咽拭子等进行真菌培养的菌落及真菌形态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多发生于HIV感染患者或AIDS患者。②皮损可与全身症状同时或先后出现,皮损表现为淡红色丘疱疹、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肤溃疡及血痂。③多伴有多系统损害。④37℃培养呈酵母相,25℃呈菌丝相,皮损组织病理可以看到典型的"桑葚样"改变。结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好发于HIV感染患者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常表现为特征性皮疹,皮损组织、骨髓或分泌物于25℃、37℃真菌培养结合皮肤病理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 马尔尼菲青霉病 皮肤 HIV感染
  • 简介:念珠菌性真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类特殊类型真菌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其发病率甚至占主要地位。念珠菌性真菌病在发病机理、流行病学、诊断、临床形态及治疗等方面与皮肤癣菌性真菌病有诸多差异。

  • 标签: 念珠菌 甲真菌病
  • 简介:【背景】红棕象是外来危险I生有害生物,近十年来在我国南方严重危害棕榈科植物。[方法】为了确定其调查抽样方法、准确获得虫情,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等,对红棕象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在lwao模型中,α=0.4208〉0,β=1.5133〉1,这说明了红棕象幼虫的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布图式为聚集型;用马占山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红棕象幼虫的空间格局归属于聚集型,个体之间相互吸引。【结论与意义】红棕象幼虫在林内呈聚集型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运用1wao法确定了林间最适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为该虫的监测与防治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红棕象甲 幼虫 空间格局 序贯抽样 Iwao模型 Taylor幂法
  • 简介:香蕉假茎象主要蛀害香蕉假茎,是危害香蕉生产的最重要害虫之一。文章综述了香蕉假茎象研究(包括香蕉假茎象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及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其前景进行了讨论,以促进对香蕉假茎象的更深入研究。

  • 标签: 香蕉假茎象甲 生活史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 防治措施
  • 简介:选取19个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对8个小麦育种亲本进行成株期和苗期抗叶锈病鉴定及基因推导,同时利用与24个抗叶锈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31个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检测。推测出L83#-5与L83#-6含有Lr1,可能含有Lr2c和Lr42;L/PL2003-1含有Lr1,可能含有Lr2c、Lr28和Lr42;贵农13号可能含有Lr28;92R137可能含有Lr2c和Lr28;L201含有Lr1,可能含有Lr2c、Lr16和Lr28;TM可能含有Lr41和其他抗叶锈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测试的8个小麦育种亲本中TM的抗叶锈性最好,具有很好的抗叶锈病应用潜力,可作为小麦抗叶锈病育种的重要抗源。

  • 标签: 小麦育种亲本 抗叶锈基因 基因推导 分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