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垂体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鞍内或鞍上的实质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为Ⅰ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垂体腺瘤十分相似,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本文对垂体细胞瘤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垂体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鞍内或鞍上的实质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为Ⅰ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垂体腺瘤十分相似,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本文对垂体细胞瘤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脉管异常根据其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分为2大类:脉管肿瘤和脉管畸形。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关于脉管畸形体细胞突变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脉管畸形中体细胞突变的发现改变了大家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模式,突变及其通路为开发新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该文对毛细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脉管畸形综合征等常见脉管畸形与其综合征的遗传分子学改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畸形 淋巴管畸形 突变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细胞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针对线粒体脑肌病、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肌阵挛癫痫伴随RRF(MERRF)、线粒体性神经胃肠脑肌病(MNGIE)、Kearns-Sayre综合征、不完全型Kearns-Sayre综合征、慢性进行眼外肌瘫(CPEO)、单纯性线粒体肌病进行对症治疗。

  • 标签: 线粒体细胞病 诊断 临床治疗
  • 简介:啮齿类切牙一生不断生长,这就需要相关干细胞不断形成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其中,上皮干细胞形成成釉细胞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但切牙干细胞形成成牙本质细胞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本研究目的是要观察已萌、未萌切牙牙髓细胞形成成牙本质细胞的潜能。结果显示,

  • 标签: 切牙 前体细胞 牙髓 成牙本质细胞 小鼠 细胞形成
  • 简介:目的对新生大鼠耳蜗前体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从出生7天的大鼠耳蜗中分离、培养前体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对前体细胞进行鉴定;血清诱导分化后鉴定分化潜能,进一步了解其多向分化特性。结果原代培养的细胞,培养1d后即可见“细胞球”。细胞球内大部分细胞呈nestin、musashil、pax2和BrdU阳性,表明其具有自我更新及有丝分裂的能力。细胞球经诱导分化14d后,对分化细胞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发现分化细胞表达毛细胞标志物myosinVIIA和phalloidin,表达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euN,表达不成熟神经元标志物Tujl,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galactocerebroside,以及谷氨酸能神经元标志物GluR-1,证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本实验证明耳蜗前体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为研究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促进耳蜗神经细胞增殖提供了一种体外模型。

  • 标签: 耳蜗前体细胞 增殖 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2009—2020年诊治的21例垂体细胞瘤患者资料,分析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1例垂体细胞瘤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4~68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镜下见肿瘤组织由排列呈束状或席纹状的细长双极梭形细胞构成,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细胞一致表达S-100蛋白(21/21)、波形蛋白(15/15)、甲状腺转录因子1(14/1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13/16)及上皮细胞膜抗原(6/12)呈灶性或弱阳性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均小于5%。18例获随访资料患者均存活,2例术后复发。结论垂体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鞍区低级别胶质肿瘤,易与其他鞍区肿瘤混淆,术前诊断困难,需依靠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显微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免疫表型分型 诊断,鉴别 垂体细胞瘤
  • 简介:<正>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据报道全世界有5~10亿人受其感染。人患弓形虫病,其临床表现常因侵犯脏器不同而异,内,外、妇、儿、神经精神、传染病、肿瘤、眼、耳鼻喉科以及输血、器官移植、免疫缺陷等都与之密切关系,我们过去临床报道很少,主要与医院未开展弓形虫病检测以及手段落后有关。我们运用高

  • 标签: 弓形虫感染 弓形虫病 弓形虫抗原 淋巴细胞亚群 人兽共患 神经精神
  • 简介:提取患者健康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运用先进的生物组织工程,在实验室进行分离、纯化、培养、扩增,使青春细胞的数量剧增。回输到真皮层后,持续分泌大量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和弹性纤维,犹如启动一个自我修复系统,让皱纹处的真皮层回复饱满紧实的年轻态,自动平复纹理。肌肤充满能量,面庞和美颈的皱纹自然无处藏身,保持8到10年。

  • 标签: 除皱术 自体细胞 真皮层 生物组织工程 成纤维细胞 弹性纤维
  • 简介:目的观察青春宝对二倍体细胞生长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青春宝溶液加入Eagle基础液中观察二倍体细胞逐日生长情况,设立对照组比较,用反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用二倍体细胞培养中另入青春宝后使细胞生长日期延长5天左右,反相显微镜和电检查认为青春宝能维持细胞外形、表面结构和细胞器较好形态。结论青春宝对促进二倍体细胞生长发育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青春宝 二倍体细胞 中药 实验
  • 简介:目的通过胎儿的羊水染色体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在本中心行产前诊断的1668例孕妇进行羊膜腔的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羊水细胞培养成功1668例,检出染色体异常68例,异常率4.08%。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核型类型是数目异常,异常率达到72.06%。在产前诊断指征中,筛查高风险异常核型30例(3.21%);在临界高风险及伴有其他异常指标者120例孕妇中,染色体异常者占11例,异常率9.17%。结论筛查高风险、临界高风险伴其他指标异常和高龄是产前诊断的主要指征,临床医生应加深对染色体病的认识,综合各种筛查、诊断方法,提高染色体病的诊断水平,降低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

