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水稻白叶枯病种严重危害水稻细菌性病害,培育抗性品种治理该病害重要途径。因此,明确云南水稻材料对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可以为该病害防治与监测、水稻栽培合理布局良好抗性资源获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剪叶接种法测定云南稻区30品种对7不同致病型白叶枯病菌抗性。【结果】在供试30云南水稻品种中,2品种(玉粳16JS42糯稻)对7不同致病型菌株均表现为抗性;15品种对7致病型菌株均表现感病;对HEN11、SCYC-6、YN7、YN11、FUJ、YN241PX0997致病型菌株表现抗性水稻品种分别占26.67%、16.67%、23.33%、13.33%、6.67%、10.00%20.00%。此外,区试材料抗性比例高于主栽品种,地方稻未发现抗性品种。【结论】现在生产上大部分水稻品种对优势致病型病原菌入侵抵抗能力降低甚至丧失。针对云南地区优势致病小种FUJ筛选得到2抗性品种:玉粳16JS42糯稻。

  • 标签: 水稻种质 云南 水稻白叶枯病 抗性评价
  • 简介:2017年7月在深圳召开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是该国际会议第次在亚洲举行大会。在大会正式日程之前整周命名法分会上,代表们专门就有关藻类、菌物与植物命名法规问题进行了大量讨论并做出了相关决定。本文总结了有关菌物命名相关讨论决议。(1)菌物命名法管理:会议讨论了菌物命名法管理特别小组委员会报告(2016),主要涉及菌物命名法分会要在国际菌物学大会上进行(其程序与国际植物学大会上命名法分会并行,但提案表决不设机构投票权),有关菌物命名法规提案要在《IMIFungus》上发表、指导性电子邮件投票参加人员、菌物命名法分会官员为主席秘书以及菌物命名法委员会要在国际菌物学大会选举问题。这个揽子提案获得65.8%赞成票通过,带来具有里程碑意义变化,决定了此后在国际命名法规中如何引入、修改或删除与菌物命名相关规则。(2)保护名:这是在深圳会议上通过关于菌物保护名非常重要议题,凡列入这些名单上菌物名称可得到保护,不受未列入名单其他名称影响。(3)多型性菌物:有关废除以形态类型命名多型性菌物名称在上届国际植物学大会(2011)上就已通过,但保留了有关有性型名称对无性型具有优先权规则。在这次深圳会议上,这个规则(57.2)也被彻底清除。现在确定菌物名称使用不再以其为无性型或有性型模式所标定名称来决定,而完全遵循发表日期优先律。(4)地衣型真菌:地衣型真菌从来不受多型性真菌名称影响,但由于上届大会上保留了有性型对无性型优先权(规则57.2),有几位地衣学家为了避免在地衣方面引起争论,当时在会上提出地衣名称不受这规则管辖。随着深圳大会清除了规则57.2,任何有关地衣

  • 标签: 法规 管理 国际命名法规 地衣 多型性菌物 模式标定
  • 简介:目的以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猴免疫缺陷病毒(SIV)SIV30蛋白作为抗原诊断试剂,建立免疫梳方法(IC)用于特异性检测实验猴血清中抗SIV抗体IgG。方法应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SIVSIV30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并在感受态细胞BL21中表达,将该重组蛋白纯化后作为诊断抗原,建立免疫梳标准化检测程序,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最佳抗原包被量为0.02mg/mL;制备好IC均能够特异性检测到相应SIV阳性血清而不与其他病毒血清间发生交叉反应,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SIV30蛋白能够敏感地检测到1∶400倍稀释SIV阳性血清;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同样品重复检测3次,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利用该检测方法在对10份可疑猴血清样品进行检测,IC与ELISA检测结果

  • 标签: 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30蛋白 免疫梳 快速检测方法 抗体
  • 简介:单克隆抗体(单抗)因其专性、高效价、低耐药性显著优势,已成为生物制药业行业发展最快领域之,并成功用于治疗多种癌症、自身免疫病其他疾病最初鼠源性单抗发展至现今全人源单抗,新制备技术不断涌现,如单细胞分选测序技术。同时,通过改变全人源单抗糖基化水平、优化单抗亲和力成熟技术,有助于进步提高其稳定性、亲和力。目前,全人源单抗疗效安全性仍受到行业关注,也面临很多挑战,如何平衡在降低其免疫原性同时,进步提高其亲和力,仍寄希望于新技术或策略。

