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慢性牙周病系统治疗后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100例慢性牙周病系统治疗后的临床观察

吴宏伟

吴宏伟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职工医院100072

【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牙周病患者的病因、症状进行分析,采用中西医系统性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医学研究活动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份至2016年1月份期间,在院诊治的牙周病患者共计100例。通过对患者进行病因了解,症状观察,要求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查、牙科X光摄片以及分泌物和口腔内部组织培养等检查,诊断为慢性牙周病。按照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情程度,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治疗组:50例,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丁硼乳膏和甲硝唑片等西医药物,以及中医联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50例,在治疗中只单独采用西医治疗。经过3个月阶段性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和分析。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中,治愈39例,有效9例,无效2例,复发3例,有效率96%,复发率6%。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复发6例,有效率86%,复发率1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牙周病患者进行系统性治疗,确定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西医疗法,建议推广。

关键词:牙周病;中西医;系统治疗;丁硼乳膏;甲硝唑片;

1.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饮食结构和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饮食习惯和结构的不健康,大大提升了牙周病的患病率,例如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以及牙龈出血、牙齿出现松动、咀嚼无力等等这些临床表现就是牙周病的主要特征。这些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本文主要对如何系统性的治疗慢性牙周病进行了研究,通过临床效果和阶段性跟踪观察,得出了明确的结论。

2.资料和方法

2.1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活动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份至2016年1月份期间,在院诊治的牙周病患者共计100例。通过对患者的病历信息以及以往治疗记录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数据基础。这100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范围在21周岁至68周岁之间,平均年龄43±4.24岁;患者身体体重范围49KG至102KG,平均体重72±6.22KG。

2.2临床观察

通过对100例患者病因了解,患者牙周病患病病程7日至92日之间,平均病程42.5±5.5日。其中首次患牙周病患者48例,占48%。主要症状表现牙齿松动12例、牙龈炎症39例、牙龈出血48例、牙周袋形成32例、咀嚼无力22例、牙周溢脓10例、低烧4例(37.5±0.25摄氏度),以上临床病症反应具有重叠性。以上患者病因主要是存在牙石、创伤性咬合、菌斑等等。

2.3检查方法

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病因了解,症状观察,要求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查、牙周探针、牙科X光摄片、牙周袋检查、牙髓活力检查以及分泌物和口腔内部组织培养等检查,诊断为慢性牙周病,牙周袋深度大于等于3.33毫米,部分患者(26例)大于5.23毫米。

2.4治疗方法

按照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情程度,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治疗组:50例,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丁硼乳膏和甲硝唑片等西医药物,以及中医联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50例,在治疗中只单独采用西医治疗。

2.4.1治疗组

对治疗组的50例患者,首先去除口腔内部的不良刺激原因,将口腔内的牙结石和菌斑进行清除,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牙周炎患者可以进行龈翻瓣术治疗,对于部分牙龈增生严重的患者可行增生切除术。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每日饭后采用生理盐水漱口3次。使用氧氟沙星(0.4%浓度)混合甲硝唑(0.15%浓度)混合冲洗口腔,1次/日,治疗疗程10日。采用丁硼乳膏涂抹于口腔患处,1-1.5g/次(1-1.5cm),每日3至4次,使用时在患处滞留5分钟后,采用清水漱口冲洗干净。也可以在刷牙时,与牙膏配合使用,建议睡前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其次,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

中医治疗,中医思想认为口腔,尤其是牙齿周边与肾功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牙齿健康,肾功能则健康,因此中医辩证牙周病治疗应当从肾治疗。牙周病症状如口臭、出血、牙龈红肿等症状,均属于肾阴虚的表现,因此治疗应以补肾阴为主要思路。中医辩证认为牙周病应以肾虚范畴,方法为补肾固齿、活血解毒的思想论治。药方:茯苓10克,白芍8克,山茱萸15克,党参10克,枸杞子12克,白术10克,熟地黄15克,熟地10克,山药10克,当归10克,骨碎补25克等等。药物采用水煎服,早晚服用一次,疗程为一个月。

2.4.2对照组

治疗中只单独采用西医治疗。不在叙述,具体同上。

2.5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经过3个月阶段性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和分析。治疗组:50例患者中,治愈39例,有效9例,无效2例,复发3例,治愈率78%,有效率96%,复发率6%。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复发6例,治愈率56%,有效率86%,复发率1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

治疗组50399278%96%6%

对照组502815756%86%12%

表1100例慢性牙周病患者治疗效果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论

慢性牙周病是口腔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年龄18周岁以上患病者高达92%以上,慢性牙周病一般是由于牙齿组织出现病灶,而又不能得到立即重视给予治疗,长期发病所致,最终使得患者牙齿丧失能力。牙周病主要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个大类。临床表现症状有牙齿松动、牙龈炎症、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咀嚼无力、牙周溢脓等等。而主要导致慢性牙周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牙石、创伤性咬合以及菌斑。如果牙周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后期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痛苦,可能诱发其他病症,例如抑郁症、失眠、心脏病、风湿等。因此,牙周病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上述对慢性牙周病患者进行系统性治疗,确定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西医疗法,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治疗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夏运岳,邱峰.甲硝唑缓解药物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16(4):165166.

[2]罗开元,邓珠泽仁,王莉,等.替硝唑棒治疗牙周炎、冠周炎近期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19(5):332-334.

[3]罗礼君,束蓉.牙周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和展望[J].牙体牙髓牙周炎学杂志,2010,13(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