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几种新的外用糖皮质激素.适确得(0.05%卤美松乳膏)为三卤酸合成类外用糖皮质激素,属于超强效激素,除应用于皮炎类皮肤病外,对白癜风也有良好疗效;艾洛松(0.1%糠酸莫米松乳膏)是一种强效激素,广泛应用于多种过敏性皮肤病;尤卓尔(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是一种不含卤素的中效糖皮质激素类外用制剂,比较柔和,副作用少;克廷夫(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为一种新合成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应用于湿疹、银屑病等疾病的治疗.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卤美松 糠酸莫米松 丁酸氢化可的松 丙酸氟替卡松
  • 简介:自从1948年Hench等首先用可的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疗效,糖皮质激素很快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人工合成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1952年Sulzberger和Witten首先将氢化可的松外用治疗湿疹,获得显著的疗效,从此开创了皮肤科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新纪元.目前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已成为皮肤科领域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外用治疗 皮肤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 氢化可的松 人工合成
  • 简介:<正>回顾性分析43例SARS患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初始使用剂量、最高剂量。根据是否在使用初始剂量后需要将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加量将患者分为糖皮质激素加量组和非加量组,分别比较两组在临床表现、初始剂量和疗效卜的差异。结果:根据初始3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剂量,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的初始剂量为(170.82±15.89)mg·d-1,范围48-500

  • 标签: 甲泼尼龙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急性附睾炎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可引起不育。为减少其转为慢性附睾炎机率,我们在常规治疗急性附睾炎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GC),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急性附睾炎 疗效
  • 简介:目的综述心理压力,糖皮质激素及认知三者的关系,为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对认知影响的研究现状及作用控制,探讨老化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结果认知与糖皮质激素的关系可受诸多因素影响,糖皮质激素可能是老年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结论在有关老年认知功能下降的研究中应考虑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认知功能下降 老年 作用 心理压力 相关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研究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前膜的治疗方法。方法我们使用了局部激素类眼药水点眼,散瞳,结膜下注射激素类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结果5例药物治愈,1例手术治疗。结论只要早发现,早期激素类药物治疗,可以治愈。