  • 标签: 鼠源 全人源 单克隆抗体 糖基化 单细胞分选技术
  • 简介:无绿藻直径3~30μm不等单细胞微生物,进行无性繁殖,内含特征性内孢子。无绿藻病种罕见、散发疾病,目前认为小型无绿藻、中型无绿藻、P.blaschkeaeP.cutis对人有致病性。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无绿藻分型鉴定传统方法,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将菌株鉴定至亚种或变种,成为无绿藻分型鉴定又重要手段

  • 标签: 无绿藻 分类 药物敏感性 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简介:目的: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其粪便作为种非损伤性样品,为珍稀濒危动物种群数量调查、遗传多样性评价、亲缘关系、系统进化研究带来很大便利,本研究试图建立高效、简便粪便样品保存方法方法:在现有珍稀濒危动物粪便样品保存方法基础上,分别使用干燥法、冷冻法干燥.冷冻法保存川金丝猴粪便样品,比较了不同保存方法DNA提取效果,以及对mtDNA控制区片段PCR扩增成功率微卫星基因PCR扩增效率。结果:干燥法、冷冻法干燥冷冻法三种不同保存方法保存粪便1周时间后,提取粪便DNA样本扩增mtDNA片段成功率均为92%,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为79%、78%、80%;保存2月后,mtDNA片段扩增成功率分别为80%、76%80%,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为65%、61%、67%;保存6月后,mtDNA片段扩增成功率分别为56%、52%64%,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40%、34%、46%。因此,随着保存时间增长,三种方法保存效率都将明显降低,但干燥.冷冻法得到DNA样本扩增成功率相对较高。结论:粪便样品能够为川金丝猴遗传多样性评价相关研究提供有效信息,干燥冷冻法保存能够更为有效保证DNA提取基因扩增效率。

  • 标签: 非损伤性技术 粪便样本 保存方法 线粒体DNA 微卫星标记
  • 简介:目的探讨噪声污染对大鼠血激素水平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饲养)实验组(分为35、65、85dB三组),每组10只动物。每天刺激1次,每次刺激30min,连续刺激20d。第21天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A),睾酮(T),多巴胺(DA),Hsp-70水平。结果ELISA法检测发现,实验组(35、65、85dB组)大鼠体重比对照组分别减轻了23.45%,30.13%,35.64%,TDA水平分别降低了9.12%、20.06%、37.99%15.49%、18.31%、24.88%;血NAHsp-70水平分别升高了35.08%、171.52%、197.86%39.34%、195.09%、285.25%,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噪声污染能显著影响大鼠血激素水平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

  • 标签: 噪声污染 激素 热休克蛋白-70 WISTAR大鼠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体化发展,外来人侵生物危害日益加重。我国针对当前各类重大外来生物的人侵,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3层面,部署了系列项目,并取得了定成果:揭示了人侵生物的人侵特性人侵机理,以及人侵植物与脆弱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研发了重大新发农业人侵物种风险评估及防控技术,建立了生物威胁数据库生物人侵突发事件可视化智能决策支持平台,以及重大人侵动植物治理模式技术体系;建立了主要人侵生物标本资源库。今后应以跨境动植物有害生物为主要目标,开展人侵扩散与成灾机制、早期预防预警、快速检测监测、识别追踪溯源、点面拦截狙击、区域防灾减灾技术研究。

  • 标签: 外来入侵生物 预防 控制 科技项目 研究成果
  • 简介:【目的】明确不同生育期调查方法对棉田物种结构生物多样性影响,以期选择合适生育期调查方法开展转基因棉花安全性研究。【方法】于20162017年,选择2新型转基因棉花(GGK2,N15-5)及其亲本(K312,J14)为材料,使用3种调查方法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1)在整个生育期每7d调查次(5月上旬—9月中下旬);(2)主要生育期调查(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3)6月中旬—8月下旬期间3棉铃虫发生高峰期调查。计算出不同调查方法棉田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总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结果】3种方法对物种个体总数物种丰富度影响最大,第1种方法数值最大,第3种方法数值最小。2016年,转抗除草剂基因棉田(GGK2)与其亲本(K312)相比,3种调查方法得到物种个体总数在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差异显著,其他指数无差异。此外,2016年与2017年相比,相同棉田中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生育期调查方法仅对物种个体总数物种丰富度有影响,而对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无显著影响。因此,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中可根据不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生育期开展调查。

