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能力,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60例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60例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作为试验组,同期门诊就诊的70例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疾病对照组,同期门诊体检的64例发育筛查正常的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表达性语言障碍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9.13±4.99)个月;感受性语言障碍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1.67±9.33)个月;疾病对照组男45例、女25例,年龄(29.44±7.95)个月;正常对照组男43例、女21例,年龄(30.05±6.64)个月。采用《婴幼儿语言发育进程量表》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进行评估,《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神经心理发育进行评估。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χ2检验。结果表达性语言障碍组表达性语言月龄、理解性语言月龄、表达性语言分数、理解性语言分数分别为(15.962±7.410)个月、(22.863±6.235)个月、(52.885±19.216)分、(78.205±17.100)分,感受性语言障碍组分别为(16.183±7.253)个月、(18.770±7.652)个月、(49.050±14.038)分、(58.043±12.050)分,与正常对照组[(35.939±11.127)个月、(35.908±11.211)个月、(117.804±22.277)分、(117.857±22.498)分]、疾病对照组[(11.461±5.360)个月、(12.506±3.321)个月、(37.640±10.732)分、(44.353±14.106)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达性语言障碍组与感受性语言障碍组理解性语言月龄、理解性语言分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达性语言障碍组表达实际月龄差、理解实际月龄差、理解表达月龄差分别为(-13.172±4.225)个月、(-6.270±4.337)个月、(-5.622±5.274)个月,与正常对照组[(5.877±6.820)个月、(5.839±6.865)个月、(-0.188±1.053)个月]、疾病对照组[(-17.231±5.534)个月、(-16.866±7.317)个月、(-3.574±3.036)个月]、感受性语言障碍组[(-15.483±4.318)个月、(-12.897±4.048)个月、(-3.580±1.872)个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受性语言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上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受性语言障碍组与疾病对照组理解实际月龄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均落后于正常对照组;表达实际月龄差、理解实际月龄差、理解表达月龄差对区分语言障碍类型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表达性语言障碍 感受性语言障碍 语言理解 语言表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语言训练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本院56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时间:2020年07月-2021年07月,分组方式: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两组,参照组(行常规干预)和研究组(加以语言功能训练),各28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口语表达、书写、听理解、阅读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加以语言功能训练效果更加突出,提高患者训练依从性,促进语言功能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语言训练 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绘本教学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理解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年3月至 2022 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60例经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最低处于事物的基础概念2-3阶段,基础性过程检查结果最低处于1岁6个月-1岁8个月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绘本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语言理解能力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在治疗后经过 S-S 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及基础性过程检查的结果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绘本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理解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过程中肢体语言、称赞性语言对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01月--2022年04月就诊于本院3-11岁患儿50例作为探讨案例,遵循数字随机表方法的分组原则,将50例患儿随机纳入普通组(予以普通护理)、应用组(应用肢体语言、称赞性语言)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应用组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相对更高,与普通组比较,有差异意义(p

  • 标签: 临床护理 小儿 肢体语言 称赞性语言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对小儿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2月到2022年6月期间共计收入60例接受医疗干预的小儿患者,平均分组,评价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对儿童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小儿护理阶段开展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联合干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患儿的主动性与配合度,有效促进临床依从性提升(P<0.05);将肢体语言与称赞性语言联合应用于小儿护理干预中,通过鼓励与夸赞能有效促进患儿病情干预阶段的配合度,保证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P<0.05)。结论:为加强小儿护理服务质量,联合肢体语言与称赞性语言护理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护理阶段的依从性与配合度,有效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 标签: 肢体语言 称赞性语言 小儿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护理运用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另外4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护理,比较2组护理依从性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依从率和家长护理满意度均较高(P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 称赞性语言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对小儿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2月到2022年6月期间共计收入60例接受医疗干预的小儿患者,平均分组,评价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对儿童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小儿护理阶段开展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联合干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患儿的主动性与配合度,有效促进临床依从性提升(P<0.05);将肢体语言与称赞性语言联合应用于小儿护理干预中,通过鼓励与夸赞能有效促进患儿病情干预阶段的配合度,保证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P<0.05)。结论:为加强小儿护理服务质量,联合肢体语言与称赞性语言护理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护理阶段的依从性与配合度,有效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 标签: 肢体语言 称赞性语言 小儿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过程中肢体语言、称赞性语言对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01月--2022年04月就诊于本院3-11岁患儿50例作为探讨案例,遵循数字随机表方法的分组原则,将50例患儿随机纳入普通组(予以普通护理)、应用组(应用肢体语言、称赞性语言)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应用组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相对更高,与普通组比较,有差异意义(p

