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现行生产用四眠蚕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眠性稳定的强健性三眠蚕品种三、龙、汇、泉、源、景。经配合力测定和组合筛选,选配出的三·龙×汇·源四元杂交组合,强健好养、眠性稳定(三眠率达到98%以上)、全龄经过短,茧丝纤度1.840~2.160dtex,一茧丝长1000~1200m,解舒率70%~80%,洁净93~95分,强度4.11克力/旦,伸长率23.3%。抱合115次。

  • 标签: 三眠蚕品种 四元杂交组合 强健性 细纤度生丝
  • 简介:本文以2005年广西大宗工业原料市场的网站和区蚕业总站上报统计的资料为样本,运用一元多项式回归分析和多元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和通径分析方法分别对广西区鲜茧、干茧、生丝价格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回归模型对鲜茧价格进行预测。

  • 标签: 鲜茧 干茧 生丝 价格 一元多项式回归分析 多元多项式回归分析
  • 简介:2008年2月中旬以来,国内生丝交易价格出现快速上涨的趋势,从表面上看似乎现时价格急涨意味着未来价格可能要出现好转,但这一波价格急涨应该是短期内的供求关系不平衡所导致的正常反应,其主要原因归结有如下几点。春节前国内缫丝企业非常担心今年出现2007年春节过后价格下跌的情况,于是在春节前把绝大部分生丝销售完毕,不留库存,如不少广西缫丝企业,哪怕是168000元/吨的价格,只要有利润便马上出售,不再观望等待更好的行情。生产厂家的库存在春节过后期末结存量的大幅减少,生丝供不应求,直接导致其价格强劲上涨。

  • 标签: 生丝 行情 缫丝企业 供求关系 生产厂家 供不应求
  • 简介:杭州消息,由浙江商检局完成的出口生丝色差实物标样(试用),日前在杭州通过认定。来自四川、重庆、广东、山东、广西、安徽、无锡等7个商检局的生丝外观检验专家,对出口生丝色差实物标样进行了讨论和评定,一致认为,该标样选择恰当,测试手段先进,测试数据可靠,包装科学合理,对统一全国

  • 标签: 生丝色差 实物标样 我国出口 外观检验 商检局 测试手段
  • 简介:广东、广西是我国华南蚕桑生产和生丝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生丝出口量约占江、浙两省出口生丝总量的四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华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蚕桑生产和生丝加工逐步从沿海转移到山区,并逐年有所发展。一九九一年,两广生丝出口量,比上年增长15%,平均等级提高0.6个等级,从而保证了产品的正常出口。然而,从全国整体水平看,两广出口生丝的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生丝质量与江浙等地相比,差距较大,固然气候差异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与蚕桑生产和生丝加工技术水平也有很大关系,提高生丝质量还有很大的潜

  • 标签: 生丝质量 蚕桑生产 两广地区 出口产品 加工技术水平 气候差异
  • 简介:与花大色艳的蝴蝶兰、大花蕙兰等洋兰相比,叶颚唇兰的花朵并不是太出色;与春兰、蕙兰等国兰相比,则又缺乏其雅致的韵味。但叶颚唇兰光滑润泽的假鳞茎,翠绿鲜亮,如同一个个绿色的荷包,又像翠绿的鹅卵石,在各种观赏兰中独具一格。而其花朵浓郁的奶油巧克力香味更是令人陶醉,陈设于桌案、几架窗台等处,别有风味。

  • 标签: 栽培 大花蕙兰 蝴蝶兰 假鳞茎 鹅卵石 巧克力
  • 简介:鳞斜颌鲴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湖泊、水库之中.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鳞颌斜鲴的人工繁殖,此后推广到全国各地,且在池塘、湖泊、水库中发挥了巨大的增产潜力.鳞斜颌鲴富含W-3脂肪酸,肉味鲜美,深受我国消费者喜爱.在"七大家鱼"为主体养殖对象的时期,鳞斜颌鲴多作为套养对象,因此,总体产量有限,市场上供不应求.当前,我们要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有必要重新研究这种鱼.

  • 标签: 鱼苗培育 成鱼 主养模式 细鳞斜颌鲴 精养技术
  • 简介:今年四月开始,我们与高要县丝绸公司合作,在高要县的蛟塘镇赤坳管理区,莲塘镇上察管理区,广利镇砚洲管理区开展了蚕片叶立体育试养。通过三个点23个蚕户春、夏、秋三季共试养蚕种49张,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实践说明,蚕片叶立体育既能养好蚕、创造高产,又能节省桑叶,充分有效地合理利用蚕房,蚕座面积,节省养蚕操作时问,提高劳动生产率,产茧产值达到(或接近)平面育的水平,但还有不足之

  • 标签: 蚕座面积 收蚁 给桑 蚕户 高要县 广利镇
  • 简介:在上级和本公司领导支持下,我们对蚕片叶立体育这一项新的养蚕技术进行了试养,5月27日(熟蚕期),召开了现场会议,全市5县2区的丝绸公司、茧站、蚕桑办的领导、技术人员共18人参加。省丝绸公司、肇庆市丝绸公司也派员前来指导,参观了现场。会上还放了小蚕片叶立体育录象,并发了200本(其中清远茧站100本)小蚕片叶立体育资料和六合录象带给到会同志带