  • 标签: 人工晶体植入 晶状体前膜 糖皮质激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COPD急性加重(AECOPD)的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76例在院患者随机分为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组(全身用药组)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组(雾化组),试验前后分别观察动脉血气、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全身用药组FEV1为(0.90±0.20)L,较雾化组(0.80±0.21)提高(P<0.05);PEF为(2.50±0.70)L/S,较雾化组(2.20±0.60)L/S高(P<0.05)。全身用药组PO2为(74±12)mmHg,较雾化组(69±11)mmHg高(P<0.05);PCO2为(40±10)mmHg,较雾化组(45±8)mmHg低(P<0.05)。全身用药组呼吸困难指数3.0±1.13,较雾化组3.6±1.09为低(P<0.05)。结论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较雾化吸入激素更能有效的降低AECOPD患者的肺通气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更有效的提高PO2,降低PCO2,提高FEV1及PEF,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全身用药 雾化吸入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最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迄今为止,能证明有效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措施仅有戒烟Ⅲ,而药物只能够缓解症状。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作为一种抗炎药物,是治疗哮喘的第一线用药,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激素吸入疗法 糖皮质激素 PD治疗 价值 社会经济负担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致的骨坏死,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86~1995年10年期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致的128例骨坏死,从年龄、性别、病程、原发病、皮质激素用量以及早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骨坏死的发生率,正规用药低于非正规用药,长疗程用药低于短疗程用药。结论: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并进行早期预防可减少骨坏死发生率。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 骨坏死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15例鼻息肉患者均分为强的松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未治疗组,以同期手术的5例鼻中隔偏曲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作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蛋白的表达。结果:激素未治疗组eotaxin蛋白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激素治疗组eotaxin蛋白表达下降,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otaxin蛋白是诱导嗜酸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浸润的重要趋化因子,糖皮质激素可下调eotaxin蛋白的表达,发挥抗嗜酸细胞炎症的作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治疗 鼻息肉组织 N蛋白 嗜酸细胞炎症 细胞趋化因子 EOTAXIN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重症药疹时联合多种护理措施对其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7~2009年间在我科接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68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常规护理及联合护理病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治疗3周后,联合护理组出现肌无力10例,睡眠精神障碍18例,低血钾3例,消化道溃疡1例。常规护理组出现肌无力16例,睡眠精神障碍25例,低血钾6例,消化道溃疡3例。结论多种措施联合护理方法可以减少药疹患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肌无力、睡眠精神障碍、低血钾、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冲击 治疗 药疹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糖皮质激素是炎症性肠病的经典治疗药物之一,但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出现一系列副作用,并且容易导致肾上腺功能低下。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或者出现肠穿孔、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需要接受外科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如何在围手术期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以防治出现肾上腺危象,保护肾上腺功能,对于确保手术安全,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吗啡依赖大鼠脑内海马区c-fosmRNA水平的变化,研究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控制阿片戒断症状的分子机理.方法剂量递增腹腔注射吗啡建立大鼠成瘾模型,给与地塞米松干预,纳洛酮促瘾后观察戒断症状,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海马区c-fosmRNA.结果吗啡依赖大鼠经地塞米松干预后,由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未经地塞米松处理组;同时经地塞米松干预后,海马c-fos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未经地塞米松处理,但较盐水对照组高.结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能抑制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以及海马c-fosmRNA的表达.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吗啡依赖 大鼠 海马 C-FOS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humanparathyroidhormone(1-34),rh-PTH(1-34)]对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大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方法,建立模拟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继发性OP大鼠模型.给予皮下注射5、10、20和40μg·kg-1·d-1rhPTH(1-34)治疗8周.观察骨量、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及骨代谢相关血尿生化指标,综合评价PTH对糖皮质激素诱发OP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肌注地塞米松大鼠的骨量、骨生物力学较对照组显著性下降,表明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成立.不同剂量PTH治疗均能显著增加模型大鼠的腰椎与股骨骨密度、股骨干重与灰重,提高股骨三点弯曲最大载荷、提高腰椎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及矿化沉积率(P<0.05~0.001),并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血钙、磷无明显变化.结论外源性PTH对糖皮质激素诱发的大鼠OP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 标签: PTH 治疗作用 糖皮质激素 大鼠 诱发 OP
  • 简介:目的暴发性肝衰竭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议.我国的慢性重型肝炎称谓在译成英文后,易与慢性肝炎重度混淆,且由于其潜在的基础肝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不同,使其的治疗、预后也不同,并且由于在临床诊断要素方面的不确定性,使我们的研究论文很难被国外学者所承认.方法我们试探性修改并给出了乙型肝炎的临床分型标准.122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进入本研究.59例患者接受常规的护肝治疗措施;63例皮质激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50~200mg/d×7~10d;对无反应的患者,病情进展至坏死性或衰竭性肝炎时,加强支持治疗,皮质激素的剂量维持不变,待黄疸降至100μmol/L以下时开始减量治疗至治愈停药(约3~5月)或死亡.结果在激素治疗组,22%(14/63)的患者发展至坏死性肝炎,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的49%(X2=8.54,P<0.01);在常规治疗组,55.2%(16/29)的坏死性肝炎患者死亡,而激素治疗组的病死率为28.6%(4/14,X2=1.72,P>0.05).尽管在皮质激素治疗组发生了一些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如白色念珠菌1例,糖尿病3例,带状疱疹和肺结核1例,两组的消化道出血、感染发生率无显著相差.结论结果提示,在基础治疗的支持下,皮质激素能阻断部分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发展至坏死性肝炎,并能降低后者的病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糖皮质激素治疗 坏死性 阻断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 简介:<正>回顾性分析5例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糖皮质激素治疗停止后胸部X线影像的变化。结果:5例患者均为医护人员,有与SARS患者接触史,潜伏期2-7d,以高热起病,在发热后1-6d出现肺部阴影,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在激素治疗后2-3d临床症状消失,停用激素后病例1、病例2、病例4和病例5临床症状并未恶化,但3-6d后肺部阴影有所进展,未再加用激素,继续观察5-11d左右肺部阴影逐渐吸收。病例2

  • 标签: X线影像 肺部阴影 患者接触史 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外搽,每日3次,对照组使用卤米松软膏,配合使用尿素软膏,比较两组在4周、8周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及8周时痊愈率分别为41.02%和794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能较快改善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定,且该药副作用极少,安全性高。

  • 标签: 复方角菜酸酯乳膏 激素依赖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