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骨肉瘤预后相关基因。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GSE33382、GSE21257数据集。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e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对关键基因进行生存相关性分析。用临床样本验证关键基因与患者预后情况。两组间差异采用Student’s t检验。结果筛选下调基因43个,上调基因43个,GO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应答、抗原处理和呈递、免疫反应、蛋白质加工和成熟等免疫相关过程。在分子功能中,主要参与细胞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受体活性、核糖体结构组成、信号和分子转导活性等。在细胞组成成分方面,主要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蛋白质复合物、裂解空泡、液泡、溶酶体、细胞膜、核糖体等细胞器的功能有关。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补体C1q A(CIQA)、补体C1q B(C1QB)、补体C1q C(C1QC)、单核细胞分化抗原CD 14(CD14)、单核细胞分化抗原CD 74(CD74)、IgE受体Fc片段(FCER1G)、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RA)、整合素β2亚基(ITGB2)、酪氨酸激酶结合蛋白(TYROBP)。生存分析发现C1QC与骨肉瘤患者生存呈明显负相关。临床样本证实C1QC与肿瘤Enneking分期、转移显著相关(χ2=4.288和9.809,P<0.05),与患者生存时间呈明显负相关(χ2=5.175,P<0.05)。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是有效的筛查方法,C1QC是骨肉瘤预后相关因子。

  • 标签: 骨肉瘤 补体C1q C链 差异基因 生物信息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组患者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开展不同入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丁香苷对脂多糖(LPS)诱导肌管细胞萎缩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诱导C2C12成肌细胞分化为肌管细胞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紫丁香苷组。模型组与紫丁香苷组培养基内加入终浓度为200 ng/ml 的LPS进行干预;紫丁香苷组培养基内同时加入10 μmol/L紫丁香苷干预24 h。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Griess试剂检测细胞上清液NO释放量;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γ1,PPARγ1)、肌球蛋白重(myosin heavy chain,MyHC)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0、100 μmol/L紫丁香苷组细胞增殖率[(101.08±8.92)%、(79.53±5.19)%比(69.07±7.16)%]升高(P<0.01或P<0.05),其中10 μmol/L的紫丁香苷效果更佳。与模型组比较,干预6 h紫丁香苷组NO[(2.92±0.33)μmol/L比(3.57±0.41)μmol/L]水平降低(P<0.01),干预24 h紫丁香苷组细胞TNF-α[(2.73±0.29)pg/ml比(4.15±0.29)pg/ml]水平降低(P<0.01),细胞NF-κB[(0.95±0.24)比(1.16±0.28)]蛋白表达降低(P<0.05),MyHC[(0.79±0.15)比(0.70±0.16)]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紫丁香苷可抑制LPS诱发的炎症反应,提高肌管细胞活力,拮抗LPS对肌管细胞的损伤作用。

  • 标签: 紫丁香苷 脂多糖类 肌萎缩 炎症 成肌细胞,骨骼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组织中长非编码核糖核酸C5orf66反义1(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74例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作为直肠癌组,选取直肠癌患者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离肿瘤>10 cm)作为癌旁对照组,随访5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索直肠癌中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直肠癌患者组织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分析肿瘤组织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TCGA数据库中直肠癌组织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0.44±0.12比0.95±0.21,t=17.1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直肠癌组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0.48±0.19)低于癌旁对照组(1.01±0.23,t=15.2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ncRNA C5orf66-AS1高表达组和lncRNA C5orf66-AS1低表达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1、0.012、0.605、1.655、0.962,P<0.05)。lncRNA C5orf66-AS1高表达的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lncRNA C5orf66-AS1低表达患者(χ2=12.4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2.134,95%可信区间(CI):0.850~1.5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ncRNA C5orf66-AS1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HR=0.745,95%CI:0.610~0.9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ncRNA C5orf66-AS1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可能有密切联系。

  • 标签: 直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30例C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尺骨鹰嘴截骨入手术,术后通过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2-18个月随访,未出现骨块移位与内固定失效,鹰嘴截骨部位愈合良好。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对肘关节功能实施评估,优良率为93.33%。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手术可显著提升优良率,疗效显著,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C型 尺骨鹰嘴截骨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半椎板入显微手术切除C2段脊神经鞘瘤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例C2段脊神经鞘瘤患者,均采用半-半椎板入手术治疗,对手术前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脊柱稳定性。结果所有12例肿瘤均获得全切,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神经鞘瘤,其中包括8例为哑铃型肿瘤,4例为小型球型肿瘤,术后及随访期内(6~36个月)患者术前症状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肿瘤复发及脊柱不稳发生。结论半-半椎板入手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骨性结构及脊柱稳定性,为C2段脊神经鞘瘤的切除提供足够的空间,可作为一种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案。