  • 标签: 产前筛查 羊水细胞培养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病理诊断的垂体细胞瘤5例,总结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及预后分析。结果5例垂体细胞瘤中男性1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6岁;患者主要表现包括头痛、视物模糊、眩晕、恶心伴睡眠差;部分患者伴尿毒症、泌乳素升高及性功能减退。影像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显示肿瘤位于鞍区或鞍上区,肿物表现为性质均一、界限清楚的实性占位性病变。送检碎组织一堆,最大径0.5~2.0 cm。镜下观察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边界清楚,胞质丰富,嗜酸性,呈纤维束状或席纹状排列,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5例波形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均阳性,1例SSTR2和上皮细胞膜抗原弱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及垂体6项5例均阴性。5例均行单纯性手术切除,1例术后辅以放疗,随访时间0.6~24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垂体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位于鞍区和鞍上区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属于WHO 1级,好发于年轻患者,预后良好,需与垂体腺瘤、纤维型脑膜瘤等鉴别。

  • 标签:
  • 简介:摘要镶嵌体(mosaicism)是指个体存在两个或以上遗传学差异的细胞类型的现象。镶嵌体主要发生于受精卵形成后(postzygotic)发育分化过程中细胞基因突变。并由于基因突变发生于细胞发育不同时间或阶段,因而其遗传学变异细胞似“马赛克”式(mosaic)镶嵌分布于机体组织或器官,其相关疾病呈现为节段性、区域性、灶性分布,即镶嵌式疾病(mosaic disease)。镶嵌体现象从本质上揭示了遗传性疾病、发育性疾病、肿瘤,以及细胞和机体衰老之间的共性、联系与差异性。尤其体细胞镶嵌性基因突变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发育畸形及相关综合征、错构瘤、肿瘤发生基础,以及之间的关联性,为重新认识这些疾病提供了新的基础。镶嵌体现象涉及发育、肿瘤及分子病理学多个病理领域。本文将简述镶嵌体基本概念,以体细胞镶嵌性疾病为主,概述其特点,讨论其与散发肿瘤的关系,以及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检测等问题。

  • 标签:
  • 简介:心肌梗死后造成的大面积心肌坏死或顿抑常使患者发生严重心功能不全,而自体细胞移植治疗坏死心肌技术的出现使其成为一项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此项治疗方法目前分两种方式:①骨髓干细胞活化或种植使心肌再生,②取包括自体心肌,骨骼肌,血管平滑肌等细胞在内的成熟活细胞扩增并种植到心肌坏死区域。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各国的医疗和研究人员对心肌移植的可行性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并成功的将骨骼肌种植存人体心脏,

  • 标签: 自体细胞移植 治疗 坏死心肌 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的研发策略主要有三种:抗体研发,感染阻断,以及从天然药材中提取有效物质。本文讨论了通过阻断以达到阻止病毒入侵的药物研发策略。与 SARS-CoV相似, SARS-CoV-2使用人体酶 ACE2作为入侵的结合位点并且需要蛋白酶 TMPRSS2的辅助进行膜融合。因此,针对这一特点可有两种阻断策略:抑制宿主蛋白或阻止受体结合。而阻止受体结合的过程中可有三个目标:受体结合域,突刺蛋白,以及 ACE2。

  • 标签: SARS-CoV-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 宿主蛋白激活 受体结合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兔骨髓中的成骨前体细胞凝集单位——成骨性骨髓细胞球在体外的矿化过程。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股骨中获得骨髓,骨钙素抗体分离出成骨前体细胞,扩增传代后加入含有谷氨酰胺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无血清培养基,生成大量的成骨性骨髓细胞球,组织化学方法、扫描、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能量色散谱电子探针(EDS)分析元素。结果成骨性骨髓细胞球碱性磷酸酶(ALP)及茜素红染色均呈强阳性反应;扫描电镜见细胞球状体中的前体细胞呈三维球状生长,多突起,细胞之间空隙较大,且周围有基质成分分泌,骨髓细胞球周围的贴壁细胞均完全铺展,明显可见其内部的微管结构;透射电镜见细胞中基质小泡丰富;电子探针见钙磷元素在成骨性骨髓细胞球内部高度浓集。结论成骨前体细胞依赖高密度细胞的三维立体方式生长才能发挥功能,使得成骨性骨髓细胞球在体外快速发生矿化。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