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6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评定量表(BBS)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下肢平衡与运动功能进行比较;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BS评分与FMA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下肢平衡与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 中风偏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牙周病患者的病因、症状进行分析,采用中西医系统性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医学研究活动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份至2016年1月份期间,在院诊治的牙周病患者共计100例。通过对患者进行病因了解,症状观察,要求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查、牙科X光摄片以及分泌物和口腔内部组织培养等检查,诊断为慢性牙周病。按照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情程度,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治疗组50例,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丁硼乳膏和甲硝唑片等西医药物,以及中医联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50例,在治疗中只单独采用西医治疗。经过3个月阶段性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和分析。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中,治愈39例,有效9例,无效2例,复发3例,有效率96%,复发率6%。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复发6例,有效率86%,复发率1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牙周病患者进行系统性治疗,确定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西医疗法,建议推广。

  • 标签: 牙周病 中西医 系统治疗 丁硼乳膏 甲硝唑片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共45例,时间范围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45例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胸腰段椎体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钉等并发症;出院时、术后12个月,本组患者前缘高度、后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胸腰段椎体骨折 后路钉棒系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传统治疗方法(非ERCP方法)在治疗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差别。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4年间本院145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ERCP组(75例)和传统治疗组(N-ERCP)(70例)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血清胆汁生化、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第7天,ERCP组、N-ERCP组WBC计数与同组手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ERCP组优于N-ERCP组;ERCP组、N-ERCP组ALT、AST、AKP、GGT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ERCP组、N-ERCP组ALT、AST、AKP有显著差异(P<0.01),而GG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2组TBA、TBIL、CB、UCB与同组手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ERCP组、N-ERCP组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比较,RECP组为(14.93±2.19)d,N-ERCP组为(17.94±3.38)d,2组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急性胆管炎,适时的开展ERCP,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其效果是十分可靠的。

  • 标签: 急性胆管炎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多媒体系统矫治训练对大龄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大龄弱视患儿86例(128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41例患儿接受数字化多媒体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双眼视功能变化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立体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龄弱视患儿采取数字化多媒体系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弱视症状,提高患儿双眼视功能,缩短患儿视功能障碍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大龄儿童弱视 数字化多媒体系统治疗 双眼视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直径≤30mm)患者4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均为女性。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手术组(微创组,21例)及常规局部切除手术组(对照组,21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等指标为偏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检验,两组术后感染、出血、瘀斑、局部复发例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8.57±5.04)min比(37.62±10.44)min,(20.00±9.49)ml比(31.90±14.70)ml,(4.00±0.89)mm比(20.00±4.47)mm,Z=-2.896,-2.739,-5.650,P均〈0.050]。微创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瘀斑及局部复发例数分别为1、1、2、4例,对照组为4、3、4、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8、0.276、0.194、0.194,P均〉0.050)。微创组患者均对乳房术后外观表示满意(100%,21/21),对照组15例满意(71.4%,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27)。结论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直径≤30mm的乳腺良性叶状肿瘤,具有手术切除范围准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优于传统局部扩大切除术。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分析及其中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的2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治疗并获得随访,应用其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22~54岁,平均40.2岁。包括腰椎管狭窄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腰椎Ⅰ度滑脱症2例,治疗节段L3~L4节段1例;L4~L5节段10例;L5~S1节段12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JOA)评分,应用以上评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通过影像学观察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腰椎正侧位及腰椎过屈过伸位X线片上的手术节段椎间活动度(ROM)和椎间隙高度。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0个月(29~75个月);手术时间(95±19)min,术中出血量(146±56)ml。术后三个月与末次随访时间的VAS评分及JOA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相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术后三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间手术节段的ROM及椎间隙高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比较结果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能够保留手术节段部分活动度及椎间隙高度,应用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退行性病变 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 内固定 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伤椎置钉GSS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置钉GSS系统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伤椎置钉GSS系统 传统开放手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效5例(62.5%),有效2例(25.0%),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显效3例(37.5%),有效1例(12.5%),无效4例(50.0%),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治疗,可帮助患者在短期内康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在日后的治疗中,可以将髋关节钢板螺钉治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 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局部给药是治疗皮肤相关疾病的重要给药途径。然而,受皮肤角质层天然屏障的影响,外用制剂如软膏或乳膏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伴随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日益成熟,新型的以纳米材料为载体的外用制剂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皮肤病的治疗领域中。该综述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皮肤靶向应用的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纳米载体 皮肤病 局部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肱骨及胫骨骨折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曾接收的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共10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手术优良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中患者优良率为75.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人数为3例,对照组中不良反应人数为10例。结论对肱骨及胫骨骨折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效果较理想,可使患者骨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改善,使手术优良率提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肱骨骨折 胫骨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41例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宫内放置LNG-IUS,观察月经量、血红蛋白、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放置LNG-IUS后6个月,月经量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5);痛经症状显著缓解;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也明得到提高。结论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左炔诺孕酮 药物释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