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病情观察,对先找进行了解,及时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防止发生。 方法: 2018年 2月至 2018年 12月我院对 35例失代偿其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共有 25例男性和 10例女性,对患者提供了相关护理,,积极的开展健康教育。 结果:经过护理后, 18例先兆病患者有 1例优于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有 1例昏迷转院, 16例患者没有出现。 结论:为患者开展护理的时候,积极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预防的发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病情观察 ;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ondition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find out the hepatic encephalopathy first, and take timely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 35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 in our hospital. There were 25 males and 10 females. The patients were provided with relevant nursing and actively carried out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after nursing, 1 case of 18 cases of threatened hepatic encephalopathy died better tha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1 case of liver coma transferred to hospital, 16 cases of patients did not appear hepatic encephalopathy. Conclusion: a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use.

  • 标签:
  • 简介:摘要(HE)是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伴癫痫发作比较罕见,在衰竭患者中一旦出现,往往预后不佳。目前,肝移植是治疗慢加急性衰竭晚期患者的唯一手段,但是肝移植治疗Ⅳ期合并癫痫发作的慢加急性衰竭患者目前尚无报道,本文报道2例治疗成功患者,为后续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

  • 标签: 肝移植 肝性脑病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探究循证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以来收治的肝硬化病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患者作为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经比对分析我们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样本数各15例。对照组肝硬化病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肝硬化病患者接受此次需考察的循证护理疗法,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项数据进行统一比对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肝硬化肝性脑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于肝硬化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肝硬化病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3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循证护理为主,比较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护理总有效率大于乙组(P<0.05);甲组护理总满意度大于乙组(P<0.05)。结论:于肝硬化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肝硬化肝性脑病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门静脉高压外科分流术后反复出现(H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外科术式,选择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法。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3例行脾肾分流道栓塞,1例行脾肺分流道栓塞加脾动脉栓塞,1例行限流支架置入。介入手术后,患者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12.4±1.1)cmH2O(1 cmH2O=0.098 kPa)升高至(16.8±2.2)cmH2O(t=-4.27,P=0.01)。门静脉流速由术前的(10.0±5.8)cm/s升高至(17.6±4.0)cm/s(t=-2.86,P=0.04),血氨由(190.4±32.4)μmmol/L降低至(70.6±30.1)μmmol/L(t=7.33,P<0.01),Child评分由(9.0±1.2)分降低至(6.6±1.1)分(t=4.71,P=0.01)。随访期内无上消化道出血及腹腔积液等门静脉高压症状出现。本研究表明对于门静脉高压外科分流术后反复发作的HE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介入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肝性脑病 栓塞 支架 门体静脉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磁敏感加权成像(sensitivity-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在急性(acute hepatic encephalopathy,AHE)患者颅内微出血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行头颅MR成像[包括SWI、T1WI、T2WI和T2 weighted imaging-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T2WI-FLAIR)序列]并对图像质量评分。使用χ2检验分别评价SWI序列和T1WI、T2WI、T2WI-FLAIR序列对AHE患者颅内微出血病灶的检出差异并分析微出血分布特征;使用皮尔森积差相关分析评价颅内微出血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结果103例患者均完成头颅MRI,图像平均评分为2.74±0.44。SWI、T1WI、T2WI和T2WI-FLAIR序列分别检出微出血灶519例、41例、59例及67例,微出血灶主要分布于脑室周围白质、皮质及皮质下白质。AHE患者颅内微出血灶数量与临床分期明显相关(r=0.524、0.553,P<0.05)。结论SWI能准确评估AHE患者颅内微出血大小、数量及分布部位,为临床及时评估AHE患者颅内病变提供帮助。

  • 标签: 急性肝性脑病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微出血 颅内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进行 TIPS手术治疗患者中对并发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进行 TIPS手术治疗的患者 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 +围手术期),每组各 25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 TIPS手术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发生率,达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被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TIPS手术 肝性脑病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针对轻微的治疗中,乳果糖、微生态抑制剂的效果差异。方法:将50例轻微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用乳果糖治疗,乙组患者用微生态抑制剂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展开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无差异(P>0.05)。检测指标对比显示乙组患者治疗后血氨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甲组(P0.05)。结论:乳果糖和微生态制剂针对轻微的临床疗效相近。