  • 标签: 临床护理 小儿 肢体语言 称赞性语言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肢体语言联合称赞性语言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儿科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的124例患儿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62)与对照组(n=6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语言联合称赞性语言,对比两组患儿护理依从率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依从率(95.1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χ2=6.143,P=0.01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77%)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5.48%)(χ2=4.888,P=0.027)。结论 在小儿护理过程中应用肢体语言联合称赞性语言能够进一步改善患儿依从性,并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儿配合治疗。

  • 标签: 肢体语言 称赞性语言 小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孤独症儿童采用头针结合语言训练的治疗方法对其语言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60例孤独症儿童采用头针结合语言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自理能力等指标及孤独症证严重程度评分。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自理能力等指标相较于干预前明显提高(P

  • 标签: 头针结合语言训练 孤独症儿童 语言表达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语言训练结合针灸应用于小儿语言障碍疾病中对临床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2021年3月时间段接收的100例语言障碍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随机数字抽样分组法将其划分为参照组(n=50,治疗方式为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和研究组(n=50,采用语言康复训练与针灸相结合的方式),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语言发育商评分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语言发育商指标水平相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明显较高,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存在(P

  • 标签: 小儿语言障碍 语言康复训练 针灸 语言发育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肌、语言认知训练结合运用在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干预中的价值。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时段医院接受的智力低下儿童中纳入60例,经抽签法均分,n=30例/组。参照组开展传统训练,研究组以语言认知、口肌两种方式结合训练为主。分析语言功能发育情况(DQ)、S-S语言发育迟缓、格赛尔发育量表GDS等评分。结果:研究组DQ、GD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S-S语言发育迟缓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口肌、语言认知训练全面应用在智力低下儿童语言康复干预中,语言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利于更好的康复。

  • 标签: 口肌训练 语言认知训练 智力低下 语言康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护理中采取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进行干预对改善患儿依从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到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病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原则以对照组、观察组区分,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4.44%、97.78%,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小儿护理中采取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进行干预能够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率,对改善患儿的治疗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应该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肢体语言 称赞性语言 护理 治疗依从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皮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46例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头皮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3例: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与实验组(23例:头皮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头皮针 语言康复训练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Caitríona Cox和Zoë Fritz认为,表达怀疑、贬低或指责患者过时的医学用语会损害治疗关系,现在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发育迟缓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发育障碍,指儿童因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导致在发育时期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并伴有社会适应行为显著缺陷。患儿临床可表现为智力低下,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表情愚蠢、情绪反应原始等,此外还可出现眼距增宽、耳廓畸形等特殊的躯体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目前临床针对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尚无特异性疗法,主要通过药物对症治疗、康复训练,以改善患儿发育水平。调序疗法能够借助生物波的发放作用,改善中枢神经功能的代谢作用,激活神经元细胞,能够改善患儿神经功能,提高发育水平,但该方案对患儿运动功能无直接作用。水中运动是一种借助水特性的训练方案,能够通过水的浮力作用改善患儿四肢功能。

  • 标签: 运动疗法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 发育迟缓患儿 运动功能 语言功能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发育迟缓患儿实施康复指导,采用运动疗法联合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方案重点对患儿运动和语言功能发育进行改进。方法:针对80例发育迟缓患儿为对象,疾病就诊时间为2021年5月截止于2022年5月的患者,可以通过1:1的方式进行平均数分组,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方案,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儿在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功能发育商的对比中,和对照组有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运动疗法联合早期认知语言康复方案对于发育迟缓患儿有较好的协助,有助于改善运动、语言相关功能,促使其健康发育成长,故而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疗法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 发育迟缓患儿 运动和语言功能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智力低下患儿在实施语言认知训练的同时辅以口肌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总共筛选出48例智力低下患儿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并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各24例。予以B组语言认知训练,对A组则加以融合口肌训练,比较两组的预后效果。结果:A组患儿整体康复效果更佳,其语言发育商、语言表达发育商、语言理解发育商以及操作能力发育商评分均较高,与B组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在语言认知训练开展过程中融入口肌训练于智力低下患儿而言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肌训练 语言认知训练 智力低下 应用效果