  • 标签: 转基因棉田 全生育期 关键生育期 棉铃虫 节肢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 简介:介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即产量产值快速增加、优势基地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栽培品种栽培方式日趋多元化、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品牌质量不断提升食药用菌文化逐渐兴起。分析了目前在精准产业扶贫、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路"倡议国家方针政策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机遇;同时也指出了菌种混乱、异物同名、同物异名、质量标准不规范、资源污染浪费严重、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缺乏轻简化机械设备和尚未形成真正意义食用菌科学文化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三维"农业理念、"菌物药"纳入中药范畴、进步加大对食用菌产业扶持力度建设国家级菌物资源保育区建议,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现代化。

  • 标签: 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文化 三维农业
  • 简介: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最高防护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科学研究重要技术平台,也是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不被感染、外界环境不受污染防护屏障。近年来,强致病性微生物引发烈性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扩散。世界各国为满足应急控制传染病突发事件以及提升生物国防实力重大需求,纷纷开始加紧建设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阐述了世界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历程与等级划分,各国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进展与成果以及我国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以及国产化四级模式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科技进展,并对未来科技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建设 分级 科技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豚鼠频闪光诱导性近视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中外侧膝状体多巴胺(DA)含量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讨比较不同近视模型中枢发病机制。方法24只普通级2周龄豚鼠随机分成3组(n=8):频闪光照(FLM)组、形觉剥夺(FDM)组、对照组,各组均饲养8周。在造模前后分别测量各组豚鼠右眼屈光度眼轴长度,8周实验结束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对左脑外侧膝状体DA进行定量。结果造模前,各组屈光度眼轴长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造模第8周,与对照组相比,FLM组FDM组右眼屈光度变化值(P〈0.001)、眼轴长度变化值(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近视建模成功。HPLC-ECD结果显示:豚鼠左脑外侧膝状体DA含量FLM组〉对照组〉FDM组;对照组为(37.04±1.18)pg/μL;FDM组为(24.27±3.46)pg/μ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21);FLM组为(45.58±1.98)pg/μ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频闪光诱导性近视模型外侧膝状体DA含量增加,而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中DA含量减少,说明DA在两种实验性近视外侧膝状体中表达不致,两种近视模型发生机制可能不同。

  • 标签: 近视 多巴胺 频闪光诱导 形觉剥夺 外侧膝状体
  • 简介:【目的】外来植物黄顶菊对生态环境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了解黄顶菊与3种不同本地植物种植生长对丛生菌根(AM)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造成影响,可以土壤微生物角度进步解释黄顶菊入侵机制。【方法】通过同质园小区试验模拟黄顶菊入侵生态进程,以黄顶菊3种本地植物狗尾草、藜、黄香草木樨为研究对象,采用AM真菌形态学鉴定方法,研究黄顶菊与3种本地植物不同种植方式对AM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影响。【结果】(1)黄顶菊根际土壤聚集AM真菌种类与其伴生本地植物种类有关:黄顶菊与狗尾草混种处理中优势种为网状球囊霉根内球囊霉,而黄顶菊分别与藜、草木樨混种处理中优势种均为网状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缩球囊霉;(2)黄顶菊分别与狗尾草黄香草木樨混种处理中AM真菌种类既高于本地单种处理,也高于黄顶菊单种处理,说明随着黄顶菊入侵地上植物多样性改变,AM真菌种类也发生改变;(3)与3种本地植物单种相比,黄顶菊各混种处理黄顶菊单种处理中黄顶菊根际土壤根内球囊霉重要值均增加,表明黄顶菊入侵有利于根内球囊霉生长发育。【结论】黄顶菊入侵改变了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AM真菌改变既与本地植物种类有关,也与入侵程度有关。

  • 标签: 黄顶菊 丛枝菌根真菌 竞争 多样性
  • 简介: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在本院确诊70例VMC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7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在入院后第2d、第3d、第5d、第7d、第9d第11d分别测定所有儿童血清CK-MB、cTnIhs-CRP水平,分析比较三指标联合检测单独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K-MB、cTnI、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K-MB、cTnIhs-CRP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分别为90.12%、93.62%,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指标联合检测特异性高于hs-CR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显示,hs-CRP阳性率最高,但在血清中也最先消失,CK-MB次之,cTnI最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K-MB、cTnIhs-CRP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VMC患儿灵敏度准确性,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价值
  • 简介:2018年7月,本刊参加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2018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遴选活动",荣获"2018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 标签: 科技期刊 高校 中国 生物安全 学报
  • 简介:微生物信息代谢过程中病原菌与寄主相互识别、微生物之间招募作用研究领域新发现入手,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信息代谢本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信息代谢对其周围物质运动影响等方面,对物质变信息,特别经过生物界物质变信息规律进行了分析,对物质运动方式演进规律,即无机界→有机界→信息界,做了开创性探索,这将为人类认识宇宙间物质运动深层次规律产生重要引领作用。

