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从构图、光线、景深、空灵感方面入手,论述了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风光摄影及其对于世界遗产、佛教圣地五台山风光的光影诠释。

  • 标签: 摄影 五台山风光摄影 构图 光线 景深 空灵感
  • 简介:<正>亨利·西威克(1838—1900)是十九世纪末西方伦理学界颇有影响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他的直觉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对本世纪各个伦理学流派,特别是直觉主义伦理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纵观西方伦理思想史的发展,他的伦理思想处于近现代伦理学的交接点,在一定意义上,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鉴于我国伦理学界对他的伦理思想缺乏系统研究,我们有必要深入细致地研究他

  • 标签: 西方伦理思想 功利主义思想 西方伦理学 直觉主义 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功利主义
  • 简介:本文针对边政学与边域研究中汉人主体的缺失,以清民国新疆汉人研究,补缺边政研究和汉人社会研究;论述近代新疆汉人源流和其文化认同,以及汉人主体的社会生成;抽绎此研究的历史与学理意义。

  • 标签: 边政学 清季 民国 汉人社会 主体文化
  • 简介:<正>《易》对中国古代的意识形态及文化等方面影响至巨。孔子的思想从根本上说也是接受了《易》的渗透,他一直到老还孜孜不倦地在从事《易》的研究工作。《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

  • 标签: 周易 中国古代 太阳历 季节 潜龙勿用 与时偕行
  • 简介:最近,毕业“烧钱”现象又成了各方声讨的焦点。究其原因,是90后大学生想借这场迟到的“成人礼”寻找一些心理暗示。一直生活在父母襁褓里的90后,始终纠结在渴望独立又不能独立的矛盾中,毕业成了他们宣誓独立的最好契机。所以,他们希望那是一次隆重的记忆,设计了很多值得铭记的仪式,再不计成本去完成。但是,这场狂欢的背后无法隐藏他们即将面对社会的种种焦虑。

  • 标签: 成人礼 毕业 心理暗示 90后 大学生 焦点
  • 简介:<正>我国南宋时的叶适,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事功学说的集大成者。在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盛行时,叶适接过事功派所另树的一帜,把这派学说推向一个新水平,确立了与理学、心学鼎足而立的地位。然而,作为事功派集大成者,必有其思想渊源。我们重视对叶适哲学思想的研究,当然不能忽视他的思想先驱、永嘉学派的导源者薛宣和陈傅良哲学思想,本文试就对他们作一点初探。

  • 标签: 陈傅良 哲学思想 道器关系 事功之学 唯物论 永嘉学派
  • 简介:事功精神是南宋儒者薛宣受时代影响最为深刻的精神特质。由于薛氏特殊的身世经历,它在秦桧专权的压制氛围中形成,经历了武昌任官的考验,在地方士大夫群体中疏离政府的倾向与孝宗初期的功利风气之间左右抵挡,彰扬了以儒学经世的实践信念。事功精神能够发挥儒学对政治现实的道义批判性,但对政府路径的依赖成为其内在的限制,造成难以克服的困境。他和朱熹等道学家之间的分歧,则代表了南宋儒学内部迅速而剧烈的分化变动。其中,经世取向的选择对儒家精神的体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薛季宣 事功精神 儒学 经世
  • 简介:春秋末叶,专诸受阖庐之托刺杀吴王僚。这一变故的源头,可从札让位说起。尽管三传对札让国的美德并无异辞,但自唐宋以降,像胡安国等人却总是怪责札的各种不足,因而引发宋元明清许多儒者的争议。本文透过札让国一事为研究主线,阐述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对《春秋》经传的不同理解,从而澄清一些政治伦理的问题。

  • 标签: 政治哲学 儒学 《春秋》
  • 简介:近年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实调整全县畜禽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养牛、养羊、养三大畜禽品牌,从而激活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全县畜禽产值近1.5亿元,人均占有畜禽76公斤,人均纯收入2125元,比2003年增长7%。

  • 标签: 农村经济 畜禽 激活 玉屏侗族自治县 牛羊 增加农民收入
  • 简介:观食知性如果有人说:“我们可以从观察一个人吃食物时的姿态仪容和喜好,得知他的本性。”你同意吗?

  • 标签: 生活 仪容 个人 人性
  • 简介:波浪起伏的水面,无法映出任何相貌,但是静止的水,却犹如一面镜子,不但能映出周围的高山、树林,甚至连天空中飘动的浮云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 标签: 理性 心理素质 逆境 奋斗精神
  • 简介:对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形象的评价与研究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大致有原型分析、道德分析、阶级分析和人性论分析这几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利有弊。从不同的视角入手,对人物进行分析,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审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能够对人物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 标签: 《孔乙己》 人物分析 原型分析 道德分析 阶级分析 人性论分析
  • 简介:经文:《撒母耳记上》15章22节《弥迦书》6章8节《马太福音》24章13节《彼得前书》1章15节曾收到未婚妻的一条短信,问:"想成为富翁吗?送你‘千万':1.千万要顺服;2.千万要谦卑;3.千万要圣洁;4.千万要忍耐。"当我读到这条短信的时候,心里备感激励!感觉这"千万"很有价值,十分宝贵!于是,我要从圣经的话语中去"索取"这"千万"。

  • 标签: 《马太福音》 短信 彼得 经文 谦卑 感觉
  • 简介:在菩萨顶东面的后院里,矗立着一座气势雄伟、十分壮观的汉白玉棱碑。碑顶高度116厘米,碑身高度246厘米,碑座高度100厘米;碑顶长宽均为131厘米,碑身长宽均为115厘米,是一座由汉白玉雕镌刻泐的棱柱丰碑。碑顶面各雕刻着两条盘绕交错的青龙,碑身面各雕刻着数对小巧玲珑的二龙戏珠,碑座面各雕刻着一条活龙活现的青

  • 标签: 气势雄伟 四棱柱 长宽 五台山文殊寺 乾隆皇帝 曼殊师利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争霸斗争的加剧、社会的动荡、各社会阶级相互关系的调整,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相应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印度文化史的全局而言,当时之所以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 标签: 婆罗门教 佛教 印度 土著文化 阿育王 释迦牟尼
  • 简介:第七个论题:真主不在特定的方向中我们说:世界的创造者不在六个方向的任何一个特定的方向中。凡是知道"方向"()和"特有"()(1)两个词语含义的人,无疑会肯定,方向对于实体和偶性以外的他者是不可能的。因为,方位()是一种被理解的观念,实体特有它。但是,方位只有与另一个占位的事物发生相对关系时,(2)才能形成方向。

  • 标签: 中道 信仰 词语含义 相对关系 创造者 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