  • 标签: 轻微肝性脑病 乳果糖 微生态抑制剂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泡型包虫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泡型包虫转移患者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19~49岁,平均34岁。11例患者中7例采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4例仅为药物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随访疗效。结果2例仅行肝部手术患者,术后规律口服抗包虫药物,随访期间病情稳定。3例仅行脑部手术患者,术后随访1~3年,随访期间1例出现肺炎并肺不张,1例出现腹水、黄疸、体力下降,另1例病情稳定,生活能自理。2例联合行肝部分切除术和包虫切除术患者,其中1例多次行包虫切除术,至今随访5年,生活不能自理,在家休养。另1例,随访3年病情稳定,健在并能自理。4例单纯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其中1例随访3年病情平稳,1例出现腹水,1例出现体重减轻、体力下降、肢体水肿,另1例出现胸腔积液、盆腔积液、肺炎等,均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健在。结论泡型包虫转移的治疗仍然以手术为主,术后予以抗包虫药物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差。原则上先行神经外科手术,再行、肺、脾等器官包虫手术。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脑泡型包虫病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 单纯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并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40例肝硬化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0例、观察组20例,观察组给予保、抗病毒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积极治疗并发症等综合治疗,给予乳果糖20ml一日三次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福昔明片,一次400mg,一日三次口服。两组患者各治疗1月后观察其疗效。监测治疗前、后血氨指标;观察神经、精神和运动状态的改变;震颤等异常症状的有无及数字连接试验的结果。结果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降低血氨指标、改善神经、精神、运动状态、数字连接试验、震颤等症状和体征明显优于观察组(p 

  • 标签: 利福昔明 乳果糖 肝性脑病(HE)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病患者共计12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62例,AB两组病患者均采取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保留灌肠进行治疗,A组患者在灌肠治疗过程中实行传统护理,B组实行优质护理,对比AB两组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组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患者,分别为98.39%和85.48%,其中t=6.129,P=0.002组间差异性显著。结论:在对病患者实行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时,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门冬氨酸鸟氨酸 乳果糖 灌肠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IPS术后门脉显影及肝脏体积对术后肝功能及发生HE的影响。方法对9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TIPS术,按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脏体积及术后即刻门脉显影情况分组,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观察术后肝功能损害情况及有无发生HE,分析各组中肝功能损害情况及H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TIPS术后患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但绝大部分均能逐渐恢复。本组中1例出现肝功能损伤进展,最后并发肺炎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腹腔内出血于术后3天死亡。肝功能Child A级组HE发病率10%(3/30),Child B级组HE发病率19.23%(10/52),Child C级组HE发病率41.67%(5/12),肝功能C级患者HE发病率明显高于A、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门脉显影好的甲组中HE发病率17.81%(13/73),显影差的乙组中HE发病率23.81%(5/2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体积A组中HE发病率9.52%(4/42),B组中HE发病率26.92%(14/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术后即刻门脉显影好坏与术后发病率无明显相关;肝脏体积越小,术后发生率越高。

  • 标签: TIPS 门脉显影 肝脏体积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慢性创伤(CTE)是一种以内磷酸化tau蛋白异常积聚为特征的神经病理学疾病。目前公认的神经病理学标准仍只是初步的,一方面因为该标准基于数量有限的选定样本,另一方面目前很少有研究将CTE的病理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进行比较。此外,CTE被广泛认为是反复头部受击的结果,但一次中度或重度的颅脑创伤(TBI)也可诱发CTE。基于不同的观点,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CTE特点、研究历史以及TBI与CTE的相关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创伤性脑病 颅脑创伤 神经病理学
  • 简介:摘要脓毒症相关(SAE)是脓毒症进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并SAE患者病死率较高,远期认知功能障碍显著影响幸存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仍未阐明,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仍以脓毒症综合救治为主,多种针对的干预措施尚处于研究阶段。未来研究需明确减少脓毒症大脑炎性反应、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神经递质传递异常等病理生理损伤关键点的方法,从而防治SAE患者功能永久损害。

