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淀粉测定。方法对患者进行生化检测并做出诊断。结论淀粉测定是临床上诊断胰腺疾病常用的方法。

  • 标签: 淀粉酶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淀粉检验。方法测定血清淀粉方法很多,目前提倡采用EPS-PNPG7法,即P硝基苯酚-麦芽7糖淀粉法。结论血清淀粉在血中8~12h开始升高,48h后下降,3~5d后恢复正常。持续高至l周以上者,常表示病变的继续、扩大、进展或复发。病程中数值波动很大,在早期进行多次测定甚为重要。

  • 标签: 淀粉酶 检验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研究糖尿病早期时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的变化。方法雄性成年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10只。通过ip链脲佐菌素(150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后4周处死小鼠,取血清和睾丸组织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类固醇激素合成灵敏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VI型(3β-HSD6)、17a-羟基化/17,20-裂解I型(P450c17a1)及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III型(17β-HSD3)相应mRNA(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睾丸组织中3β-HSD1、P450c17a1及17β-HSD3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周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睾酮和LH含量显著降低(P〈0.05);睾丸组织的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0.001);3β-HSD1、P450c17及17β-HSD3活性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早期糖尿病小鼠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的表达显著降低。

  • 标签: 糖尿病 睾丸 睾酮 类固醇合成酶 黄体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检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B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尿淀粉检测,C组22例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早期急性胰腺炎临床检出情况。结果C组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三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其准确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与尿淀粉检测。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尿淀粉酶 联合检测 早期急性胰腺炎
  • 简介:患者男,64岁。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入院。入院后给予常规血生化检查提示:血淀粉2061U/L,但患者无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进一步查尿淀粉为252U/L,在正常范围(200~1000U/L)。行胰腺CT检查提示:未见异常。按AP治疗(禁食、水及滴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静脉泵入奥曲肽等)。1周后,复查血淀粉为2516U/L。

  • 标签: 巨淀粉酶血症 慢性支气管炎 血淀粉酶 血生化检查 消化道症状 尿淀粉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脂肪(LPS)+淀粉(AMY)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6例。A组给予LPS+AMY诊断,B组给予AMY单纯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A组对于轻度AP与重度AP患者的检测值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诊断灵敏度为99.71%,特异度为86.67%,准确性为99.16%,B组分别为92.04%,23.53%和88.76%,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AP患者行LPS+AMY诊断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且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脂肪酶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淀粉、胰淀粉、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高唐县人民医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确诊并治疗的55例AP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40.6±1.8)岁,男32例,女23例;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0.8±1.6)岁,男33例,女22例。对两组人群检测血清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观察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血清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淀粉水平为(82.1±25.5)U/L、胰淀粉水平为(75.8±8.2)U/L、TAP水平为(9.8±2.7)nmol/L;研究组治疗前血淀粉水平为(846.3±146.9)U/L、胰淀粉水平为(796.3±96.7)U/L、TAP水平为(1.3±0.6)nmol/L,治疗后血清淀粉水平为(96.9±65.8)U/L、胰淀粉水平为(89.1±28.3)U/L、TAP水平为(7.3±1.8)nmol/L;研究组治疗前血清淀粉、胰淀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AP水平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淀粉、胰淀粉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清TA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AP患者体内的血清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均显著性的升高,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淀粉、胰淀粉及TAP水平来辅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AP。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胰淀粉酶 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 简介:从正常人尿液中提取了α-淀粉(Amy)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  用亚乙基封闭的G7-pNP(EPS)作底物并偶联多功能α-葡萄糖苷测得尿提纯Amy及血清Amy的米氏常数分别为0.1890和0.1398mmol/L,表1 正常人尿液中α-淀粉的提纯Table 1 α-amylasepurificationfromhumanurine 

  • 标签: 中淀粉酶 尿液中 性质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胆汁中淀粉淀粉活性在胆道疾患中改变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X7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囊肿,胆管癌患者血淀粉,同工和部分患者胆汁中淀粉活性。结果各组病例的血清,胆汁淀粉及同工活性水平以x±s计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1)。48%胆道疾病患者在症状发作期血清淀粉及工活性增高,胆汁淀粉活性增高明显,尤其是胆管囊肿,急性胰腺炎组P-AMY/T-AMY比值明显高于胆道疾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MY/T-AMY比值是诊断急笥胰腺炎的较好指标。

