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旧约释经神学的层面,深入剖析了《约珥书》的历史背景和子民团契的灵命境况,从数个方面阐释了本书中"耶和华的日子"的神学含义,并批驳了那种认为《旧约圣经》中的"耶和华的日子"是指"世界末日"的说法。

  • 标签: 《约珥书》 “耶和华的日子”
  • 简介:杨(Young)的差异式正义论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她以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为基础,重新审视了哲学中有关正义的论述,并赋予正义以正视社群差异这一新的意义。然而,学界对杨的正义论还缺乏整体的理解和认识,以致在传播与应用方面存在障碍。为了展示杨正义论的全貌及其内在意义,启发人们深入思考并促发社会变革,本研究运用诠释学的方法,从部分到整体推论杨的理论架构和意义,再从整体检视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视野交融的态度获得创新的理解与批判性的反思。

  • 标签: 艾莉斯·M.杨 差异 正义
  • 简介: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到今天是55周年了,值得庆贺!在50周年的时候,全国两会召开了一次庆祝大会,会上发表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五十年的总结”。总结报告回顾了“三自”五十年的历程,肯定了巨大成就,总结了经验,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这几年,我们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大家都很熟悉,我也就不多重复了。

  • 标签: “三自” 基督教 两会 镇江市 三自爱国运动 纪念
  • 简介:当代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学者艾里斯·扬和南希·弗雷泽围绕多元压迫之正义框架还是二元正义维度会更有利于新社会主义的联合策略问题,以及差异和承认政治问题所展开的政治哲学论辩,所致力于揭示的是,如何使得正义的理念和实践在反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具有深层的颠覆性这样一个共同的议题。二者的正义构想异同及其争辩所打开的话语空间,一方面向我们昭示了解放政治的理论和实践斗争的努力一直在路上,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代美国新马克思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框架的依赖本身限制了理论自身的潜力而未能深层有效地挑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

  • 标签: 正义 再分配 承认 差异政治
  • 简介:非营利部门研究是“公民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考察这“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非营利部门在世界各国有不同的称谓,比如“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公民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等等。在当前林林总总对非营利部门的研究著述中,《全球公民

  • 标签: 《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 莱斯特·M.萨拉蒙 社会公益事业 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