  • 标签: 微生物 信息代谢 物质运动形式 量子
  • 简介:文中对古代文献记载"白芝"进行了本草考证。根据历代本草文献中记载"白芝"特点,对可能白芝香栓菌[Trametessuaveloens(L.)Fr.]、苦白蹄[Fomitopsisofficinalis(Vill.:Fr.)Bond.]、桦剥管菌[Piptoporusbetulinus(Bull.exFr.)Karst.]、白肉灵芝(GanodermaleucocontextumT.H.Lietal.)这4种真菌名称、地理分布、形态特征药用功效等方面与白芝进行了比较,认为古代"白芝"应为现代多孔菌科真菌香栓菌。

  • 标签: 白芝 香栓菌 名称 分布 特征
  • 简介:目的建立分离纯化非肥胖性糖尿病(NOD)小鼠胰岛方法,并对其体内外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改良胶原酶消化结合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纯化NOD小鼠胰岛。应用体外糖刺激实验检测分离纯化胰岛功能,以及通过监测移植小鼠血糖、体重变化及糖耐量实验对移植胰岛体内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并通过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被膜下移植胰岛存活情况。结果胰岛产率为(116±12)胰岛/胰腺,纯度〉90%。体外糖刺激实验结果显示,NOD小鼠胰岛糖刺激胰岛素释放水平明显低于KM小鼠胰岛。胰岛移植实验显示,移植胰岛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体重糖耐量,但改善作用般仅能维持2周左右。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肾被膜下可见胰岛素阳性胰岛细胞团,并且在残存移植胰岛细胞团周围存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通过改良小鼠胰岛分离方法可由NOD小鼠分离得到大量较高纯度胰岛,可用于今后探索如何阻断自身免疫损伤保护移植胰岛研究。

  • 标签: 非肥胖性糖尿病 胰岛 分离纯化 移植 小鼠
  • 简介:【目的】生态位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入侵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现有建模工具中,MaxEnt最流行运用最广泛生态位模型。然而最近研究表明,基于MaxEnt模型默认参数构建模型时,模型倾向于过度拟合,并非定为最佳模型,尤其在处理分布点较少物种。【方法】以茶翅蝽为例,通过设置不同特征参数、调控倍频以及背景拟不存在点数分别构建茶翅蝽本土模型,然后将其转入入侵地来验证比较模型,通过检测模型预测物种对环境因子响应曲线、潜在分布在生态空间中生态位映射以及潜在分布空间差异性,探讨3种参数设置对MaxEnt模型模拟物种分布生态位影响。【结果】在茶翅蝽案例分析中,特征参数设置对MaxEnt模型所模拟潜在分布生态位影响最大,调控倍频影响次之,背景拟不存在点数影响最小。与其他特征相比,基于特征HT模型其响应曲线较为曲折;随着调控倍频增加,响应曲线变得圆滑。【结论】在构建MaxEnt模型时,需要从生态空间中考虑物种生态需求,分析模型参数对预测物种分布生态位可能造成影响。

  • 标签: 生态位模型 MaxEnt模型 特征参数 调控倍频 背景拟不存在点数
  • 简介:欧洲本土玉米种质多属硬粒型,具有较强早熟性抗逆性,导入欧洲优良玉米种质拓宽我国适宜机械化种质基础有效途径。通过整合分析欧洲西南、东南和北部玉米种质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结果,发现有应用潜力23优良玉米群体,包括10西班牙群体、6法国群体、2葡萄牙群体5瑞士群体。建议在适应性改良基础上,将群体EnanoNorteno/Vasco、EZS22与我国A群种质,群体Ain、Alegia、Bade、Berrobi、Lazcano、Tuy与我国B群种质构建复合群体,开展改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类群遗传基础。

  • 标签: 欧洲玉米种质 产量配合力 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