  • 标签: 胆管疾病 患者 淀粉酶 胰腺疾病 同工酶 活性改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苷酸合成(TS)是DNA合成中的关键,常常作为化疗药物作用靶点。TS在多种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中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及化疗药物耐药密切相关。通过各种分子机制降低肿瘤组织中TS的表达成为提高化疗疗效及改善临床预后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肿瘤 抗药性 胸苷酸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和脂肪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急腹症患者60例,其中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纳入A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纳入B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抑制速率法对三组受试者血清淀粉和脂肪进行检测。比较三组血清淀粉和脂肪阳性率。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和脂肪入院时即刻、12h、24h、2d、4d、7d、10d的变化。结果A组血清淀粉、脂肪阳性率均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A组血清淀粉在24h时水平最高(P<0.05),在4d后下降明显,7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脂肪在2d时水平最高(P<0.05),4d后下降明显,在10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和脂肪均有升高,两者联合检测效果更好,多次检测可作为病情发展和疗效评估的,以作对后继治疗的参考。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淀粉酶 脂肪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胰淀粉(P-AMY)、脂肪(LPS)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并与血清淀粉(AMY)进行比较。方法对41例AP患者和49例非急性胰腺炎(NAP)患者血AMY、P-AMY和LPS进行检测,AMY用比色法(EPS-G7法),Lps用比色法,P-Amy用比色法(EPS-G7法)。结果用AMY、P-AMY和LPS诊断AP,其AP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NAP组(P<0.01)。AMY诊断AP的敏感性为82.9%,特异性为83.7%;P-AMY诊断AP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93.9%;LPS诊断AP的敏感性97.6%,特异性为97.9%,P-AMY、LPS诊断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AMY(P<0.05)。结论P-AMY和LPS对AP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AMY,因此,可以用P-AMY和LPS测定代替AMY测定来诊断AP,提高AP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胰淀粉酶 脂肪酶 淀粉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胰腺外疾病导致淀粉升高的病因和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上腹痛伴血和(或)尿淀粉升高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确诊胃溃疡51例(37.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2例(30.9%),胆囊结石15例(11%),胆囊炎10例(7.4%)尿毒症6例(4.4%),肺炎4例(2.9%),肺癌合并胸腔积液3例(2.2%),腮腺炎3例(2.2%),胃石症2例(1.5%)。结论临床上腹痛伴淀粉增高时不仅要考虑到胰腺疾病,而且还有考虑到有非胰源性淀粉增高的存在。

  • 标签: 胰腺外疾病 淀粉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人血清中有胰淀粉和唾液淀粉。胰腺炎患者血清和尿淀粉活性升高,当临床遇急腹症,怀疑是胰腺炎时应查AMY活性。多种方法用于测定AMY活性,因测定原理和所用底物的差异,方法间存在系统误差,临床所用参考范围不能在方法间通用。为了提高淀粉临床诊断效率,必须注意淀粉活性升高临床意义的相对性及分析前质控和分析变异。

  • 标签: 淀粉酶 活性测定 胰腺炎
  • 简介:摘要:头孢氨苄作为第一代口服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目前我国制药工业中生产头孢氨苄主要是化学合成法,合成过程步骤繁琐,对环境污染严重。与传统化学合成法相比,生物合成头孢氨苄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便、绿色环保、洁净安全等优点。对合成头孢羟氨苄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 7-氨基 -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 7-ADCA为母核,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 D-HPGM为酰基供体,利用青霉素 G酰化 (PGA)在水相体系中合成头孢羟氨苄。该实验以温度、 pH值、侧链与母核的摩尔比、投量因素对头孢羟氨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转化反应过程中按时取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母核进行定量分析,追踪母核 7-ADCA转化率,直至终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 20℃、 pH6.5、摩尔比 1.2:1、投量 20g、母核浓度 13%、采用新 A4的工艺条件下,母核的转化率可达到 99.47%。

  • 标签: 青霉素 G酰化酶 头孢氨苄 7-A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