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天理概念是朱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历来研究对此多有论述和阐发。对诸如理与气、形上与形下等概念的梳理和诠释,使我们对朱子哲学的整体框架和基本理路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解。然而,天理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换言之,对于什么是天理这个问题,却仍然没有给出足够说服力的回答。本文将以此为目标,通过对朱子相关论述的细致的哲学分析,以求对天理的内涵给出具体而明确的界说。

  • 标签: 朱子哲学 天理 内涵 整体框架 哲学分析 概念
  • 简介:自上世纪30年代,随着梵本《唯识三十颂》被法国人列维(SylvainLevi)于尼泊尔发现以来,对古代译经大师如真谛、玄奘等汉译唯识学典籍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的怀疑.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引领这场论诤的固然是一些欧洲学者.接着是二战之后的日本学者。而国内一些学者加入到这场辩论中.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通过对梵、藏、

  • 标签: 《唯识三十颂》 翻译问题 日本学者 30年代 80年代 法国人
  • 简介:前言在三国即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统一前期,在三国的全力支持下佛教得到了巨大发展,以王室与贵族为中心,佛教不仅被广大人民所信仰,而且人们也积极致力于佛经与佛法的研究。三国的僧侣留学到中国研究佛教,也到日本多次传授佛教,由此可知,三国时佛教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 标签: 佛教思想 照明 古代 韩国 大乘 广大人民
  • 简介:通过两个研究,证实了在消费、储蓄两个经济决策领域存在整钞间的心理账户效应;与此同时研究还表明,被试的消费倾向除与消费的实质目的有关之外,确实与金钱自身的因素有关系,这些关系包括钱钞携带的方便性、个体维持大面额钱钞完整性的目的以及钱钞面额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匹配性.

  • 标签: 零整钞 心理账户 经济决策
  • 简介:大艺术家的出现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书法大家特别是狂草大家的出现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大家本人的气质、学养、天赋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每件。20世纪的中国社会、中国书坛呼唤狂苹大家,毛泽东具备狂草大家的气质和才情,便应运而生,出现于20世纪的中国书坛。

  • 标签: 毛泽东 狂草 才情 学养 历史品格
  • 简介:因为父母逼婚,在澳大利亚的“鹏”不愿回家过年了,但他的影响力从大洋洲出发,向东跨越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引发成千上万适婚年龄华人青年的讨论。网上无数的青年称:“我就是鹏!”年前,一个名叫“鹏”的男青年火了。他没唱过人人耳熟的流行歌曲,也说不上有什么传奇故事。他甚至连个完整的名字都没有。但他的影响力从大洋洲出发,向东跨越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引发成千上万适婚年龄华人青年的讨论。网上无数的青年称:“我就是鹏!”

  • 标签: 《中国青年报》 回家 澳大利亚 流行歌曲 传奇故事 大洋洲
  • 简介:<正>当今时代,罗莎·卢森堡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因为她坚持主张资本的积累不仅依赖于特定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动力,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资本主义社会对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渗透和破坏。《政治经济学导论》是她于1907—1914年间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学院任教时所完成工作的一分,至今仍然是关于阶级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佳著作之一~①。它包含了一系列关于资本主义试图对发展中国家中的非资本主义世界的渗透和破坏的精辟分析——从法国对阿尔及利亚

  • 标签: 罗莎·卢森堡 德国社会民主党 第一部类 第二部类 价值理论 再生产理论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第2分即“《资本论》及准备稿”部分于2012年8月编辑出版最后一个分卷,本文以此为契机,全面总结了MEGA^2第2分把马克思恩格斯同《资本论》相关的全部手稿发表为人们带来的对《资本论》的新认识。文章“背景介绍”部分谈到MEGA^2发表的新文献正在改变人们对马克思和《资本论》的看法;第2分以《资本论》各卷为单位介绍了MEGA^2发表的新文献的数量和规模;第3分阐述了MEGA^2发表的新文献在13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指出《资本论》是未完成的体系,《资本论》创作史是艰难曲折的过程,MEGA^2已经成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真实可靠的文本依据。

  • 标签: 《资本论》 MEGA^2 新认识
  • 简介:本文从总体上阐明了MEGA^2第2分(《资本论》及准备稿)对研究《资本论》的重大意义。首先说明马克思在实施“资本一般”计划过程中遭遇到“抽象”与“具体”的矛盾,因而原本限于研究抽象领域的“资本一般”计划逐渐被研究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资本论”计划取代,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也藉此具有两个不同的主题:“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其次,作者借助MEGA^2第2分的文本对马克思审订的《资本论》第1卷不同版本做了比较说明,指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强调德文第2版的修订手稿对于研究“价值形成”的意义。作者还以“危机理论”和“信用理论”为例,说明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在某些地方与马克思的意图不相符合。最后作者借助马克思的手稿和一些书信证明《资本论》无论在研究还是写作方面都远未结束。

  • 标签: 资本一般抽象领域 单个资本 社会总资本 价值理论 危机理论 信用理论
  • 简介:在当前与心一身问题相关的众多讨论中,非还原物理主义无疑是个备受争议的亮点。非还原物理主义的类型之一即无律则一元论,它认为心灵与身体之间是殊型同一关系,因而不存在严格的心理一物理规律。戴维森在《心理事件》一文中首次将随附性引人心灵哲学来解释心一身殊型同一关系。心灵与身体之间的随附关系目前甚至成为不同类型的非还原物理主义所共同接受的一个基本前提。然而戴维森并未提供将随附性引入心灵哲学的充分理由。我们认为,随附性其实并不适合用来探讨心一身问题。

  • 标签: 随附性 一元论 同一论 心灵哲学 物理主义 同一关系
  • 简介:8月2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杨耕等出席成立大会。本届“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任期为2013—2017年,主任委员由韩震教授担任,秘书长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江怡教授担任,委员会由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44位专家组成。

  • 标签: 教学指导委员会 大学哲学 成立大会 高等学校 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中国文化以伦理为本位与特色,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礼与德是较之仁要出现更早、更为重要的观念与实践。礼,三代甚至更早既已产生,到了周代形成了礼乐文明制度,德观念的出现,体现了周代人文意识的觉醒。要研究清楚中国道德文明的渊源、本质、特色与规律,就不能不对上古社会的礼与德或者宗教与伦理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注重礼仪,礼仪文化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因此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 标签: 伦理思想史 中国传统伦理 中华民族 礼仪文化 核心观念 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