  • 标签: 丝绸公司 茧站 养蚕技术 小蚕 蚕桑生产 蚕户
  • 简介:我们已从教育、科研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这次受到我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的关怀、应邀参加了十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在遂溪县召开的全省蚕共育经验交流会;听取了十五位代表的经验介绍、参观了遂溪县陈世盛、冼广信、冼广成三个蚕共育室(私办、以后简称共育室)、和廉江县龙眼根共育室(五村联办)。洋下共育室(管理区办),及其桑园。会后又到海康县客路镇高坡管理区参观1500亩连片桑园和高三队共育室,确是大开眼界,得益不浅。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很成功。它对“八、五”期间促进我省蚕桑生产再上新台阶、推动新、老蚕

  • 标签: 蚕期 龙眼根 蚕儿 丝绸公司 客路镇 海康县
  • 简介:蚕共育在广东蚕区兴起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如何认识蚕共育对广东养蚕业的影响?认真总结二十年来广东蚕共育的正反经验,对今后巩固、发展广东的蚕桑生产是有益的。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广东蚕共育的历史及现状。早在1972年,广东蚕区已兴起蚕共育。七十年代初,蚕共育开展得最好的是化州县,蚕共育率达90%以上。1975年省蚕业主管部门为了推广蚕共育,在化州县那务镇举办了第一次全省蚕共育培训班,推广化州县办好细蚕共育的经验。1976

  • 标签: 化州县 蚕业经营 蚕区 正反经验 养蚕技术 产茧量
  • 简介:民间有一首顺口溜:“鸡蛋脑袋,赛如核桃;绿豆眼睛,远近能瞅;箭杆脖子,一尺五大;五花硬盖,风雨不透;白色肚囊,泥水不沤;鸭子巴掌,分水两流。”您知道这形容的是什么动物吗?对啦,是龟!这是多么生动的描绘啊!

  • 标签: 文化 台湾地区 闽南 顺口溜 风雨
  • 简介:在室内控温水族箱中设6℃、11℃、16℃和21℃四个水温组,饲养7周,研究了初始体重为1.72±0.24g的鳞鱼(Brachymystaxlenok)幼鱼摄食和生长的最适水温。结果表明,16℃时鳞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重(DWG)、食物转化率(FCE)和摄食率(FI)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这些参数与水温(T)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二次回归曲线来描述,特定生长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为SGR=(-2.601)+(0.887)T+(-0.027)T2;摄食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为FI=(0.111)+(0.292)T+(-0.009)T2(P〈0.01,R=0.990);食物转化率水温的回归方程为FCE=(52.828)+(11.951)T+(-0.393)T2。鳞鱼在11~21℃都可以摄食生长,最适水温为15.20℃~16.43℃。

  • 标签: 细鳞鱼 水温 摄食率 生长率
  • 简介:常言道:育好细蚕七成收,饲育蚕是蚕桑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我县蚕共育在不断巩固的基础上逐步稳定发展,生产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蚕共育是蚕桑生产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蚕桑生产。推行蚕共育,提高了蚕桑生产水平我县是全省最早推行蚕共育的县。1972年,我们在那务镇增村试办起了第一个蚕共育室,以后在全县逐步推开,近二十年来,我县蚕共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推广、改革、发展三个阶段。

  • 标签: 蚕桑生产 蚕茧产量 种桑 茧站 蚕区 蚕茧质量
  • 简介:蚕片叶立体育”突破了传统的平面喂养蚕方法。将片叶穿连成串,垂直搁挂在饲育箱内,使蚕座呈立体状,用塑料薄膜纸覆盖防干,每日只给桑一次的新饲养技术,是一种具有节省桑叶、节省用工、节省蚕座面积、利于防病、投资少的科学方法。这种新的养蚕方法今年已列为农业部的重点推广项目。为了学习外地经验,开展蚕片叶立体育的试验,我部早在今年三月中旬农业部农业司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举办

  • 标签: 蚕座面积 给桑 重点推广项目 饲养技术 省试 农业司
  • 简介:尾叶桉与叶桉8个种源生长性状与保存率的差异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除高径比外各性状的差异极显著,种源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43.25%~88.14%,单株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16.00%~65.01%;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间呈紧密的正相关,保存率与生长性状的相关不显著.3.5年生时尾叶桉14532种源和叶桉13541种源在各自的树种中生长最优,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达0.09636m3时0.04516m3.经综合评价,叶桉13541、13544和尾叶桉14532、14531为优良种源.估算了参试种源各个性状的育种值.

  • 标签: 细叶桉 尾叶桉 种源 综合评价 育种值
  • 简介:我国是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为探求黄土沟流的水动力学特性,从水力学及河流运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6种坡度(2°、4°、6°、8°、10°、12°),5种流量(8、16、24、32和40L/min)组合水槽冲刷试验条件下沟水流水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沟流平均流速与径流流量呈幂函数关系,坡度对其影响较小,其原因同水流强度与床面形态的相互制约有关;黏性底层厚度与坡度、流量均呈现负相关关系;阻力系数与雷诺数无关,说明水流强度增加的同时,床面形态发育愈显著,即水流耗散能量增加愈显著,其值在0.16~1.45之间变化。研究结果对沟水流水动力学的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进而对黄土坡面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修复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细沟流 细沟流速 阻力系数 细沟侵蚀 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