  • 标签: 半-半椎板入路 神经鞘瘤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掌侧入和背侧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68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入方式将其分为掌侧入组(34例)和背侧入组(34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内固定效果、术后1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掌侧入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背侧入组(t=-10.274,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背侧入组(t=-9.246、-6.858,P<0.05)。两组术后同时间点的掌倾角、桡骨高度、尺倾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侧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378,P=0.123)。掌侧入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 2/34)低于背侧入组(26.47%, 9/34), P<0.05。结论背侧入与掌侧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腕关节功能改善效果,但掌侧入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手术预后。

  • 标签: 骨折 桡骨远端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间c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5月对32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行双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9~3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Cassebaum评分优18例,良9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为84.38%。未发生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尺骨鹰嘴截骨 双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MS/MS)中十四烯酰基肉碱(C14∶1)/十二烯酰基肉碱(C12∶1)在新生儿筛查极长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LCADD)中的应用价值,并探索筛查VLCADD的最佳指标组合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和苏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7例MS/MS筛查发现并经酰基辅酶A脱氢酶极长(ACADVL)基因确诊的VLCADD患儿和423 507名经MS/MS筛查正常的新生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确定所有新生儿组、足月新生儿组和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组C14∶1/C12∶1筛查VLCADD的截断值。同时将不同指标单独或联合组成5个结果判读方案,分别为方案1(C14∶1/C12∶1)、方案2(C14∶1)、方案3(C14∶1+C14∶1/C2+C14∶1/C16)、方案4(C14∶1/C12∶1+C14∶1)和方案5(C14∶1/C12∶1+C14∶1+C14∶1/C2+C14∶1/C16),并计算各方案的检出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采用χ²检验比较其筛查效率。结果所有新生儿组、足月新生儿组和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组C14∶1/C12∶1的截断值均为2.80。5个判读方案筛查VLCADD的检出率均为17/17。其中方案1假阳性率[26.15‰(11 075/423 524)]最高,阳性预测值[0.15%(17/11 092)]最低。方案4(方案5)假阳性率最低,为[0.02‰(10/423 524)],阳性预测值最高,为[62.96%(17/27)],与方案1、方案2、方案3比较,假阳性率(χ²值分别为302.30、11 191.50和32.06)和阳性预测值(χ²值分别为102.51、3 485.61和13.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C14∶1/C12∶1是新生儿筛查VLCADD有效的辅助判读指标,推荐C14∶1/C12∶1+C14∶1为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判读VLCADD的最佳筛查指标组合。

