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从人类脱离野蛮、蒙昧,走向文明以来,就开始对时间空间的思考。什么叫时间?它的过去、现在、将来是怎样划分的?它是有始有终还是无穷无尽?奥古斯丁提出:既然上帝创造了一切,也包括时间。那么,在上帝没有创造出时间之前,有没有时间?如果有时间,这个时间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没有时间,上帝又是怎样在没有时间的状态下活动的?他问:“既然你是一切时间的创造者,在你未造时间之前,怎能有无数的年代过去呢?难道有不经你创造的时间存在吗?既然无数年代从未存在,又怎么能说过去了呢?”(《忏悔录》

  • 标签: 印度佛教 宇宙模式 时空观念 时间单位 日常时间 时间方向
  • 简介:闪光滞后效应(flash—lageffect,FLE)是指在某运动物体相同的位置上呈现的闪光(flash)知觉上滞后于该运动物体的视错觉。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闪光滞后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笔者认为,目前各种理论的争议可归结为时间错觉假说空间错觉假说之争,并在此基础上就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 标签: 闪光滞后 运动外推 后测理论 延迟差异 采样模型
  • 简介:探讨时间空间信息在不同伸手拦截运动阶段中的作用。利用遮挡和干扰的手段,通过考察在排除某种信息后的情况,分析其该信息对伸手拦截运动参数的影响。结果发现:空间信息主要作用于早期,缺乏空间信息时手的最大速度显著减小;时间信息在整个拦截过程中均起作用,干扰早期和中期的时间信息将使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推后。结果不支持现有的伸手拦截模型,但"计划控制模型"相符。

  • 标签: 拦截运动 τ 计划控制模型
  • 简介:通过2个实验.考察时间空间隐喻在汉语动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实验1表明,在动词隐含延续时间判断任务中,当动词隐含延续时间的长度(“长-短”)字词呈现的空间长度(“宽-窄”)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慢.表明语义加工受到了干扰;实验2采取词性判断任务,发现隐含延续时间长的动词的加工时间更长,动词隐含延续时间的长度字词呈现的空间长度不一致时,被试的加工变慢。整个研究表明,动词的隐含延续时间基于被试的知识经验和水平空间长度来表征.支持弱势的隐喻表征观。

  • 标签: 动词 隐含延续时间 时间空间隐喻
  • 简介:《资本论》商品观的内容是经济的,但商品观的概念要素却牵涉不少哲学性问题。分析涉及内外空间性的财富“表现”问题、“需要”的满足问题、作为抽象结果的“抽象人类劳动”之被表现问题、随之而来的劳动时间之“凝固”及其异化问题,构成本文的基本任务。在所有这些分析中,抽象和简化之现实性和理论性特别值得重视。在此基础上,《资本论》商品观的理论结构将得到新的哲学评估,相关的方法论自觉也将得到新的学理阐释。

  • 标签: 商品 表现 空间 时间 抽象 隐喻
  • 简介:【导语】“时间”是一个一直困扰着哲学家的问题,从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飞矢不动”到近代莱布尼茨、康德哲学中的“时间”问题,无不代表着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传统哲学在认识论维度上通过对“时间”问题的研究进而探讨人之心智如何认识的问题。现代哲学批判传统哲学的“时间观”,对“时间”的讨论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时间”或是可以“直观”之“意识”,或是“人”存在之维度,或是“生命”之“流动”。2013年国内学界对“时间”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这里选取的几篇文章有助于我们管窥目前国内关于“时间”研究之现状。

  • 标签: “时间” 现代哲学 康德哲学 时间观 认识论维度 创新
  • 简介:该研究对大学生时间自我透视价值偏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当从远期的时间距离来透视自我(可能自我知觉)时,个体更加偏好理想主义价值;当个体从近期的时间距离来透视自我(当前自我知觉)时,个体更加偏好实用主义价值。但是,时间自我透视价值偏好之间并非遵循严格的线性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上述规律只出现于个体对自我的知觉中,个体对他人的时间透视并未表现出类似的规律。