  • 标签: 脓毒症 脑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临床防治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2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人 140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主要使用护理干预模式,而对照组主要使用常规护理的模式,并对两组患者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发生几率比对照组更低,( p<0.05) 。实验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的防治中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的防治,能够有效缓解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医疗纠纷,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性脑病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微型病患者头颅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中低频振幅(ALFF)异常区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疾病科自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9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依据数字符号试验(DST)、数字连接试验A(NCT-A)结果分为单纯肝硬化组28例、轻微型组31例]以及招募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3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行头颅静息态BOLD-fMRI扫描,所得原始图像经过处理后得到ALFF图。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3组受试者间ALFF值存在差异的区,分析轻微型组患者中ALFF值与其静脉血氨含量及DST、NCT-A量表评分存在相关区。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轻微型组患者右侧中央后回、双侧楔叶、左侧枕中回、左侧盖部额下回的ALFF值均明显减低,右侧丘脑、左侧海马旁回及脑室周围(双侧尾状核头部)的ALFF值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轻微型组患者左侧盖部额下回、左侧缘上回、双侧楔前叶、左侧颞上回、右侧额中回及周围、右侧岛叶的ALFF值与其静脉血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左内侧扣带旁回、右侧局部小脑半球的ALFF值与其DST量表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左侧额叶大片区域、左侧小脑后叶的ALFF值与其NCT-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左侧海马旁回的ALFF值与其NCT-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轻微型病患者多个区的ALFF值增高或减低可能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

  • 标签: 轻微型肝性脑病 低频振幅 认知功能障碍 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1例52岁男性患者为保健口服自行购买的益宁片(3片/次,3次/d)。服药第18天患者出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尿液变黄,第24天出现乏力、纳差。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 13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53 U/L,总胆红素(TBil)80.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3.4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203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55 U/L。考虑为益宁片引起的急性损伤。停用该药并给予保及退黄治疗。停药第8天,ALT 192 U/L,AST 158 U/L,TBil 51.0 μmol/L,DBil 39.9 μmol/L,ALP 178 U/L, γ-GT 149 U/L,患者食欲恢复,皮肤及巩膜黄染明显好转。停药第13天,患者皮肤、巩膜黄染消除,ALT 56 U/L,AST 62 U/L,TBil 30.7 μmol/L,DBil 22.4 μmol/L,ALP 164 U/L,γ-GT 142 U/L。随访6个月,患者肝功能未见异常。

  • 标签: 化学及药物性肝损伤 何首乌 益脑宁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进行多灶白质(PML)的典型MRI特点及各期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评估和分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11例艾滋合并PML的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其中5例行多次MRI检查,共计25次MRI检查。重点观察病灶的分布、形态、信号特征,对比多次MRI检查中病变的变化,并对25次MRI结果进行影像分期。结果典型MRI表现为双侧大脑不对称的多灶白质病变,顶额叶最常见,呈扇形T1高信号,T2低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高信号,无明显占位效应,增强扫描一般不强化。进展期多灶白质病变扩大融合呈大片状,并逐渐累及深部白质,部分可合并深部灰质及小脑病变。病变内出现坏死而信号不均。周围新发病变呈明显扩散受限,表现为不完整的扩散加权成像高信号环,相应表观扩散系数值减低。晚期病变以坏死为主,周围伴局灶脑萎缩。结论PML具有一定特征的MRI表现及各期影像学特点,MRI可以帮助临床进行诊断、评估和分期。

  • 标签: 脑白质病,进行性多灶性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分期
  • 简介:摘要脓毒症相关(SAE)是脓毒症的严重并发症,大大增加了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此外,SAE的幸存者可能表现出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在危重症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关于SAE不良预后的机制及可能的预测指标,目前研究较少;而关于其康复手段,目前尚无针对的方法报道。现就SAE的预后及康复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以期为临床儿童严重脓毒症的远期预后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预后 康复
  • 简介:摘要猪囊尾蚴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通过血流进入实质,寄生在大脑皮质邻近运动中枢而引起的中枢系统疾病。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及数量不同,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但因囊尾蚴大多寄生于大脑皮质和软脑膜,故大部分患者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现报道1例猪囊尾蚴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同时合并肝功能损伤,影像学检查提示内多发感染病灶。

  • 标签: 神经系统囊虫病 癫痫 肝损伤 肝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