  • 标签: 串联质谱法 新生儿筛查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脲菌素(STZ)对C57BL/6J小鼠糖尿病诱导效应的影响,探讨其量效关系及最佳剂量范围。方法将C57BL/6J小鼠按数字随机法分为9个STZ剂量组(A~Ⅰ组,STZ分别为30、60、80、100、120、150、180、210、240mg/kg体重),每组15只,腹腔注射;1个对照组,10只,腹腔注射等体积缓冲液。观察各组血糖、体重、血胰岛素和45d生存率的变化,分析其与STZ剂量的关系。同时取A、C、G及对照组小鼠胰腺、肾脏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并行免疫组化观察胰腺胰岛素及。肾脏CD68的表达。结果C~G组较对照组血糖增高、体重及血胰岛素含量较对照组下降非常显著(P〈0.05),且STZ剂量与血糖呈正相关(r=0.984,P〈0.05),与血胰岛素含量呈负相关(r=-0.994,P〈0.05)。C~G组成模率达86.7%-100%,显著高于A、B组的0和40%(P〈0.05);45d生存率为46.7%-73.3%,显著高于H、I组的13.3%和0(P〈0.05)。A组胰腺、。肾脏组织未见明显破坏;C组及G组出现典型的胰岛萎缩变形,胰岛素分泌颗粒减少,肾小球系膜外基质沉着及球周巨噬细胞浸润。结论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STZ以80~180mg/kg体重的剂量制模率高、生存率高,且靶器官损伤典型;该剂量与血糖呈正相关,与血胰岛素含量呈负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实验性 链脲菌素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C57BL/6J小鼠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 不同入方案在Ⅲ c 期近端残胃癌患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研究对象是我院在 2018 年 12月 -2019 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60例Ⅲ c期近端残胃癌患者。随机分成 A组和 B组,每组 30例。 A组患者采取传统入方案, B组采取中间入方案, 在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在手术 4个月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和根治性切除率。结果: 与 A组患者相比, B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差异较小,不包含统计学含义( P>0.05), B组的感染率明显小于 A组,且根治性切除率远远高于 A组,两组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对Ⅲ c期近端残胃癌患者采取外科手术中时,与传统入方案相比,中间入的应用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不同入路方案 Ⅲ c 期 近端残胃癌 外科手术 应用效果
  • 作者: 张欣 张玺 张娟娟 乔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17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300134,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32503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编码的x蛋白(HBx)调节人肝癌细胞HepG2脂代谢和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HBx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epG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油红O染色检测脂滴堆积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C/EBP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1 (ACC1)的蛋白水平;MTT、油红O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C/EBPα在过表达和低表达的情况下对HBx调节HepG2细胞脂代谢和增殖的影响。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HBx明显促进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F = 32.82,P < 0.001;F = 58.21,P < 0.001);HBx明显促进HepG2细胞的脂质堆积(F = 22.65,P < 0.001),且使脂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C/EBPα和SREBP-1、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FASN和ACC1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C/EBPα过表达进一步加强了HBx对HepG2细胞增殖、脂滴堆积和脂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相反,C/EBPα低表达削弱了HBx对细胞增殖、脂滴堆积和脂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HBx可能通过C/EBPα/SREBP-1信号通路,影响人肝癌细胞HepG2的脂质生成,促进其增殖。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肝细胞癌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脂质生成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主控芯心,L298P为电机驱动芯片,通过主控单元产生PWM波控制驱动电路达到控制电机速度的目的。经测试之后发现本系统可以实现电机稳定精确的调速,本装置具有成本低、稳定可靠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 标签: STC12C5A60S2 PWM 直流电机 驱动电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小鼠慢性银屑病样皮炎模型,探讨补体C5a/C5aR1通在该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IMQ涂抹(每2天1次,共8次)小鼠背部皮肤建立慢性银屑病样皮炎模型。比较BALB/c(C5aR1+/+)及C5aR1基因敲除(C5aR1-/-)小鼠皮炎程度及病理改变;免疫组化(immuohistochemistry, IHC)检测皮损组织表皮细胞增殖(Ki67)、角蛋白K6/K14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Ly-6G)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皮损组织角蛋白K6/K14及炎症因子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皮损局部炎症细胞浸润及IL-17A应答。结果IMQ可诱导银屑病皮炎典型表型,如银屑、红斑及皮肤增厚。HE染色提示表皮角质细胞异常增殖、棘皮症、微脓肿、炎症细胞浸润及真皮毛细血管异常增生。与C5aR1+/+小鼠比较,C5aR1-/-小鼠皮炎表型明显减轻,角质细胞异常增殖、角蛋白K6/K14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显著降低;qRCR检测同样发现C5aR1-/-小鼠角蛋白K6/K14、炎症因子(IFN-γ、MIP-1α、IL-1β和TNF-α)及IL-17应答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A和IL-23)表达明显下调。此外,C5aR1-/-小鼠皮损组织白细胞(CD45)、T细胞(CD3)及IL-17A+γδTCR+T等浸润显著减少;C5aR1-/-小鼠腋窝引流淋巴结及IL-17A+细胞、IL-17A+ CD3+T和IL-17A+ γδTCR+ T比例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小鼠慢性银屑病样皮炎模型,补体C5a/C5aR1通可能激活IL-17产生细胞发挥作用,阻断该通路有望成为银屑病治疗的新策略。

  • 标签: 银屑病 慢性炎症反应 补体C5a/C5aR1 IL-17A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掌侧扩大桡侧腕屈肌(FCR)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2例,其中女41例,男11例,年龄19~68岁,平均(49.74±4.93)岁。应用掌侧扩大FCR入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患者,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50例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3~6个月。所有骨折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按照Gartland-Weriey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6例,良2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9.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手术后,患者桡骨茎突长度、尺偏角、掌倾角和掌侧成角均优于手术前[(11.13±2.27)mmvs(7.02±2.85)mm,(22.56±2.65)°vs(16.94±4.71)°,(10.33±6.68)°vs(-17.02±9.75)°,(1.68±2.33)°vs(20.42±6.9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掌侧扩大FCR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扩大FCR入路 C3型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2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应用双钢板固定肱骨远端内外侧柱,术后早期肘部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获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6.7个月。肘关节功能按Cassebaum评定标准:优23例,良5例,可3例,差1例。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行坚强内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截骨方法对术后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肱骨 骨折 截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