  • 标签: 时间距离 时间自我透视 理想主义价值 实用主义价值
  • 简介:在两个实验中使用比例控制范式,研究了基于空间位置的注意定势及时间不确定性对检测任务中IOR出现时程的影响.实验1以75名本科生为被试,将SOA水平作为组间变量从而消除了时间不确定性.结果发现,当被试形成"更依赖于提示位置"的注意定势时,IOR出现的时程延长.实验2以22名本科生为被试,将SOA作为组内变量,从而将时间不确定性引入实验任务.结果表明,存在时间不确定性时,IOR出现的时程恢复到正常水平.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IOR的时程受到内源和外源性注意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而注意定势和时间不确定性是决定IOR何时出现及持续时间的两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 标签: 返回抑制 注意定势 时间不确性
  • 简介:在《存在时间》中,海德格尔将人的自由称为“能在”(dasSenkornnn),而人的生存在他看来就是自由的能在.海德格尔的自由理论是奠基于他的基础存在论的;传统的自由理论相比,这种理论具有非形而上学的特点.非本真性本真性被他视为自由(能在)的两种形态,在本文中将被论证的是:康德的他律自律概念对于理解这两种形态来说是必要的.

  • 标签: 自由 他律 自律 非本真性 本真性
  • 简介:时间会使最亮的刀生锈,岁月会折断最强的弓弩。”(司各特《修墓老人》)巴尔扎克生前曾说过:“我要发誓取得自由,不欠一页文债,不欠一文小钱,哪怕把我累死,我也要一鼓作气干到底。”但时间过得真快,尽管《人间喜剧》尚未完成,而他已到了生命弥留之际。巴尔扎克希望自己再活6个月,哪怕是6个星期

  • 标签: 《厚爱时间》 常恕田 文学作品 杂文
  • 简介:本文探讨了全球化、空间战争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全球化意味着空间障碍的不断被克服,而战争是克服空间障碍的主要形式。

  • 标签: 全球化 空间 战争
  • 简介:当一个人如果总是感叹岁月如流、恐惧青春将逝的时候,那么他的生命便已经成了一个等待着干涸的湖泊,一个不再有新的流水注入、也不再有出口的封闭的湖泊。

  • 标签: 人生哲理 生命哲学 生活态度 时间观念
  • 简介:6月21~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美国国际时间学会、美国威廉玛丽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海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美国洛约拉玛丽蒙特大学、美国威廉玛丽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美国威奇塔州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富尔顿分校、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德国爱尔兰根大学、法国里昂东方学研究所、加拿大女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专家学者约50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周易》 北京师范大学 时间 美国加州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在非洲,基本看不到黑人急匆匆赶路的,他们都慢悠悠地走。除了跟这里的生活节奏有关,更多的是因为黑人是慢性子。

  • 标签: 时间观念 黑人 生活节奏 生活态度
  • 简介:时间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人生在世,最是光阴难买。盛年不再来,一口难再晨,所以要学会珍惜。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因此,我一直保持着一种习惯,就是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 标签: 时间 浪费 自杀
  • 简介: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乡下。我从没和爷爷奶奶生活过。只是后来长大些了,爸妈会每隔一两年带我回老家看望他们。自我第一次见他们,爷爷奶奶就是头发花白的老人,这些年来,未曾变化。所以他们的年轻岁月,我也未曾有机会了解。只有爷爷柜子上那只印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杯子还盛着些许他年轻时的记忆。

  • 标签: 时间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爷爷 奶奶
  • 简介:  现代壁画传统壁画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壁画职能的要求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壁画空间环境的融合,对于环境空间的需求,显得越发的重要起来.壁画空间环境是在相对独立、相互作用中融合成一个整体的,壁画空间环境的依存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统一变化的关系,而是要使双方相互作用并在融合中体现出各自的价值.壁画在作用于空间环境中产生了自身价值,空间环境由于融入壁画实现了再创造的过程.……

  • 标签: 壁画空间 浅议现代 环境融合
  • 简介:胡塞尔海德格尔都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和“图几法”感兴趣。康德在感性知性的交接处,提出了“先验的想象力”来使两者的结合乃至两者本身得以可能。这种想象力能够构造出介于感性杂多与概念认定之间的“象”,而此类象中的大象就是原本的时间。出自此原时间的“图几”让概念能够感性连接,从而在现象世界中实现出自己的知性客观性。

  • 标签: 时间意识 想象力 《纯粹理性批判》 记忆 历时 先验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